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在南方,包子和饅頭究竟有沒有區别?,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地道風物 (ID:didaofengwu),作者:鹿鳴谷,圖片編輯:冰凌渡,地圖編輯:孫璐,制圖:九陽、魚一條,題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南方包子種類多樣,與饅頭的稱呼混淆歷史悠久,文化底藴豐富。
• 南方包子多樣,如生煎、破酥包等
• 江浙滬包子與饅頭稱呼混用
• 南方包子反映人口遷徙和文化融合
我一不小心跌進了南方包子的萬花筒。
身為一枚 " 包子控 ",我一直困惑于一個現象:面食為主的北方,幾乎都是 " 巨屜 " 發面的大包子,而在米食為主的南方,卻能把包子玩出 " 七十二變 "!
" 包郵區 " 把包子稱為 " 饅頭 ",有生煎和小籠灌湯包;贛閩客家地區用芋頭和面,炸成薯包子或芋包子;雲貴地區的包子皮像酥餅,稱為破酥包;粵港澳大灣區除了叉燒包,還融合舶來甜品,創造出奶黃包和流沙包;而更遠的海南和台灣,竟然還有椰絲包、芝士包 ……
南方人吃包子地圖,把我看餓了。制圖 / 孫璐
南方包子譜系簡直像一個包羅萬象的小宇宙,沒有什麼不能包進包子;南方人對包子的認知,充滿着開放性和多樣性,如此 " 兼容并包 ",究竟原因何在?
帶着這個困惑,我就像痛仰樂隊那句歌詞:" 一直往南方開、一直往南方開 ",踏上了尋求南方包子宇宙之旅。
一、包子與饅頭有段 " 孽緣 "?江浙滬包子都講開封話?
在上海 " 大壺春 ",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 來兩客生煎饅頭,蟹粉鮮肉雙拼,再來杯豆漿!"
等服務員端上來,我傻眼了,這不是饅頭呀!怎麼這麼像生煎肉包呢?一樣的微湯脆底,不變的芝麻葱花,咬一口松面緊肉,和之前吃過的小楊生煎包差不多,唯一的區别就是這個是發面的,皮比較厚,不像小楊生煎那麼 " 爆汁 "。
旁邊一位戴着法蘭帽的上海 " 老克勒 " 笑着對我説:" 阿拉上海寧,弗叫生煎包,就叫生煎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風靡街頭。攝影 / 吳學文
在上海的這段 " 生煎囧途 ",讓我知道了在 " 包郵區 ",包子可以叫饅頭,上海有生煎饅頭、小籠饅頭;杭州有肉饅頭、菜饅頭、細沙饅頭、葱煎饅頭;南通有蘿卜絲饅頭、荠菜饅頭、豆沙饅頭、棗泥饅頭 …… 饅頭也可以叫包子,比如温州、衢州、嵊州等地把饅頭叫 " 淡包 "。
事實上,包子和饅頭的 " 分家 " 過程,整整經歷了一千多年。
諸葛亮到曹雪芹,包子饅頭 " 分家 " 勤。制圖 / 九陽
清代北方受滿文化影響較深,而在資本主義萌芽、手工業發達的江浙地區,受滿文化輻射相對較弱,依然保留了古漢語中的 " 肉饅頭、菜饅頭 " 等稱呼,加之一些百年老字号的影響(比如光緒年間的南翔饅頭店),使得 " 饅頭 " 這一古稱赓續至今。
1. " 杭州小籠包 " 不是杭州的?
江浙滬地區不但保留了包子 " 饅頭 " 稱呼的文化傳承,知名的幾種包子,也告訴我們為什麼包子是麥子做的,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最典型的,莫過于最不杭州的 " 杭州小籠包 "。
半透明的面皮,仿佛能看到液體在裏面流動,包子上的褶皺玲珑剔透,如同幾朵玉雕的菊花。可是我用筷子一提,包子立馬 " 支棱 " 起來了,就像《東京夢華錄》裏汴京元宵之夜,人們手裏提着的宮燈。真是 " 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大家也許認為,這是吃杭州小籠包的場景,可我吃包子的地方,是《東京夢華錄》作者孟元老懷念的那座大宋不夜城——開封。在這座老字号 " 第一樓 ",與杭州 " 樓外樓 " 吃的小籠包好撞衫呀!開封小籠包與杭州小籠包,到底誰是 " 弟弟 "?
