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为何要設定跨学科学习?,欢迎阅读。
4月 19 日 -21 日
第十八届儿童阅读论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教授
将围绕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带来专题演讲
解读关键问题,解析典型课例
突破理念与实践的藩篱
助力掌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要领
▲ 扫码报名论坛
义务教育阶段绝大部分学科类课程都設定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学科则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列入正式课程内容。
不知道为什么要教 / 学,就很难取得好的教 / 学的成果。那么,到底为何要設定跨学科学习任务模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教授认为,設定跨学科学习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讨论。
1
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教育目标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调整。教育目标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21 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日趋强烈。社会的急剧变革迫切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变革。
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逐步从解决单一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领網域的问题转向促进行业生产变革和全面服务于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代社会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愈加凸显,未来人才需要具有整合真实世界中的学习内容,协同多方力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全民终身学习视角、指向 21 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全球共同的教育目标定位。
" 素养 "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成功地应对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顺利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是个体在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面向未来社会的精神品格。世界各国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均非常关注如何在课程标准中呈现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
2
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倡导实践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 " 做中学 "" 用中学 "" 创中学 "。这一趋势在近年颁布的课程檔案中多有体现。
2017 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 "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基本活动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 "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
课程的适宜性,首先是适宜未来人才发展需求,其次是适宜不同区網域的发展特点,最后是适宜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素养提升。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上述原则的具体课程内容,旨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进一步实现全人教育。
为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简称 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設定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 跨学科学习 "。
3
体现语文课程变革的探索方向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始终是语文课程变革关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的相关檔案中可以体现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1963 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1992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强调,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但在阐释课外活动时已经提出 " 注意和其他学科活动的协调配合 "。
第二阶段,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稿)》提出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要求 "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網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这个阶段的 " 跨学科学习 " 可视为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并非正式的课程内容。整理 2001 年以来的综合性学习案例,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大多是落实语文教材安排的内容,依然带有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
第三阶段,以语文学科为中心跨越其他学科解决问题。2022 年版课标設定的跨学科学习更重视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旨在打破各学科知识相互独立的现状,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协调和融通。
可以说,跨学科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站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对课程方案的回应,也是对当代教育目标的回应。
以上内容摘选自《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一书;吴欣歆教授编著
关于跨学科学习,从为什么跨到怎么跨,从课程设计到实施再到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教授,将以深入浅出的专业内容为我们全方位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