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對不起,郝蕾吳鎮宇,“整頓”不了内娛,歡迎閲讀。
演技類綜藝,又誕生打臉名場面。
眾所周知,演技綜藝,與其説是錘煉好演員。
不如説是一場尴尬演技大賞+内娛生态大曝光。
和某老牌音樂綜藝一樣,《無限超越班2》好看的不是學員表演,是導師。
這次出手整治内娛的導師,又是郝蕾。
引她開火的,是紀凌塵,演藝圈代表作,「你喜歡大海,我愛過你」。
之前在節目中創造過的名場面是:和寧靜試戲,一場表演下來,差點把見過大風大海的寧靜,吓出工傷。
最新一期綜藝,紀凌塵把自己接不到戲的原因,怪罪于輿情。
認為是之前那段分手争議影響了他接戲,導致他沒有觀眾緣,沒流量,沒知名度。
可郝蕾是完全不給大海哥留面子,直接辣評打臉,"你到底想説什麼?我覺得就是你實力不夠。"
參加綜藝是「想讓大家看到自己作為演員的努力與決心」的大海哥,就這樣收獲又一輪尴尬。
但尴尬的不止大海哥,還有節目導師吳鎮宇。
早前一個熱搜,是網友在社媒上讓吳鎮宇兒子費曼評論老爸在綜藝上的表現。
費曼直接回復道:"錢__ __ 屎__ __ "
話沒説完, 大家都心領神會。
吳鎮宇這通告費掙得太不容易了。
既是節目中的"毒舌擔當",發言犀利,一針見血。
又要來内娛"演技扶貧"。
指導張睿演《無間道2》裏自己演過的倪永孝。看了三遍直接氣到暴走。
最後點評一針見血:"沒有壞人會覺得自己是反派,我好好做生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呢?"
可説句實話,今日内娛,比張睿紀凌塵節目表現更令人啼笑皆非的爛演技,多了去。
今天,就來簡單聊聊。
《無限訓練班2》這檔演技綜藝,為何成了内娛照妖鏡?
又為什麼説節目曝光的三大内娛亂象,該治治了。
亂象1:為啥這屆科班出身或主角不斷的年輕演員,演技還比不上TVB培訓班演員
最新一期節目,年輕演員分組表演,我實話實説,表現最好的,是來自中國台灣的張棟梁,和來自中國香港的高海寧。
一個是大眾印象中的歌手,演過幾部台偶劇。
一個是《三十而已》《新聞女王》中的美豔女配,就算剛拿了TVB的最佳女配角,網民也不屑一顧:這叫獎?能跟咱們的權威大獎相比?香港演員,哪有系統培訓?
可不好意思,就這麼一個以美豔,還不是以實力著稱的香港女演員,放在這季學員中,演技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這期一場《消失的她》的演技考核,她身段玲珑,表演入戲,對我而言,并不亞于正片中的文詠珊。
可惜,表演不及格。
因為搭檔表現等于沒表現。葉童看完直接問:我在你身上完全沒有看到任何渣男的樣子。
王晶的一番點評則是把網友看笑了:其實你可以站起來走一走,以前周潤發就經常用這招,他走位都很準。
網友:啊,拿周潤發比?
可有一説一,王晶口中的周潤發,應該説的是剛從無線培訓班畢業兩三年,就在王晶編劇的TVB劇《千王群英會》裏演老千的周潤發。
要比表演經驗,當年的周潤發,真不比大海哥多。
雖然他吐槽自己受大海事件影響,這幾年沒怎麼接到戲。可并非完全沒有拍戲。
相反,他不但演了好幾部男主偶像劇。
還演了郭敬明的《雲之羽》中的大反派。
真要論表演經驗,他應該多于當年的周潤發才對。
還有吳鎮宇之前點評的張睿,可不是什麼新人,而是中戲畢業的高材生,14年前剛畢業就和吳鎮宇錄制了《快樂大本營》。
這14年演的男主戲不少,《長風渡》演的男四号。
何洛洛演了《鬥破蒼穹之少年歸來》的蕭炎。
就算在直播界風生水起的朱梓骁,也演過《一起來看流星雨》的上官瑞謙,這幾年在網絡電影《狄仁傑之龍隐迷窟》中演過男主。
觀眾都説年輕人初出茅廬,演技生澀,可以理解。
但實際上,這些年輕人有些是頂級演藝學院畢業,有些已經演了十幾部男主。
但她們節目中的表現,讓人慨嘆,這些年他們在内娛究竟學到了什麼?
反觀吳鎮宇這樣根本算不上科班出身,跑了多年龍套的香港演員,當年演技憑什麼能吊打我們的年輕演員?
