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冷靜!DeepSeek的出現,是孩子數學學習的“神助攻”還是噱頭?,歡迎閲讀。
先預告一下,這周五(2 月 14 日)早上 10:00,我和學而思新課标研讨負責人王明陽老師會在【東一句,西一句】直播間深入探讨以下話題:
● AI 時代,數學的新挑戰在哪?
● 如何針對新題型,抓住新考點?
● 如何針對高頻考點,進行深度拓展?
如果您對這些話題感興趣,希望孩子在新學期把數學學明白,考高分,歡迎點擊以下的直播預約,讓我們一起為新學期孩子的數學學習助力!
Hello 大家好,我是小半爸!
這個春節,Deep Seek 可以説是火爆全場。昨天我看到一個數據,DeepSeek 在短短 7 天,就實現了 1 億用户的突破,同樣的用户量,ChatGPT 花了 2 個月,微信則是花了 1 年 2 個月。
而最近這一周,當 DeepSeek 以 " 數學輔導專家 " 的姿态出現在各種教育類自媒體發布的短視頻和文章之後,更是迅速掀起了一波狂歡浪潮:有文章宣稱它能用蘇格拉底式提問重塑數學思維,有視頻演示它秒解奧數題的驚人速度,更不乏 "AI 導師将取代數學老師 " 的驚悚預言。
馬上要開學了,有家長在後台留言追問:" 小半爸,新學期 DeepSeek 助力孩子學數學,是神器還是噱頭?"
接下來,我就結合我對 DeepSeek 實測體驗與自己多年帶孩子學習數學的體會,來回答兩個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
一、DeepSeek 能助攻孩子提高數學成績嗎?
1.
DeepSeek 的優勢
面對對單個知識點或者單道題,DeepSeek 能很好地發揮它的搜索和深度思考功能,給予詳實的解答。
比如面對 " 雞兔同籠 " 這類經典數學題,DeepSeek 确實展現出驚人優勢:快速生成三種解法,自動匹配同類題庫。
這種 " 手術刀式 " 的精準輔導,特别适合有自學能力的孩子,快速幫助他們定位知識漏洞,通過 DeepSeek 生成的專項訓練實現查漏補缺,讓他們的學習錦上添花。
2.
DeepSeek 的不足
當我們将視線從單個知識點或者單題解析移向完整的學習閉環時,DeepSeek 當下的局限性便會顯露出來:
(1)缺乏情緒價值:
教育,説到底,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心靈交流。優秀的數學老師,懂得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來調整教學方法。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老師會耐心放慢速度,一步步引導;要是孩子數學天賦好,老師就會設定一些 " 認知挑戰 ",激發他們的潛能。這種用心的引導,能讓孩子真正愛上數學,而不是僅僅學會做題。
而 DeepSeek 的輸出教學理性有餘,但感性不足。标準化的 " 解題步驟 123" 是很清晰且有邏輯,缺乏老師對孩子學習情況和情緒狀态的觀察,只會按部就班地接着推送下一組信息。
(2)知識不成體系:
學習一門學科,把一個個知識點能理解清楚誠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把這些知識點,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構造成一個知識體系。而這正是一個好教材、好課程、好老師需要引導孩子去做的。
在 DeepSeek 的實測中發現,當孩子問 " 為啥我們得先學加減法,再學乘法 " 時,DeepSeek 能詳細講清楚加法、減法和乘法各自的規則。但它不會把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串起來講給孩子聽。
比如,它不會告訴孩子 " 世上本沒有乘法,加法的次數多了,就有了乘法。乘法是為了提高加法的效率 "。也不會在教 "3 × 5" 時,提醒孩子之前學過的 "5+5+5"。這些細節,對于理解數學來説,其實很重要。
(3)會犯一些低級錯誤:
在解決深圳南山區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時,DeepSeek 在某些題目上表現良好,但在一些題目上也出現了錯誤。
例如:題目 10:題目要求判斷哪些選項體現了乘法分配律。DeepSeek 在分析過程中雖然給出了詳細的推理,但最終答案錯誤,将正确答案 D 誤判為 B。
類似這種看起來頭頭是道,但最後答案搞錯了的解題分析,對于缺乏判斷能力的學生,特别是低年級小學生,無異于知識體系的小陷阱。
小半爸的觀點:
正如我前面説的,DeepSeek 對數學能力已經很強的孩子,是錦上添花,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但對大多數普娃的數學學習,還不能做到雪中送炭。
DeepSeek 的定位就還是一個工具,尚無法替代數學老師的角色,對孩子數學成績提高的幫助,目前更多是個噱頭。
二、新學期即将開啓,怎麼學好數學?
