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爛了一年的網絡電影,終于好起來了?,歡迎閲讀。
春節檔讓網絡電影 " 驚坐起 "。
文|劉南豆
沉寂了一整年的網絡電影行業,終于在春節短暫地重回大眾視野。各平台紛紛拿出春節檔片單,湧現出不少驚喜。
2022 年的口碑之作《目中無人》推出了續作《目中無人 2》,開播兩周票房約 1300 萬,豆瓣評分 7.2 成功超越前作,也是近一年來的最高分網絡電影作品。本來相約 " 大銀幕見 ",但最終還是基于風險考慮轉網,也給網絡電影帶來難得的上升叙事。
《目中無人 2》(圖源:豆瓣)
另一邊廂,優酷獨播的《黑白潛行》港片風味濃厚,拿下超過 2800 萬分賬票房;騰訊視頻推出的《畫江湖之天罡》有 IP 加持,雖然非傳統網絡電影,但 6000 萬的票房也令行業振奮。
在 2023 年各維度數據全面下滑之後,網絡電影行業依賴節假日消費重新振作,但行業也還遠遠沒到能樂觀的時候。" 提質 " 進程阻塞," 減量 " 一瀉千裏,行業從業人員和觀眾都在被新興品類所引流,網絡電影到了亟待重新梳理自身價值的時刻。
從院線回到網絡
原本,《目中無人 2》是奔着院線去的。但 1 月 19 日,《目中無人 2》在官方微博上發布公告,表示還是決定回到愛奇藝雲影院,核心原因是 " 武俠電影時至今日卻呈現創作凋零、市場鮮見的景象 "。
《目中無人 2》制片人魏君子告訴毒眸,院轉網的決定是在公告發出的一個月之前才做出的,《目中無人 2》的整個制作周期都是全面對标院線電影标準制作的。
在院線市場,武俠電影的天花板肉眼可見,國内影史票房最高的武俠片是《龍門飛甲》,僅 6.8 億。而且這已經是 2011 年的電影了,近些年還在選擇該類型的創作者也鳳毛麟角,難免讓人對新映武俠片的票房前景感到擔憂。
不過,随着徐克待映的新作《射雕英雄傳》,以及袁和平正在籌備的《镖人:風起大漠》之後逐步上映,在大制作的帶動下,魏君子看好武俠電影未來在院線重新風靡,也沒有放棄《目中無人》後續作品再度登陸影院的可能性。
另一重院轉網的原因來自演員謝苗,作為網絡電影界新一代的 " 門臉 ",他也收到了很多院線電影項目的拍攝邀約,而他的經紀約也籤在了《目中無人》《東北警察故事》系列的出品方和制作方輕刀快馬影業。在魏君子看來,對于謝苗的規劃需要從長計議,到這個階段也不必去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毒眸曾經在前年對《目中無人》第一部進行過詳細的案例復盤(點此閲讀:《一部 7 分網絡電影,是如何誕生的 | 對話主創》),利用低成本打造高口碑,從而實現示範效應,是《目中無人》對行業最有價值的經驗。
而到了第二部,雖然對标的是院線制作标準,但它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仍然沒有丢棄。魏君子透露,《目中無人 2》的成本控制在院線級别武俠片的最低标準,這樣即便最終轉網,對主創團隊而言回收成本壓力也并不高。
目前,《目中無人 2》開播兩周已經達到約 1300 萬票房,而《目中無人》第一部在 35 天點播期内共獲得 900 多萬票房,《東北警察故事 2》是 1500 多萬。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輕刀快馬保持住了逐步遞升的成績。
《目中無人》《東北警察故事 2》(圖源:豆瓣)
對輕刀快馬而言,整個團隊也已經從創業初期的第一階段走到了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我們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做什麼都是搏。那麼到現在這個階段我們有一定的本錢了,可以有一定的能力去規避風險,那為什麼不呢?" 魏君子表示。
在創作層面,一個突出的特征在于,《目中無人 2》相比前作加入了更多情感細膩的文戲部分。文戲與武戲的比例問題,是武俠類型或者動作類型中長期以來的創作難題,它沒有絕對的标準答案,取決于創作者的利弊權衡。在豆瓣的評價中,既有用户表示第二部對人物塑造的變化很驚喜,也有用户表示打戲 " 相對泄氣 "。