就説吳鎮宇,相貌平平不説,第一年靠無線培訓班,台詞不過關。
第二年,表演太緊張。
第三年,還是被淘汰。因為用力過猛,成了鬥雞眼。
可就這麼個三年都考不上TVB,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還在跑龍套的演員,到了1999年,已經憑借《槍火》中保镖阿來一角,擊敗《花樣年華》的梁朝偉,拿下影帝。
《無間道2》的悲情枭雄倪永孝,至今仍是不少觀眾的意難平。
又比如他在金像獎上公然調侃"港片青黃不接,是因為劉青雲還在演戲"的普通市民劉青雲。
也是上了一年培訓班就出來演戲,20幾歲演了《大時代》。一般般,就是港劇曠世經典而已。
這些港星或多或少都擺過攤,幹過底層工作,論條件,比内娛年輕演員差好多倍。
可為什麼他們混成了影帝呢?
背後的原因并不復雜。
因為港片港劇繁榮時,演員有機會,但機會是比出來的,也是逼出來的。
鄭裕玲号稱鄭九組,王晶最多一年拍過9部戲。
當年是有本事就上,沒人有時間培訓演員。
周星馳《喜劇之王》中的經歷,都是當年寫實的再現:演中槍,看你怎麼演。
尹天仇不行,旁邊的成龍ok,那就是他。
膠片很貴,誰表情多,演的穩,誰就上。
所以港片擅長制造類型演員,就是某一類角色特别擅長的演員,至于能不能突破這個類型,就要看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比如吳鎮宇、梁家輝、劉青雲,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
你不行,有的是人行,大家各憑本事。
當年香港電影人有個習慣,看午夜場,因為觀眾的反應,極其直接,演得好,鼓掌,演技爛,噓你。
得到噓聲的新人,下次就不會用了。
香港演藝圈,演技見高低。
反觀内娛,演技見什麼高低,從來是流量見高低。
尤其是新一屆流量規則下,流量明星最大。
無論導演,還是演對手戲演員,誰敢説他們不好。
制片方只看流量和話題,抓緊時間賺快錢。演的好不好,不重要。
粉絲呢,還記得上一個爆款演技綜藝《演員請就位》,陳宥維尴尬演技雷翻眾人後,粉絲在意的根本不是哥哥的演技,而是哥哥不能跟王楚然擁抱。
讓他們禮貌性抱一下的大鵬當年被罵慘。
這就是内娛的流量法則。至于哥哥新作上映後的口碑,粉絲自會控評。
演技,是最不重要的事。
這些年輕演員只要不上演技綜藝,每天聽到的,都是誇。
誇到最後,連他們自己都認為自己,天賦異禀。
所以為什麼香港新一屆演員演技能輕易超越内娛?
不是他們個個天分好比周星馳,而是和港娛、内娛的環境脱不開關系。
當下的内娛,是流量狂歡的時代。
明星面對的就是粉絲的無腦吹捧。稍微有點資本的,更是了不得,誰都不敢惹。
熱搜換着方式上,一水全是好評。
特殊國情決定了,明星就是人上人。
随便演幾年就能财富自由,相比之下,當年跑龍套的吳鎮宇劉青雲,無線工資幾千塊。
哪怕是今天,《周處除三害》整部電影的投資就1000萬。阮經天片酬80萬。
随便一個剛出道的流量明星,片酬也夠拍兩部《周處除三害》,還可以多加幾場動作戲。
市場就這麼決定的。
年輕演員在這樣的市場裏成長,無需琢磨,無需體驗生活,更無需憑實力熬出頭,他們一出生就眾星捧月演主角,一演戲就彩虹屁連成彩虹橋。
哪怕只是番位低于女主,粉絲也會撕爛片方。
不是他們比不過香港年輕演員,而是根本不需要比。
用作品説話?沒這個必要吧。
内娛流量明星,對香港演員就是降維打擊。
哪怕是演技綜藝,獲得最多人氣和機會的,也不是演技表現最好的張棟梁、高海寧,而是掌握了流量密碼的大海哥,據説已經有不少片方真要找他演寧靜建議的"二愣子"角色了。
你看,什麼年代了,誰還拼演技,傻不傻啊你!
亂象2:實力派演員的春天,真的到了嗎?
本期節目另一個看點,是趙奕歡被節目評級逼哭。
節目組是懂流量的。
其他演技綜藝也做過評級,但那是節目一開始,作為節目的組成部分之一。而《無限訓練班2》是節目都播了好幾期,再來評個級。
歌手出身的黃齡因為演過爆火的《繁花》,當場獲得了一位制片人的邀約。
而拍過數十部影視劇的趙奕歡,卻被三位制片人評了個——"其他"。
雖然努力克制情緒并當場反問,"我被評為其他是不配做演員嗎?"
