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為何要設定跨學科學習?,歡迎閲讀。
4月 19 日 -21 日
第十八屆兒童閲讀論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修訂組核心成員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吳欣歆教授
将圍繞整本書閲讀和跨學科學習帶來專題演講
解讀關鍵問題,解析典型課例
突破理念與實踐的藩籬
助力掌握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的實施要領
▲ 掃碼報名論壇
義務教育階段絕大部分學科類課程都設定了跨學科主題學習,語文學科則将跨學科學習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列入正式課程内容。
不知道為什麼要教 / 學,就很難取得好的教 / 學的成果。那麼,到底為何要設定跨學科學習任務模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吳欣歆教授認為,設定跨學科學習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讨論。
1
滿足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不同,教育目标要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做出調整。教育目标直接影響着課程目标與課程内容。
21 世紀以來,随着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個性化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需求日趨強烈。社會的急劇變革迫切要求人才培養目标的适應性變革。
當代社會的科學技術已經逐步從解決單一特定任務、解決特定領網域的問題轉向促進行業生產變革和全面服務于人類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代社會對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要求愈加凸顯,未來人才需要具有整合真實世界中的學習内容,協同多方力量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當代社會政治經濟形勢與未來發展趨勢,基于全民終身學習視角、指向 21 世紀人才培養需要的核心素養教育成為全球共同的教育目标定位。
" 素養 " 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能夠成功地應對情境的復雜要求與挑戰,順利執行生活任務的内在先決條件,是個體在與情境的有效互動中生成的适應未來社會發展要求的生存能力和競争實力。
核心素養強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面向未來社會的精神品格。世界各國近年來的課程改革均非常關注如何在課程标準中呈現關注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特點。
2
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始終倡導實踐的育人功能,強調課程與生產勞動實踐的結合,強調知行合一,倡導 " 做中學 "" 用中學 "" 創中學 "。這一趨勢在近年頒布的課程檔案中多有體現。
2017 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确 "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四種基本活動方式: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
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提出 "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 " 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适宜性。堅持與時俱進,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更新課程内容,體現課程時代性 "。
課程的适宜性,首先是适宜未來人才發展需求,其次是适宜不同區網域的發展特點,最後是适宜不同個性特征學生的素養提升。
跨學科學習是落實上述原則的具體課程内容,旨在加強課程内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課程的協同育人功能,進一步實現全人教育。
為落實課程方案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 年版)》(簡稱 2022 年版課标)在課程内容中設定了拓展型學習任務群 " 跨學科學習 "。
3
體現語文課程變革的探索方向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始終是語文課程變革關注的問題,在語文課程的相關檔案中可以體現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1963 年頒布的《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指出,語文是學生必須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語文學得好,就有利于學習各門知識。1992 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強調,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好這門學科,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獲取新的知識有重要意義。這一階段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強調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地位,但在闡釋課外活動時已經提出 " 注意和其他學科活動的協調配合 "。
第二階段,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2001 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 ( 實驗稿)》提出 "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要求 " 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網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
這個階段的 " 跨學科學習 " 可視為綜合性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并非正式的課程内容。整理 2001 年以來的綜合性學習案例,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大多是落實語文教材安排的内容,依然帶有語文課外活動的特點。
第三階段,以語文學科為中心跨越其他學科解決問題。2022 年版課标設定的跨學科學習更重視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綜合思考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旨在打破各學科知識相互獨立的現狀,追求課程内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協調和融通。
可以説,跨學科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站在全人教育的基礎上,指向學生未來發展的課程内容,是語文課程對課程方案的回應,也是對當代教育目标的回應。
以上内容摘選自《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一書;吳欣歆教授編著
關于跨學科學習,從為什麼跨到怎麼跨,從課程設計到實施再到評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吳欣歆教授,将以深入淺出的專業内容為我們全方位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