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BBA價格崩盤,傳統豪華品牌為何突然不行了?,歡迎閲讀。
一個多月前,老王刷到 " 周鴻祎高調以 990 萬賣掉開了 9 年的邁巴赫,轉而準備購入國產新能源車 " 的時候,BBA 的二手車在他手裏還是硬通貨,和新車市場不同,在二手車市場,新能源車型是燙手山芋,最有得賺的還得是 BBA,畢竟品質有保證,品牌效應在那兒呢,價格也相對穩定。但他絕沒有想到,一個月後,BBA 的車也會砸在自己手裏。
6 月 23 日,急得睡不着覺的老王找同在車圈的飛哥聊天,飛哥勸他早點把手裏的車都出清,不然只能更慘,老王又急又惱:" 我現在虧本 2 萬都賣不出去,不然給你看我的收車發票嘛。"
老王是真的急,只恨自己沒有警醒點,事後看來,那條不經意間的刷到的消息,正代表着豪華車消費群體的新動向。而在飛哥看來,BBA 的價格跳水已是無可避免的必然。
眼下,BBA 動辄 10 萬 + 的降價幅度,甚至個别車型裸車價格近乎腰斬。BBA 的至暗時刻,也成了老王們的至暗時刻。
是什麼導致了 BBA 價格的崩盤?傳統豪車光環不再,價格戰究竟要打到什麼時候?
01
BBA 還能代表豪華嗎?
從今年一季度公布的财報來看,2024 年,BBA 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絕大部分業績指标數據都呈現下滑趨勢。相對穩定的寶馬,在華銷量下滑 3.8%,全球營收同比下滑 0.6%,利潤同比下滑了 24.6%;奔馳在華銷量下滑 10.4%,全球營收同比下滑了 4%,利潤同比下滑了 30%;奧迪雖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 14%,但全球營收同比下滑了 18.7%,利潤更是同比大幅下滑了 58.4%。
以價格保市場已迫在眉睫,于是市場出現一系列勁爆的消息:指導價為 33.48 萬元的奔馳 C200L,有經銷商報價 20.27 萬元,優惠幅度超過 13 萬元。官方指導價為 35.20 萬元的 2024 款 EQB 260 車型,價格優惠 16-17.60 萬元,相當于 5 折拋售。官方指導價 35.39 萬元的寶馬 i3 eDrive 35L,裸車能去到 18-20 萬元,相當于腰斬。奧迪 Q4 e-tron 2024 款 40 e-tron 創境版官方指導價 31.71 萬元,優惠價可去到 21 萬元,如果是入門級車型,優惠之後價格甚至僅為 19 萬元。
以價格換市場的策略并非今年才開始,相關數據顯示,去年 BBA 的折扣率就已經分别為 12.6%、17.66%、20.84%,打折力度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今年只升不降。
另有乘聯會的一組數據顯示,5 月,豪華品牌生產同比下降 13%,環比下降 3%;豪華車零售 24 萬輛,同比下降 3%,環比增長 19%。5 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 14%,同比下降 0.2 個百分點。
也就是説一邊降產、一邊降價,卻仍然未能阻止零售市場的頹勢。
BBA 新能源車型優惠之後的價格,已殺入 20 萬元以内的市場。對照把 30 萬元及以上的車型定義為豪華車的行業慣例,在電動車時代,BBA 還能代表豪華嗎?
02
被替代的 BBA
應該説,布局了電動車市場 BBA 起步并不算晚,但卻連連敗退,為什麼?
