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Tensor G3将至,谷歌堅持與三星合作的原因并不簡單,歡迎閲讀。
日前,有消息源曝光了谷歌新款自研芯片 Tensor G3 的相關信息,這也是其第三款自研主控,并且據稱依舊是與三星合作的產物。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這款主控大概率已經将會在後續亮相的 Pixel 8 系列旗艦機型上首發。
自 Pixel 6 系列開始,谷歌開始應用自研主控 Tensor G1,而在 Pixel 7 系列上則更新為 Tensor G2,并且性能方面的穩步提升,也使得其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在不久前亮相的 Pixel 平板電腦上就同樣搭載了 Tensor G2。當然,對于主控這樣投資巨大、且見效時間長的項目而言,Tensor G 系列現在的表現已實屬不易。
據相關爆料信息顯示,Tensor G3 的 CPU 部分或将采用 "1+4+4" 的三叢集架構,由 1 枚 3.0GHz 的 Cortex-X3 超大核、4 枚 2.45GHz 的 Cortex-A715 大核,以及 4 枚 2.15GHz 的 Cortex-A510 小核組成,其 GPU 部分配備的則是擁有 10 核心的 Mali-G710。而在制程方面,則使用的是三星 4nm 工藝,因此性能與功耗方面大概率也會有着進一步的提升。
作為對比,Tensor G2 則采用的是 "2+2+4" 架構,CPU 由 2 枚 2.85GHz 的 Cortex-X1 超大核、2 枚 2.35GHz 的 Cortex-A78 大核,以及 4 枚 1.85GHz 的 Cortex-A55 小核組成,GPU 部分為 Mali-G710 MP07。但其所使用的是三星 5nm 制程,而非最新的 4nm 工藝。
搭載 Tensor G2 的 Pixel 7 Pro Geekbench 5.4.4 跑抽成績
性能方面,搭載 Tensor G2 的 Pixel 7 Pro 在 Geekbench 5.4.4 中單核得分為 1068、多核可達 3149 分。相較之下,搭載高通骁龍 8 Gen1 的小米 12 Pro 在 Geekbench 5.4.3 中單核為 1246 分、多核性能則是 3903 分。而兩者性能方面的差距,主要是因為相比初代 Tensor G1,Tensor G2 在架構方面幾乎未經調整,因此與競品存在由于代差所帶來的性能差距。
小米 12 Pro 的 Geekbench 5.4.3 測試成績
但需要注意的是,谷歌芯片團隊產品管理高級總監 Monika Gupta 曾在去年年末時表示,相比傳統的理論性能測試,谷歌設計芯片是專注于五年後的機器學習需求,并認為傳統的跑分已經落後于人工智能時代。言外之意,無疑是指 Tensor G2 專注于優先考慮用户體驗,并非單純性能方向的調校。
此前曝光的 Tensor G3 Geekbench 5 跑抽成績中顯示,其單核成績為 1186 分、多核則達到了 3809 分。與前代相比,單核性能提升約 11%、多核提升則達到了 21%,确實也達到了產品迭代所帶來的性能更新。而如此大進步的原因,則或許來自架構的更新和頻率提升。
以目前市場中的主流旗艦主控高通骁龍 8 Gen2 和聯發科天玑 9200+ 為例,其中天玑 9200+ 的 CPU 是由 1 枚 3.35GHz 的 Cortex-X3 超大核、3 枚 3.0GHz 的 Cortex-A715 大核,以及 4 枚 2.0GHz 的 Cortex-A510 小核組成,GPU 部分則是 11 核心的 Immortalis-G715。骁龍 8 Gen2 的 CPU 部分則是由 1 枚 3.2GHz 的 Cortex-X3 超大核、2 枚 2.8GHz 的 Cortex-A715 大核、2 枚 2.8GHz 的 Cortex-A710 大核,以及 3 枚主頻 2.0GHz 的 Cortex-A510 小核組成的 "1+2+2+3" 架構,GPU 部分則是高規格、但頻率較低的 Adreno 740。
