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醫療投資出海八年,騰訊卷不動了,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vb 動脈網
憋了 8 個月,終于開了一單。
2023 年 8 月,尼日利亞醫藥供應鏈服務商 Remedial Health 宣布完成 12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我們終于在一眾投資方中看到了騰訊。
這是今年騰訊在海外醫療領網域的第一筆投資。不過這并不是騰訊今年新物色的标的。2022 年 9 月,Remedial Health 的種子輪中騰訊便是投資方之一。此後,騰訊暫停了海外醫療布局,直到最近。
今年 " 醫療出海 " 是行業裏的熱點話題。在這一輪 " 出海 " 中,我們一方面談論國產崛起,國内企業紛紛出海淘金;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2023 年過去 8 個月,國内資本 " 到海外去投項目 " 的步伐在減緩。
騰訊醫療投資出海已八年,疫情後的三四年間,在海外悄悄囤了 13 個項目,幾乎追平前五年,是 " 卷王之王 "。尤其在同行們 " 斷崖式 " 捂住錢袋子的 2022 年,騰訊反而加快海外投資:全年出手 6 次,是騰訊醫療投資出海 8 年的又一高峰之年。
圖:數據統計自動脈橙、IT 桔子
可 2022 對騰訊而言,卻不是個好年——中期業績腰斬,全年投資數量緊縮至 2021 年的 1/3(2021 年共 280 筆投資,2022 年 91 筆投資)。一進一退間,一個進擊的騰訊醫療似乎正在出爐。去年騰訊在醫療板塊共出手 12 次,在投資數量的大盤中占比超過 13%,遠高于往年醫療板塊的占比。
但當我們想進一步關注時,騰訊 " 刹車 " 了。
騰訊投資的 "Gap year"
不同往年,2023 年上半年騰訊 VC 業務幾乎停滞。
根據此前發布的半年報,2023 年騰訊 Q2 投資組合賬面價值為 7137 億元,與 Q1 的 7132 億元基本持平,公允價值環比減少 258 億元,對騰訊利潤的影響非常小。
再看 23 年 Q1 的财報," 其他收益淨額 " 僅為 9.44 億,同比下滑了 92.81%;其中 " 處置及視同處置投資公司的收益淨額 " 為 10.44 億,同比下滑了 94.47%;2023 年 Q1 于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為 0.80 億,同比增 101.27%,去年同期為 -62.8 億。
總的來説,今年騰訊投資業務相關的數值幾乎縮減到 " 忽略不計 "。根據 IT 桔子數據,2023 年騰訊 1-8 月僅布局 22 個項目,投資金額 39.28 億。可以説,今年騰訊 VC 的活躍度 " 一夜回到 10 年前 "。
2019 年,騰訊總裁劉熾平曾對外表示,投資已經是騰訊的核心戰略。時隔 4 年核心戰略不只是 " 緊縮 ",而是 " 停下來 "。騰訊在等什麼?戰車何時重啓?我們不得而知。但時代确實變了,大廠在換方式講故事了。此時,騰訊投資的 "Gap year" 或許才剛剛開始。
盡管自 2019 年起大家就在讨論 " 互聯網流量見頂 "。但騰訊投資的巅峰是在 2021 年。全年入手 280 個項目,平均 1.3 天就有一次出手。2021 年半年财報顯示,投資業務已經撐起了騰訊利潤的 " 半邊天 "。
然而緊縮也來得快。2021 年年底騰訊以中期派息的方式将手中持有近九成、價值超千億港元的京東股票全部派發,吹響了全線收縮投資陣線的号角。
進入 2022 年,騰訊業績承壓,回歸主業、降本增效成 " 主基調 "。VC 業務在緊縮中 " 調倉換道 "。一是 " 變硬 ",如大規模減持美團,在二級市場抛售華誼兄弟、新東方在線等,轉而增加對硬科技、實體領網域的投資;二是 " 出海 ",2022 全年 91 筆投資中,41% 是海外項目,海外占比歷年最高。
翻看近 2 年的财報,投資業務确實給了騰訊 " 穩穩的幸福 "。但細觀業務内部卻發現它正在快速震蕩——從歷史高點到全線收縮,再到 " 調倉換道 ",再到今年的幾乎停滞。
這既表明内外部環境在劇烈變化,也反應出騰訊非常 " 焦慮 "。
互聯網大廠的投資業務本質上是深挖 " 護城河 "。投資業務快速變動,顯然是為了尋找更多增長曲線,因而,即使艱難如 2022,騰訊 VC 也仍然在奔波。去年,騰訊向未來寫了很多新故事,不僅投了多家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生物醫療公司,還加碼了農業領網域。
也因此,醫療板塊海外布局在 2022 年迎來高峰。
