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WAVE SUMMIT 2024發布“農民院士智能體”助力農業技術知識高效普及,歡迎閲讀。
為農民随時随地解決生產問題有了新方法。" 我想問一下旱稻什麼時候種最好 "," 種植旱地優質稻需要注意些什麼 "," 如果旱地優質稻持續病蟲害怎麼辦 " ……
" 你好,我是農民院士朱有勇的智能體。"
6 月 28 日,在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 WAVE SUMMIT 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 2024 上,中國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及團隊與百度共同打造的首個農業智能體—— " 農民院士智能體 " 正式發布。它基于文心智能體平台創建,學習了朱有勇院士的研究成果以及相關的農業知識,可以為農民解答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促進科技助農惠農。
科技扶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朱有勇院士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厚情誼,懷抱 " 讓農民過得更好 " 的樸素願望,踐行 "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 的目标,被稱為 " 農民院士 "。2015 年,朱有勇院士響應國家号召扎根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帶領當地農民脱貧致富。
瀾滄縣地處雲南省西南部,曾經是一個生產生活環境惡劣、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的深度貧困縣。但在朱有勇院士看來,這裏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氣候條件獨特,不僅土壤肥沃,降雨量也适合農作物生長。于是,他帶領團隊積極尋找适合種植的農作物,決定要用科技進行扶貧。
這些年來,朱有勇院士與團隊在當地先後推廣包括旱地優質稻、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為代表的先進農業技術成果。尤其是旱地優質稻技術,開創性地實現了水稻旱種,讓當地水稻產量翻倍,解決了農民的口糧問題。
旱地優質稻
朱有勇院士與團隊為當地農業發展做出的成績,被村民看在眼裏放在心上,他們逐漸将朱有勇院士視為 " 最好的老師 "。多年來,朱有勇院士在瀾滄縣蒿枝壩村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小院,舉辦各類院士專家培訓班,農民們的學習熱情持續高漲。然而僅靠院士和專家傳授知識、培訓技術,一對多難以分身,并不能滿足一個縣幾十萬農民對先進農業技術知識的渴求。
如何讓更多農民方便快捷地學到農業技術知識,甚至在田間地頭就能随時随地解決農業生產難題?這個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村民随時提問," 院士 " 有問必答
WAVE SUMMIT 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 2024 上,中國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及團隊與百度共同打造的 " 農民院士智能體 " 正式發布。它基于文心智能體平台打造,以對話的方式模拟朱有勇院士對用户的提問進行解答。村民可以随時提問旱地稻種植條件、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實際生產遇到的問題," 農民院士智能體 " 都能一一詳細解答。
朱有勇院士表示,農業是一個永不過時的產業。智能體是知識和信息傳達最好的渠道,讓更多的人謀到福利。據悉," 農民院士智能體 " 将陸續在文心一言 App 及網頁版、百度搜索、百度百科、小度智能屏等多個平台上線,為農民随時随地解決農業生產問題。用户打開 " 文心一言 App",在發現頁搜索 " 農民院士 ",或在百度搜索 " 朱有勇 "、" 農民院士 ",都可快速訪問 " 農民院士智能體 "。
" 農民院士智能體 " 多平台上線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黨委書記丁杏杏、雲山村村民李福受邀來到 WAVE SUMMIT2024 現場,分享了 " 農民院士智能體 " 的使用體驗。李福説:" 第一次用這個智能體就覺得好神奇。朱院士的聲音和樣子都像真的一樣,回答也和平時差不多,以後可以随時打擾這個智能體朱院士了!" 丁杏杏説:" 有了朱院士的智能體,村民遇到的問題能更快地被解決,提升了當地農業生產效率,為竹塘鄉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 她表示當地正計劃在更大範圍推廣 " 農民院士智能體 ",讓更多村民受益。
農業是萬業之本,關系着每一個人的生活。百度利用文心大模型智能體技術,在農業領網域取得新突破,助力農業技術成果的高效普及,解決農業生產問題。未來,百度将把智能體應用到千行百業,用科技邁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