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MIX Fold3評測:滿配+四攝,大折疊再無遺憾,歡迎閲讀。
【【【前言:" 大折疊 " 的路線之争,或已迎來終結】】】
如果此前有看過過三易生活的相關内容,你可能還記得,我們對 " 折疊屏 " 相關技術以及產品關注得相當早。早在 2018 年年底,也就是業内最早的第一批量產折疊屏手機登場前,我們就曾在相關文章中表達了對于折疊屏手機的期望以及擔憂。
在我們看來,折疊屏盡管從材料學意義上來説有很大的創新,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它只不過是 " 全面屏 " 理念的延伸。即在有限的機身體積内、塞進盡可能大的顯示面積,從而提高觀看的視覺衝擊力以及使用效率。
正因為是基于這樣的理念,近年來我們也會對市面上的各類折疊屏機型提出批評。特别是對于前段時間流行、" 大折疊 " 為了追求輕薄化,不惜犧牲性能、影像、顯示效果的種種做法,我們更是認為可能 " 走錯了路 "。
好在當時間來到 2023 年下半年,這件事也迎來了一些轉機。比如在不久前剛剛發布的小米 MIX Fold3,就可能是當前極少數從產品理念和客觀硬體配置上,都盡可能去追求 " 滿配 " 的旗艦折疊屏機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觀:龍鱗纖維很特别,細節設計致敬初代】】】
此次我們三易生活拿到的是小米 MIX Fold3 的 16GB+512GB" 龍鱗纖維 " 版本,看過此前發布會的朋友可能知道,這是 MIX Fold3 最特别、同時也最有代表性的版本。
它特别在哪裏呢?簡單來説,所謂 " 龍鱗纖維 ",是小米方面率先采用的一種将陶瓷纖維 + 芳綸纖維(也就是俗稱的凱芙拉、防彈布)復合編織、疊加而成,一種高彈性、高強度的新材料。
從視覺及觸感來説," 龍鱗纖維 " 乍看之下雖然很像是芳綸纖維或者碳纖維布的紋理,但摸起來則明顯要更 " 硬 " 一點。
從實際的工程意義來説," 龍鱗纖維 " 的最大作用,在于它可以提供比其他廠商 " 微晶陶瓷玻璃 " 還要高 36 倍的抗衝擊強度,同時還可以讓機殼重量比常見的玻璃或塑料材質更輕、更薄。
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MIX Fold3 的龍鱗纖維板與它的素皮版本相比,機身重量從 259g 降低到了 255g,同時厚度也從 10.96mm 将至 10.86mm。這樣的差值完全出自後蓋材質的區别,而這便是 " 龍鱗纖維 " 高強度、低重量的直接體現了。
除此之外,MIX Fold3 的 " 龍鱗纖維 " 版在外觀上還有一個特别細節的設計,那就是它的中軸外殼上一條細細的金線塗裝。熟悉小米折疊屏手機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很明顯是致敬了初代 MIX Fold 陶瓷版的特殊設計,也算是 MIX Fold3 在定位上作為初代 MIX Fold(大而全)、而非 MIX Fold2(輕薄化)後繼產品的一個間接證明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配置:徕卡變焦四攝,還有兩塊旗艦螢幕】】】
可能有的朋友會説,255g 的重量放到如今的大折疊機型中,似乎也算不上特别輕。
的确如此,但正如我們在本文開頭就講到的那樣,MIX Fold3 本就不是一款為了極致輕薄,而去犧牲大量配置的機型。相反,它選擇了首先将配置 " 堆滿、堆好 ",然後再靠工藝、材料上的尖端設計去盡可能減輕重量和厚度。
比如説它的後攝模組,就采用了徕卡認證鏡頭的真 · 四攝配置。其中包含一枚 5000 萬像素的 IMX800 大底主攝、一枚 1000 萬像素的 75mm(3.3 倍)人像長焦、一枚 1000 萬像素的 115mm(5 倍)潛望式長焦,以及一枚 1200 萬像素的 15mm 焦距超廣角,再加上一顆獨立的色温傳感器和一顆獨立的 Flicker(閃爍)傳感器,來作為拍照時環境光的輔助測量機制。
這也就意味着,MIX Fold3 成為了當前在售的同類 " 大折疊 " 中,僅有的具備完整四攝接力變焦設計的機型。它的變焦配置甚至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高端直板影像旗艦,即便不考慮到折疊屏機型用上大底、潛望式長焦的難度,這樣的配置也依然是非常少見的。
其次在螢幕配置上,MIX Fold3 這次配備的 6.56 英寸、2520*1080 分辨率外屏和 8.03 英寸、2160*1916 分辨率内屏,均支持最高 120Hz 刷新率,并均擁有當前折疊屏手機裏最高的 2600nit 峰值亮度,還同樣兼容杜比視界 HDR 标準。