BBA 代表的傳統豪華汽車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它們發現,最大的威脅或許并不來自傳統競争對手,而是那些采用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快速切入市場的新物種——如問界、理想、蔚來等新勢力品牌。
理想汽車通過獨特的 " 純電 + 增程 " 雙動力戰略,成功覆蓋了更廣泛的用户需求。問界汽車,背靠華為和賽力斯的強大技術支持,以高性能和智能化特點迅速赢得了消費者的青睐。蔚來汽車則以其創新的服務模式和用户社群文化,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忠誠度。
某種程度上,BBA 的崩盤始于理想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理想 L7 用户畫像中,增換購占比高達 59%,而購車前保有最多的品牌是 BBA,翻譯一下就是:理想客户大比例都是搶來的 BBA 的客户。2023 年以來,問界崛起,2024 年問界市場表現一路狂飙,問界 M7M9 的發布,更加速了 BBA 客户的流失。兩者之間幾乎形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替代效應。BBA 被新勢力們的新打法給搞懵了,除了降價保市場一時竟無法應對。
(圖片 by 電動汽車用户聯盟)
細説 BBA 是如何眼睜睜看着那麼多客户擁抱新勢力的,實際上,原因一點都不復雜。
表面上看來,電動化進程是導致 BBA 城池失手的主要原因,而實際上,真正擊中要害的卻是增程式和插電混動。因為消費者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保守派,一種是先鋒派,這兩者占比較少,大部分是猶豫糾結的中間派。一般情況下,先鋒派會直接入手純電嘗鮮,而保守派和中間派卻很難做出選擇,他們糾結于傳統燃油的高油耗和純電的續航 / 補能焦慮。而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動則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方面不用充電,油耗也比傳統燃油車要低,且智能化水平高,安全性也還好。還有很重要很重要一點是,符合條件的車型免購置税,僅這一項立省 10%~15% 左右。再加上大城市牌照不設限的優勢,很難讓人不動心。
可以説,BBA 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于產品和技術上的競争,更在于新勢力品牌所代表的全新汽車消費觀念和生态構建。或者講對市場的洞察和人心的把握。
搶來的客户得維護好,才能成為忠實用户,新勢力品牌通過構建智能網聯生态系統、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以及創新的用户互動體驗,正在重新定義豪華車的概念。顯然,一向以引領之姿傲然前行的 BBA 們,在新勢力這些野蠻人面前,還是太 " 慢 " 了些。
市場也證明了新的格局正在被重塑,問界 M9 自 2023 年 12 月 17 日上市以來,大定已經突破 9 萬台。平均售價為 50 萬元的問界 M9 訂單總額已經超過 450 億元。5 月,問界 M9 問鼎 50 萬元以上乘用車零售榜榜首,BBA 均已被甩在身後。
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5 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 47.0%,較去年同期提升 14 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71.2%;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28.4%;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7.5%。
03
BBA 能否再現豪華榮光?
" 七折豹,八折虎,凱迪拉克五折五 " 曾是對二線豪華品牌為保銷量瘋狂降價的諷刺,誰能想到,如今的 BBA 也步上了二線豪華品牌的後塵。
價格戰對于二線豪華品牌來講,早已是熟悉的戰場。有風光不再、靠曾經加價的主力車型持續降價穩住了市場的雷克薩斯,有已經打響 " 第 3 槍價格戰 " 的沃爾沃,亦有降無可降幹脆出個 " 三年八折、保值回購 " 政策的凱迪拉克。而英菲尼迪、讴歌等顯然已無牌可出,銷量慘淡、門店縮水、經銷商轉網,品牌聲量也逐漸陷入沉寂。
無論從資本、研發還是戰略實力來講,BBA 都絕不可能像二線豪華品牌一樣只剩招架之勢。只是,BBA 能否再現豪車榮光?還真不好説。
要想不再重復二線豪華品牌的老路,以目前的銷量情況和降價幅度來看,BBA 必将調整銷售目标,并需與經銷商協同并肩作戰。日前,寶馬已經出台補貼減免政策,以緩解經銷商經營壓力。穩住經銷商,此舉除了穩住市場之外,也在于穩住消費者裏的 " 保守派 ",他們才是真正的品牌擁趸,是品牌最不該也不能失去的核心财富。
其次,降低供應、去庫存,才能控制住價格持續下跌的局面并止虧。而此舉僅僅只能實現止跌,要想再回到降價前光景怕是再無可能。
此次降價風波,已經算是給 BBA 敲響了警鍾,如若不想重蹈二線豪華品牌的覆轍。需要重新審視市場變化,并補齊自身短板,不妨向自主品牌取取經。
日前,大眾集團已攜手小鵬汽車聯合開發電子電氣架構;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合作,搭載奇瑞電動化平台,并使用捷豹路虎授權的 "Freelander 神行者 " 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彌補在電氣化、智能化方面的不足,增強產品的競争實力,另一方面降低制造成本、時間成本,能夠更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日前,奧迪已與上汽集團、上汽大眾籤署合作協定,将聯合開發 " 智能數字平台 ",并基于該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當然,BBA 這樣擁有百年歷史的豪華品牌,是絕不可能像二線品牌一樣躺平擺爛。他們也正積極在為下一步作準備。如果説這一步馬失前蹄,下一步是否能收回失地重現榮耀則更為關鍵。
目前,BMW 已推出新世代車型,與之相匹配的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亦穩步推進中。據悉," 新世代 " 車型是寶馬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将于明年開始在全球市場推出。
2024 是一個決戰之年,塵埃落定時,将誕生新的格局,BBA 能否再現豪華品牌榮光,讓我們拭目以待。
[ 獨家|力帆計劃收購高合,或打造成下一個賽力斯 ]
[ 最聰明油車的大眾途觀 L Pro,真的夠睿智?|試駕 ]
[ 旅行車控,為何拒絕了最好看的國產旅行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