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全球掀復現「室温常壓超導體」熱潮,中國隊已肝十幾小時,韓國團隊卻内讧了,歡迎閲讀。
室温常壓超導,這回是真的鬧大了。
不止是在國内連上熱搜,火速出圈引爆大眾讨論。
鉛磷灰石價格也在 24 小時之内迅速被炒了起來。
而物理界的科學家們,更是第一時間拉開了一場全球復現行動。
知乎上,就有答主透露,一個來自安徽的實驗團隊已經爆肝搞了十幾個小時,正在努力復現結果。
瞬間引發的關注量之大,連國外友人都被吸引了過來。
有意思的是,因為論文中合成步驟看上去并不復雜,還真有國外網友準備 " 手搓超導體 ",連夜采購了一波原材料。
這位本職為航天公司工程師的大哥透露:今晚實驗就開整!2-3 天看結果。
連 OpenAI 聯合創始人 Andrej Karpathy 也被吸引過來,前排點贊圍觀。
這一波,可真是把大模型的風頭都給蓋過去了。
全球開動復現實驗
這次韓國團隊的研究之所以會掀起如此 " 復現熱潮 ",用網友的話來説就是太簡單了:
簡單到高中實驗室就能復現(若論文為真)。
而在 arXiv 上被熱議的兩篇論文中,有一篇就針對如何制備 LK-99 超導體給出了詳細的流程。
大致分為三個大步驟:
合成黃鉛礦 Pb ₂ ( SO ₄ ) O
合成磷化亞銅晶體 Cu ₃ P
生成常温常壓超導體 Pb ( 10-x ) Cux ( PO4 ) 6O
若是按照這個方法,有網友就估算:
在材料和設備齊全的情況下,最少僅需 34 小時就可以合成出 LK-99 材料。
(國内外 " 選手 " 紛紛加班加點,似乎想要争做 " 復現第一人 ")
例如國内玩家這邊,一個名為 " 半導體與物理 " 的網友開始實驗直播,還順便把實驗步驟一一都放了出來。
這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及的 " 安徽小分隊 ",他們從 7 月 26 日開始熬夜搞,帖子發布後立即引起大量網友吃瓜圍觀。
下面是這位網友分享的實驗步驟。
第一步,準備合成 Cu ₃ P,将銅和磷粉末按照比例在坩埚中混合。
第二步,壓片 Cu ₃ P。
第三步,将混合粉末密封在每克 20cm 的密封管中,然後用真空泵抽至絕對壓強為 10-3torr(約等于 0.13Pa),抽真空後封管。
最後,放進馬弗爐燒制,一共需要燒制 3 天左右。
合成黃鉛礦後,還需要合成磷化亞銅晶體,進而才能生成論文裏説的 " 常温常壓超導體 "。
而就在馬上能見分曉的時候,這個復現實驗的帖子被悄悄删除了。此舉也引來不少網友吃瓜,知乎上甚至有專門話題讨論起來。
對此就有網友分析認為,很大可能是紀律問題,一般實驗室都會對保密有所要求。
雖然熱帖沒了,但還是有很多網友以身試法,表示自己也在搞復現。
這不,B 站科普區知名 up 主 " 真 · 鳳舞九天 " 就喊話已經在着手準備了!并表示,會給大家拍個實驗全流程。
另外一邊,海外 " 選手 " 也馬不停蹄的開始實驗,實時在網上直播整個實驗進展,還專門給實驗搞了個話題:
MeissnerEffectOrBust。
不過他是個業餘愛好者,剛剛開始準備基礎設備,速度應該不如專業實驗室的快。
比如,第一天這位老哥除了準備基礎設施,就在等 PbO 和 Pb ( SO ₄ ) 的到貨。
一天半,東西基本到貨了,Cu ₃ P 還在發貨中,估計本周五或周一到。
最新進展是,老哥的團隊今晚會把 PbO + Pb ( SO ₄ ) 放入爐中燒制。
在更新進展同時,他還指出,現在多數關于燒制 PbO + Pb ( SO ₄ ) 方法的論文,都是在不帶蓋的容器進行,但韓國團隊是在真空狀态下操作的。
所以,團隊會在 " 真空和開放 " 兩種環境下都試試,看看效果。
總而言之,這次 " 復現熱潮 " 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字,簡單。
而且不同于此前印度老哥(Dias 團隊)那一波研究,韓國團隊是把流程和證據都給了出來。
想要更深入了解相關研究,可以戳《首個室温常壓超導體》了解一下。
不過在一派熱火朝天中,也有人呼籲冷靜。
比如 OpenAI CEO 奧特曼:
我很想相信,但我們是不是對抗磁鐵過于興奮了。
南京大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聞海虎有類似的觀點。他對南方都市 - 報表示," 視頻顯示的磁懸浮應該是一種弱抗磁效應所致,與超導磁懸浮有明顯區别。所以,我的判斷是似是而非的假超導現象 "。
One More Thing
具體結果,還是得等子彈飛一會兒。
不過此事熱度之大,倒是先把花邊新聞給拱了出來。
有網友發現,這個船新室温超導材料的研究團隊,同時在 arXiv 上傳了兩篇論文:一篇列有 6 位作者,而另一篇只有 3 位。
并且 3 位作者這篇,标題是《首個室温常壓超導體》。
諾貝爾獎最多由三人分享。
還有網友八卦出了更多細節:
這項研究的兩位主要作者李碩培(Sukbae Lee)和金智勳(Jihoon Kim),自 1999 年以來就在陸陸續續研究 LK-99 這種材料。
2018 年,李和金拿到了外界投資,"2+1" 這篇論文中的另一位作者權永萬(Young-Wan Kwon)也因此加入了他們的研究。
而 "2+4" 論文中的金賢泰(Hyun-Tak Kim),是美國威廉瑪麗學院的物理學教授。這位萬引大佬,是李和金在開始寫論文時,拉過來合作壓陣的。
一篇韓國報道顯示,在 2020 年時,李碩培就向 Nature 提交過他們的成果,但時值另一位神人 Ranga Dias 搞出了大争議,Nature 就婉拒了他們。作者團隊決定先在其他期刊上發表這篇論文。
于是抓馬就來了。按照金賢泰自己的説法,《首個室温常壓超導體》這篇論文,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就被傳到了 arXiv 上。
并且這篇論文,是不帶金賢泰等人的名字的。
第二篇論文随即在幾個小時後,也被傳到了 arXiv 上。這一回被 " 除名 " 的,是權永萬。
正如英偉達 AI 科學家 Jim Fan 所説,這事兒發展到現在,有發現的興奮,有被搶發的恐懼,有腎上腺激增的時刻,也不乏人與人之間的抓馬。
總之,因崔斯汀。
參考鏈接:
[ 1 ] https://twitter.com/8teAPi/status/1684385895565365248/
[ 2 ] https://n.news.naver.com/article/366/0000920152/
[ 3 ]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72782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