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地王頻現!成都1月内兩次刷新單價紀錄,樓面價突破4萬/平,歡迎閲讀。
财聯社 3 月 27 日訊(記者 李潔)距離成都上一次刷新樓面價紀錄僅 16 天,該市單價地王便再次 " 易主 "。
3 月 27 日,成都推出的金融城三期 H10 地塊引發激烈争奪。該住宅用地出讓面積約 32495 平方米,起拍價 16.25 億元,起始樓面價 2 萬元 / 平方米。
該地塊在開拍前便吸引了大量市場關注,本次出讓引業華發、華潤、中海、建發、招商蛇口等 10 家房企競拍。經過 213 輪競價後,該地塊最終被建發集團以 33.47 億元的價格摘得,成交樓面價 41200 元 / 平方米,溢價率高達 106%。
這一成交單價再次捅破成都樓面價天花板,成為成都土拍史上,第一宗樓面價突破 4 萬元的住宅用地。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成都近半年内第三次打破單價地王紀錄,而其距離上一次刷新紀錄僅過去 16 天。
今年 3 月 11 日,高新區桂溪街道地塊經過 130 餘輪激烈競争,被招商蛇口以 27 億元的總價斬獲,成交樓面價 31700 元 / 平方米,溢價率 70.4%,一舉成為成都當時新的單價地王。而在此之前的單價地王紀錄,是由貝殼旗下貝好家創造的。去年 9 月 20 日,貝好家以 27300 元 / 平方米的樓面地價拿下金融城三期 H12 地塊,曾創下當時成都樓面地價天花板。
對于成都樓面價短期内多次被刷新,分析師認為,一是因為當地市場交易量較為穩定,供需較為平衡,二是因為該地塊具有位置優勢以及房企對未來市場的預期有關。
"2025 年以來,成都核心區網域土地市場持續保持高熱,優質地塊普遍高溢價成交,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下場争奪,樓面地價連續大幅刷新,體現了開發企業對成都核心區網域市場的高度認可。" 中指院成都公司總經理黃雪稱。
從新房供應及成交情況來看,據中指院數據,2025 年 2 月成都市新建商品住宅 2 月供應面積為 50 萬平方米,同比上升 21%,環比下降 41%;新房成交面積為 101 萬平方米,同比上升 57%,環比下降 0.3%。
數據顯示,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整體平穩,截至今年 2 月末成都可售新房面積為 1752 萬平方米;出清周期(按 12 個月計算)為 13.8 個月,較上月下降 0.7 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2 月成都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 17546 套,同比上升 88.8%,環比上升 2.1%。2 月成都二手住宅成交面積為 167 萬平主米,同比上升 84.6%,環比持平。
從地塊自身資源禀賦來看,黃雪介紹,今日成交的金融城三期 H10 地塊對面,即為已基本建成的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金融城校區),一街之隔則是貝好家去年摘得的金融城三期 H12 地塊。
事實上,2025 年以來,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土拍升温。截至 3 月 27 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天津等地成交樓面價均創新高。
2 月 25 日,上海以協定方式出讓靜安寺附近兩宗地,其中 095-7 地塊為住宅用地,總價約 4.87 億元,占地面積約 0.21 公頃,容積率 1.44,折合樓面價約 16.11 萬元 / 平方米,成為全國新的單價地王;2 月 26 日,天津和平區山東路地塊成交樓面價 43449 元 / 平方米,刷新 2018 年以來天津市樓面價最高紀錄。
3 月 18 日,北京海澱樹村地塊被中海地產以 75.02 億元的價格摘得,成交樓面價 102347 元 / 平方米,刷新北京涉宅用地成交樓面價最高紀錄,之前最高紀錄為 1 月 2 日建發競得的海澱朱房地塊,成交樓面價 95407 元 / 平方米。
随後于 3 月 25 日,杭州濱江西興單元地塊被濱江斬獲,72915 元 / 平方米的成交單價,刷新杭州涉宅用地成交樓面價最高紀錄。之前最高紀錄為今年 1 月 24 日濱江競得的湖墅單元地塊,成交樓面價為 64834 元 / 平方米。
對于一些核心城市部分地塊異常火爆的原因,一位全國 TOP10 房企管理層表示,去年 "926" 政治局會議之後,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拿出很多優質 " 壓箱底 " 寶地。這些核心區網域很多地方多年沒有土地供應,需求一直得不到有效滿足,只要有新項目推出,新房去化速度較快,因此這些區網域的地塊成為房企關注的焦點。
中指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也認為,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土拍升温,與土地市場供需兩端變化均有關系。
" 一是各地政府加大優質地塊的供應力度,一季度各地推出了不少位于城市核心區、配套成熟的地塊。二是房企看好核心城市新房市場銷售回穩态勢,補倉意願較高,同時年初所拿地塊能在當年進入銷售階段,有助于企業回籠資金,提升周轉效率。" 曹晶晶稱。
上述 TOP10 房企管理層認為,當前房企投資拿地都是優中選優,不能拿錯一塊地。由此各家企業均優先選擇對核心城市核心區網域進行投資,所以造成熱點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地塊熱度較高。
" 短期來看,在房企拿地持續聚焦的背景下,今年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仍保持較高關注度。但城市能級不高的土地市場,仍面臨一定壓力,城市及區網域分化現象将延續。" 曹晶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