但趙奕歡最後還是忍不住飙淚。
趙奕歡是不是好演員?
很多人一開口就提起她十年前的網絡電影,《青春期》《校花》系列,評分低,熱度高,趙奕歡曾經是一代網絡電影女神。這股風過去了,她的人氣下滑,都很自然。
但問題是,她最近真沒有新作品?去年的諜戰劇《梅花紅桃》,她就有演出,顏值在線,演技表現恰如其分,甚至稱得上搶眼。
制片人們都沒看嗎?
但如果看過幾期節目就會發現,演技,在這款演技綜藝中,本來也不是多重要的事。
就説本場,網友們一語道破,高海寧跟其他任何人搭檔,都能晉級,但這個分組就是不及格。
還有張棟梁的表演,演完就被寧靜怒贊,説吓到自己。
結果,一樣是未獲晉級。
演技,在這款綜藝裏,甚至在内娛演藝圈,真的重要嗎?
這令我想起之前《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任素汐演完後,真情流露説,"我為什麼要來這裏?我看到很多好劇本,但他們不來找我。"
台下的導師徐峥被打動説:"其實并不是沒有好演員,而是劇組選人的标準出現了謬誤。"
"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最後節目總決賽韓雪擊敗了王陽、塗松岩奪冠。
任素汐拿到了徐峥的復活卡,但沒有走到總決賽就被淘汰。
好在之後,她主演的《無名之輩》成為黑馬,她出來了,章宇和大潘也出來了。
人們由此得出結論:好演員的春天,果然來了呀。
6年了,中國電影市場豪取兩千三百多億票房,國產劇爆款出了一部又一部。
好演員的春天似乎到了,但又似乎令人百感交集。
成了的好演員,當然有,比如憑《狂飙》崛起的張頌文。
比如《追風者》裏的王陽。
好像國產影視劇一夜之間,真成了好演員的福地。
問題是,當真如此?
别忘了,還有一樣東西,叫幸存者假象。
看上去,這些實力派,成了,可他們只是無盡冰山底下,意外浮起來的冰塊。
説實話,六年,出來這麼幾個實力派演員,還是靠着一年有限的幾部王炸劇,對于一個宏大的内娛影視產業,算多嗎?
百花齊放是春天,花開幾朵呢,那不是春天到了,是冬天裏的寒梅怒放。
張頌文是火了,可大量演技不俗的"腰部演員",還在"找鍋吃飯"。
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春天何時會來。
我舉個例子,《無限超越班2》的另一位演員,《花間令》中的鄭合惠子。
号稱近期内娛戲份最少,口碑蹿紅速度最快的配角。
總共演了兩集。卻憑自然的演技,一戰出圈。
有人會説,你看,這不正好證明好演員的春天來了?
我卻覺得,這更像一場意外。
真正的春天,應該是好演員得到更多機會被觀眾看到。
而鄭合惠子能出圈,不是因為表現機會多,恰恰因為少。
戲份少,甚至只是個開場就領便當的角色,流量花都是不屑于演的,機會才落到她頭上。
能出圈,是因為她高于内娛古偶劇的合格演技。
戲份越少,越物以稀為貴。
加上相關CP熱度飙升,出圈,就不意外。
最終鄭合惠子快速走紅,不是因為好演員的春天到了,恰恰因為觀眾看了太多套路化演技和自稱演員卻不敬業的憤怒。
他們讓鄭合惠子紅,實際上是對資本日常喂觀眾吃shi的反抗。
這恰恰是證明,好演員的春天,并沒到來。
而觀眾要以這種方式成就一個演員,也證明決定内娛起伏的,從來不是觀眾。
而是幕後資本和掌握話語權的那些看不見的大人物。
按照傳統觀念,演員不能短視,要追求長遠發展,因為好演員會有春天。
但當下的國内影視圈,答案是反過來的。
誰靠近資本,誰被看不見的大佬看好,誰就有機會上位。
演技不重要,眼緣才重要。
有些真正的好演員,比如謝苗,巅峰期退圈,學成歸來後混迹網大,拼死拼活打了這麼多年,才終于憑借《目中無人》系列重回大眾視野,但電影還是上不了院線。
被謝霆鋒找去拍《怒火重案2》,也是因為香港電影實在沒有打星可用了。
而香港動作片還要臉,還想要真打。
放眼整個内娛生态圈,到底誰在乎演技?
一是真正敬業的好演員,二是觀眾。
但問題是,在資本和大人物面前,觀眾算老幾?