這一年,騰訊出手速度加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投資時,更喜歡去高校 " 淘 " 項目,以及積極尋找新興市場。
比如,Microbiotica 的研究基于與劍橋大學合作,Manifold Bio 是哈佛大學孵化的項目。以及第一次投向了尼日利亞的醫療服務。而不久前完成的投資,也正是對北非市場的進一步加碼。
而如果我們把 2021 年的投資連在一起看,這種趨勢就更明顯。
11 個項目中,與劍橋、牛津、哈佛相關的項目占比 45%,它們主要是創新藥物研發商。除了上面提到的首次關注非洲市場,對成熟市場的關注,也不再倚重北美,政策風險更小的的歐洲市場大受青睐。
通看過去兩年的海外醫療投資,在投資風格上與 2015 年相似,彼時騰訊主要看醫療服務,現在更偏向于生物科技、醫藥科技。但都投小、投早、出手頻繁。
圖:數據統計自動脈橙、IT 桔子
不過,2022 年的騰訊更看中 " 效用 "。這一輪的押注,60% 以上的項目選擇 B 輪進入而非種子輪。這些企業的技術硬核、商業模式基本成熟,已經有一些市場化探索。
接下來,就是等待這些新故事成熟。硬科技和實體產業的增長主要靠新技術、新產品驅動,而非此前互聯網公司習慣的品類擴張、規模擴張。這些時間既要留給被投企業成長,也要留給騰訊做 " 思維轉型 "。
今年是騰訊投資業務大調後的第一年。因此,即便 2023 年中期業績好轉,VC 業務卻真正進入了 "Gap year"。
進入 2023 年,騰訊的确 " 不卷了 ",因為已經囤出 " 一籃子 "。接下來,這些新市場、更前沿項目的市場成績究竟如何,或許才是騰訊之後征戰海外的關鍵參考。
海外投資難見成效
今年醫療海外布局 " 暫停 ",或許也跟過往海外的戰績相關。
互聯網大廠出海本質是在去找海外復刻更多 " 中國式互聯網 "。但事實上,缺了流量驅動和業務協同的騰訊,海外醫療故事并不一帆風順。
2015 年,騰訊早早地看上了印度市場。彼時的 Practo 是印度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平台,市占率達 90%,已進入菲律賓、新加坡。國内的投資經驗讓騰訊希望在印度也找到互聯網醫療的明星。
于是在公司 9000 美元的 C 輪融資中,騰訊決定領投。這是 2015 年騰訊醫療板塊在海外最大的一筆投資。1 年半之後,Practo 的 D 輪融資中,騰訊也繼續加碼,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海外布局 8 年,騰訊只復投過 3 個項目,足見騰訊對 Practo 寄予厚望。
但 Practo 至今仍在虧損。根據 2022 年财報,Practo 收入為 20.2 億盧比,但虧損從 21 财年的 9.95 億盧比飙升至 22 财年的 20.33 億盧比。而它的競争對手則快速增長。如 1Mg,22 财年收入規模翻倍達到了 62.7 億盧比;MFine,2022 年收入 5 億盧布,實現盈利。這些 " 後來者 " 背靠印度本土資本信實集團(Reliance group)和塔塔集團(tata),正上演着逆襲。
同樣不盡如人意的還有 Atomwise。這家公司是 AI 制藥界的 " 第一梯隊 ",也是騰訊、百度出海都在投的公司。
2012 年,卷積神經網絡(CNN)首次在 ImageNet 影像識别競賽中表現人類水平的能力,也就是這一年,海外冒出了首批 AI 制藥公司,Atomwise 也是其中之一,騰訊參與其 A、B 輪投資。
但起了大早,卻沒趕上早集。相比同時起步的 Exscientia 和 Benevolent AI 兩家英國公司,Atomwise 的管線進展卻明顯落後了。
目前,兩家英國公司均已上市,多個自研管線進入臨床。外部合作項目上,Exscientia 和賽諾菲達成 1 億美元首付款,潛在價值 50 億美元的大額合作;BenevolentAI 也多次向阿斯利康交付裏程碑成果。反觀 Atomwise,如今仍停在 B 輪。2020 年 B 融資時 Atomwise 就宣布推進自有管線的研發,但目前仍未傳出進入臨床階段的消息。
互聯網巨頭切入醫療健康賽道,本質上是其對于主營業務的延伸和補充,其切入的形式脱胎于自己的 " 基因 "。騰訊擅長 " 連接一切 ",本土作戰騰訊在資本優勢之外,還有 " 社交 + 内容 + 支付 " 巨無霸生态做支撐。因而,即使跨界做醫療,騰訊仍然在醫療資源、用户資源、流量資源、内容資源、财務數據上有巨大優勢。
但在海外,騰訊的 " 魔法 " 顯然無法發揮,投資效率和國内相去甚遠。
在國内,騰訊在行業裏是 " 穩準狠 " 的代表。比如,騰訊在天使輪投資了水滴互助,在 B 輪投資了思派健康,騰訊最早在 2014 年就投給了丁香園 7000 萬美元,在 2020 年丁香園 5 億美元融資中,騰訊也是主要投資者……
