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特斯拉Robotaxi上路,產業寡頭化進程被提速?,歡迎閲讀。
文丨麟山
出品丨師天浩觀察(shitianhao01)
2024 年 10 月 11 日,特斯拉召開主題為 "We,Robot" 的 Robotaxi 演示活動,發布了名為 Cybercab 的 Robotaxi。據了解,Cybercab 僅有兩座,采用蝶翼式車門,沒有方向盤、油門和刹車板,完全依賴特斯拉的 FSD。
特斯拉 CEO 馬斯克介紹稱,CyberCab 的成本将低于 3 萬美元,交通成本約為 0.2 美元 / 英裏,預計于 2026 年開始生產。
圖源:特斯拉
粗看起來,作為一家車企,特斯拉推出 CyberCab 有些不務正業,但事實上,特斯拉的 Robotaxi 構想幾乎與自家的智能電動車上市相同步,稱得上是公司的 " 第二條曲線 "。早在 2016 年 7 月,特斯拉就在 " 宏圖第二篇章 " 中闡述了 Robotaxi 理念," 讓車輛閒置的時候,通過分享幫車主賺錢 "。
事實上,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随着自動駕駛技術逐步成熟,Robotaxi 确實有可能颠覆汽車產業。
Frost&Sullivan 預測,2030 年中國 L4 及以上自動駕駛滲透率有望達 9.5%,Robotaxi 市場規模将達 4888 億元。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 Tom Narayan 在研報中表示,随着 Robotaxi 技術逐步成熟,消費者将不會再購買私家車。在此背景下,特斯拉确實有必要提前布局 Robotaxi。
因 Robotaxi 極具想象力,目前不止特斯拉,谷歌、百度、如祺出行等企業也在布局相關業務。比如,2024 年 6 月,百度的蘿卜快跑在武漢提供全無人駕駛叫車服務,引發網友熱議。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也宣稱,計劃于 2026 年推出 Robotaxi。
盡管特斯拉此前的 Robotaxi 發布會頗為無聊,對投資者也沒有太強的吸引力,但此番特斯拉切入 Robotaxi 賽道,還是清晰無誤昭示出,馬斯克對自家的 FSD 技術足夠自信。随着 FSD 入華以及 Cybercab 量產,一眾中國 Robotaxi 玩家,或将直面特斯拉這個兇悍的 " 攔路虎 "。
1
馬斯克虛晃一槍,FSD 極具威懾力
盡管早已明确提出 Robotaxi 構想,并且馬斯克也屢屢宣傳 Robotaxi 概念,但特斯拉的 Robotaxi 業務卻屢屢跳票。
早在 2019 年,馬斯克就宣稱,2020 年某個時間,特斯拉将擁有 100 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不過如我們所見,2020 年時,特斯拉的 Robotaxi 業務并未落地。
2022 年,馬斯克将特斯拉 Robotaxi 的量產時間推遲至 2024 年,并宣稱将 " 扔掉方向盤或踏板 "。終于,2024 年 4 月,特斯拉官宣,将于 8 月 8 日推出 Robotaxi。不過,特斯拉的 Robotaxi 又延期 2 個月,最終于 10 月 11 日正式問世。
復盤特斯拉 Robotaxi 業務的發展史可以發現,2024 年後,其 Robotaxi 產品落地速度明顯加快。這或許是因為特斯拉的 FSD 技術逐步成熟。
圖源:何小鵬
2024 年 3 月,FSD Beta 測試計劃結束,"FSD Beta" 更名為 "FSD (Supervised)"。與此同時,基于 " 端到端 " 技術的 FSD V12 在北美大規模推送,好評如潮。何小鵬體驗完 FSD V12.3.6 後在社交媒體平台表示,"FSD 在硅谷和高速表現極好,可以達到很高的分數。"
考慮到特斯拉的 Cybercab 取消了方向盤、油門和刹車板,其顯然高度依賴自動駕駛技術。而 FSD V12 高度成熟,無疑是特斯拉 Robotaxi 業務落地的關鍵推手。
即便兩年後才會生產,但 Cybercab 在此時發布,也從側面説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這或許會給競争對手帶來較強的威懾力。
與大部分車企采購開放供應鏈的智駕方案,并且需要激光雷達作為安全冗餘不同,特斯拉擁有自研智駕芯片,并且采用純視覺方案,技術和成本優勢都更為明顯。
圖源:信達證券
比如,最新款的特斯拉車型搭載了 HW4.0 自動駕駛硬體,擁有第二代 FSD 芯片,CPU 内核從 12 個增加至 20 個,算力從 144 TOPS 提升到 720 TOPS。對比而言,其他車企的旗艦車型大多采用雙英偉達 Orin 芯片,算力僅為 568 TOPS。
自研芯片不止可以帶來更高的算力,還決定了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硬體和軟體算法高度契合。在此基礎上,特斯拉發力更具競争力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充分挖掘出了 HW4.0 自動駕駛硬體的潛在價值。
接受采訪時,英偉達 CEO 黃仁勳對外表示,"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遙遙領先。特斯拉第 12 版全自動駕駛汽車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點是,它是一個端到端的生成模型。"
