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直擊北京車展:當車企開始被流量支配,歡迎閲讀。
頭圖來源 | 網絡供圖
作者 | 蘇鵬
196 場發布會,278 輛新能源車展出,北京車展的到來,讓占地約 28 個足球場大小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人聲鼎沸。
兩年一屆的北京車展,曾因疫情原因停辦一屆。這也将兩屆北京車展的舉辦間隔拉長到 4 年。
疫情影響了北京車展的延續,但并未阻斷產業的競争。
4 年前的北京車展,距離比亞迪發布 DM-i 超級混動技術還有長達半年以上的光景。任誰也不會預料到,這套技術會讓產業變革的齒輪加速運轉,最終呈現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市場格局。
彼時汽車品牌分布的價格帶極為清晰。自主品牌遲遲攻克不下 20 萬以上的價格區間,20 萬 -30 萬的價格帶擠滿合資品牌,豪華品牌掌控着 30 萬以上市場的話語權。無論身處哪片價格帶的車企,他們都深谙電動化的重要性,轉型口号喊得響亮,但實際落地依然有差距。
那時,蔚小理們尚未被市場熟知,雷軍和餘承東各自在 3C 行業與蘋果、三星鏖戰,這些新人還在造車門檻前後徘徊。
長達 4 年的競争,疊加電動化浪潮的浸潤,終于讓汽車行業呈現出一個新的格局。中國汽車品牌滲透進每一片價格區間當中,無論是卷設計、還是卷技術,中國汽車品牌亦非 " 吳下阿蒙 "。
蘭博基尼汽車公司首席技術官 Rouven Mohr 接受 36 氪 AUTO 采訪時,曾談及 " 如今哪個汽車品牌的設計讓你印象深刻?"Rouven Mohr 回答的是名爵 MG," 那款跑車(MG Cyberster)的外觀線條和内飾都極具動感,讓人驚訝。"
中國汽車品牌占據了競争主動權,外資車企只能加大投入的策略來迎接戰事。
與四年前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彌漫的硝煙變得更濃烈。賭上名譽造車的雷軍,與 " 遙遙領先 " 的餘承東,在價格戰、技術戰為導向的行業競争增添了新的注腳,流量戰。
這讓北京車展變得更為熱鬧,但車展的喧嚣卻難掩行業大逃殺的緊繃,置身事内的每一家車企都被淘汰賽裹挾,壓力分攤到每一家車企的身上。
争先恐後擠進聚光燈下的車企們,也都拿出各自的看家底牌。
先要流量,再要銷量
北京車展,兩位湖北人成為頂流:雷軍和周鴻祎。
前者身穿綠色短袖,後者依然是紅色 POLO 衫," 綠與紅 " 所到之處圍滿觀眾和攝像鏡頭。雷軍行程匆忙,上午出席小米汽車展台發布會,中午在中關村論壇年會發布演講,下午又折返展館,先後去了方程豹、奔馳、理想、蔚來等展台。
大家都在等頂流的到來,以便将流量吸附進自家品牌。方程豹早已安排下雷軍到展台的接待事宜,全場待命。" 但雷軍在中關村論壇拖堂了,後邊拜訪展台的時間依次後推,領導們也都根據雷軍的行程調整自己的時間。"
北京車展時間寶貴,各家品牌都給到了雷軍最高待遇。
周鴻祎在車展前夕宣布要賣掉邁巴赫," 換一輛國產的新能源智能網聯車。" 在 360 大廈樓下,已經擠滿了仰望 U8、小鵬 X9、極氪 009 等國產新能源車。
車展當天,周鴻祎化身車評人到各品牌展館參觀。紅衣教主先後體驗了智界 S7、極氪 009 光輝版和理想、蔚來、長城等產品,甚至爬上猛士 917 車頂。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中斷了正在進行的采訪,親自接待周鴻祎。哪吒展台大螢幕為周鴻祎挂上 " 歡迎體驗團團長 " 的标語。
" 就像明星代言一樣,雷軍和周鴻祎的知名度可為汽車品牌帶來更多流量,并且雷軍和周鴻祎對汽車的點評,比明星代言更容易讓人信服。" 有傳統車企負責營銷的人員告訴 36 氪 AUTO。
中國新能源市場并不太平,2024 年是公認的淘汰賽,也有人預判 2025 年會是一場更激烈的大逃殺,各家車企都在絞盡腦汁,提升銷量規模應對市場競争。
關于價格、技術的鏖戰仍在繼續,但車企們也都發現比價格、技術更有效的法寶:流量。前者有華為、小米用強大的流量虹吸市場關注,進而拿到更多的市場訂單;後者有網紅用一句 " 長城炮!" 的呐喊,喊出了長城汽車股價三連漲的資本奇迹。
車企們嘗試打開這個關于流量的潘多拉魔盒,希望奇迹降臨到自己身上。
有傳統車企人士告訴 36 氪 AUTO,車企掌門人之間大多關系很好,車展日當天都互相拜訪交流。" 但在這次的北京車展,老板們的交流變成‘要不要一起做個直播。’ "
車展前夕,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和總裁王俊先後開通了微博賬号,朱華榮在接受 36 氪 AUTO 采訪時表示,車企掌門人最具流量屬性,所以應該衝在前面。
互聯網時代,流量與關注度成正比,這是產品與資本變現的底座。這套遊戲規則也開始在汽車行業适用,參與市場競争的每一家公司,從上到下都在苦尋流量之道。