小籠灌湯包,可以吃的 " 小燈籠 "。攝影 / 劉豔晖
原來,杭州本沒有小籠包,而是北宋靖康之變後,開封小籠包随着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在此落户了。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中,就有 " 灌漿包子 ";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 酒肆 " 篇也有 " 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
而現代的 " 杭州小籠包 " 也不是杭州的了,全國各地的 " 杭州小籠包 ",大多是嵊州人開的,更奇怪的是,嵊州本地卻沒有杭州小籠包,而是 " 鮮肉大包 " 或 " 豆腐小包 "。
" 包郵區 " 的小籠包除了杭州小籠包和上海南翔小籠包 " 二龍戲珠 ",還有 " 一兩生煎半兩糖 " 的無錫小籠包、" 蟹蟹你 " 常州小籠包等各具特色的地網域流派。" 包郵區 " 由于文化之流變,經濟之繁盛,物產之豐富,在包子食俗上,也堪稱是中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2. 北宋包子 " 團建 ",花了三十萬?
來自泰州的靖江蟹黃湯包,起源也是北宋開封,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已有記載。北宋靖康之亂後,嶽飛 " 渡江淮流民于陰沙 ",靖江八姓就來自開封移民。
蟹黃湯包,可以吸的 " 液體螃蟹 "。攝影 / 劉豔晖
他們就地取材,用靖江特產 " 玉爪蟹 " 研發了蟹黃湯包,在南宋已十分流行,據南宋史學家曾敏行的《獨醒雜志》記載,權臣蔡京搞一次 " 團建 ",做蟹黃湯包花了 1300 多貫,折合現在的人民币有近 30 萬元!
如果説靖江蟹湯包是淮揚細點裏的 " 鍾鳴鼎食 ",那麼揚州三丁包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清代美食達人袁枚在《随園食單》中説" 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 "。
揚州三丁包,鮮出了 "3D 畫面 "。攝影 / 劉豔晖
三丁包餡料無外乎雞丁、筍丁、豬肉丁。但是發酵面的松軟和肥雞鮮筍五花的雙重加持,愣是讓下江南民間采風的乾隆皇帝,也吃出了鮮掉眉毛的高級感。
" 包郵區 " 還有兩位包子界的 " 小生 ",分别是上海生煎饅頭、蘇州生煎饅頭。蘇州生煎歷史稍早,百年前吳地便已流傳童謠:" 姑蘇小吃名堂多,生煎饅頭蟹殼黃 " 開設于 1911 年的吳苑茶館,算是早期蘇州生煎 " 網紅店 "。
而上海生煎則誕生于 1920 年代。實業家黃楚九開設的 " 蘿春樓 ",招牌便是生煎饅頭。1931 年,黃楚九與杜月笙、黃金榮商戰失利," 蘿春樓 " 被唐氏接手,其侄唐妙泉另立 " 大壺春饅頭店 ",自此誕生了 " 混水生煎 " 和 " 清水生煎 " 兩個流派。
安徽廣德水煎包歷史比生煎包要早,但再往上溯源,源頭依舊是北宋開封。宋代詞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有 " 雜色煎花饅頭 ",便是生煎包和水煎包共同的始祖。
二、在南方,藏着一個包子宇宙
南方包子多變的現象背後,還藏着包子這種食物随着人口遷徙,随遇而安善于變化的飲食特色。
1. 客家包子多奇葩,贛閩兩地都有油炸
我曾經撮合過一對情侶,一方是一個帥氣的江西老表,另一方是一位清秀的福建姝妹兒。飯局上,二人相談甚歡,發現彼此都是客家人,聊起各自家鄉特產。發現男方的家鄉江西贛州流行吃炸 " 芋包子 ",而女方福建武平,則流行吃炸 " 薯包子 "。
福建武平薯包子,晚餐非你莫 " 薯 "。攝影 / 劉豔晖
二人一交流做法,原來 " 芋包子 " 就是 " 薯包子 ",都是像做魚丸一樣,将面粉、芋頭加調料,捏成一個個團子,扔進沸騰的油鍋裏,炸至金黃撈出,一個個 " 芋(薯)包子 " 帶着焦脆的外殼,在芋香、麥香的雙重夾擊下,哪個饕客不 " 沉淪 " 呀?
