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我們只有“二流觀眾”的命嗎?,歡迎閲讀。
《巴比倫》
今天要談論一個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那就是電影的審查和分級制度,或者叫電影檢查制度。
其實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電影審查制度。以好萊塢為例,它的電影分級制度,也是從審查制度脱胎而來,并且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審查的性質。
首先,創作者對此有着最切身的感受和意見,審查制度對電影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
其次,作為觀眾,因為我們默認電影都要接受審查,所以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有時比較難判斷哪些部分是做了修改,哪些部分是創作上的不足。
盡管這一制度的存在本身帶有各種争議,但無論如何,電影都還是需要經過監管部門的監管之後才能面對公眾,而審查這件事,甚至要從電影誕生的源頭講起。
講述 | 李競菲,上海温哥華電影學院高級講師
來源 | 看理想 App 節目《去電影院的路上》
1.
電影,一門不受憲法保護的生意
電影審查(censorship)開始得比想象中要早得多,甚至可以説,電影審查史和電影史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影史上的第一次電影審查,出現在 1897 年美國緬因州。而這一年,距離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在巴黎大咖啡館公開放映僅僅過去兩年。
當時,職業拳擊賽是一種在美國非常流行的運動,1897 年的 3 月 17 日,在内華達州的卡森市舉行了一場公開的職業拳擊賽。
因為這場比賽非常出名,被人們稱作 " 世紀之戰 ",所以有人就把整個拳擊賽都錄制下來了,問題出現了:雖然内華達州不禁止拳擊賽,但是當時其他州卻都有反對職業拳擊賽的法律,錄下來的這場拳擊賽以電影的形式在全國傳播,各個州卻沒有相應的法律去限制拳擊電影。
面對這種情況,緬因州第一個做出反應,在這場拳擊比賽後的第三天就立法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公映拳擊電影将被罰款 500 美元,這就是歷史上第一條有關電影審查的法規。随後随着電影業的發展,電影的監管法律也逐漸傳播到各個州,這就是最早的、直接由政府立法審查電影内容的開始。
然而,大家對于 " 世紀之戰 " 這樣的拳擊賽影片興致高漲,根本就無視這些監管法律,照看不誤。随着情況的更新,到了 1907 年,美國當時第二大的電影市場芝加哥,就賦予了警察局長權力:你可以以道德為由頒發或者剝奪電影供應的許可證。
而在當時最大的電影市場紐約,紐約市長幹脆在 1908 年的聖誕前夕頒布了一項法令,他以消防安全和道德依據為理由,撤銷了所有電影院的許可證,關閉了超過 550 家的電影院。
通過這些案例可以知道,電影審查一開始是由執法部門,也就是警察局根據法律來随意對電影院進行裁撤和處罰的制度。
《巴比倫》
為了應對來自政府的直接審查,當時,一些對電影比較友好的社會組織和聯盟就聯合起來,創建了一個新的組織,叫紐約電影審查委員會(New York Board Motion Picture Censorship)。
這個社團的審查小組提出了一個方案:由他們向制片方收取少量費用,然後進行電影的自我審查和修改,以此來避免執法部門對電影的直接裁撤。從客觀上來説,委員會的存在比較成功地避開了政府審查,在那之後,每個州也逐漸組織了自己的審查委員會。
如此到了 1915 年,出現了一場很重要的官司——互助電影公司和俄亥俄州工業委員會之間的官司。這家電影公司以審查委員會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為由提起了訴訟,也就是説電影審查違反言論自由。在今天看來這是再明白不過的事實,但當時卻一直将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令人詫異的是,最高法院最後駁回了這個訴訟。它駁回的理由是:電影放映是一項純粹的生意,起源和行為都是為了牟利,它不能被算作是一個公共出版品,或者説它并不是公共輿論的喉舌,所以,電影不被法律承認為是言論,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電影應該由政府實施法律統治權,實現法律對電影内容的管制和審查。
2.
