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30萬元,純電分水嶺,歡迎閲讀。
導語
Introduction
銷量説明一切。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石 劼
編輯丨何增榮
其實,自從去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品牌銷量排名雖然經歷了不少波動,但整體來看,變化并未達到颠覆性的程度。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在市場上以大家肉眼可見的方式 " 上蹿下跳 ",不斷調整着自身的位置和策略。
特别是在市場競争日益激烈、分化加速的背景下,頭部品牌與尾部品牌之間的差距愈發明顯,這種區隔甚至還在不斷加大。在大眾型消費市場,這種趨勢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而各大品牌也在努力迎合這些變化,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來搶占市場份額。
然而,盡管自主品牌在大眾市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高端市場上,它們仍然面臨着不小的挑戰。目前來看,除了理想和問界等少數自主品牌能夠在這一領網域展現出一定的競争力外,大部分市場份額仍然被 BBA 等傳統豪華品牌所占據。
這些品牌憑借着深厚的歷史底藴、精湛的工藝技術以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高端市場上穩扎穩打,占據了半壁江山。對于自主品牌來説,想要在這一領網域取得突破,無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買服務是買情緒價值
新能源轉型和電動化趨勢,對自主品牌來説,無疑是一個難得的衝高契機。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否認,自主品牌在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已經逐漸樹立了一定的影響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不僅赢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更在高端市場上與傳統豪華品牌展開了有力的競争。
不過從這幾年的自主品牌衝高的歷程來看,30 萬元這個價格點不僅僅是中端市場與高端市場的分水嶺,更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背景下,成為了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的分界點。
30 萬元這個價格點,不僅劃分了市場的層次,也體現了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多樣性和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預算在 30 萬元以下的消費者可能更注重性價比和實用性,而預算更充裕的消費者則可能更看重車輛的品質和品牌溢價能力。
舉個例子,目前售價 30 萬元以上且有規模銷量的產品中,有 Model Y、問界 M9、理想 L7、岚圖夢想家、騰勢 D9、理想 L9、理想 L8、蔚來 ES6、魏牌藍山、坦克 500、蔚來 ET5T、極氪 009 等產品。然而,從這些車型的動力類型來看,純電動車型的占比實際上相當少。
盡管以上的一些產品提供了純電和插混(或增程)兩種動力版本供消費者選擇,但在實際銷售中,插混(或增程)版本的銷量往往占據了絕大多數。這一現象反映出在當前的高端汽車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續航裏程和充電設施的擔憂依然存在。
很多人認為,具備買這些車的人肯定有私樁,不可能會有補能焦慮的問題。實際上,補能焦慮的問題本質上是時間成本,預算越充足的消費者則越關注時間成本,而不是車輛本身的節能經濟性。
那為什麼僅有特斯拉和蔚來的純電車型能夠成功闖入到高端市場呢?其實大多數人應該都能理解,特斯拉與蔚來首先在品牌上就具備一定的特殊性,特斯拉自身的品牌溢價足以説明問題,而蔚來則是靠一系列綜合服務推高了產品的體驗優勢。
在此很多人也會質疑:為什麼華為賦能下的鴻蒙智行的純電車型不如以上兩家?其中的原因大概也可以分為兩個,一是鴻蒙智行自身的戰略問題,二是在很多消費者看來,鴻蒙智行的產品是極致的智能化,這并不是高價消費者的消費痛點。
這其實又延伸到另外一個問題:當 40 萬的新能源車與 14 萬的新能源車,有超過 50% 的配置相同或功能相似,那麼憑什麼要花 40 萬去買車?所以説到底還是那個很傳統的問題:買高端車的消費者買的不是產品,買的是服務。
在燃油車時代,這種服務可能更多地體現在表面的禮節和待遇上,比如經銷商的 " 端茶遞水 " 式服務。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和智能科技的融入,服務的内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它更多地轉向了一種 " 情緒價值 " 的提供。
所以,中國汽車品牌想衝高不容易,因為面臨的挑戰有很多,尤其是如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他們需求的是什麼?而汽車廠商們又是否能做到。只有這兩者能夠完美匹配上,那麼就離成為高端品牌那天不遠了。
買配置是買性價比
在 30 萬元以下,特别是 20 至 30 萬元這一中端市場價格區間内,市場的景象與高端市場截然不同。這裏,插混(增程)車型如同得風之助,銷量一路飙升,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些車型以其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較長的續航裏程以及靈活的充電方式,完美契合了中端市場消費者對實用性和性價比的雙重追求。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純電產品在這一價格區間内也表現不俗,成功分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這主要得益于純電車型在環保節能、低維護成本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優勢。随着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純電車型在中端市場的競争力還将進一步增強。
同樣例舉有規模銷量的幾款車型:特斯拉 Model 3、小米 SU7、比亞迪漢 / 唐、智界 S7、極氪 001、極氪 7X、理想 L6、問界 M7、智己 LS6、樂道 L60 等等。可以看出,在這個價位區間的純電產品,明顯要比 30 萬元以上區間的數量要多的多。
換句話説,在 20-30 萬元的價格區間内,純電車型呈現出多樣化的產品特點。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純電車型在續航裏程、性能表現、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各有千秋,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這種多樣化的產品布局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推動了銷量的提升。
在這些各具特色的車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每款車的配置都堪稱頂級。從先進的 8295 座艙芯片到強大的英偉達智駕芯片,再到精準的激光雷達,以及高效的 800V 架構和超充電池技術,這些車型在科技配置上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小米 SU7 依托于小米集團的 AI 技術、小愛同學語音助手、澎湃智能座艙、高性能電驅;比如智界 S7 是鴻蒙智行下的首款轎車、搭載華為的鴻蒙座艙和華為 ADS 高階智駕系統;比如極氪 7X 本身就有極氪品牌的光環、配備後排電動滑軌、兒童安全氣囊智能座椅等等。
可以説,在當今的汽車市場中,消費者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性價比優勢。有些高端配置,即便在百萬級别的豪車上都不一定能夠找到,然而,在 20-30 萬元這個價格區間内,消費者卻能輕松擁有。這背後反映出的,其實是中國汽車產業鏈整體的崛起與成熟。
中國汽車產品的供應鏈已經足夠優秀,這一點不容忽視。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内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技術研發、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使得中端價格的產品也能搭載上頂級的配置,而且成本控制得相當出色。
供應鏈的優勢,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争力,也讓消費者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正是因為這些頂級配置的出現,20-30 萬元價位區間的車型才顯得格外耀眼。這些車型在配置上毫不吝啬,幾乎涵蓋了消費者對于一輛理想座駕的所有期待。
這種性價比優勢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國汽車工業不斷積累、創新的結果,也是市場競争日益激烈的產物。在這個價位區間内,各大品牌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產品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這種競争态勢,無疑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選擇。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