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充電 10 分鍾,續航 1200 公裏?,歡迎閲讀。
最近,豐田又憋出了驚天消息。
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2026 年起,推出充電 20 分鍾,續航可達 1000 公裏的下一代锂離子電池;計劃 2027 - 2028 年,将固态電池商業化,續航裏程可提升至 1200 公裏,快充時間僅 10 分鍾。
* 圖片來源 insideevs
這是什麼概念呢?對于我們絕大多數的用車場景來説, 1000 公裏,幾乎是單天的最大行駛裏程,而且 10 - 20 分鍾的充電時間,幾乎和傳統燃油車加油沒有太大區别。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豐田将直接颠覆現有的換電、 800V 超快充技術帶來的使用體驗。
但是,自去年底以來,豐田的新能源計劃一直處于調整期,首款純電 bZ4X 的銷量和口碑都比較一般,作為傳統燃油時代的銷冠,外界一直質疑豐田新能源的步伐落後了。
且如今市場競争正在加速内卷,按照規劃,豐田的最新實力要在 4 年後,才能正式揭曉,同行們會給豐田留下足夠的時間嗎?
豐田為什麼押寶高性能電池?
想要實現上述參數,豐田需要将固态電池取得實質性的量產突破,這并不容易。因為,之前豐田已經研發了很多年,也跳票了許多次。
* 圖片來源豐田官網
相比锂離子電池,固态電池有諸多優勢,比如:安全性更好;同樣重量下,容積密度增加一倍,續航相同的情況下,重量能夠減輕一半;充電速度可提升三倍左右;電池制造成本能夠降低一半。
盡管優點很多,但量產化的技術壁壘就擺在這裏,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去獲得質變的突破,面對新能源的銷量猛增,利用現有技術推出新車型,來迎合市場,對于豐田來説,似乎更加容易。
* 圖片來源豐田北美官網
不過,豐田卻并沒這麼幹,在 bZ4X 推出之後,接下來的新車也沒了下文。老狐覺得:核心的糾結是,豐田如何在新能源領網域,像傳統燃油車那樣,建立足夠突出的優勢。
以 bZ4X 為例:新車自上市以來,就被曝出了低温無法快充,輪毂螺栓脱落導致大面積停產,受供應 成本影響,國内市場一度延期上市。
可以看出,換道純電領網域,豐田不僅在產品競争力上缺乏亮點,甚至連引以為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可靠性,也倍受質疑。該如何反超,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呢?
技術與成本控制才是護城河?
作為全球純電銷冠,特斯拉的成功秘訣,無疑是所有車企參考的重點。
優勢也很好概括,無外乎夠颠覆的設計、先進的 FSD 智駕系統和夠主流的續航能力。更關鍵的是,在保持售價有優勢的前提下,特斯拉的單車盈利能力,甚至超過了奔馳、寶馬等傳統豪華品牌。
無論是傳統燃油、純電,還是插電混動,利潤是車企追求的永恒目标。
但特斯拉領先的電池技術、獨特的整車制造技術,已經組成了自身的護城河,其他車企短時間内很難超越。
這也是在年初特斯拉率先降價後,仍能實現大幅盈利,而國產新勢力在單車利潤虧損的情況下,仍要被迫跟降的無奈。尤其是在新制造平台和 4680 電池的加持下,特斯拉的單車制造成本還将再降。
豐田等傳統車企想要超車,需要玩出新的花樣。就在最近,加拿大經銷商表示:奔馳可能會暫緩向純電汽車的硬轉換計劃,預計短期内放緩或暫停純電汽車的銷售,加大對内燃機的支持。
大眾中國總裁也宣布:電動汽車市場過熱,資本格外關注,激烈的市場競争和高昂的電池價格,正面臨嚴峻的經濟壓力,大眾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
打不過,就 " 放棄 ",傳統車企的 " 換電 " 之路并不平坦。而對于豐田來説,前掌舵人豐田章男一直是電動汽車的 " 反對者 ",包括對其制造不環保、容易造成電力短缺和續航短板等質疑。
* 圖片來源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拉爾夫 · 布蘭德斯塔特
豐田如今的 " 電緩慢 " 也是情理之中的。不過,從給消費者更完善產品的角度來説,來的晚并不一定是壞事,主要還是在保證出色實際體驗的基礎上,将技術與成本控制能力,實現對标或領先特斯拉。
豐田 2027 年真能實現?
這部分,老狐持有保留意見。針對續航來説,豐田的确有可能實現,畢竟不久前的奔馳 EQXX 概念車,單次充電續航已經超過了 1000 公裏。
而此前日產也宣布, 2028 年要推出固态電池,從時間節點上來看,豐田對于突破量產化的技術壁壘,似乎胸有成竹。
關鍵是相關基礎配套的建設能力,以小鵬的超快充為例,充電 5 分鍾續航 200 公裏,大幅縮短的充電時間,需要配合超充樁來實現。
此前,豐田章男曾吐槽: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車企自建的話,會花費大量的成本投入,美國加州實現 2035 年禁售燃油車的計劃相當困難。
再加上補貼等原因,福特、通用陸續加入特斯拉充電體系,這些都意味着,短時間内,豐田很難建成自己的充電體系,那麼超快的充電體驗該如何實現呢?
當然,目前豐田還未透露具體的規劃,一切都只是老狐的猜測。
老狐認為:一邊是新能源的奮力進攻,另一邊是傳統車企的絕地反擊。從進度上來講,除了率先轉型的比亞迪,及提早布局的主流自主車企,海外傳統品牌的 " 換電 " 節奏,都是偏緩的。
而矛盾點在于,海外車企擁有全球化的市場,且除了國内市場,其他主流市場新能源滲透速度比較一般,海外車企的銷量仍以傳統燃油為主,對于新能源市場的興起。
更多是在向需求妥協,與自身技術與制造體系轉型之間徘徊,不夠極致的多元路線,也是面對百年颠覆變革遲疑的根本原因。此外,在新勢力掌門人頻發豪言,獲得熱點、關注,甚至股價上漲之後。
傳統車企也正在變得敢于發聲。對于豐田透露的劇透,您覺得會實現嗎?又是否願意在購買純電新車上,再等豐田 4 年?
參考資料:
比亞迪微博、理想微博、特斯拉官網
編輯: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