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十分鍾一場激情戲,不愧是内地「禁片之王」,歡迎閲讀。
最近,内地禁片之王婁烨,又被人們熱議了起來。
起因是他 18 年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被曝出幾張被删掉的大尺度劇照。
來。
放兩張大圖感受一下。
如此撩人的劇照,讓不少網友直呼可惜。
這要是能在電影裏呈現,不知會增色多少。
宋佳這麼美,畫面這麼有藝術感,為什麼看不到。
當然,删減、修改,甚至封禁,對于婁烨的電影來説都是家常便飯。
最慘的一次,是 2006 年因為一部敏感電影,被禁拍 5 年。
本期專欄,魚叔就和大家聊一部婁烨這一時期的作品。
不僅故事獨特,尺度飛天,而且卡司也不簡單。
其中還藏着日後「叱咤風雲」的高啓強,張頌文。
影片大部分場景都是在法國拍攝。
且從未在國内公映。
看完此片你會發現:
在被内地徹底封禁之後,婁烨反而在國外玩飛了。
《花》
Love and Bruises
巴黎街頭,一個中國女孩跟着一名法國男人苦苦追問:
不能再上一次床嗎?
就一次。
就算你不愛我也沒關系。
如此虎狼之詞,連生性開放的法國人也紛紛側目。
這個女孩就是本片的女主,花。
她是一名在法國進修的北京女孩。
而被她哀求的男人,或許是她的前男友。
為何是「或許」?
因為在面對花的請求時,男人説:
跟你的情人做吧。
與大膽台詞相配的,是花復雜的男女關系。
她有情人,有戀人,有未婚夫。
電影僅是開場 20 多分鍾,花已經和兩個不同的男人進行了「深度交流」。
如此超速的劇情,現在依舊讓人瞳孔地震。
《花》是婁烨解封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也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外語長片。
2011 年,本片作為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日」單元的揭幕影片正式亮相。
雖然内地觀眾無緣得見。
但在國内外媒體間,卻引發了極大争議——
「十分鍾一場的激情戲駭世驚俗」
作為熱衷拍攝愛欲故事的導演,他的電影從來不會缺少激情戲。
曾經就有記者問過婁烨:
你的電影中總是出現許多大膽的性愛鏡頭,其實一般的法國影片中對性愛的大膽描述也不多見,你是如何考慮的?
婁烨回答的很簡單:
我個人的考慮就是根據故事,如果故事是一個兒童片,我不會去拍任何性愛鏡頭,但如果這個故事建立在性愛的基礎上,那完全沒有必要回避,而且也不應該回避。
《花》的故事就是這般。
電影開篇,花看似被塑造成了一個渴求性愛的放浪形象。
但實際上,她追求的,是愛情。
性只是她确認愛、表達愛的方式。
被法國男人甩掉後,花渾渾噩噩地走在街頭,不小心被正在做工的馬修撞到。
這一撞不當緊,馬修好像對花一見鍾情了。
于是他工作也不做了,就跟在花後面,問她名字,要她手機号。
最後幹脆邀請花一起吃飯。
許是正處情傷的花也需要有人陪伴,便沒有拒絕馬修的邀請。
花只想要認識一個朋友。
可馬修卻想當然地認為,花會同意一起吃飯,就是答應上床的意思。
當被花拒絕了親吻後,馬修惱羞成怒,直接強暴了她。
發生這種事,你以為花會崩潰,或是報警?
都沒有。
花和馬修在一起了。
為什麼?
其實,魚叔至今也未真切明白花的心理活動。
或許是強暴結束後,本要離去的馬修出于愧疚,折返陪伴的舉動觸動了花?
又或許,兩人緊接着到酒店進行了第二場「正常的」身體交流過于合拍,讓看重靈肉結合的花無法自拔?
反正,花迅速結束了和自己同學的情人關系,與馬修相戀了。
在相戀過程中,花與馬修瘋狂通過肉體交融來表達對彼此的愛意。
出租屋中,酒吧,野外 ...... 随時随地。
好像永遠無法結束的親吻,及難以停止的律動,都在叫嚣——
他們愛得熾烈。
很難想象,一場始于強暴的愛情,能如此熱烈。
以常規的眼光去看,這段感情無疑是畸形的。
然而,婁烨正是想要通過這畸形的愛,去探讨一道愛情命題——
愛情是來源于肉體還是精神?
從馬修這個人來看,花對他的愛無疑是來自肉體。
因為作為一名男友,馬修算得上實打實的人渣。
開頭的強暴就不多説了。
兩人在一起後,馬修還會和各種女性牽扯不清。
更要命的是,馬修其實已經結婚了,但他完全閉口不言。
不僅會趁妻子不在家,帶花去家中做愛。
甚至還想和花結婚。
這還不夠。
馬修其實一點應有的尊重也沒有給予花。
兩人争吵時,随口就説出:
你們這些有文化的都賤。
他還和朋友打賭,花會不會和他的朋友上床。
然後以自己有事兒為謊言,要花單獨先去朋友聚會,将她送入虎口。
在發現朋友真的強上了花之後,馬修因為自己打賭輸了,辱罵花是一個「賤貨」。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
當花開始想要分手的時候,馬修則以自殺為要挾,讓花原諒他。
還強迫花和自己一起割破手指進行「血交」,以此來表明愛情的忠貞。
可即便發生這麼多無理的事情,只要馬修在床上努力示愛,花就會忍不住原諒,并繼續愛下去。
只是,這真的稱得上是愛嗎?
