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6萬家中國企業,追着馬斯克,上天,歡迎閲讀。
文 | 華商韬略
全球科技與資本的激烈角逐中,太空已經成為新的 " 戰場 "。
美東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 5 點,SpaceX 的獵鷹 9 号搭載着 " 龍 " 飛船,從佛羅裏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執行 " 北極星黎明 " 任務:四名非職業宇航員組成的機組人員搭乘飛船進入地球輻射帶,并計劃進行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這是繼 NASA 阿波羅計劃之後,人類 50 年多年來距離地球最遠的一次太空旅行。馬斯克曾發文表示:" 這将是史詩般的壯舉。"
在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同時,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也在加速着自己的步伐。
01 商業航天新紀元
726 天!
這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即将迎來首次火箭發射任務的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從開工建設到具備執行發射能力所用的時間,也是商業遇上航天之後的中國航天 " 加速度 "。
區别于其他發射場,無論運營模式,還是服務對象,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都将更加注重市場化和商業化運作,以實現簡化發射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發射效率的目标。
" 商業 " 二字背後,是更高密度的發射需求。
早在今年 4 月,《新聞聯播》就曾報道過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 " 搶手 " 程度。雖然發射場還在建設中,但中科宇航、藍箭航天、天兵科技等多家國内頭部商業航天企業,都已經或計劃落地文昌國際航天城,并且開始排隊,預留火箭發射位置。
民營企業則是這其中的最重要推動力量。
2014 年,國務院首次發文 " 鼓勵民間資本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衞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 ",拉開了中國商業航天的大幕,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湧入到這一新興行業。
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商業航天相關企業注冊量由 2014 年的 1022 家增至 2023 年的 16889 家,增長超過 16 倍。2024 年上半年,我國累計注冊商業航天相關企業 7425 家,現存商業航天相關企業數量超 6 萬家,其中超過 80% 為民營企業。
以長光衞星、微納星空、銀河航天、天儀研究院等為代表的衞星制造企業,以星際榮耀、星河動力、星網宇達等為代表的衞星發射企業及地面設備制造企業,以中國衞通、中海達、北鬥星通等為代表的衞星應用及運營企業,正逐漸成為推動中國商業航天創新的關鍵角色。
與 " 國家隊 " 相比,民營企業的整個操作流程更便捷,對供應鏈的選擇也更靈活,進而可以更快速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十年來,這些企業已經開創了多個商業航天的第一。
2019 年 7 月,星際榮耀實現了中國民營商業運載火箭成功入軌的零突破;2020 年 12 月,天儀研究院研制的 " 海絲一号 " 成功發射,填補了我國商業 SAR 衞星的空白;2022 年 7 月,中科宇航研制的我國當前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 " 力箭一号 " 完成首飛;2023 年 7 月,藍箭航天研制的 " 朱雀二号 " 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 年)》顯示,2023 年我國共實施了 67 次航天發射,其中 26 次為商業發射,發射成功率達 96%。當年,共研制發射 120 顆商業衞星,占全年研制發射衞星數量的 54%。
2024 年,商業航天更作為 " 新增長引擎 " 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政府和企業的積極布局下,中國商業航天的市場潛力正加速釋放。
大多數券商研究機構均認為,到 2025 年,我國商業航天核心市場的規模将超過 3000 億元,加上關聯市場,整體的年度市場規模可能接近萬億元。
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則将填補中國商業航天領網域的關鍵空白,為行業發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黨委副書記郭強更将其評價為:
" 我們正在創造歷史,中國商業航天的新紀元,正在文昌開啓。"
02 " 還得更快 "
" 三、二、一,點火。"
2020 年 1 月,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銀河航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暢和同事們終于等來了自家衞星的發射。
伴随火箭一起升空的,是中國首顆支持 5G 通信的低軌寬帶衞星。
類似于馬斯克的 " 星鏈計劃 ",這類衞星組成星座後,可以有效解決全球網絡覆蓋和接入的難題。這也意味着,中國商業航天邁出 " 太空互聯網 " 第一步。
而就在此前不久,SpaceX 成功發射了第三批 60 顆星鏈衞星,部署的衞星總數達到了 180 顆。
這讓看着自家衞星發射的劉暢,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被形勢所逼的緊迫感," 每天看着馬斯克一箭六十星,我們也很焦慮,不能天上只有一顆衞星,還得更快。" 她形容,中國商業航天與 SpaceX 的差距," 相當于人家都造出超跑了,我們才會做四個輪子的馬車。"
截至目前,SpaceX 已累計發射超 7000 顆星鏈衞星,在軌 6396 顆,占全球在軌總量的 60%。星鏈現已正式落地 105 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全球訂購用户超 370 萬,并且開始盈利。
盡管今年 8 月 6 日,垣信衞星的 " 一箭 18 星 " 為中國版 " 星鏈 " 按下了發展的 " 加速鍵 ",但在規模和速度上仍難以與 SpaceX 相提并論。
發展時間的滞後,無疑是造成這種差距的重要原因。以 2002 年成立的 SpaceX 為參照,中國商業航天的起步晚了十多年。從火箭技術、衞星部署到商業化,SpaceX 都占盡了先機。
自成立以來,SpaceX 憑借其在液體火箭和可回收技術上的卓越表現,顯著降低了發射成本,逐漸确立了在全球商業航天領網域的霸主地位,而且正越發顯示出強大的效率優勢。
SpaceX 官網信息顯示," 獵鷹 9 号 " 火箭單次發射成本已降至 3000 美元 / 千克,而全球商業航天的平均發射成本還在 1 萬美元到 2 萬美元 / 千克。按馬斯克的設想,未來 " 星艦 " 入役後,更将實現一天發射 3 次,發射成本進一步壓縮至 200 美元 / 千克。