當然,MIX Fold3 的内外屏也都适配了來自小米電視的 "AI 大師畫質引擎 "。
也就是説,無論是從面板本身的硬素質,還是從對于 HDR 片源的兼容性,甚至是從實際回放視頻時的額外畫質增強算法上,MIX Fold3 可能是當下折疊屏手機裏顯示效果最為極致的產品。
而且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不同于此前的小米 MIX Fold2,MIX Fold3 這次重新支持了機身的折疊懸停結構。這是因為它使用了自研的全新 " 龍骨轉軸 ",與此前的水滴轉軸相比," 龍骨轉軸 " 在螢幕中心的兩側區網域擁有更廣的可動支架延伸範圍,所以能夠更好吸收碰撞時的衝擊力,使得其更加耐摔。
而且從最終的效果來看," 龍骨轉軸 " 确實将螢幕中心的折痕深度,以及彎折區網域兩側的螢幕平整度都控制得相當優秀。
最後,在機身的上下兩側,則可以看到 MIX Fold3 也提供了一組獨立的、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開孔,同時就連紅外遙控的功能也得到了保留。對于它展開後僅有 5.26mm 的機身厚度來説,如此堆料着實也在業内非常罕見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搭載第二代骁龍 8領先版,同類產品中性能稱王】】】
説到 " 堆料 ",自然不能不提小米 MIX Fold3 的性能配置。
正如大家所見,它此次搭載的是目前已經發布的智能手機 SoC 裏,規格直接拉到頂的第二代骁龍 8 領先版移動平台。其基于 4nm 制程打造、有着最高 3.36GHz 的 CPU 主頻,并且還是當前極少數能夠支持硬體光線追蹤的移動 SoC 方案之一。
安兔兔評測 V10 閃存測速結果
與之搭配的則是 12GB+256GB 起步,最高 16GB+1TB 的存儲組合。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 MIX Fold3 所有的存儲組合版本中,内存均為 " 滿血版 " 的 LPDDR5X-8533MHz 規格,閃存也全部都是 UFS4.0。
從跑抽成績來看,MIX Fold3 作為一款展開後機身厚度僅 5mm 出頭 " 大折疊 ",注定了沒法堆進那些硬核遊戲手機一樣的散熱布局。但與同類機型相比,接近 170 萬分的安兔兔評測綜合成績顯然已經非常出彩了。
與打造第二代骁龍 8 的機型相比,MIX Fold3 的性能優勢非常明顯
但 " 領先版 " 的顯著提升的頻率優勢畢竟擺在這裏,所以與其他搭載第二代骁龍 8 的機型相比,那麼 MIX Fold3 的性能優勢就非常巨大了。這也就意味着,從理論性能測試結果來看,它很可能是目前能買到的、硬體性能最高的旗艦 " 大折疊 ",甚至都可能沒有之一。
此外,盡管 MIX Fold3 的機身厚度在同類機型中并不算厚,但它卻并沒有因此去掉無線充電功能,而且無線充電功率還高達 50W,幾乎沒有比有線快充慢多少。所以對于追求日常使用 " 惬意度 " 的用户而言,這顯然也是 MIX Fold3 的 " 堆料 " 中,會格外引人好感的一個細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體驗:懸停模式回歸,功能設計挺 " 常規 "】】】
講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出來,無論是從結構設計、材質工藝、影音配置、影像用料,還是從硬體算力上來説,小米 MIX Fold3 可能都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堆料已經堆到 " 登峰造極 " 的旗艦 " 大折疊 " 之一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 " 頂 " 的硬體配置會給它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首先,我們來説説懸停。此前在初代小米 MIX Fold 上," 懸停模式 " 被賦予了一個看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并不夠好用的定制 UI。而到了 MIX Fold3 裏,它的懸停邏輯就變得主流了很多。
比如你可以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翻折機身,系統便會自動将視頻排布于螢幕的上半部分。此時下半部分會成為觸控板,這時手機就成為了自帶支架的 " 小電視 "。