而自 2019 年起,騰訊就通過 IPO 退出的方式獲取收益。IT 桔子數據顯示,2014 年起,騰訊醫療板塊國内共出手 70 次,退出項目 7 個,退出占比 10%,其中不少企業在發展的早期就受到騰訊的關注。
而在海外投資中,退出獲取收益的僅 GRAIL。2020 年,Illumina 拟斥資 80 億美元收購 GRAIL,騰訊在收購案中退出。在 IPO 的斬獲上,僅有通用疫苗研發公司 Vaccitech。這家公司是阿斯利康新冠肺炎疫苗的設計方,2021 年騰訊 B 輪進入。2 個月後,Vaccitech 登陸納斯達克,但目前市值已縮水至上市時的 1/6。
事實上,在海外騰訊醫療的投資思路與國内一致,在成熟度高的市場(如歐洲、北美),偏向生物醫藥、前沿科技類項目;在新興市場(如印度、尼日利亞),以互聯網醫療、醫療服務切入,本質上都是國内投資經驗在國外的延伸。
但在海外,當騰訊的社交優勢、業務協同不再,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的故事講起來難度劇增,使得騰訊即使在擅長的領網域,也不能完全施展。
而從投資效率來看,現階段騰訊醫療板塊的出海仍是戰略目标大于财務目标,以尋找新技術風口,幫助騰訊快速在新市場、新技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服務。
BAT 中最早出海,版圖如何?
全球版圖雛形初現。
出海 8 年,騰訊全球布局了 24 個項目。
在賽道覆蓋上,互聯網醫療、精準診斷、藥物研發、醫療數字化、高值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學等多個核心賽道均納入其中,其中還包括寵物醫療。騰訊對全球醫療創新持續看好。
在市場覆蓋上,騰訊在北美、澳洲、歐洲、印度、北非均有布局。
近幾年騰訊布局的思路也更加清晰。初次進入新興市場,如瑞典、印度、尼日利亞,從醫療服務入局,回歸基礎需求,尋求之後的規模化。此前,投資的瑞典數字醫療保健服務商 Doktor.se 就表示正在準備上市。
而在進入成熟市場,如美國、英國,則寧缺毋濫,尋找 " 硬核創新 "+" 已有一定市場規模 " 項目買入,投資輪次相比前幾年略有靠後。如 Microbiotica 、Novome 都是可能引發行業技術變革。
我們可以把這些年騰訊在海外的 " 招兵買馬 " 看作是國内在醫療領網域 " 攻城略地 " 的精簡版和先鋒版,如今全球布局雛形初具。
圖:數據統計自動脈橙、IT 桔子,國家未标明的為美國項目
當然,上面的這些梳理,可能也只是騰訊資本出海在醫療領網域的一部分,騰訊本身也作為 LP 參與到很多其他投資中去。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今年醫療出海的趨勢,我們更應注意到,當前資本出海正在迭代。
這一輪的資本出海,伴随着中國企業的 " 全球化 ":大批企業基于國内的供應鏈、技術、人才積累,去做全球生意,資本給出海助推。醫療行業如是。實際上這對應着出海紅利期的轉變——從之前以品牌、模式為主的互聯網出海紅利期逐漸變成科技、產業出海的紅利期。
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因而,随着騰訊醫療夢想的向前,未來騰訊系醫療創新企業和自研產品的出海,也必然是其海外布局的另一面。
騰訊也開始了嘗試。
比如,在高端國際醫療服務領網域。2022 年 4 月,北京盛諾一家發生工商變更,騰訊在其中持股 20%,這是一家與國外知名醫院建立官方合作、為中國患者提供海外醫療全程咨詢與服務的專業機構。盛諾一家目前是國内最大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
再比如,騰訊在醫療器械上布局。
2021 年 9 月,騰訊自主研發的 " 肺炎 CT 影像輔助分診及評估軟體 " 已經正式獲批第三類醫械注冊證。騰訊成為國内互聯網科技行業首個獲得醫療 AI 三類證得主。2022 年 3 月,騰訊入股深圳賽禾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正式開始銷售醫療器械。
騰訊也自研了首款将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醫學領網域的產品,騰訊覓影。
從這個角度上講,騰訊的醫療板塊出海遠遠沒有停下來。接下來,騰訊可能需要從去國外找 " 中國故事 ",轉向去國外講 " 中國故事 "。
過去 10 年,騰訊已成為國内 VC 界的 " 榜一大哥 ",手上的項目超過 1500 個。醫療板塊是騰訊投資的 " 第二梯隊 ",也囤了近百個項目,如何把更多中國醫療的創新、創業者推上全球舞台?這是騰訊 VC 新一輪大機會。
或許,這也是騰訊更為長遠而宏偉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