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City Walk之後,城市出行方式該消費更新了,歡迎閲讀。
電動自動車版 City Walk,或許能成為新的潮流。
今天,你 City Walk 了嗎?
City Walk,直譯過來就是 " 城市漫步 "。它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它起源于半個多世紀以前的 London Walks,指的是在講述員的帶領下,按照規劃好的路線行進,對城市的歷史、人文、景觀等進行深度體驗。回到眼下,中國的年輕人在城市漫遊中,更注重體驗感與松弛感。
2023 年上半年,小紅書平台上 City Walk 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超 30 倍。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小紅書用户已 Walk 出 32 萬公裏,相當于繞地球 8 圈。去年,在小紅書發布的《2022 年十大生活趨勢》中位列第五。與飛盤、騎行、户外、露營一樣,City Walk 已然成為都市年輕人在 gap day 精致生活方式。
與商業化味道厚重的飛盤和露營不同,City Walk 強調的是不設限、随心所欲的沉浸式體驗,在漫步中感受城市的歷史古韻和鮮活生命力。而 City Walk 的精髓,或許并不在 Walk 這一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城市漫步過程中的松弛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像 City Walk 騎行版這樣的新玩法開始出現。
當 City Walk 深入人心之後,其存在的形式就會不斷地演化和迭代。甚至,它會潛移默化地改變都市人出行方式。
換一種方式,逛一座城市
城市出行,無非就是自駕、地鐵、公交、騎行這四大交通方式。
事實上,能夠與松弛感能搭上邊的只有騎行這一種。在一場騎行版的 City Walk 中,共享單車的 " 拒籤率 " 極高,出行首選的是復古自行車,牌子鎖定在小布、Tokyobike 和 2wheels —— " 精致消費 " 的背後,是當下年輕人對出行工具的追求,不單單是完成 A 點到 B 點的移動,而是以此來實現價值認同的表達。而消費觀念的轉變,同樣發生在電動自行車的品類中。
從 " 最後一公裏 " 到 10 公裏以上,從通勤交通、生活出行到運動娛樂,電動自行車的用車場景日漸多樣,潛移默化地推動了產品層面往多元化和高端化發展。消費者們對于電動自行車的價值觀訴求,也更傾向于彰顯自己的潮酷态度和個性化品位,而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
首先,在 " 出片率 " 成為社交貨币的當下,顏值往往是驅動個性化消費的關鍵。
傳統的電動自行車以價格為主要競争力,并沒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在品牌基因中也沒有設計的底藴。更重要的是,過去的專利保護較弱,小廠模仿的成本較低,這也導致了設計在電動自行車領網域被逐漸地遺忘。
基于對消費趨勢的洞察,新大洲本田在電動自行車 Honda e: 產品線上,就沿用了本田摩托車的經典設計,并以更加可持續的載體延續下去。
像 ZOOMER e: 就繼承了 2001 年發布的 ZOOMER,并且延續了像圓燈、圓儀表、分體車架、低重心設計等等的車型特征。還有像 Dax e: 的獨特造型,就源自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 Honda Dax,經典的 T 字形(側面視角)一體成型的車體結構,可以提供更放松的騎行姿勢以及更長的鞍座,輕松容納兩人乘坐。
而 Honda Cub e: 則秉承了 Honda Super Cub 的經典外觀,兼具現代美學的簡約,是展現城市生活态度的前衞态度。TA 可以陪着你走街串巷,掠過四季,走過咖啡廳,走過書店,帶你領略城市生活的優雅與格調,為你的 citywalk 注入新的色彩。
其實,越是注重產品設計的消費者,就越會看重其内在的能力。正如我們俗話所説," 始于外表,忠于内在 "。而對于電動自行車而言,最為重要的内在能力,莫過于電池。
在過去,電動自行車由于成本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絕大多數產品都在用鉛酸電池。但鉛酸電池的天然弊端,嚴重影響了電動自行車的普及。包括了鉛酸循環次數少,壽命較短,需要頻繁更換電池;充電時間較久;電池存在自放電現象,長時間不騎會使電池損壞。
像 Cub e: 就搭配了高品質三元锂電池,可續航 65 公裏以上,充放電次數高達 2000 次,使用壽命長。而 Dax e: 更是采用了 48V24Ah 大容量電池——重量僅有 8.9 公斤,單手輕松提取的輕量化锂電池;能夠實現 25km/h 時速及 80 公裏以上續航。每天 10 公裏,一周僅需充電一次。
锂電化,是電動自行車是必然趨勢。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22 年锂電池兩輪電動車在整體市場中的銷量占比約為 25%;在長續航和車輛重量的雙重影響下,對密度高、容量大、質量小的電池需求會不斷增加,未來锂電池滲透率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續航的提升,其實更像是出行半徑的擴大,同時也是使用場景的擴充。傳統的兩輪電動車,或許只是從地鐵站到家之間的 " 擺渡車 ",又或許是從家到菜市場之間的 " 買菜專車 "。但随着兩輪電動車的锂電化,原本簡單的 " 最後一公裏 ",能夠逐漸地變為城市中的新潮零碳出行。
電動自動車版 City Walk,從本田開始,或許能成為新的潮流。
拿捏 Z 世代,要懂他們的心