從糜爛的好萊塢到天主教整風團
那麼,既然電影不受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好萊塢和華盛頓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充滿了緊張和壓力。特别是在當時的無聲電影時期,好萊塢名人的各種醜聞震驚了世人。
電影《巴比倫》開篇的派對上有一個玩得很大的配角,他實際上是好萊塢早期一個相當大的醜聞案的主角,名叫 Fatty Arbuckle。Fatty 後來以未經指證的強奸和殺人被控入獄。
除此以外,當時好萊塢接連出了好幾個醜聞,比如帶有同性戀色彩的謀殺,或者服藥過量死去的名人。這些接二連三的事件都讓好萊塢的公眾形象變得非常糟糕,要求政府幹預好萊塢的呼聲逐漸高漲。
好萊塢當然無法坐以待斃,他們要竭力避免來自華盛頓的直接審查。為了應對這種清理好萊塢的呼聲,1922 年,各大電影公司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個協會。這個協會很有名,叫:美國電影制作和發行協會(MPPDA, Motion Pictures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America)。
《巴比倫》
MPPDA 首先找到了一個跟白宮關系很不錯的業内人士威廉 · H · 海斯,他原來是郵政系統内的一個官員,不過同時,他也是前共和黨的全國委員會主席。好萊塢找海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讓他擔任説客,在政府内部為電影公司的利益進行遊説,以緩解好萊塢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系。
到了 1927 年,海斯成立了一個電影公司負責人委員會,根據通常會被當地審查委員會判定為不合格的項目創建了一份清單,直譯過來,就是那些在電影中 " 不可以出現的,或者是你要小心 " 清單,将這份清單作為電影拍攝的自查手冊。
在這份長長的海斯清單當中,包括了 11 個禁忌,比如:關于裸體或者是有關裸體暗示的輪廓;白人作為奴隸;跨種族的性;生孩子的鏡頭;小孩子的性器官;很明顯的冒犯種族和族群的言論等等,然後在 " 需要謹慎處理 " 的主題中,包括同情犯罪或者走私,性誘惑等等。
然而這個時候,電影業正好進入從無聲跨越到有聲的階段,有聲電影迎來一輪新的現實主義,吸引了新的觀眾群,其中就包括孩子。這些越來越逼真的電影,所呈現的有争議的内容,引發了越來越大的公共抗議,因此也讓審查問題更為凸顯。
到了 1930 年的 3 月 31 日,海斯不得不發表一份政策聲明,發布了一份電影制作法典,它成了一個日後電影制作的準則,這份法典也就是人們後來熟知的海斯法典。
海斯建立了一個審查電影的小組去審查電影内容,海斯辦公室授權成立電影制作法典委員會,也就是 PCA(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PCA 主要由天主教徒負責掌管,MPPDA 只同意供應有 PCA 批準印章的電影。電影公司主動給予 PCA 權力,讓他們在最終版中審查和删除道德上的不良内容。所以,這份法典事實上是行業内部的一個自查法典,并不是直接來自政府的法律。
《巴比倫》
這部法典被發布之後在好萊塢實施了相當長的時間,大家如果注意看好萊塢黃金時期,也就是三四十年代的影片,會發現他們的故事往往保守得驚人。
所有電影中的激情戲都被删掉了,為維護神聖的婚姻,除非是在絕對必要的情節中,通奸和誘惑都不可以被提及,至于婚外情這種違反人倫道德的情節就更不可能保留了,而且在影片中最終這些做壞事的人都要受到懲罰。
像渎神、侮辱種族、裸體或者性暗示,通通都是被禁止的。在暴力審查方面,則是不能談及犯罪的細節,或者展示槍械或非法的武器,執法人員絕對不能死于罪犯之手,所有的罪犯都必須要受到懲罰等等。
正是 20 年代好萊塢的瘋狂,招致了此後嚴厲的審查制度。然而,即便如此,當時的電影公司自己也贊同甚至主動配合這樣的審查。有幾個原因,第一,自我審查的程度較高的話,就避免了來自華盛頓對電影公司的控制。第二,在大蕭條的背景下,安撫宗教團體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很意外的一點,是海斯法典在創作上給編劇框定了一條路徑,讓好萊塢的故事只能朝一個方向發展,比如愛情最終要步入婚姻,罪犯最終要受到制裁。
審查的意外之得,是經由審查法典形成了一個非常簡明高效的創作法典,為後續大規模地制造更多好萊塢式簡潔明快的電影鋪平了道路。
3.