魏君子解釋道,"《目中無人 2》是在《目中無人》定剪之後就開始籌備了,也就是 2021 年的 6 月,而《目中無人》實際上在 2022 年 6 月才正式上線與大家見面。也就是説,《目中無人 2》的創作,其實并非接收到《目中無人》的觀眾反饋之後才進行的,而是從對院線電影的理解而出發的。如果後續作品決定上院線的話,還是會在文戲和人物關系方面多做文章,但如果是瞄準網絡電影市場的話,還是強化動作戲更适合。"
可見,對網絡電影及其固定閱聽人而言,動作戲或者其他刺激性元素是更顯見的舒适區,而此次加入細膩的文戲是一次意外的突破。不過,從如今的口碑與票房表現也可以看出,做好文戲未見得沒有出路,踏出舒适區對網絡電影從業者來説不見得是件壞事。
在網絡電影裏做品牌
打開《目中無人 2》,能看到許多彈幕在争論這到底是第一部的前傳還是後傳,以及最後決戰之後,成瞎子力竭倒地,是不是意味着沒有第三部了。
在主創團隊的設想中,《目中無人》系列不會是上下集的延續關系,而是人物系列電影。魏君子提到," 就像‘黃飛鴻系列’、‘ 007 系列’一樣,每集都是這個人物,但每一集都是新的一段旅程,會遇見新的人物。"
輕刀快馬有把《目中無人》《東北警察故事》兩個 IP 做成某種 " 宇宙 " 的意識。魏君子透露了今年輕刀快馬的待映作品,分别是一部基于《東北警察故事》的衍生電影《制暴》,和一部基于《目中無人》衍生電影《捉刀人》。二者都是在各自 IP 的世界觀裏向外延展的支線。
在電影行業中,從原創劇本裏誕生的 IP 本來就少,有機會做成 "IP 宇宙 " 的更是不易。在院線市場,目前仍然活躍的 IP 莫過于《熊出沒》,每年難以企及的上座率都在彰顯着 IP 本身的強号召力。而這樣的号召力是依賴每年穩定的口碑輸出疊加而成的。
在網絡電影市場,也有一些原創 IP 的系列電影案例,如《大蛇》系列、《暴走财神》系列、《二龍湖》系列等等。但礙于口碑因素,這些系列沒能破圈,票房表現也跟随着大盤表現而持續疲軟,品牌效應失效。以《大蛇》系列為例,從 2018 年到現在更新了 4 部,分賬票房分别為 5078.4 萬、3256.7 萬、3742.2 萬、2077.4 萬,豆瓣評分穩定在 5 分以下。
《大蛇》系列電影(圖源:豆瓣)
這表明,口碑不足的系列電影事實上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壁壘,難以将上一部的觀眾基礎延續到下一部。《目中無人》《東北警察故事》能做 IP 系列化的基礎是口碑的穩定性,下一步不論是上院線還是繼續上網,都能收獲前作積累的粉絲效應助力。
而上院線,也始終會是《目中無人》IP 建設的關鍵一步,因為這意味着對原有觀眾圈層的突破。當 IP 的閱聽人基數擴大,基于 IP 衍生的更多的跨媒介產品,如劇影聯動、影遊聯動等,或者品牌授權等商業化路徑,才能成為可能。
網絡電影沒有檔期
在許多用户的留言中," 吊打其他春節檔電影 " 也是《目中無人 2》收獲的高頻評價。只不過,作為網絡電影,實際上檔期概念并不如院線強。不比院線 " 專為春節檔設計 " 的產品氣質,網絡電影很多時候 " 只是恰好在春節上映 "。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曾提到," 我們是一個流媒體,在檔期這個概念上不是特别強。但是因為我們推出‘動作高手季’是一個廠牌,這個廠牌推出之後,選擇春節,只是覺得春節觀影的人數更多,我們想把這個廠牌一炮打紅,其實是為這些片子服務。"
一語中的。不論是《目中無人》第一部選擇在暑期上線,還是《目中無人 2》選擇在春節上線,本質上都是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是一年中網絡電影市場觀影人數的高峰期,平台選擇拿出最能打的作品上線,而沒有在觀眾中形成所謂的檔期化消費習慣。
從 2021 年全行業強推 " 網絡電影春節檔 " 以來,除了第一年《發财日記》和《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因其院線級别的制作,短暫點燃起行業的興奮點之外,後續每年都處于 " 雷聲大雨點小 " 的尴尬狀态中。
《發财日記》《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圖源:豆瓣)
直到今年,各平台做出不同側重,形成差異化發展。愛奇藝打出 " 動作高手季 " 廠牌,主打動作電影;騰訊視頻推出 " 鵝家電影線上春節檔 ",突出遴選了多部契合春節氣氛的喜劇片;優酷則是喊出 " 大片一條龍 " 口号,抽成了 " 爆笑 "" 超爽 "" 狂飙 "" 暖心 " 四個品類,主打應有盡有。
