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800V+3C,還不懂你就落伍了?!,歡迎閲讀。
最近聽到有人抱怨,各大車企推新的速度似乎一下子減慢了不少,看中的好車價格一直出不來,讓人非常着急。
其實不怪車企藏着掖着,8 月底成都車展就要開幕了,既然已經拖到了現在,何不再多等幾天。
作為下半年的第一場大型國際車展,成都車展已經吸引了非常多的目光,有不少新車更是蓄勢待發。
此次成都車展,新能源車依然是競技的重點,并且會向我們展示 800V 平台 +3C 超充或已經成為新一代電車标配。
為什麼這麼説呢?800V 平台對電動車有多重要?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
從保時捷 Taycan 到小鵬 G6
800V 已是白菜價?
2019 年,保時捷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 800V 高壓平台的純電車型 Taycan,一舉打開了 800V 高壓平台的商業化應用。
為了實現這一點,保時捷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由于受當時技術的限制,保時捷并沒有實現整車電氣的 800V 化,而是對整個電氣系統進行了拆分。
動力電池采用的是 800V 系統,電驅動也是用的 800V 系統,但空調壓縮機等附件則依然是 400V 的系統(當時還沒有成熟的 800V 空調)。此外新車上甚至還有 12V 的 LFP 電池,以及一系列傳統燃油車必備的 48V 負載。
也就是説,雖然 Taycan 打的名号是采用了 800V 系統,實際上只是動力電池和驅動系統實現了 800V 化。
為此,保時捷甚至準備了大量 DCDC 轉換器進行 800V 到其他電壓的轉換。這樣一來整車的電氣架構不僅非常復雜,同時在控制方面也更加繁瑣。
由于當時直流快充電壓只在 400V 左右,保時捷 Taycan 還搭載了一台直流 OBC,用于将充電樁的電壓升至 800V 後再對電池充電。
雖然代價巨大,并且使用條件各種受限,但保時捷确實邁出了 800V 平台商業化的第一步。
并且效果也是有的,保時捷 Taycan 做到了 350kW 的超充,在當時可謂是斷層領先。
畢竟特斯拉 V3 超充的最大功率只有 250kW,這還是得益于特斯拉将充電樁的工作電流提升到了超過 600A。
因為這一變化,電池包熱量也大幅增加,對電池的熱管理系統和線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電氣化方面,保時捷走的有點太快了。在 Taycan 量產 800V 平台之後,過了足足兩年的時間現代 Ioniq5 才達到同樣的水準,再之後就是極狐阿爾法 S Hi 版、小鵬 G6、路特斯 Eletre、奧迪 GS e-tron G,以及捷尼賽思 GV60。
截至 2022 年,800V 平台依然只是部分高端車型的專屬。要麼本身就是百萬級的電動超跑,要麼就是各大車企的旗艦。
但從 2023 年 6 月開始,事情發生了變化。20 萬級别的小鵬 G6,居然搭載了 800V 平台,完全打通了該技術的應用場景,将該技術徹底商業化。
将一門百萬級的技術打到 20 萬級的白菜價,這對于市場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2
充電快只是基操
" 講 " 性能才是真 800V?
大概是受保時捷 Taycan 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内,大家對 800V 平台的印象就是充電快。畢竟相比于會帶來發熱問題的增加電流,增加電壓似乎是更加 " 安全 " 的選項。
實際上 800V 平台的魅力遠不止如此,它将改變整個電動車的三電系統。
首先肯定是充電速度方面的優勢,相比于增大電流的方案,800V 平台的優勢是發熱量小、熱管理負擔小,同時還能降低線束的口徑口徑,通過應用 SiC 功率器件增加部件集成度。畢竟誰也不想看到充電樁越做越大,越做越笨重。
想想要是車企為了充電更快,一下子把充電電流提升到了 1000A,那充電線直徑也會成倍增加,屆時可能女司機連充電槍都拿不動。
同時 800V 平台還能實現更強的功率輸出,以即将在成都車展亮相的智己 LS6 為例,新車搭載了前後雙碳化硅電機,總功率 579kW,峰值扭矩可以做到 800Nm。
這個性能比地表最強燃油 SUV 阿斯頓 · 馬丁 DBX707 還要強悍,甚至光是後電機功率就達到了不可思議的 379kW,這已經比一些四驅系統性能車型要強了,如果沒有 800V 平台的優勢,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新車的極速為 252km/h,零百加速小于 3.5s,比起同級别的 Model Y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輪驅動版更加強悍,這就是高壓平台的優勢。
而除了性能強勁外,800V 系統能耗也更低。由于電流需求低于同級的電動車,800V 平台車型的電機發熱更少,同時在控制方面也更加精準。此前 400V 系統的扭矩精度在 1% 左右,如今的 800V 系統則能做到 0.3% 左右,這對于智能駕駛等方面也會有更好的加持。
3
紛至沓來,鎖定未來?
小鵬 G6 是 6 月份最大的驚喜,馬上在成都車展亮相的智己 LS6,很可能會成為 8 月份的大驚喜。
實際上智己 LS6 用的是 875V 最大工作電壓以及 396KW 的峰值充電功率,自稱 800V 平台甚至有點 " 反向虛标 " 了。
馬上哪吒 S" 高階版 " 也将在下半年推出,目前打出的賣點就是 "CTC+800V",号稱續航要超過 1000km,充電速度達到 4C(15 分鍾充滿);
阿維塔的第二款車阿維塔 12 也會更新到全網域 800V 方案,預計會更适配華為高階智駕系統;
此外還有理想的首款電動車 MEGA,極星的重磅車型極星 5,以及傳説中的小米 MS11,目前都已确認要搭載 800V 平台。
當然還有吉利基于浩瀚架構打造的新車 CS1E,埃安昊鉑的頂配車型也加入了 800V 陣營,奇瑞與華為合作的純電轎車也使用了 800V 平台。
這説明一點,車企已經意識到了 800V 的威力,某種程度上講,這已經是通往高端領網域的一張必備的門票。
也許最早從 8 月底的成都車展開始,我們就會看到一種現象。如今再沒有搭載 800V 高壓平台的車型,已經不好意思聲稱自己是高端電動車,畢竟已經有很多 20 萬級的車型開始了布局。
4
功夫拍案
成都車展将近,預計最近這十來天是不會有太多的勁爆消息了,車企會把能量集中到車展上爆發。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先達成共識,現如今的高端電動車,800V 平台已經逐漸成為标配。如果依然死守着老平台,也不是不能考慮,但千萬别付出太多的溢價。
對于車企來説,800V 平台就像曾經的電動化一樣。邁出這一步的難度相當大,畢竟對于整個體系的挑戰是非常大的。但一旦 " 基建 " 做好了,後面可能都是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