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兒科醫生:寶寶幾天不拉大便,需要幹預嗎?,歡迎閲讀。
屎尿屁,向來是媽媽群中的經典話題。而攢肚,又可以説是養育過程中的未解之謎。
怎麼回事?寶寶已經 5 天沒拉了!
看起來也不像是便秘的樣子啊!
能吃能喝精神好,到底要不要去看醫生啊!
在丁香媽媽的後台,關于孩子攢肚的留言也經常出現。
被孩子的一坨便便感動得老淚縱橫
圖片來源:後台留言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攢肚?攢肚到底要不要治?我們請兒科醫生周瑩來説説。
傳説中的攢肚
到底是啥?
工作中,我經常會碰到有些家長心急火燎地問:
周醫生,我家小寶 5 天沒拉臭臭了怎麼辦?是不是攢肚了 ?
哈?哪個 z ǎ n?哪個 d ù?
説真的,在醫學院期間,在我的兒科教科書上,在我的兒科考試裏,從來沒有出現過「攢肚」這個名詞解釋。
後來發現,原來「攢肚」并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都會有這種情況。
我見過攢肚三四天的、六七天的,甚至長達 1 個月的,不過這個屬于極端案例了。
攢肚沒有一個明确的醫學説法。通俗來講,就是一些小嬰兒在滿月之後,毫無征兆地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從一天拉幾次突然變成幾天不拉一次的現象,母乳喂養的寶寶更常見。
對于愛娃心切的家長們來説,孩子兩三天不拉還能忍,可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不拉,可不得急壞嗎?
還真不用急。
攢肚不是件壞事,反而是寶寶消化系統發育的标志之一。
要説清楚為啥,先來了解下便便的形成之路。
便便的形成之路
食物首先在口腔裏被嚼碎後進入胃。
被消化成粥狀的物體後,進入小腸。
在小腸裏,大部分的營養都被消化吸收,食物殘渣和部分水、無機鹽被運送到大腸。
最後一些水和無機鹽被大腸「薅」走,剩下來的就是渣渣了。
渣渣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大腦就會開啓警鈴:喂喂喂!快爆倉了,該排泄啦!
便便就這樣被拉出來了。
簡而言之,便便就是食物營養被吸收完之後剩下來的殘渣。
便便也不是想拉就能拉的,還得看身體的消化吸收給不給力,食物殘渣攢得夠不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為什麼孩子會攢肚?
回到我們的主題,孩子攢肚其實就是攢便便的過程。
新生兒時期,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還沒發育好,所以 1 天會拉四五次甚至七八次。
滿月後,孩子身體内消化系統的產酶會明顯增加,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大大增強。這就導致產生的食物殘渣太少,不足以刺激直腸蠕動排便,攢肚就出現了。
這也可以説明媽媽的母乳營養均衡,滿滿的都是精華。
所以,攢肚不是排不出便,而是便便不夠排。只要孩子生長曲線趨勢良好、發育正常,就不用太擔心。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個方法區分
孩子是攢肚還是便秘?
雖説攢肚很正常,但孩子幾天不拉,很多媽媽擔心會是便秘,畢竟這倆實在太容易混淆了。
判斷起來也挺容易,攢肚是沒東西可拉,便秘是想拉拉不出來,大家可以從 3 個方面來區分。
看精神狀态
吃喝如常 or 煩躁奶量少
攢肚是正常的,所以寶寶吃喝都跟平時差不多,但便秘就難受煩躁,肚子裏一直有「存貨積壓」,喝奶就會比平時明顯少很多。
看拉便便時的表現
順暢 or 痛苦
攢肚的孩子拉便便時很順利,不會有痛苦的表情。
但便秘的寶寶就會比較使勁,五官肉眼可見地用力,甚至臉漲得通紅。
看便便的性狀
黃色軟便 or 幹硬便便
攢肚的孩子拉的是軟便或者糊樣便,而便秘孩子拉的可能是幹硬的、一粒粒,甚至帶有血絲或者黏液,比如下面的 1 号 2 号選手。
用一張圖總結就是:
其實,對于 6 個月以前還沒加輔食的孩子來説,平時「大便少」基本都是攢肚,真正的便秘很少。
實在擔心
可以這樣幫娃排便
孩子攢肚不需要處理就會慢慢好轉。但除了靜靜等待,難道真的啥都做不了嗎?
在這裏教大家一個方法——腹部按摩法
● 腹部按摩法
無論是孩子攢肚還是脹氣,亦或者是平常撫觸按摩,都可以做。它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氣體及便便的排出。
以孩子肚臍為中心,雙手分别從左下滑向右上(相當于孩子腹部的右下到左上),兩只手交替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做 3~5 次。
説到底,攢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時候到了自然就會拉。但誰叫當媽的都有一顆「玻璃心」呢?實在擔心,那就去找醫生看看吧,至少心裏的大石頭落下了。
沒有攢肚也不代表吸收不好。每個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腸道菌群也有所差異;大腸的長度也影響排便。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排便次數。
關于寶寶排便多少這件事家長其實不用太糾結,只要孩子狀态好,偶爾多點少點都正常。
本文專家
周瑩
合作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學院臨床醫學碩士
卓正醫療兒科醫生
馬學梅
審核專家
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 副主任醫師
策劃制作
監制:大力
排版:錘錘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