據了解,早在 2022 年末,特斯拉就開始布局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馬斯克曾表示,"FSD V12 端到端模型迭代主要受到雲端算力資源掣肘。" 目前,特斯拉正重金堆算力,計劃于 2024 年底前,對 DOJO 超算中心投資超 10 億美元,将算力提升至 10 萬 PFLOPS。對比而言,其他車企算力中心的算力僅為 1000 PFLOPS 左右。
當然了,Cybercab 之所以可以落地,不止受自動駕駛技術成熟與否影響,也與成本高低息息相關。即便現階段有了革命性的自動駕駛成本,但整車成本居高不下,Robotaxi 也難以大規模推廣。
馬斯克曾宣稱," 與其他汽車公司相比,特斯拉的特點就是實現了‘不可思議’的垂直整合 "。過去幾年,特斯拉将觸手伸向上遊產業鏈,布局自研芯片、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再疊加數以百萬出貨量帶來的規模效應,特斯拉汽車擁有極強的成本優勢。此外,特斯拉汽車采用純視覺方案,不搭載成本高昂的激光雷達,成本還可以進一步下探。
馬斯克宣稱,CyberCab 的成本将低于 3 萬美元,約為人民币 21 萬元。而沙利文披露的《2024 年中國 Robotaxi 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 Robotaxi 的單車產品投入約為 30 萬元左右,顯著高于特斯拉的 CyberCab。
2
Robotaxi 混戰多年," 三強多弱 " 格局初顯
盡管特斯拉帶火了 Robotaxi 概念,但事實上,過去幾年,Robotaxi 產業一直在蓬勃發展,目前行業已經湧現諸多玩家,并且已有成熟的產品上路。
圖源:中金點睛
中金點睛研報顯示," 目前中美兩國在 Robotaxi 商業化探索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其中美國明星 Robotaxi 企業包括特斯拉、谷歌、Cruise 等,中國知名企業則包括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等。
圖源:谷歌
在美國市場,2024 年以來,谷歌 Waymo 的 Robotaxi 不斷擴大服務區網域,6 月在舊金山面向全網域用户開放無人駕駛出行服務。2024 年 8 月 20 日,Waymo 宣布,在美國每周無人車付費出行次數突破 10 萬次,相較 5 月份的 5 萬次翻倍。
無獨有偶,2024 年 5 月,Cruise 也宣布重啓 Robotaxi 業務運營,在亞利桑那州測試有安全員的 Robotaxi。
在中國市場,2023 年以來,百度的蘿卜快跑也開始加速落地,目前已于全國 11 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實現超一線城市全覆蓋。财報顯示,截至 2024 年 7 月 28 日,蘿卜快跑在全國累計提供超 700 萬次的乘車服務;2024 年 Q2,蘿卜快跑提供約 89.9 萬次乘車服務,同比增長 26%。
盡管目前 Cruise、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 Robotaxi,但這些企業的 Robotaxi 車隊還不成氣候,均處于追趕梯隊。
簡言之,目前全球 Robotaxi 行業呈現 " 三強多弱 " 的局面,其中特斯拉的 Robotaxi 產品雖然尚未上線,但由于具備出眾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想象力非凡,而谷歌和百度也依托海量的訂單,跻身 Robotaxi 強隊。
雖然目前全球 Robotaxi 行業競争格局已逐漸清晰,但由于自動駕駛技術尚處發展起步期,各個企業 Robotaxi 產品的技術路徑并不一致。
整體而言,由于缺少海量量產汽車提供數據助力技術迭代,Waymo、百度等科技公司走 " 跨越式 " 路線,試圖一步到位,實現 L4 級 + 自動駕駛;而以特斯拉為主的車企,由于擁有海量的數據,可以不斷結合數據迭代,因而走 " 漸進式 " 路線,先從 L2/L3 級輔助駕駛起步,一步步實現 L4/L5 級自動駕駛。
事實上,不同的技術方案,也決定了不同科技公司自動駕駛技術有不同的可靠性。
圖源:Guidehouse Insights
2023 年初,Guidehouse Insights 披露的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分析報告顯示,Waymo、百度、Cruise 等走 " 跨越式 " 路線的公司自動駕駛技術得分均超 80,排名靠前,位列 " 領導者 " 梯隊。反觀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僅有 28 分,位列 " 跟随者 " 梯隊。
将上述分析報告和目前已經推出 Robotaxi 服務的企業交叉對比可以發現,目前已經推出 Robotaxi 服務的企業,大部分為位列 " 領導者 " 梯隊的科技公司。即便特斯拉的 FSD V12 已實現跨越式進步,其 Robotaxi 服務依然需要等到 2026 年才會正式上線。
凡此種種,從側面説明,現階段 " 跨越式 " 路線更适合 Robotaxi,而 " 漸進式 " 路線需要進一步提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才能支撐起 Robotaxi 業務。
3
商業化拐點臨近,蘿卜快跑們還需加速
其實從 Robotaxi 運營的角度出發," 跨越式 " 路線和 " 漸進式 " 路線的目标高度趨同,都致力于給消費者提供完全自動駕駛、高安全性等體驗。
之所以目前 " 跨越式 " 路線走得更遠,主要是因為其依賴高精度地圖,并且可在單一場景實現車路協同,顯著提升了無人車在復雜路況下的應對能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目前大部分走 " 跨越式 " 路線的 Robotaxi 都僅在少數城市上線,并未全面鋪開。
