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慕尼黑車展随筆:中國熱需要冷思考 德國人僅知道四個中國汽車品牌,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 | 周光軍
2023 慕尼黑車展刮起中國旋風。疫情缺席 2021 年第一屆的遺憾,在 2023 年的第二屆上全都 " 找補 " 回來了,且令人刮目相看。
2023 慕尼黑車展,中國旋風席卷歐洲大陸。正在舉行的慕尼黑車展,更像是德國和中國汽車的聯袂展。
除了家門口主場作戰的寶馬、奔馳、大眾、奧迪等德國品牌,在慕尼黑車展上風頭出盡、勢頭正勁的當屬中國車企。
2023 慕尼黑車展館裏館外皆中國。
慕尼黑展覽中心 6 個展館,館館有中國元素。B1 館的零跑格外 " 扎眼 ",毗鄰的東風風行共同築起該館的 " 中國力量 ",上汽 MG 展台展出一出好戲,一款是當下歐洲銷冠的中國車 MG4,一款是面向未來的純電敞篷電跑 Cyberset。地平線和小鵬汽車憑借着和大眾汽車的合作,在歐洲市場 " 平地起驚雷 " 名聲大噪,商湯絕影和輕舟智航憑借在智能座艙、AI 領網域的傑出表現備受關注。阿維塔 12 全球首發,參展面積最大的比亞迪新聞發布會被圍得水泄不通。
寧德時代、孚能科技、黑芝麻、賽力斯、上汽集團,參展陣容展出含金量,芯片、智能座艙、AI 展出中國汽車科技範。
沒有日系、美系、法系、韓系參展的慕尼黑車展,更像是一個妥妥的中國車展。
數據顯示,有 70 多家中國汽車和零部件供應商參展。在 A、B 兩館之間的回廊休息區,賽力斯工作人員午餐吃中餐便當與老外排隊買熱狗的場景是最好的 " 融合 ",也像極了現在的德國汽車 "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 的合作融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寧德時代曾毓群、比亞迪王傳福,所到之處,萬般禮遇。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參觀慕尼黑車展時,專程去了寧德時代展台,寧德時代因在德國東部的圖根州實現本土化生產廣受關注。
慕尼黑車展處處中國元素,在市中心的瑪麗蓮廣場音樂廳,smart 以藝術裝置的形式參展。慕尼黑車展組委會聯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首次召開中國媒體吹風會。
中國汽車成為德國、歐洲人熱議話題。有德國專業人士樂觀預計,三五年時間,比亞迪将成為歐洲市場的生力軍。在挪威、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中國汽車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歐洲人相信,中國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汽車品牌。
不過,起勢的中國汽車勝不足喜,現在也還遠遠談不上勝。在一項針對德國市場對中國汽車品牌的調查中,德國人眼中的中國四大汽車品牌是 MG、Polestar 極星、蔚來和比亞迪。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細看德國人認知構成,所謂前四,只有比亞迪和蔚來其二。德國人把 MG 看做是英國品牌,把 Polestar 極星當做瑞典品牌。他們認為,MG 和 Polestar 極星只不過是中國資本掌握的品牌。遙想當年,那些參加過法蘭克福車展、日内瓦車展、巴黎車展的中國汽車品牌,成為過眼煙雲。本屆慕尼黑車展上的中國汽車,經過幾十年的積累,首次有了平視德國汽車的機會,但是不是威脅,中國汽車未來任重道遠。
德國是汽車發明國,中國是德國汽車品牌的第一大市場。本屆穆尼黑車展,中德汽車產業 "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 融合發展趨勢明顯,合則兩利 " 向未來 " 是正道。本屆慕尼黑車展上,寶馬公布了與長城汽車合資的國產純電 MINI 出口歐洲的重磅消息,這是中國汽車走上去、走出去的新模式、新路徑。
德國慕尼黑不黑,開放且包容;中國市場亮堂堂,前景且可期。中德汽車唯有互惠合作互利雙赢才是世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