看着他們兩人 " 沉淪 " 愛河,我也陷入了 " 包子控 " 的 " 究極 " 思考,為何江西芋包子與福建薯包子竟如此巧合?我想,這一定反映着客家文化的發散與流變。
福建永定芋子包,舌尖上的邂逅相 " 芋 "。攝影 / 劉豔晖
當年南遷到贛南和閩西的兩支客家人,分别是西晉永康之亂和唐代安史之亂中原移民,炸芋(薯)包子極有可能是中原的炸丸子和贛閩當地芋頭結合的產物,戰亂年代的無奈之舉卻成就了後世美食。
2. 大西南的包子,吹彈可破
我吃過最奇怪的包子,是昆明的破酥包子。大顆多汁的香菇丁,濃郁回甜的醬肉,像酥餅一樣、筷子一夾就裂開的金黃色包子皮,驚豔得我舌頭都快鮮掉下來。這是烤破酥包,蒸的更有意思,一摔就破。
雲南破酥包,一層層暄乎的皮是精華。圖 / 熹餐
正宗的破酥包,要用雲南本地的蘑菇、紅皮草果來醬肉。雲南當地人還會用雲腿入餡。汪曾祺曾在西南聯大度過七年歲月,晚年在《昆明的吃食》中深情回憶了破酥包子。實際上,破酥包不是昆明原產,而是清末民初雲南境内人口遷徙,玉溪美食在昆明生根落户的產物。
巧合的是,抗戰時期流寓貴州的漫畫家黃堯,在《漫畫貴陽》中也提到了破酥包,與汪曾祺在昆明吃到的破酥包有異曲同工之妙,説明抗戰時期的人口遷徙,無意中促成了雲貴地區美食文化的流動與融合。破酥包的地網域分布,與連通貴州和雲南的重要通道滇黔大道方向是一致的。
雲腿餡的破酥包,鮮出了層次感。圖 / 熹餐
3. 廣式早茶包子,藏着北方味道
《晉書 · 何曾傳》中有這樣一句話:" 蒸餅上不坼十字不食 ",意思就是説饅頭不開花不好吃。後趙皇帝石虎,就在開花饅頭裏加入了核桃仁和棗泥等甜餡(《太平御覽 · 飲食部》)。
而現在粵式早茶裏的叉燒包,也是 " 開花饅頭 ",這二者有無關聯?當然有。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南遷人口大量入粵,帶去了大量中原美食。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中就有 " 蟹黃饆饠,珍美可尚。" 雖然還不是叉燒餡的,但是饆饠就是開花饅頭的一種。
現代意義上的叉燒包,起源自上世紀 20 年代。" 飲啖茶,食個包 "" 叉燒包,糯米雞 " 等俚俗語説明了叉燒包在廣式早茶中的地位。而廣式早茶中的流沙包與奶黃包,則是十九世紀英式下午茶甜點舶來後本土化的產物。
也許是因為靠近蔗糖產地,以及歷史上的經濟重心幾次南移,我發現,越往南包子越甜,澳門的蓮蓉包吃着還算正常,表妹曾請我吃過台灣 " 墾丁包子 ",裏面的芝士餡刷新了我的三觀;我還曾在三亞吃到更加詭異的椰絲包子,據説還是流放瓊崖的蘇東坡筆下 " 椰絲拖羅 " 的變體 ……
南方的包子如此千變萬化,體現了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小小的包子,面皮包着文化底藴,灌湯裏是海納百川,餡料濃縮了民族融合,每一個褶皺都是歷史的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