我的建議是守正出奇!
出奇指的是,擁抱前沿 AI 技術,關注最新發展,家長和孩子一起多去試用 AI 們的最新功能,比如單題的講解。
守正是説,在即将開啓的春季學期,依然按照之前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為孩子設定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标
小學數學的學習,主要是針對兩大塊内容:課内數學和小學奧數。基于此,孩子們的小學數學可以有四個目标位:
它們的自我定位、目标設定、學習方法和教輔工具選擇都各有不同,我們逐一來看。
目标位一:課内高分
如何自我定位:校内數學成績在班級 80% 以下,也就是平常説的數學普娃。
目标設定:很明确,就是争取校内數學考試考高分。
學習方法:這部分孩子的基本功還不夠到位,需要重點抓好計算能力和課本上的基本概念。
教輔工具:
《計算能手》重在口算練習,每份練習完全與課時同步,還配有綜合檢測,幫助學生檢測能力水平。兒子從 1 年級就開始在用,堪稱經典。
這套《圖析巧解應用題》由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組的編委老師親自主編,非常專業權威!
正因為編者非常了解教材,所以覆蓋了小學所有的的知識點,方法思路和課内都是一致的,既能拓展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切實提高數學成績。
洋葱學園 APP(原洋葱數學)最大的特色:1)就是把知識點拆得很細致。像剝洋葱一樣,把數學基礎概念一層層拆解,用 5~8 分鍾動畫視頻講解一個知識點,讓孩子徹底搞清楚,弄明白。2)和主流數學教材做到了單元級别的同步。
《學而思新數學思維》課程,結合新課标,循序漸進,把小學 1-6 年級知識點總結成四個模塊: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課程設計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全面覆蓋基礎内容和思維訓練。
這樣精耕細作的教材同步學習,無論孩子基礎如何,都可以用它來查漏補缺,扎實地掌握數學基本概念和常見的解題思路。
目标位二:淺奧思維
如何自我定位:校内數學成績在 80~95 分,進入 " 數學成績不錯 " 的隊伍。
目标設定:校内數學考試争取滿分的同時,開始接觸淺奧,一方面形成對課内知識的降維打擊,另一方面,拓展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習方法:這群孩子要想争取校内數學成績達到滿分水平,依然要練習計算能力,另外就是通過刷成套練習題,來發現和彌補在基本概念和解題思路上的漏洞。
與此同時,在系統的淺奧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課内部分,《黃岡小狀元》除了每課時的練習題,還包含測試卷。題目設計緊貼課本,将課堂講授的知識點,以填空、問答等形式再次展示在孩子面前,幫助他們夯實吃透。
淺奧部分,上圖的《舉一反三》、《學而思新數學》課程,都是适合大多數孩子的淺奧教輔,難度略高于校内數學教學。對孩子數學思維的拓展和數學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
目标位三:小奧成績
如何自我定位:校内數學成績在 95~100 分,是 " 數學成績優秀的孩子 "。
目标設定:排名在這個級别的孩子,他們的目标不只是培養數學思維,而且還要能出成績,助力小升初提前上岸。
學習方法:如果説前兩個目标位的孩子,還可能通過教輔和家長的協助,自行完成。到了小奧要出成績這個目标位,就必須依靠線下的培訓班了。
道理很簡單,提前上岸的指标是很少的,參與 PK 的孩子們都很優秀,競争相當激烈,沒有線下老師的指導很難能脱穎而出。
教輔工具:前面提到的《計算能手》《黃岡小狀元》,對課内數學依然需要且必要。至于小奧的學習,線下培訓班會提供教材,大部分都是定制的。
《天天練》:這是一款由清北學長團隊精心打造的綜合性拓展類 APP。其中的數學模塊特别實用,分為同步課程和思維訓練兩大部分。同步課程緊密貼合校内數學教學,幫助孩子鞏固基礎知識;而思維訓練部分則專注于奧數思維的培養,每個知識點講解僅需 3-5 分鍾,簡潔明了,非常适合走課外延伸和奧數競賽路線的學生。
目标位四:競賽角逐
如何自我定位:孩子的校内數學成績完全不在話下,已經名聲在外,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數學牛娃。
目标設定:他們的小升初上岸基本不成問題,數學學習的目标是在初高中參與競賽角逐。
學習方法:選擇走競賽路線是非常艱辛的,道路漫長,且各種艱難險阻,且登頂機會甚小。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要在線下,跟着名師學習。注意,不是跟老師,是跟名師,而且可能還不止一位。
教輔工具:名師會指定的。
◆第二件事:培養和提升計算能力和數感
要想學好數學,計算能力首先要過關。太多孩子因為計算能力不過關而吃大虧,小學都還好,題量不大,計算不好就是丢些冤枉分。到了初高中,題量一大,計算不給力連題都有可能做不完。
所以我經常説:數學招數千萬條,提升計算第一條。
如何提升計算能力,這有 3 條建議。
适當超前
計算和認字一樣,小學階段是主戰場,但早點開戰對大多數孩子是可行的。學前就可以開始,這樣的超前沒毛病。
刻意練習
強調刻意訓練,要有時間限制,同時對準确率有目标,力争每次達标。
另外,巧算固然是計算的高階要求,但千萬别忘了,所有數學的高手都有很強的硬算能力。所以要讓孩子适當做一些復雜的硬算練習,多位數加減乘除,和四則混合運算。
比如四位數乘以四位數的練習(如下圖),看似普通,但最多會涉及 4X4 次數的乘法,再加上 7 次豎式加法,非常鍛煉孩子的核心計算能力,即加法和乘法運算(其他的運算,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分數計算的基礎是乘除)。
3.
