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一上線就全網誇!看完覺得:我只服他!,歡迎閲讀。
誰能想到嘴大吃四方的陳曉卿曾説過,拍攝美食其實是種自虐,拍的是熱騰騰的,拍完之後吃到的都是冷的。
2012 年《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就火遍全國。
它的火不止是因為美食誘人,還因為在 5000 年的歷史背景下,食物不再只是單純用來填飽肚子,它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故事。
這一次,陳導再次推出新作,有别于之前的作品,這次他從幕後走到了台前,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帶大家尋訪美食。
《我的美食向導》
如果要説夜生活,那必不可少的要有長沙。
長沙的夜喧嚣熱鬧和當地人的性格一樣,直溜爽快。
剛到長沙,在出租車上,陳導就遇到了位心直口快的大姐。
陳導一行向大姐讨教哪裏的美食多,大姐説前面的路口就是最近特别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可以帶他們去。
對美食講究的陳導想要探訪當地真正的飲食文化,于是一口否決。
一個是處于專業角度,另一個是出于遊客角度。雙方意見不一,讓車内的氣氛凝結起來。過了會,大姐打破了沉默。
" 如果你們拍的視頻是抹黑長沙的,那我作為長沙人是非常反對的。"
也許是陳導對網紅打卡地的排斥,讓大姐琢磨不出道理,于是才有了上面的發言。但足以見得,長沙人性格中的直爽。
都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長沙美食中的椒和麻,已經被當地人運用的爐火純青。
小馬,陳導的老朋友。作為長沙本地人,他做的三秒爆肝,堪稱一絕。熱鍋熱油,新鮮豬肝,大火爆炒,三秒出鍋。
據説,吃過這道菜的人,説起來都會意猶未盡。
小馬從來沒有專業學習過廚藝,他做飯就兩個秘訣,一是憑感覺,二是食材新鮮。
為了找到最新鮮的食材,他要在凌晨四五點出發,趕五天一次的 " 大集 "。
集上都是農户家自己種的菜,養的雞,從食材源頭就做到了返璞歸真。與其説小馬在這裏買菜,倒不如説是搶菜。他的速度讓一同前去的陳導和攝制組完全跟不上。
為了找到心儀的食材必須馬力全開,不然很容易就此錯過。
當然,想買到到心儀的食材除了要眼疾手快,還要有自己人。來往打過幾次交道的菜農,成了小馬在市場上的狙擊手,幫他快狠準地将新鮮食材收入囊中。
這次,小馬給陳導做了一道有别傳統烹饪手法的辣椒炒肉。
将一年生的原種豬肉切成小片,肉既不焯水也不過油,經過大火爆炒後,加入剁碎的土貢椒,最後加入清水将肉汁和辣椒素充分融合,整個過程只加入少許鹽提味。
一切交給食材本身,這波化繁為簡的操作,讓這道菜既有植物本身的清新爽口又有脂肪的醇厚油香。
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于,既有尋常百姓家一頓能下幾碗飯的煙火氣,也有招待宴請既有面子又恰到好處的分寸感。
比如組庵菜,因當時民國政治學家譚延闿而得名,後期也被稱為官府菜。
官府菜主打的就是,我花心思了,但不讓你看出來。
每一個擺上桌的菜肴看上去普通,但其實都格外精細,講究。
比如,炖了 4 個小時的童子雞湯;提前泡足 5 天的酸辣海參;還有看似簡單的炖豆腐,其實是把肉、魚肉、豆腐和肥膘剁碎,過篩成細茸,在重塑成豆腐型。
這每一道復雜的工序,已然超出食物原有的價值,它是對廚藝的考量,也再現了那個時期豪門待客的考究。
除了椒麻,長沙人還格外愛吃甜。
将幹鹽菜和肥膘一起蒸上,再放入 5 倍的白砂糖,等它們充分融合後當做餡料包成包子。在這個全民控糖的時代,這個做法簡直讓人咋舌。
這就是長沙有名的鹽菜糖包。
它不僅做法罕見,吃法也有講究。
拿一個糖包扣掉底部,再拿一個肉包扣掉底部,将兩個包子露出來的餡料緊緊貼合,這種包子貼包子的吃法,説是可以讓味道更加鮮美。
但也有可能是當時幹活的人為了節省時間,創造出了這種一口吃兩包子的吃法。吃完再喝上一大口茶,人生不過如此 ……
吃完甜的,再吃點酸的。
長沙菜不僅可以将辣味發揮的淋漓盡致,還可以化辣為酸。
将腌制了一年的泡椒用來炒肉,此時辣味适口,酸香更足。将油渣、瘦肉和肥肉炒在一起,配上泡椒,下飯是對這頓飯最高的贊賞。
一年的泡椒用來炒菜,三年的泡椒用來蒸菜。
用腌制三年的泡椒與鮮嫩的魚肉結合,經過時間的淬煉,泡椒從血氣方剛的青年長成了沉穩大氣的男人,此時濃郁的酸已經替代了上頭的辣,成為這道菜的點睛之筆。
在辣椒沒有傳入中國之前,花椒、生姜和茱萸,代替着辣椒的存在。其中,生姜的作用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俗話説姜還是老的辣。把新生的姜貯藏起來,等它的姜辣素足夠沉澱。然後低温油炸,最大限度地釋放其中的姜酚,再過濾出姜渣,得到姜油。
随後将油潑在食材上,只聞姜味,不見姜身。只能説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在吃這件事上,被無限放大。
與長沙的熱鬧濃烈相比,潮汕則是古樸中帶着濃烈的人文色彩。
因為潮汕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因此擁有一條綿延的海岸線,雖然土地肥沃但因人口眾多,所以就有了種田如繡花的地方特色。
雖然種地面積小,但是品種一個都不少。菠菜、芫荽、黃瓜、芥藍 ……
除了種地,當地人主要的生活方式是靠海吃海。小管鱿魚是當地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盤中美味。
現撈現吃,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食材的新鮮,過油出鍋,口感鮮甜脆爽,這種點到為止的烹饪做法,将其鮮味無限放大,從而充盈着食客的味蕾。
從長沙到潮汕再到喀什,節目組一路邊走邊吃。
不過這檔節目區别于之前的同類節目,陳導已經不再滿足于吃,他還想挖掘吃背後的文化。
比如美食與語言的關系,在語言相近的地方,當地人的口味基本類似。
比如食物背後的原理,節目中有提到一道菜裏面沒有加肉,但卻有肉的味道,原因是加了虎皮台蘑,這種蘑菇所攜帶的遊離氨基酸和核苷酸正是肉味的來源。
陳導用當下流行的 City Walk 方式,直接展示出食物與我們腳下的土地,與我們生活的環境緊緊相連。
飲食與文化的接軌,不同地網域特色的碰撞,都體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可以説一日三餐既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也表達着不同地網域的我們對生活都抱以同樣的希望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