亂象3:老戲骨們也敵不過内娛隐形規則
可這還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其實是——今日内娛影視圈,演技和表演夢想,似乎只存在于演技綜藝裏。
節目裏的内娛年輕演員不用説了,平時和演技派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到了節目裏一個個都開始懷揣表演夢想,談起表演的初心。
真正演的最好的高海寧和張棟梁,只做,不説。
更尴尬的是那幫來自香港的影帝,内娛影後們,節目裏給年輕演員當導師,演技實力也确實拔群,可他們又有多少好戲可演?
最有代表性的,吳鎮宇。
怼流量明星,罵内娛亂象。真是解氣。
看他參加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證明演技依然在。
可這幾年吳鎮宇最出圈的,不是在綜藝節目上的辣評,就是和兒子的搞笑互動。再看他的戲,
春節檔的《破戰》,豆瓣3.3分。《困獸》,豆瓣4.2分。《暗殺風暴》好一點,豆瓣5.7分。
吳鎮宇有句話很出名,只有爛片,沒有爛演員。
确實,爛片中,吳鎮宇的演技也并不爛。
可以他的演技,為什麼總在演爛片?是吳鎮宇不想演好電影嗎?
當港星集體北上,除了運氣,最關鍵的,恐怕還是内娛生态。
節目裏的制片人評分環節,有兩句話特别有意思,一是"我不關注你的數據,我知道是假的,但我會看"。
一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播出後能不能爆才是關鍵",也就是説,劇本爛不爛,至少不是他們優先考慮的。
如此内娛生态下,這兩年華語電影中,憑實力出圈的是誰?
1000萬成本的巜周處除三害》中的,阮經天。
阮經天紅的時候,是上過許多内娛綜藝的,也演過古偶,搭檔過楊幂。
為什麼阮經天會回台灣拍這部片酬80萬的電影,因為在這個流量和資本的時代,當他曾經的流量耗盡,只能重回台灣電影,放棄流量路線。
題材類型上,犯罪、追兇;外形和人設上,胡子拉碴、生猛狂野。
卻偏偏,演出了普通人内心的壓抑,與怒火。
説殘酷一點,他是被内娛資本放棄的人,卻成了新造的人。
背後的源頭,説來説去還是資本。
面對觀眾的不滿,資本永遠不會反思。
流量路線不通,他們只會換種流量路線。
比如,老戲骨帶小鮮肉。
具體可見,《飛馳人生2》、《燦爛的她》、《獵冰》等優秀作品。
又比如,翻拍。
原創費勁,照貓畫虎總容易些。
要麼,翻拍外片,《消失的她》《熱辣滾燙》。
要麼,翻拍内娛經典。
由此引出問題:為什麼内娛老劇翻拍,火的總是原版?
有人會問,這跟老戲骨演不到好戲,有什麼關系?你有病吧你。
答案是:當内娛土壤被改變了,再好的莊稼,也抽不出好苗。
比如吳鎮宇最經典的角色,倪永孝,還有嗎?沒有了,因為國產影視,已經容不下這樣亦正亦邪的復雜角色。
角色本身非黑即白,就算影帝,也無力回天。
所以别指望吳鎮宇和幾個香港老牌導演、老戲骨能「整頓内娛」。
内娛,哪輪得到他們整頓?
表演類綜藝裏的口号和夢想,就都留在綜藝裏。
最強的表演信念感,都放在演技綜藝。
新一代個個是跨界達人,内娛綜藝多的是,參加音樂綜藝就談音樂夢想,上演技綜藝就熱愛表演,參加生活綜藝熱愛生活,反正指不定哪一把鐮刀好使。
流量才是第一王道。
所以這麼看,費曼還是不了解内娛,錢不難賺,屎不難吃。
習慣就好。
行業缺乏原創力,演技綜藝天天致敬經典,演出來的全方位今不如昔。
如果説節目還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折射了今日的内娛種種怪現狀。
影視圈裏從來不缺少好演員,也不缺好的編劇、有才的導演和識貨的觀眾。
但在資本和内娛遊戲規則面前,他們,我們,什麼都不是。
一款演技綜藝吳鎮宇罵完了,下一檔很快會來。
内娛一切如舊,什麼也不會改變,如微風吹過曠野。
一年總會有幾個好演員崛起,比如張頌文,比如阮經天。
然後呢?内娛還是内娛。
節目中被嘲出圈的藝人,反而有了一個黑紅的機會。
他們不是輸家,是赢家。
真要比,憑流量話題出圈的藝人,要比憑實力的多得多。
内娛尴尬演技大賞,還會不斷上演。
只有流量至上的邏輯不變。
留給觀眾的仍是,對好演員的春天,了無音訊的等待。
是時候變變了。
是時候治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