相比之下,Tensor G3 多出了 1 枚 Cortex-A715 大核,但在主頻方面似乎并沒有太多優勢。因此對注重性能的用户而言,Tensor G3 或許依舊無法令他們足夠滿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谷歌方面推出 Tensor G1 時,關于其是 " 魔改版 " 三星 Exynos 系列主控的説法就已存在。其實僅從 CPU 部分來看,Tensor G1 和 Tensor G2 無疑都與 Exynos 2100 極為相似,但現款的 Tensor G 系列主控與 Exynos 2X00 系列還是有所不同,前者更看重性能的持續穩定釋放,因此在頻率設定方面較為保守,而 Exynos 2X00 系列則明顯在頻率方面更加激進一些。
而在 GPU 部分,Tensor G1 配備的就是擁有 20 核心的 Mali-G78,顯然谷歌方面對于這部分更加看重。但在 Tensor G2 上,卻更換為了 7 核心的 Mali-G701 MP07。與 Mali-G78 相比,新的 GPU 能帶來約 20% 的性能提升和 35% 的機器學習性能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谷歌方面的説法,那就是更看重機器學習方面的需求、也就是 AI 算力的提升。
目前有傳言稱,Tensor G3 或正是三星 Exynos 2300 系列的 " 魔改版 ",雖然這一説法并未得到官方的确認,但的确也有一定的根據,而主要證據則來自 CPU 部分的架構。按照已經曝光的 Exynos 2300 相關信息顯示,其 CPU 同樣是 "1+4+4" 的三叢集架構,分别為 1 枚 3.09GHz 的 Cortex-X3 超大核、4 枚 2.65GHz 的 Cortex-A715 大核,以及 4 枚 2.1GHz 的 Cortex-A510 小核。但在主頻設定上也依舊延續了以往的慣例,Exynos 2300 較 Tensor G3 更加激進。
但就目前的爆料信息來看,Tensor G3 與 Exynos 2300 最大的差異在于 GPU 部分,後者所配備的 Xclipse 930 據稱是基于 AMD RDNA2 架構定制而來。并且有傳言稱稱,Tensor G3 所配備的将會是 Mali-G710。事實上,在三星旗艦主控連續 " 翻車 " 的情況下,谷歌換用更加成熟,功耗和散熱也更有保障的設計并不難理解。
搭載 Tensor G3 的工程機 Geekbench 5 測試成績
性能方面,現階段搭載 Tensor G3 的工程機 CPU 性能基本在高通骁龍 8 Gen1 的水平,如果後續調教得力,也有可能會與骁龍 8 Gen2 更為接近。但問題是,首發 Tensor G3 的 Pixel 8 系列旗艦機型大概率将會在今年年底前亮相,屆時面對高通和聯發科的新款旗艦主控,性能方面可能依舊無法相提并論。
Tensor G3 将會遭遇換用 ARM 全新架構的競品
由于已經有消息稱,三星方面或将不會推出 Exynos 2300 旗艦主控,因此谷歌堅持由三星代工自研主控 Tensor G3 的動作,也就相當值得玩味了。在當下智能手機旗艦主控基本均由台積電代工的情況下,近年來的三星 Exynos 系列旗艦主控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自 Exynos 990 開始,其在性能、功耗,以及散熱方面就飽受用户诟病,而 Exynos 2100、Exynos 2200 系列的連續 " 翻車 ",更是讓外界有了更多的質疑。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谷歌方面一直堅定地與三星站在一起,更多可能是出于對整個市場的考量,畢竟台積電如果一直呈現出一家獨大的情況,這一賽道就可能會失去應有的活力。只有有競争的存在,才能讓這個市場正常、健康的持續發展,并且這對于谷歌、三星,乃至台積電才是最有利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