不過,随着有關部門逐漸意識到 Robotaxi 的商業價值,諸多地方政府均開始出台自動駕駛試點示範政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51 個城市已開展無駕駛人車輛公開道路試點示範。這預示着,基于 " 跨越式 " 路線的 Robotaxi 有大規模落地的可能。
與此同時,随着端到端技術逐漸成熟,目前諸多走 " 漸進式 " 路線的造車新勢力也邁入了高階智駕時代,支持城市無圖 NOA。
圖源:理想汽車
比如,2024 年 7 月 15 日,理想汽車正式全量推送無圖 NOA,不依賴高精地圖等先驗信息,即可在全國範圍内可導航的城市道路使用智駕功能。對此,理想汽車產品部高級副總裁範皓宇表示," 新一代產品将進入有監督自動駕駛的新階段。"
可以説,目前無論是依托于 " 跨越式 " 路線還是 " 漸進式 " 路線的 Robotaxi 產品,都已經來到了大規模商業化的臨界點。接下來,哪種技術路線能完美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以及高安全性,并且同時可以壓低無人車的制造成本,哪種 Robotaxi 產品就将席卷市場。
由于已來到大規模商業化的臨界點,目前中國 Robotaxi 市場已經異常喧嚣,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等企業都正加緊布局相關業務。其中百度的蘿卜快跑作為先行者,已經擁有一定的行業知名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等企業則剛剛起跑。
圖源:百度
過去幾年,蘿卜快跑除了不斷精進自動駕駛技術,更重要的舉措,就是致力于壓低車輛的制造成本。禾賽科技透露,第六代百度 Apollo 無人車将于 2024 年投放,搭載第六代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整車成本相較上代降低 60%,售價為 20.46 萬元,幾乎和特斯拉的 Cybercab 一致。
目前,蘿卜快跑在全國共投放 2000 台左右 Robotaxi,預計在 2024-2026 年,車隊規模将提升至 2 萬台左右,覆蓋 65 座城市。蘿卜快跑六代車隊投運後,有望首次實現盈虧平衡,盈虧平衡點的收費标準大約為 0.6 元 /km。
與百度即将跑通 Robotaxi 的商業閉環不同,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等企業的 Robotaxi 業務還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以如祺出行為例,其雖然被譽為 "Robotaxi 第一股 ",但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3 年底,其僅網聯 281 輛 Robotaxi 車輛,Robotaxi 服務僅累計運營 2 萬小時,覆蓋 545 個站點,完成超 45 萬公裏安全試運營裏程。
或許是因為 Robotaxi 業務進展緩慢,2024 年上半年,如祺出行并未披露詳細的 Robotaxi 運營數據,而是重點展示網約車相關業務的營收數據。這也從側面説明,現階段 Robotaxi 對于如祺出行來説,還是個遙不可及的 " 故事 "。
無獨有偶,盡管宣稱自己是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但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文遠知行僅售出 19 台自動駕駛出租車、147 輛自動駕駛巴士,持續虧損。
圖源:文遠知行招股書
耐人尋味的是,因 L4 自動駕駛汽車產品價格異常昂貴,近年來,文遠知行不再側重發展產品業務,而是不斷加碼服務相關業務,為第三方車企提供智駕相關技術。2024 年上半年,文遠知行來自服務業務的營收為 1.29 億元,營收占比高達 86%。
由此來看,目前文遠知行正逐漸遠離 Robotaxi 服務商的身份,接下來或許很難在 Robotaxi 領網域和百度一較高下。
總而言之,特斯拉選擇在 2024 年 10 月這個時間節點推出 Robotaxi,很大程度上昭示出,依托于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技術極具想象力,即将實現高階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随着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自動駕駛試點示範政策,走 " 跨越式 " 路線的 Robotaxi 也有了大規模落地的可能。百度、谷歌的 Robotaxi 產品都已蓄勢待發。
當然,Robotaxi 能否大規模落地,不光與自動駕駛技術成熟與否息息相關,也離不開整車成本下探。目前,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可憑借垂直整合,壓低整車制造成本,而與百度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通過不斷迭代,盡可能壓低車輛的成本。
反觀文遠知行等創業公司由于缺乏必要的資金以及供應鏈資源,遲遲難以壓低 Robotaxi 產品的成本,目前已明顯落後一程。
由此來看,接下來 Robotaxi 市場,将呈現寡頭争鬥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