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俞敏洪:真正的讀書,是非功利化的,歡迎閲讀。
内容來源:5 月 21 日,在東方甄選看世界直播間,俞敏洪新書首發分享。
分享嘉賓:俞敏洪,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注:筆記俠經授權發布,文章經講者審閲。
責編 | 少将
第 7464 篇深度好文:2830 字 | 8 分鍾閲讀
商業思維
過去三年多,我對談了上百位各業界的優秀人物。我把訪談内容出版成了書,這兩本書裏包含了 31 位大師的深度思想、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
一、學會多維度思考
訪談中,我第一個收獲是思想變得更開闊了,更加願意接納各種不同的思想。最開始的時候,嘉賓説我問的這個問題是錯的,或者説不應該這樣問,我覺得自己好笨,怎麼會問一個錯的問題呢。
後來我慢慢學會了多維度思考問題,當跟人交流的時候,發現别人的思想跟你不一樣時,我學會了接納,把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想,放在大腦裏進行加工,這樣才能夠輸出一種更加有寬容度,更加有張力,更加有彈性的思想。
另一個收獲是我發現人生很簡單,就是要有明确的喜歡的目标,然後要積極樂觀、努力、對人類社會友好。
這是我從所有嘉賓身上總結出來的共同特征和結論。
二、思考沒有記錄,就沒有回憶
我是從 45 歲以後開始記錄的,45 歲以前,我旅遊不寫遊記,讀書也不寫書評,覺得走過就完了,讀過就完了。
到了 45 歲以後,我的記憶能力開始下降,我突然發現,到了一定年齡,再去回望度過的歲月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痕迹,就像鳥飛過天空只留下了風。
這就讓我產生一種恐慌。我認為,一個人就算留下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多了一點錢,或者買了一座房子,但是這些東西不構成生命的過程,生命的過程中,見到的風景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目的地。
于是,我就感覺必須得開始記錄了,我先從寫日記開始,後來又開始寫遊記。
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無事可幹,或者感到心情煩燥,或者靜坐沉思的時候,可以翻一翻自己寫過的東西。
我把平常的記錄,變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件事情。
人的思想、想法和靈感,就像天空飛過的鳥,如果你不記錄下來,就什麼都沒有。
所以我對家長們有一個建議,孩子留下的教科書,寫過的作業,寫過的筆記本,幫孩子儲存起來。
等孩子長大了,想要回顧自己的少年、青年的時候,這些是他用來回憶的最好的東西,就像老照片一樣。
三、全信書,寧可無書
有時候,采訪嘉賓們講的内容是互相衝突的,但是對于我們而言,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思考,因為不同的人,解決問題的場景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管理學能教出來有能力底線的管理者,但教不出來真正的企業家。
因為企業家面對復雜情況考驗的是決策能力,沒法按照管理學的原則辦事,他是按照自己的直覺,甚至是自己的個性和多年經驗做出的決策。
管理學著作上,西方思想和東方思想的内容不一樣。
西方是以個人主義為基礎,是誰都不欺負誰的法律機制和社會機制,所以在這個機制上,就不存在 " 我道德比你好,你道德比我好 ",因為大家只要符合國家的法律運行機制做事,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相對來説,它們更加重視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西方人個性比較張揚。
東方是以集體主義為基礎的,最大的核心就是先關注到别人的感受,關注你的員工,關注到你的團隊,關注你的合作者,最後通過這樣的關注,達到一種心靈上的互相的滿足或者喜歡,做事情的時候,大家就會做得更加深入。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一致的觀點,有着各種各樣,甚至相反的觀點,你都可以把它們當做正确的觀點。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觀點的話,這個觀點要不就是一種虛的狀态,要不就是一種沒法落地的狀态。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變成書呆子,書呆子是按照書上的條條框框、形式主義地做決策,如果全信書,寧可無書。
四、常識、知識與見識
一個人有知識,但是缺乏常識和見識,那就很麻煩。
常識是在日常行為中,讓大家感覺到你是一個正常人。見識是你有沒有文化,能比一般人看得更遠。
我母親是一個有見識的人,盡管她是一個文盲,但是她知道她的孩子要努力學習知識,離開農村去上大學,這樣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們村上有另外一個孩子,高考第二年的時候,他的分數還比我高一分,當這個孩子去和他母親説自己想再讀一年的時候,他母親説:"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早點回來幹農活,賺點錢,娶媳婦。" 結果那個孩子後來第三年就沒考了。
我跟我母親説了以後,我母親説:" 孩子,我們家很窮,但是我再給你最後一年機會,最後一年你努力,如果考上大學,是我們祖墳冒青煙了,如果考不上,我們命中沒有這個命,你就好好回來幹農活。"
這一年對于我來説很重要,給了我一個上北大的機會。
有見識能把事情看得更長,有常識能把事情做得合理,有知識只是能夠用你的知識,使你從小學讀到大學,但是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有智慧。
在現在千變萬化的時代,固化的知識,死記硬背的價值越來越小。對孩子來説,知識應用到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機會,反而是減少了。
如果家長對孩子只是功利的要求,就是要成績好,或者當班委,這其實不是在鼓勵,是在傷害孩子,最後帶來的結果,通常不是好的。
當家長們願意以一種善意的心态打開孩子的眼光,比如有空的時候,帶孩子看看博物館,看看天,看看地,跟孩子坐在草地上,看看月亮的升起,講一講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講一講這個世界、人的志向,以及成長起來的快樂。
即使孩子的成績不那麼好,但從身心健康,人情世故,再到對生命的熱情,孩子會很受益,只要他保留對生命的熱情,對未來事業的喜歡,這個孩子一生就會很幸福。
五、讀書的意義
如果把讀書當做手段的話,就是功利化。真正的讀書,是沒有目的,就像孔子説的 "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這個 " 習 " 既是學習的習,也是復習的習,也是實習的習。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都可以叫 " 習 "。
一本書裏面的内容,讓你感到心中有所感悟,哪怕是莞爾一笑,都是一件好的事情。
當你讀到書中悲歡離合的時候,你映照了自己人生的某種悲苦,通過看這些内容,把自己的悲苦給釋放出來了,就會產生一種釋然。
所以你讀書的時候,其實是在釋放人生的很多垃圾,讓自己内心取得一種平衡,或者一種平靜。
同時,讀書的時候,還能夠讓你獲得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新的感悟、新的見識,這是讀書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家長讓孩子抱着非常功利的目的去讀書,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兒童的書籍幾乎沒有一本是功利的。
孩子的學習态度是這樣的,再好玩的内容,當跟考級挂鈎的時候,孩子立即就失去了興趣,比如孩子本來練鋼琴練得挺好玩,你説明年必須考七級,後年必須考八級,孩子立刻就不開心了。
另外,讀書一定不要以數量為重,常常也會有人問我,你怎麼能一年讀 150 本書,其實我一年比較認真讀的書也就 10-20 本,之所以要讀 150 本書,因為我們現在以推薦優秀的圖書做為工作之一。
在某種意義上,我讀大量的書也是帶有功利色彩的,因為我讀完要推薦,不好的話不能随便推薦。
讀書以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為主,并且要以輕松的心态去讀。
在智能商業時代,能真正駕馭 AI 的人,才不會被淘汰。
6 月 10 日,筆記俠将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舉辦第一屆 "AI 新視野,增長新勢能" 新商業大會。我們将聯合知名科技企業家、大廠 AI 負責人、頂級戰略咨詢專家和行業生态夥伴,共同打造這次融合 AI、面向未來的盛會。
掃碼了解,别錯過
分享、點贊、在看,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