有人説 Z 世代的消費者最難伺候,他們往往是既要、又要、還要。比如在手機行業中,Z 世代的年輕人就既要高顏值、又要高智能,還要高性能。對他們而言,電動自行車亦是如此。
從艾瑞咨詢的調研來看,用户最關注的還是電池續航、安全性、舒适性。但同時,對于對于智能化的需求也在快速攀升,有 83.9% 的車主在購車時更偏好購買有智能化功能的兩輪電動車——翻譯一下就是,既要玩得爽,又要騎得爽,還要夠安全。
為了充分滿足 Z 世代消費者的需求,本田的方式是 " 以技術降維革新 "。
在智能化層面,本田造汽車的能力,直接讓兩輪自行車的體驗有了躍升。
像 ZOOMER e:就配置了汽車上才有的定速巡航功能。在兩輪自行車上引入定速巡航,可以有效緩解手腕疲勞,讓長途騎行更加輕松。甚至,ZOOMER e:還能夠和新能源汽車一樣提供兩種動力模式,适應多種使用場景:比如,D 模式能夠提供柔順的騎行體驗,而 S 模式的起步有力,加速更猛,動感十足——類似于汽車上運動模式。
此外,本田在電動自行車上引入的 Wi-Box 功能,應用汽車級 CAN 通訊協定,能夠實現 NFC 無感解鎖、邊撐感應功能,讓用車更加高效。很多智能汽車上該有的互動體驗,在本田的電動自行車都能實現,例如帶遠程車控、車機動态的智能 App,甚至它還支持 OTA 空中更新。
在騎行體驗與安全方面,本田拿出了摩托車大廠該有的樣子。
以 S07 為例,它采用的川南減震器和競帆品牌座墊,都是新大洲本田摩托車配套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像川南減震器經過反復路試和專業調校後,能讓 S07 這款產品在騎行颠簸路段時更加舒适。而競帆品牌座墊,采用高密度高回彈海綿填充,做工細致,回彈效果好,且不易變形。
此外,S07 還采用了博世電機,該電機引入新型恒磁材料,高純度無氧銅,轉化效率更高。相比其他 " 雜牌 " 的電機,博世電機的品控更嚴格,故障率更低。在與安全直接相關的輪胎與刹車上,本田更是不惜成本。像 S07 選用的是建大輪胎,該輪胎抓地效果好,配合刹車可有效縮短刹車距離。而針對目前市場多采用單缸碟刹的情況,本田則采用了對置缸碟刹,雙向發力,制動穩定,刹車效果好。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本田兩輪自動車出擊,主打一個 " 技術降維 "。
實力大廠,重塑電動出行賽道
過去十年,中國本土電動自行車賽道可謂千帆競技、百舸争流,大浪淘沙之下逐漸出現了領軍企業,也讓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規模站上了全球之巅。
但從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品類規模化并進入快速發展後期會逐步進入品類精細化,細分創新及產品綜合競争力深度競争階段,逐漸從量的競争走向質的競争。質的增長,背後則需要深入設計、產業鏈、生產制造、品牌渠道等等的層面進行創新。
説白了,只有大廠,才能在電動自行車賽道掌握勝券。
成立于 2001 年的新大洲本田,可謂是 " 兩輪界的二十年老兵 "。在這條心的賽道上,新大洲本田能夠活用本田在全球的技術資源。在硬體設施、軟體及人才培育上不斷強化,自主研發競争力提升顯著。通過自主開發、與本田聯合研發的產品,在兩輪市場長期占據市場大頭。
多年的市場和技術積累,讓本田的電動自行車從產品定義階段,就具備了更強的領先性。截至 2022 年 6 月,新大洲本田共申請專利 234 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 24 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96 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114 項。除此之外,為了确保每一款產品的質量,本田的測試必須 " 從嚴處理 "。像新大洲本田就具備本田專業的測試跑道,可進行強度、耐久、耐塵、耐水、耐泥、制動、噪音等涉及十餘個相關領網域的測試手段;擁有對包含車架在内的整車及零部件進行強度耐久的試驗手段。此外,新大洲本田還具備對電裝功率、配光、聲壓、電池充放電等性能及品質的驗證能力,能夠進行二輪摩托車和電動車的獨立開發。
最後,生產環節更需要保證產品的 100% 可靠。
俗話説的好,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新大洲本田導入了本田先進的生產工藝,從原料、生產、裝配,到測試、包裝、倉儲、出庫,實現整條脈絡清晰的自動化流程線;焊接、壓鑄、機加、塗裝等領網域,最大化使用機器人,打造最具 QCD 競争力的現代化、智能化二輪工廠。
新大洲本田還運用品質生產信息反饋系統、自動識别自動報警系統構築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全面嚴控產品質量。從部品檢測、整車裝配到完成車檢查,五十多個項目的檢測全過程進行品質監控,嚴格遵循不接收、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品的三不原則,确保 100% 合格。
總之還是那句話,拼質拼量,還得是大廠靠譜。
寫在最後
即便是電動化時代,中國依然是兩輪車大國。
《2022 年度兩輪綠色出行指數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城鎮内兩輪出行約占出行總量 30%。當下,我國電動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了 3.5 億,也就是説,平均每 4 個人就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這是一個年銷量高達 5000 萬輛的巨大市場,并且依然保持增長的态勢。
在全新的賽道上,新大洲本田既有老練的制造業經驗,又有對年輕消費者的洞察和理解,更有新潮和可靠的產品矩陣。拉動下一輪城市出行的消費更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