崩潰的法典和電影分級制的來臨
盡管電影公司并不反對海斯法典,但是法典一經施行,就不斷地遭遇挑戰。在四十年代,一些有意違背法典發行的電影,反而引起了公眾更大的興趣。
由列奧納多 · 迪卡普裏奧主演的影片《大飛行家》,這部講述好萊塢影史奇人霍華德 · 休斯的影片,裏面有非常明顯的,對抗審查委員會的荒誕場面。他們當時審查的,是女演員的領口究竟可以有多低,才能達到公共放映的标準。而休斯後來也确憑借這個噱頭,讓發行公司聯美賺得盆滿缽滿。
到了五十年代,好萊塢随着片場制的權力喪失,海斯法典開始崩潰。但更重要的是,最高法院這時也改變了之前的立場,裁定通過電影表達應該受到第一和第十憲法修正案的保護,具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
盡管還需要再一個十年,海斯法典才能完全消失,但是那時電影所面臨的來自政府幹預的威脅已經消失了。最終,電影公司和海斯法典徹底解綁,到了六十年代,觀眾就幾乎能夠從電影中看到一切海斯法典所不允許出現的内容了。
《天堂電影院》
但美國電影業的難題是一個接一個的,政府的壓力消失了,觀眾對電影内容進行審查的要求卻沒有改變。為了應對對電影不當内容感到憤怒的青少年家長們,美國電影業從撤銷海斯的審查投向了電影的分級。
1968 年,由幾個大制片廠牽頭成立的 MPAA,也叫美國電影協會的組織,它的主席是 Jack Valenti,正是他開始謀求電影分級制度,制定了劃分為四個級别的自主評級系統。
這四個級别分别是,代表大眾級的 "General audiences",也就是合家歡電影,沒有觀看限制和要求。M 級是 "Mature audiences", 為成年人觀眾。R 級,"Restricted",則代表限制級,16 歲以下的觀眾要求有成人陪同觀看。那麼 X 級 , 則是僅适合成年人觀看的級别。
因為容易把 M 和 X 搞混,所以 M 後來又改變成了 GP,"For general audience with parental guidance",建議在父母陪同下觀看。後來兩個字母翻轉,成了我們熟悉的 PG。
除了這四個基本的分級之外,到了八十年代中期,PG 和 R 之間又增加了一個分級 PG-13。這因為當時斯皮爾伯格拍的《奪寶奇兵》和《鬼驅人》中,明明有很多血腥以及讓人不安的畫面,卻都評為了 PG,這引起很多家長的憤怒和投訴,所以就在 PG 之後又增加了 PG-13 的分類,也就是 13 歲以下父母指導觀看。
僅适合成年人觀看的 X 級,在 1990 年的 9 月,被 MPAA 換成了 NC-17,17 歲或以下觀眾禁止觀看。
《天堂電影院》
這就是美國電影沿用至今的一個分級體系,它的基本邏輯其實不難理解,就是 " 為了孩子 ",而 " 服務于家長 "。比如,要成為美國電影分級委員會的成員,有一項要求是你必須是一個 5 到 15 歲孩子的家長。電影分級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什麼樣的内容是該被看到的,這個評級系統的主要目的是要告知父母電影内容的信息。
然而,即使是這樣細分的電影分級制度依然是有争議的。比如,要怎樣把一部電影,從一個分級劃到另外一個分級?這種分級是完全公正的嗎?隸屬于 MPAA 的分級委員會,他們能在分級這件事上公平地對待大制片廠和獨立制片商嗎?而這個不對外公布會員身份的神秘組織,又是如何在為全美國的影片分級呢?沒有人知道。
關于這點,大家可以去看一部有關調查美國電影分級協會的紀錄片,《影片未分級》。導演甚至雇用了私家偵探來挖掘這個神秘的分級委員會的構成、運作,談論它背後隐藏的問題。
諷刺的是,由于題材敏感,這部紀錄片被送往審查部門分級時,被抽成了 NC-17 最高級。相信看完這部影片,大家對美國電影分級制,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限于篇幅,文章僅僅讨論到美國的電影審查和分級的源起和由來,但正如開始時所提到的,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着因應着自己文化習俗、社會形态以及電影文化的電檢查制度。
只是,不僅是電影審查制度,沒有什麼制度的存在是理應如此,也永遠不變的。電影審查制度每一次變化的背後,都是電影創作者的不懈鬥争,觀眾的意見浪潮,和政府的監管控制三方的動态博弈。
可以説,每一部影片的上映,都帶着和審查搏鬥的傷痕,細心的觀眾自然會在影片的各個角落發現它們、理解它們,并更加珍視那些真正優秀的作品,所努力傳遞的核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