除了内屏,外屏同樣也可以 " 懸停 "。當你在 MIX Fold3 的外屏上激活一個全屏的媒體播放、導航等應用時,此時展開機身,手機便不會自動激活内屏,而是會繼續保持在外屏上使用。如此一來,也可以起到将機身來作為 " 支架 " 的作用。而且因為 MIX Fold3 内外屏的峰值亮度一樣,所以這也就不存在用外屏 " 懸停 " 時,觀感會下降的問題了。
當然,相機的懸停模式對于 MIX Fold3 自然也不在話下。而且同樣可以選擇是在上半部分螢幕、還是下半部分螢幕顯示取景器。所以不管是單純的将手機當做拍攝支架、還是想要體驗 " 腰平取景 ",也都是可以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影像:變焦和對焦都很頂,色彩倒是略顯意外】】】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小米 MIX Fold3 的影像方面。正如本文開頭就曾提到的那樣,MIX3 Fold 是當前極少數在折疊屏這一基礎上上,做到了 " 全焦段四攝 " 的機型。
那麼它的實際變焦表現如何呢?首先在超廣角和廣角端,MIX Fold3 擁有較好的白平衡一致性。雖然可以看出,它的超廣角畫面有那麼一點 " 算法提亮 " 的痕迹,但控制得非常輕微。
到了常用的 2 倍焦段上,MIX Fold3 采用的則是基于算法的變焦策略。但它畢竟配備了 1/1.49 英寸的超大底,再加上光學防抖的加持,效果的确也不錯。
繼續拉長焦段後,MIX Fold3 的 " 雙長焦 " 優勢就體現出來了。75mm 和 115mm 的兩個原生長焦攝像頭就意味着,它在 3 倍 -5 倍這個區間内,可以盡量減少對 " 放大 "、" 裁切 " 的依賴,獲得比市面上通常只配備有單長焦(而且往往是非潛望長焦)的折疊屏機型清晰得多的 " 望遠 " 效果。
如果繼續望遠呢?MIX Fold3 在放大到 30 倍的焦距時,依然還有着相當不錯的細節表現。這可能是得益于它的長焦鏡頭 CMOS 具備雙核對焦的緣故,畢竟準确的對焦是畫面清晰的基礎,這道理不僅适用于拍攝近距離物體,對于遠距離對象同樣也會起效。
實際上這也就意味着,MIX Fold3 幾乎所有的後攝都帶有高速、全網域的對焦結構,這不僅大幅增強了它在日常拍攝中的成片率,也使其具備了相當不錯的 " 抓拍 " 效果,并對背景虛化的算法也帶來了一些幫助。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在色彩表現上,MIX Fold3 默認的風格似乎比小米此前的一些 " 徕卡 " 機型,明顯顯得要更偏冷一點。
請注意,這并非我們設定色彩風格的問題,因為如果換成 " 徕卡經典 " 風格,這種冷色調會變得更加明顯。而這就與最初一些 " 徕卡影像機型 " 色温偏暖、明顯提亮增豔的發色風格,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差異。
我們推測,這可能是小米在經歷了前兩年的探索後,如今也在試圖嘗試與此前不同的、更有品牌風格,能夠使得消費者更加容易記住的色彩。當然,這種與其説像旗艦手機,不如説更偏向純粹相機、偏人文記錄的色彩風格,到底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同,可能是一件需要拭目以待的事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總結:再一次探索產品極限,大折疊也有極致性價比】】】
其實説到 MIX Fold 系列,很多朋友可能只注意到了 "Fold",覺得它就只是小米旗下的高端大折疊機型。但實際上,縱觀到現在的三代 MIX Fold 系列產品,我們還是能夠明顯感受到它們确實不負 "MIX" 這個前綴,并且一直有在進行技術和設計的探索。
從初代 MIX Fold 大膽的螢幕比例、最初的自研影像芯片、科幻的液态鏡頭,到 MIX Fold2 的徕卡影像,超輕薄化造型,再到這一代 MIX Fold3 的瘋狂 " 堆料 ",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小米對于 " 如何造好旗艦折疊屏手機 " 這個課題的探索過程。
從單純的產品層面來看,MIX Fold3 也确實無愧于當前市面上能買到,可能是配置最高、功能最全面,甚至還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旗艦大折疊。
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説,這就意味着他們花了同樣的錢,現在可以買到短板更少的 " 大折疊 "。但如果以整個行業的視角來看,能夠在沒有增加多少的身形框架内塞進如此驚人的配置,本身就相當于打破了以往折疊屏手機 " 輕薄或是配置 " 的二元論,并開辟了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