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飛書裁員,意味着國内SaaS沒有前途嗎?,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易旻昊(ID:yiminhao201802139),作者:易旻昊,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2024 年 3 月 26 日,飛書發布全員信:宣布适當精簡規模,進行新一輪組織調整。
據傳此次調整規模涉及 1000 人,内部轉崗機會不大。
對大部分人來説,大廠裁員就是吃個瓜,因為大部分人都進不了大廠,又很喜歡吃大廠的瓜。
但對于持續關注企業服務市場的公司來説,确實非常難受:
後面融資更困難了。
釘釘、企業微信和飛書已經是國内 ToB 業務的天花板。
即使在國外,過去十年,ToB 業務也是全球 VC 投資公司看好的熱門賽道,包括雲計算、SaaS、RPA、開源、數據庫等等。
2020 年初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崛起,雲端一體打通,提供了協同工作的最優體驗,一時間,也成為很多互聯網公司轉型或新增賽道的目标和信心。
國内企業級市場需求極大,客户對應用認知不斷提升,又是一個萬億級的藍海市場。
國外的 SaaS 行業發展非常好,也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咱創新不行,抄作業還不會嗎?
那個時候,SaaS 創業公司是投融資市場的流量明星,國外有成功案例,國内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手握大把現金流,于是乎:
學 ToC 的打法,在資方的建議下,學習滴滴,通過戰略性虧損搶占市場。
高工資招聘技術人員、產品經理、營銷總監、客服人員、售前顧問、行業專家,花大價錢做營銷推廣,等到產品問世就開始被市場啪啪打臉:
SaaS 軟體付費率低;
研發和運營成本高,對現金流要求高;
國内的 B 端客户太難伺候了。
SaaS 交付重且客單價低,市場教育時間不足,營銷推廣費用居高不下,但客户體驗一般,服務也只有線上服務,因為線下交付成本太高了,很難去做支撐,成交了點客户還存在流失風險。
續費率低,客户流失,又導致資金流緊張,更難做好客户體驗。
還有一個黑天鵝事件就是現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
擁抱 AI,開始搞大模型。
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資本和渣男很像,都是喜新厭舊的,對 SaaS 服務賽道就沒那麼關注了。
形成惡性循環,很多公司融完 A 輪就倒閉了。
根據我的經驗,在 ToB 營銷領網域,靠大力出不來奇迹,靠買量很難獲客,錢都被流量平台賺走了。
在企業 IM 市場,釘釘已經把大部分功能免費開放了,是靠生态公司盈利;搞私網域流量的一般都會用企業微信,最後飛書夾在中間很難受。
技術不是問題,能力不是問題,經營和商業模式才是問題。
前幾年我也做過一段時間的某頭部大廠的 SaaS 服務在西北五省的市場推廣,和很多 B 端企業交流過,我發現:
國内的 B 端付費客户主要是大 B 客户,比如中字頭、國字頭或者省字頭,天然帶有定制化的服務性需求。
而 SaaS 的本質其實是需要依靠大量的低客單價的小微企業支撐起來流量的,靠的就是量大便宜,和塔斯汀的商業邏輯比較像。
真正衡量 SaaS 產品的成功标準就是續費率。
再換句話説,SaaS 企業本質上是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公司最主要是做規模。
大客户能做案例,但僅僅靠大客户市場形成不了規模,服務廣闊的中小企業市場,甚至全球中小企業才是互聯網公司的起點和歸宿。
但是尴尬的是國内中小企業,特别是創業公司經營太困難了,吃了上頓沒下頓。
現在的環境下,人比軟體更便宜,當然就對什麼降本增效的 SaaS 產品不感興趣了。
西安一個短劇導演給我開出了 200 元的天價,我都心動了。
" 這次裁員最主要還是因為前期堆的人真的太多了。另外,飛書的核心邏輯是依托字節的成功經驗和管理實踐,而這一套東西放到很多公司是低效甚至失效的。" 西安某前飛書的產品經理是這樣看待這次的 " 廣進計劃 "。
考慮到大環境,字節的聚焦主業,降本增效等等因素,前面都有了解散遊戲部門,這次裁員也挺正常。
我仍然看好 AI 和數字化的發展。
任何組織,哪怕強如字節,也是要向商業化低頭的。
所以個人找工作不是進了大廠就萬事大吉了,還是要看這個業務是不是公司的現金奶牛?虧損了多久?管理層還能容忍多久?
像飛書這個項目,人力成本這麼高、人均產值這麼低,管理層能忍這麼久肯定是真愛了。
一些老平台比如金山、唯品會,新聞不多,穩居第二梯隊,但利潤挺好的,也沒有那麼多廣進計劃,裏面的小夥伴相對比較輕松。
還有靠版權和收房租吃飯的,這裏就不點名誇獎了。
商業化變現永遠是創業公司最重要的事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易旻昊(ID:yiminhao201802139),作者:易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