重在堅持
計算是小學生每天都應該訓練的能力,不需要太長的時間,重在日積月累,培養好數感。
説到數感,除了做題,這裏還有 3 個培養數感的小實操也分享給大家。
✓
加減法的數感遊戲
【心算加減接龍】拿出一副紙牌(把 J/Q/K/ 大小王去掉),剩下 1~10 這 40 張牌。
加法接龍:首先打亂撲克牌,然後孩子從中随意抽出一張牌,再抽出第二張,第二張與第一張求和,再抽出第三張與之前的和做加法,就這麼一直累加下去,40 張牌抽完後,讓孩子告訴最後得數是多少。
39 次加法運算的和應該是 220,如果孩子得出來的數不對,那就輸了,如果得數正确,就赢。
減法接龍:也是先要打亂撲克牌,然後跟加法接龍相反,這次我們從 220 開始做減法,孩子抽出第一張牌,用 220 減去牌面數字,得出差,然後抽出第二張牌,用之前的差再去減它,以此類推。
最後所有牌抽完,40 次減法運算得出的差應該是 0,如果孩子得數不是 0,那就輸啦。
PS:這個遊戲看起來很普通的樣子,但不試不知道,中間任何一次心算的失誤,都會導致最後加減的結果不是 220 或者 0。這對孩子的計算穩定性相當有挑戰,也非常有幫助。
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數感遊戲
【心算 24 點】和上面的加減接龍遊戲一樣,拿出一副紙牌(把 J/Q/K/ 大小王去掉),剩下 1~10 這 40 張牌。
任意抽取 4 張牌,用加、減、乘、除把牌面上的數算成 24。每張牌必須用且只能用一次。例如抽出的牌是 4、1、2、6,那麼算式為 ( 4-1 ) × ( 2+6 ) =24,或者 ( 4 × 6 ) ➗ ( 2-1 ) =24。
高階數感:乘除、小數、分數、幂、因數
在下面這張自制的表上,我和小半把一些常用的數字關系列了出來。平時經常會拿出來看看,互相考一考,就是為了 " 和數字親近起來 ",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
▲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我舉兩個細節為例:
• 這個分數和小數的轉化表,平時不注意,考試的時候經常就會粗心犯錯。
• 幂的計算,把下面這些常用的記熟了,既能培養數感,更能在考試的時候省下不少計算時間。
PS:需要這個圖表的朋友,可以在微信平台回復 "親近數字" 獲取清晰 PDF 版。
結語
匯總一下今天文章的要點。
1、 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 AI 們雖然強大,但目前對孩子系統學習數學的幫助還有局限,短期無法代替數學老師的角色。
2、 在即将到來的新學期,孩子學好數學首先做好兩件事:第一,對數學學習設定好目标;第二,培養和提升孩子的計算能力和數感。
PS:新學期伊始,除了做好上面兩件事,我們還要關注新教材和新考試的變化。今年深圳南山區的數學考試題目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變化,我們特别邀請了學而思的王明陽老師,于本周五早上 10:00來到我們的直播間,和我們一起深入探讨以下話題:
王老師是學而思新課标專家研讨的負責人,對新教材和新考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她的分享将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指導和建議。
如果您對這些話題感興趣,希望孩子在新學期把數學學明白,考高分,歡迎點擊以下的直播預約,讓我們一起為新學期孩子的數學學習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