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翻紅”的周鴻祎,“隐身”的360,歡迎閲讀。
誰能想到,曾經" 好戰 "的紅衣教主周鴻祎,居然用一種温和、取巧的方式重回聚光燈下。
2024 開年占盡互聯網輿論版面的事件之一,便是 90 後百萬網紅程前,公開嘲諷互聯網老炮、360 公司創始人周鴻祎。事件以程前道歉,周鴻祎完勝而結局。
"我覺得沒什麼的,不需要道歉的,其實我年輕的時候脾氣也好不到哪裏去,大家都年輕過。" 面對程前的嘲諷、冒犯,周鴻祎全程都保持冷靜、克制,程前公開道歉後,周鴻祎仍繼續展現自己温和的一面,這巨大的反差感也讓他成為了輿論焦點。
周鴻祎并沒有誇張," 年輕 " 時候的他,怼過李彥宏、馬雲、雷軍、馬化騰、王興,主導過載入互聯網歷史的 3Q 大戰。彼時的他帶領着 360 公司,把各類商業上的競争都放到台面上來大肆宣揚,用鋒利的商業手段和犀利的言語向競争對手 " 開炮 "。
無論輸赢,都要足夠鬧騰的風格,讓周鴻祎收獲了 " 紅衣教主 " 的稱号,也讓 360 公司始終活躍于輿論場中。
但這次,周鴻祎不再鬧騰,而是以漂亮的公關策略和冷靜温和的語言表達赢得了鮮花與掌聲。紅衣教主又迎來了高光時刻,但這一次似乎并沒有帶上 360 一起。
全民讨論、風風火火的 "3Q 大戰 ",已經是 13 年前的事了,那似乎是 360 公司在人們印象中熱度最高的時刻。
随着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的發展,曾經與 360 同台的騰訊、阿裏們仍是頂流,後起之秀美團、滴滴、快手、拼多多、字節們也牢牢占據着舞台。那曾經紅極一時,又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 360,如今發展得怎樣了?
1、奇特的流量密碼
回看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周鴻祎與 360 屢次以頗為争議的方式收獲關注。
2023 年 4 月,360 的股價發展勢頭良好,觸及階段性高點時突然發布一則公告,稱周鴻祎與胡歡已辦理解除婚姻關系手續,計劃将約 4.47 億股 360 股份過户至胡歡名下,約占公司總股本的 6.25%,以 4 月 4 日收盤價計算,上述股權市值接近 90 億元,被諸多媒體報道稱為"A 股天價分手費 "。
離婚消息公布後,360 的股價也進入了長期下行的周期中,周鴻祎也因此被外界質疑是 " 假離婚真高位減持 ",巨大的争議性也引發了各路媒體和輿論的關注。
2023 年 9 月,360 的子公司魯大師先是發布特别分紅公告,表示将召開董事會審議派發特别股息的議案,消息一出吸引了大量股民入股,讓魯大師在 6 個交易日中股價大漲 73%。
随後周鴻祎實際控制的誠盛有限公司趁機減持 12% 的股份,高位套現,随後魯大師迅速宣布取消分紅特别會議,股價斷崖式下跌,此前跟風入場的資金損失慘重,引發巨大争議。
" 分紅減持 " 事件發生後,輿論也将矛頭指向周鴻祎,認為其用 " 忽悠式分紅 " 的套路,玩一種很新的割韭菜模式來坑騙股民、投資人。
除了争議事件帶來的 " 黑紅 " 流量外,周鴻祎本人也通過參與各種公開活動來維持着自身的關注度。例如同張朝陽 " 星空下的對話 ",在微博、抖音直播間等多個平台談論爆火的 ChatGPT、AI 相關話題。
前不久周鴻祎也去了抖音頂流 " 東方甄選 " 的直播間,找俞敏洪、董宇輝學習網絡經濟。1 月 18 日,備受關注的華為 " 純血 " 鴻蒙活動上,周鴻祎又以嘉賓的身份上台演講。
但是似乎,流量都湧向了周鴻祎個人,對于曾經在互聯網行業 " 拳打騰訊、腳踢百度、偷襲阿裏 " 的 360 公司似乎并不關心。那麼在周鴻祎繼續攪動輿論風雲的時候,360 都在做什麼?
