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看一次病挂兩次号,合理嗎?,歡迎閲讀。
去醫院就診挂号,僅限當次當日有效 , 是多數醫院的常态。針對醫院要求復診需要重新挂号繳費,有市民覺得不合理,也有醫務工作者認為有必要,一些地方已經嘗試作出改變。
" 孩子生病康復後,需要復診證明才能返校,到醫院開證明,卻被告知需要重新挂号繳費。" 近日,趙先生向記者反映自身遭遇時説,重復挂号不僅多花錢,還耽誤時間,完全沒必要。
在大多數醫院,挂号單上會标注:限當次當日有效,但往往有些患者的檢查化驗結果當日拿不到,或者有些病情需要隔幾日再來復診,遇上這種情況只能重新挂号。因此,關于復診挂号繳費的争議持續不斷。是否有措施加以完善?
看一次病,挂兩次号
趙先生告訴記者,上個月,孩子感冒發燒,到醫院問診後,做了檢查,開了藥。一周後去開復診證明,到了醫院被告知,需要重新挂号繳費才行。
趙先生有些不解,挂号一次難道不應該包括醫生開處方、治療、復診等整個流程嗎?
" 醫院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患者,挂号是建立良好秩序的一種憑證。" 重慶某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告訴記者,在現行的《醫院工作制度》中,挂号工作制度注明,挂号診病當次當日有效,這并非是某家醫院的自行規定和獨有現象。
醫務人員解釋道:" 如果挂一次号包括了問診、治療、復診等流程,門診室就有可能變成菜市場。試想一下,復診的患者直接進進出出,會不會給正常挂号診病的患者帶去幹擾呢?"
彭女士回憶起陪父親就診時的一次經歷,同樣充滿了疑惑。" 好不容易排上隊為父親挂了專家号,初步問診後,讓做一系列檢查。但是全部檢查結果出來時,已經是下午 6 點,專家結束坐診下班了。"
一周後,當彭女士帶着父親再次來到醫院,卻被要求重新挂号繳費。她向就診台工作人員解釋,之前是檢查結果出來晚了,并非自己的原因造成延後,但得到的回復是:" 這是規定。"
" 明明是醫院的原因造成當天沒有完成一次診療,怎麼要我們為此承擔後果?" 彭女士説,看一次病,挂兩次号,費錢又費時。
流程缺乏合理性,還是有序問診需要
近年來,患者對復診挂号繳費的吐槽屢見不鮮,探讨建議也在持續。
有專業人士談道,群眾就醫過程中,有很多病型需要前往醫院復診多次,有時復診醫囑只有一兩句話,或者檢查項目當天未完成,就需重新挂号提交檢查單,這樣的流程缺乏合理性。
為此,該人士建議,沒有完成看病流程,不能要求患者重新花錢挂号。
上述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告訴記者,復診挂号繳費給市民群眾帶來不解,也因為大家對于醫院的工作流程不是很清楚。他説,目前國内醫院基本都是信息化管理,患者的相關信息都記錄在系統内,如果不挂号,系統裏就無法顯示信息,醫生也沒辦法進一步做診斷和治療。所以,復診時有必要重新挂号繳費,醫患雙方應互相理解。
不過,也有其他聲音出現。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合同法規定,患者挂了号,就視同患者與醫院籤訂了醫療服務合同,應當獲得一次完整的醫療服務,包括問診、檢查、診斷、治療。
" 在這一過程沒結束前,患者不應再支付任何挂号費。在患者等待檢查、化驗結果期間,可以被看作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暫時中止,而醫院出具檢驗結果後,則表明醫患雙方的這種合同關系又恢復了,醫院應繼續履行未完成的合同内容。" 該法律界人士説。
有城市推行 " 一次挂号管三天 "
" 以前拍片子得排半天隊,如果趕不上當天出結果,還得再搶第二天的号重新排隊繳費,現在終于不用再反復挂号了。" 在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院,一位就診患者對醫院推行的 " 一次挂号管三天 " 制度連連稱贊。
據悉,近年來,山東濟寧、淄博、青島等地在全市或部分公立醫院實行 " 一次挂号管三天 "、復診免挂号費政策。淄博市衞健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這項舉措一年可為患者減免挂号費約 240 萬元。
" 有人擔心這樣會增加醫生的工作量,對醫院的管理秩序提出新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認為,事實上只要醫院有一個合理的評判标準和績效考核标準,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 醫院作為公共醫療服務的提供者,類似‘一次挂号管三天’這樣的創新形式,給了患者更多選擇權。" 王叢虎説。
記者發現,2017 年出台的《重慶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對門診注射點滴、換藥、理療、針灸、推拿、血透、放射治療等患者,1 個療程只收取 1 次診察費。
" 診察費包括挂号費、門診費等,此措施旨在優化就醫流程,改善就醫體驗,減輕患者看病負擔。" 重慶市衞健委相關人士説。
有市民表示," 一次挂号管三天 " 的制度,未來是否可以進一步完善,例如,打破時間限制,只要是復診均可享受免挂号、免繳費呢?
多位醫療業界受訪專家表示,目前還無法全面實施。一方面,無時間限制會對醫生的出診排班帶來困擾;另一方面,醫生每次坐診也是付出勞動的過程,超出時限的復診,重新挂号繳費是尊重和保障醫生勞動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