領導人們鋭化自己标籤,并想用更多的金句幫助自己快速出圈。一些車企也開始以流量為 KPI 導向,中層人員和技術人員湧入直播間,介紹自家產品和技術。一些 4S 店發布了汽車主播職位,做引流服務。
智己品牌等汽車展台,工作人員開啓了全天直播,這個以賣車為導向的直播,為了能讓直播間具備更多流量,工作人員無所不用其極。" 只要關注、只要留下聯系方式,我們的小禮品都會免費寄送到您家。"
另一家傳統車企的直播人員,會迎合直播間觀眾 " 跑去捷達展台看看黃渤 " 的要求,只為留住直播間人數。
相比往年,2024 年北京車展變得更為喧嚣,這種喧嚣聲似乎将競争方向帶到另一個極端。好在汽車行業依然有清醒者," 流量肯定重要,但是用户還是因為產品買你的車,不是因為流量。"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認為。
推出新車," 各懷鬼胎 "
北京車展的主角依然是新車,按技術形态劃分,新能源車是新車中的主角。
車展中,共有 278 輛新能源車展出,比 2020 年北京車展增長 70%,首發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過 80%。如今已經沒有人再質疑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畢竟在 4 月 1 日 -4 月 14 日,我國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26 萬輛,零售占比突破 50%,新能源汽車将替代燃油車,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中國汽車品牌們還在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形态削弱了曾經燃油車的技術壁壘,進而打破了產品溢價,借助電帶來的機遇,中國汽車品牌做價格上探。
比亞迪騰勢品牌發布了騰勢 Z9 GT 車型,這款行政級轎車将對标保時捷帕拉梅拉,相應售價也會在百萬級别;北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享界品牌,首款產品享界 S9 也迎來亮相,享界 S9 對标的為寶馬 5 系、奧迪 A6、奔馳 E 級;東風猛士以電為載體深耕越野市場,猛士 M-HUNTER 預售價達到了 368 萬,刷新越野車的價格天花板。
純電技術路線把中國汽車品牌帶到更高的產品緯度,在這之前,一眾自主車企都曾借助插混的技術優勢,将合資品牌逼到牆角。
不甘落後的合資品牌也開始反擊。别克 GL8 陸尊 PHEV 起售價 35.99 萬,試圖用卷技術、卷性價比的方法,奪回 MPV 市場的冠軍寶座。此前,是騰勢 D9 将 GL8 拉下神壇。
本田取消了南北合資公司的劃分,統一為旗下的全新電動化產品做綠葉。東風本田獵光、廣汽本田極湃 2 和本田中國的烨 GT 被放在展台中央。與内部賽馬相比,外界的競争壓力是本田要面對的最大矛盾。
一汽豐田發布了 IT'S TiME 2.0 智能電混雙擎技術品牌,開始以全面智混化的策略與中國汽車品牌貼身肉搏。大眾亦是如此,上汽大眾推出了途觀 L Pro,并将其稱之為 " 最聰明的油車 ",這是大眾在借助燃油車的市場優勢,并為其增添智能化的注腳,增強競争力。
外資品牌們都在思考如何抵擋中國汽車品牌們的進攻,并捍衞自己的市場份額。
肉眼可見的是,外資品牌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2024 年北京車展,跨國車企首發新車數量為 30 輛,2020 年,2018 年北京車展上,這個數字分别為 14 輛和 16 輛。
BBA 都把重磅產品在北京車展做了首發,MINI 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跨界車型 MINI Aceman、奔馳純電動 G 級車、全新 Q6L e-tron。寶馬集團 CEO 齊普策、梅賽德斯奔馳 CEO 康林松、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貝瑞德也都來到中國。
貝瑞德稱,過去一年,大眾汽車董事長到訪中國四次,董事會集體到訪兩次,他們都是為了親身感受中國市場變化。
康林松創下了 " 兩個月内三次來華 " 的新紀錄。2024 年 3 月,他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并致辭,随後則是 4 月 14 — 16 日的随訪,最後是本次的北京車展。
淘汰賽依然在繼續,智能電動車的三年淘汰賽已經過半,各家車企都在尋求生存之道。留在修羅場的每一位參賽者都擺正了心态:不能再輕視中國市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