2、" 失去 " 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
PC 時代的 360,是一個典型的靠着 C 端市場快速崛起的互聯網巨頭。免費殺毒軟體的模式讓 360 裝機量迅速飙升,有了龐大的用户基礎後,周鴻祎開始迅速布局浏覽器、遊戲、搜索、桌面管理、壓縮軟體等業務生态。
不過随後的" 一鍵安裝 360 全家桶 " 的流氓軟體式打法,以及廣告彈窗等問題,讓 360 口碑也迅速下滑,但用户在免費殺毒防護的核心需求影響下,也選擇了忍受這些問題,360 仍在高速發展生态,并進一步擴大廣告營收和股價市值,還曾成為騰訊、百度後的中國互聯網第三極。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360 逐漸露出了疲态。360 曾經引以為傲的安全衞士 + 浏覽器的雙驅模式,未能復刻 PC 互聯網時代的輝煌,這個時代互聯網 C 端市場的舞台不再屬于 360,而是美團、抖音、快手、拼多多們。
2017 年起,360 的營收增速呈現長期下滑的态勢,2019 年開始出現負增長。2021 年,沒有了 C 端殺毒安全核心需求的保駕護航,360 彈窗廣告這顆雷終于被用户引爆。
在遭到多方批評後,周鴻祎在不得不決定将彈窗廣告關閉,在 360 整體營收中占有絕對主導地位的廣告收入大幅收縮,局面更為嚴峻。
360 的股價也從巅峰時期的 65.67 元縮水超過 90%,市值從高位時 4500 多億,跌至目前 500 多億元規模。
為了挽救頹勢,360 在手機制造、互聯網内容服務、智能電動車、互聯網金融、種草電商、web3.0、元宇宙等多個互聯網風口領網域都有過探索,基本是什麼火就做什麼,但大多都淺嘗辄止,收效甚微。
在眾多新業務折騰過後,也并未能給 360 帶來新的營收增長點,目前其主要營收來源依舊是互聯網廣告。360 公布的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内其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業務收入仍以 21.68 億元占據營收的絕對大頭。
不過周鴻祎也并沒有因此放棄新領網域的探索。2023 年初,AI 大模型概念爆火,360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自 2020 年開始,便一直在類 ChatGPT 技術在内的 AIGC 技術上有持續性投入。同時公司也有海量數據,為 ChatGPT 訓練提供數據基礎。随即 360 便加入了國内的 AI 大模型混戰,希望抓住由 ChatGPT 問世後引發的 "AI 浪潮 " 機遇。
周鴻祎也在多個公開場合表明對于發展 AI 技術的決心,多次提及諸如 "All in AI"、"AI 信仰 " 等説法。360 也舉辦了多場 AI 主題發布會,發布了自研大語言模型 "360 智腦 "。
2023 年 12 月 22 日,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發起的大模型評測中,首批僅有四家通過評測标準,360 便占據一席,另外則是百度、騰訊、阿裏。
這是一項圍繞多領網域多維度模型評測框架與指标體系,從大模型的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等維度開展,涵蓋語言、語音、視覺等多模态領網域,評測結果具備較高的權威性,這也表明了 360 在 AI 領網域的技術實力。
但 360 的 AI 能力究竟能否讓企業重回巅峰,那都是後話了,至少在過去的 2023 年,不少媒體、金融分析師等觀點均認為,周鴻祎和 360 更多是蹭 ChatGPT 熱度來階段性抬高股價,方便投資股東解套出逃。
3、360,還有機會嗎?
從 360 自身的态度來看,AI 也并不是其未來發展的全部答案,一以貫之的發展内核仍舊是網絡安全業務,360 在财報中也不斷強調、明确,公司發展的核心業務是助其發家、壯大的網絡安全服務。
即通過各終端的 360 安全衞士、安全浏覽器、手機衞士等,雲端的 " 雲查殺 "、安全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AI 能力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網絡安全專家等多版塊融合,形成安全運營體系以及安全服務能力。
B 端政企安全業務也是 360 不得不開拓的領網域,哪怕需要面對的是曾經那個強大的 " 自己 "。2019 年,周鴻祎與曾經的親密 " 戰友 " 齊向東分家,奇安信脱離了 360,一舉晉升為 " 網絡安全國家隊 ",牢牢把握着相當一部分的政企市場份額。
2022 年 1 月,周鴻祎宣布 360 全面轉型數字安全公司,全面投身產業數字化,服務政府和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市場。周鴻祎其實内心非常清楚,360 未來挽回頹勢,重回增長的機會點在哪,所以即便需要正面對決曾經的 " 夥伴 " 奇安信,也不得不邁出這一步。
從宏觀角度來看,各類新技術產生了層出不窮的新型網絡威脅,這也促使了全球各類機構、企業都需要不斷加大在網絡安全上的投入。業界主流觀點均認為,随着網絡攻擊行為日趨復雜,構建全面的安全防護體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提供整體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将是未來市場主要方向和增長點。
在周鴻祎的構想中,360 安全衞士等互聯網產品繼續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安全服務和 SaaS 化服務,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成本;政企安全要面向企業提供進階的數字安全能力體系;大數據智能業務開拓城市安全市場;智慧生活業務要為企業安防拓展新場景等等。
周鴻祎否定了 360 此前" 無頭蒼蠅亂撞 "般的各類新業務打法,表示依靠堆砌碎片化產品無法解決不斷變化的信息安全問題,未來的市場更需要體系化的安全能力。有趣的是,這似乎又回到了原點,畢竟 360 在 PC 互聯網時代起家的策略,便是在安全業務上目标明确,才有了後續的一路高歌。
360 财報指出,其以免費安全起家,目前覆蓋了全球 225 個國家和地區的 15 億終端,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安全大數據,進而具備 " 看見 " 全球和全網安全态勢的能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數字安全公司。
不過從财報數據來看,360 似乎還處于挖掘安全業務商業潛力的早期。2023 年二季度,360 安全及其他相關收入同比大增 98.76%,環比大增 157.16%,但規模也僅為 6.54 億元。這樣的規模放到全球網絡安全大盤市場中,也顯得十分微小。
中金企信公布的研報顯示,2022 年全球網絡安全總投資規模為 1955.1 億美元,并有望在 2026 年增至 2979.1 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11.9%。
換言之,随着全球數字化的發展,雲計算、人工智能、AI 等技術應用範圍必然不斷擴大,深入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那麼網絡安全需求也會一路走強。這是一個在未來兩三年内有望成長為超 2 萬億人民币規模的龐大市場,360 想要證明自身在安全業務上的頂尖能力,還需拿出相匹配的市場份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