2023 年,美國共發射火箭 116 次,其中 98 次都來自 SpaceX。除去 2 次實驗性質的 " 星艦 " 發射," 獵鷹 9 号 " 和 " 重型獵鷹 " 可復用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96 次,全球占比 43%;發射質量達 1195 噸,全球占比 80%;發射的衞星數量為 2514 顆,全球占比 87%,其中 " 星鏈計劃 " 衞星有 1948 顆。
相較之下,去年我國民營火箭僅實施發射 13 次,成功入軌 12 次,不僅在火箭發射頻次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在火箭復用技術上的探索上也遠遠落後。
不過,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發展潛力。
近年來,随着國家對商業航天的政策支持加大,越來越多的技術、資本、人才湧入航天產業,助力我國商業航天不斷創造新紀錄。
比如去年 4 月,天兵科技的 " 天龍二号 " 成為國内民營液氧煤油入軌第一箭;7 月,藍箭航天的 " 朱雀二号 " 火箭順利升空,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相比傳統燃料,液氧甲烷更具環保優勢,并擁有較高的復用潛力,能夠大幅降低火箭的發射成本。
與此同時,我國商業火箭公司在火箭回收技術上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2022 年 5 月,深藍航天成功完成公裏級 VTVL 垂直回收飛行試驗,成為繼 SpaceX 之後全球第二家完成回收試驗的企業。2024 年 1 月,藍箭航天的朱雀三号 VTVL-1 試驗箭順利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飛行試驗任務。
據星河動力介紹,公司正在研發中大型可重復使用的液體運載火箭 " 智神星一号 ",預計今年年底首發。這款火箭運載能力可以達到 15 噸,每公斤發射成本不到 2 萬元人民币,未來還有望降到 1 萬元以下。
可以預見,随着火箭復用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射成本的持續降低,我國商業航天有望在這場太空 " 圈地運動 " 中占據更大份額。
03 太空生意經
2024 年 9 月 6 日,吉利旗下未來出行星座的第三批 10 顆衞星在太原衞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星座通過三個軌道面 30 顆衞星,24 小時覆蓋全球 90% 的區網域,正式為海外用户提供衞星通信服務。
這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衞星通信服務。
創下這一裏程碑的時空道宇也由此完成了從衞星研發、量產、測控到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成為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閉環的商業航天公司。
今年,時空道宇在中東阿曼完成了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測試,實現 99.15% 的通信成功率,網絡可用性超 99.97%,顯示出衞星在遠程監控、數據傳輸和應急通信等方面的巨大價值。
而這只是我國商業航天企業探索 " 太空經濟 " 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國在軌的商業衞星已經超過 350 顆,廣泛應用于通信、遙感、導航等多個領網域。從天氣預報到外賣配送,從手機導航到抗洪救災,越來越多的商業衞星在推動航天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一點一滴改變着我們的生活。
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公司聯合發布的報告指出,2035 年全球太空經濟總值将達到 1.8 萬億美元,相比 2023 年的 6300 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高達 9%,成為未來十年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埃隆 · 馬斯克曾在一次采訪時説," 把(商業)火箭送上天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資本。錢,就是‘燃料’。"
如今,中國商業航天也正迎來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
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商業航天領網域共發生融資約 170 起,合計披露金額超 185 億元。2024 年以來,我國商業航天領網域發生融資近 50 起,其中今年一季度,垣信衞星完成 67 億元人民币 A 輪融資,是近年來國内商業航天領網域最大的一輪融資。
在相對疲弱的投融資環境下,商業航天成為了為數不多的熱門賽道。
但商業航天,歸根結底是一門生意,它的核心目标仍然是盈利。火箭發射和衞星部署固然重要,但如何形成有效的商業閉環,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回報,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SpaceX 雖然是全球首家實現商業閉環的商業航天公司,但它經歷了長達 20 年的探索和積累,直至去年 11 月其太空互聯網服務星鏈才實現收支平衡,而在其背後,不少企業都已因為長期虧損陷入絕境,乃至關門停業。
而且,商業航天有着極高的技術門檻和安全運營要求。比如今年 6 月天兵科技的一起火箭試驗事故,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仍對試驗基地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擾和負面影響。
這也提醒我們,商業航天不僅要追求速度和創新,更要經受住安全和責任的全方位考驗。
9 月 7 日,馬斯克在推文中再次将目光投向更遙遠的星空,描述了一個未來前往火星的計劃:将在兩年内發射無人駕駛的 " 星艦 " 前往火星,四年後載人登上火星,目标是 20 年内在火星上創建能自給自足的城市。
這一宏偉藍圖無疑點燃了全球對太空經濟的想象和期待,也将全球商業航天競賽拉到了一個新高度。
對于中國商業航天企業來説,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和資本的角逐,更是一場時間與耐心的比拼。
參考資料:
[ 1 ] 《進擊的商業航天:打響 "2.0 時代 " 成本戰》新京報
[ 2 ] 《" 老航天 " 的 " 新事業 "》人民網
[ 3 ] 《商業衞星災害應急顯身手 民營航天商業潛力待發掘》證券時報
[ 4 ] 《到 2035 年,太空經濟規模預計将達 1.8 萬億美元》世界經濟論壇
[ 5 ] 《民營 " 中國星鏈 " 遠征:時空道宇加速全球進入衞星互聯時代》财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