随着時間的流逝,花也開始遊移。
尤其在得知馬修已婚且妻子也懷孕後,花的不安達到頂點。
她在兩人「相愛」的過程中忍不住哭泣。
也會一次次在噩夢中驚醒。
花在害怕什麼?
害怕自己變成真正的賤貨?
還是變成馬修下一個苦命的妻子?
或許她也不知道。
此時,花唯一清楚的就是,她想回家。
實際上,花在北京有一個對她很好的前男友,丁老師(張頌文飾)。
與工人馬修完全相反,丁老師是一名高知分子。
性格不強勢,甚至可以説是有些唯諾。
但他對花的照顧無微不至。
即便當初兩人吵架,花一氣之下跑到法國。
即便花又突然帶着一身「绯聞」回到國内。
丁老師依舊心甘情願地照顧花。
甚至在花再次想要離開時,丁老師會不顧一切邊哭邊告白:
我這個人很簡單,沒有什麼要求。只想下班後和你一買買菜,陪你去逛街買衣服,每天為你做飯。
你還記得嗎?這是上次去廟裏時,那個和尚給我們的手串。他説念 108 遍經文,就能心想事成。
我都念了 1000 多遍了。我每天都念:「希望花好好的,希望花開心」。
我只有一個願望,留下,别走。
這個場景是不是有一點熟悉?
此刻的丁老師,就像開篇的花。
他們都在丢掉所有尊嚴來挽留愛人。
只不過一個是用性,一個是用陪伴。
之前的花失敗了,但丁老師成功了。
花決定和丁老師結婚。
至此,婁烨抛出的那個有關愛情的命題好像有了答案。
其實,不管花終究有沒有獲得愛情,或是電影中愛情到底來自哪裏。
這都不是重點。
實際上,魚叔根本就沒有從電影中體會到愛情的滋味。
愛之所以能成情,是需要雙方的共同投入。
但花以為馬修的愛情,只是男人對于女人的占有。
丁老師以為的愛情,説白了只是花在給自己找的精神安放地。
連婁烨自己也説了:
愛情問題本質上是人的日常生活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同時也是某種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很好的樣本和縮影。
所以,這部電影與其説是花的愛情故事。
倒不如説是花在不同文化、不同階級、不同社會的拉扯中尋找自留地的過程。
花在國内是一名教師,研究的還是性别政治。
在丁老師和同事眼中,花就應該是一個自持的高嶺之花。
但花的一身反骨,卻受不了這種既定的規訓。
她想自由,想快樂。
于是,來到巴黎,遇到馬修。
兩人無論是文化背景,還是學識修養都差距過大。
馬修希望結婚後,花不要工作,靠自己養就好。
但以他現在的工作,連喂飽自己都是剛剛及格,又如何負擔一個家庭的開銷。
而且,即便馬修可以,花也不會願意。
身為一名高學歷女性,自食其力是她最基本的需求。
可馬修卻覺得,花學的那些都是無用的。
因此,無論中國還是法國。
無論丁老師還是馬修。
花都無法投放真實的自己。
答應丁老師的求婚後,花又回到巴黎,找到馬修歡愛。
馬修本以為花是來復合的,卻沒想到她要結婚。
于是,沒了性致的馬修質問:
你要結婚了還來幹嘛?
花沉默無語。
她在糾結,在被撕扯。
亦如導演婁烨一般。
《花》其實根據婁烨同班同學劉捷的小説改編而來的。
只是故事的視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著中,馬修才是真正的主角,花只是一個觀察者。
但在電影中,花卻成了被觀看的主角。
而婁烨本人也曾説過:
花的困境就是我的困境。
與花一般,婁烨也在不同的文化與社會結構中搖曳。
他曾説:
這是我從影以來最愉快和自由的五年。
像花一樣,兩人都曾試圖走出高牆,擁抱自由。
但婁烨還説:
這自由代價太大,它使我成為一個中國電影的「流放者」。
花作為一個外來者,在巴黎放縱、快樂,但始終沒有歸屬感。
孤獨、難過、痛苦的時候,她第一反應還是回家。
婁烨,乃至整個第六代導演也是一樣。
這代導演因為擅長通過自己的生命體驗,去肆意書寫人們迷茫、痛苦、焦慮的生存狀态,從而在海外備受矚目。
但在自家的土地上,他們卻得不到回應。
甚至連立足之地都無處可循。
賈樟柯短片《狗的狀況》
因此,他們就像飄蕩的浮萍,沒有歸屬。
電影中有很多以花的視角觀察城市的畫面。
花漫無目的掃視巴黎、北京的街道。
她很想在這些城市中,找到一個目标,找到一個自洽的位置。
婁烨,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