其中的一些代表作也值得分析:已經超過 2800 萬票房的《黑白潛行》,是目前 2024 年分賬票房冠軍,且成績已經超越了 2023 年的第二名,是優酷将自身港產片優勢充分發揮的產物;而騰訊視頻推出的《畫江湖之天罡》,從元旦開始上映,經過春節之後票房突破了 6000 萬,也是騰訊動漫行業優勢地位的延續,網絡電影從業者盡管難以突破動畫的制作壁壘,但近似的 " 真人漫改 " 賽道并非遙不可及。
《黑白潛行》《畫江湖之天罡》(圖源:豆瓣)
另外,還有三家平台拼播的《暴走财神 5》。該系列連播 5 年,每年都在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上映,成為一種節日對口生產的 " 吉祥物電影 "。強調電影產品的實用價值并不丢人,去年院線的很多爆款同樣在營銷層面強調影片的實用價值以吸引觀眾,作為一種大眾娛樂消費品,這當然是銷售策略的一種合理方向。只不過,該片的票房過于受節日限制,使長尾有限,5 部作品票房表現也并不穩定,均尚未破千萬,口碑也并不如人意。
但不論如何,春節檔目前的成績還是把去年一整年籠罩在行業上空的陰霾給稍微撥出一絲光亮。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3 年分賬票房超 3000 萬的影片僅 1 部,而 2022 年為 4 部,2021 年為 9 部。2023 年票房破千萬影片僅 31 部,而 2022 年為 43 部,2021 年為 70 部。不論是總體數據還是頭部爆款數據,都呈現出全面縮水狀态。
提質減量也無法成為行業的借口,雖然數量和票房總量都在下滑,但豆瓣破 7 分影片也僅有一部《東北警察故事 2》,同樣不及 2022 年與 2021 年。
觀眾的流失只是一方面,從業者流失同樣嚴重。随着短劇產品在 2023 年的異軍突起,大量過去的網絡電影從業人員湧向短劇,成為 " 橫店變豎店 " 的有生力量之一。有平台高層在年底内部分享會上表示," 原有的制作人才有流失,人才梯隊建設有瓶頸,行業貌似沒那麼熱鬧了。"
更致命的問題是,短劇已經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迭代。當小程式劇出現,意味着 to C 的通路已經率先打通,才有日流水破億的造福神話出現,盡管買量成本高昂。而網絡電影的大部分從業者仍舊停留于依賴平台分賬的舊模式裏,每年能走單獨付費的影片數量十分有限,這就意味着其商業天花板肉眼可見,尤其在平台降本增效的大趨勢下難尋增長。
破局之道
但網絡電影也并非全無破局之道,從春節檔影片的表現即可參透出一條相對清晰的路徑——差異化。
魏君子并非沒有研究過短劇賽道,但與團隊讨論之後還是果斷放棄了。一方面,豎屏的短劇形式很難與武打動作相兼容,作為點綴或許可行,但作為主類型很難呈現;另一方面,動作類型一直以來成本都相對較高,和其他劇情類影片相比在成本控制上劣勢很大。
反過來想,短劇產品難兼容的品類,恰恰是網絡電影還能守住護城河的品類。包括和院線電影橫向對比,經典港片的套路化程度嚴重,票房号召力逐漸減弱。2022 年《神探大戰》尚可收獲 7.12 億票房,到 2023 年《潛行》和《掃毒 3:人在天涯》等影片僅能停在 2-4 億區間。
《神探大戰》《潛行》《掃毒 3:人在天涯》(圖源:豆瓣)
但在網絡電影領網域中,動作片一直是強勢類型,許多對古早港片有情懷的固定閱聽人一直是網絡電影的固有觀影群體。
據愛奇藝發布的數據,動作類型影片在平台上線 30 天影片會員播放時長排名 TOP20 中的占比達到 40%,在 2023 年雲影院中的訂購數占到所有影片的 91%。據燈塔專業版,在 2023 年的分賬超過千萬的 29 部影片中,動作片也有 15 部之多。
愛奇藝副總裁宋佳曾提到," 院線電影動作片供給減少讓市場上出現空白,這把刀我們想接過來,看看是不是可以重新打出來一點什麼東西,重現中國動作電影的光芒。"
除了動作片之外,前文提到的動漫或真人漫改領網域同樣是有待突破的新興品類。二次元人群的用户粘性和支付意願較強,且該品類也同樣并非短劇或院線電影產品所擅長,或許可以成為網絡電影探索 to C 付費的一柄尖刀。
總而言之,擁抱變化是解決問題的不二選擇,網絡電影已經到了必須求變的關口。抓住僅有的上升叙事們,走出過往的舒适區,才有機會讓唱衰聲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