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BBA的電動車,你想不到有多便宜!,歡迎閲讀。
Hello 大家早上好!
在燃油車時代,BBA 是毫無争議的一線豪車,不但銷量和競品之間有斷崖式領先,品牌認可度和美譽度上,更是其它豪華品牌無法比拟的。
但到了電動車時代,畫風卻突然變了。BBA 的電車不但不再有油車時代的品牌光環,甚至還被嘲諷為" 雜牌 " 電動車。買 BBA 電動車的人也經常受到嘲諷。那麼,買 BBA 電動車的人,真的是跟不上時代了嗎?現在還有理由買 BBA 的電動車嗎?
BBA 的電動車
超出想象的便宜
20 萬的 C6 老氣橫秋,12 萬的 C6 成熟穩重,這句話告訴我們,一輛車值不值得買,車不是那麼重要,價兒才更重要。同理,你要是了解一下 BBA 電動車的終端價格,你就再也不會嘲諷 BBA 電車車主了,相反,你可能會佩服他們掌握市場動态的靈敏嗅覺。
那 BBA 的電車有多便宜呢?這麼説吧,除了個别撐門面的車,大多數車型,你把 BBA 的 Logo 去掉,随便換個合資品牌、或者是新勢力的 Logo,這車也值這個價。換言之,就是BBA 走量的電車,基本已經徹底抛棄品牌溢價了,妥妥的買車送 Logo 了。
舉個例子,大眾 ID.4 是合資品牌裏賣的最好的電車之一了,和 ID.4 出自相同平台,基本可以看成是換殼車的奧迪 Q4 e-tron,大家猜一下會比 ID.4 貴多少。
答案是 1 萬!Q4 e-tron 605km 的長續航版,目前終端價格不到 24 萬,607km 續航的 ID.4X 起售價大約 23 萬左右。在配置上兩車各有勝負,ID.4X 多了 L2 級輔助駕駛,Q4 e-tron 多了全景天窗和可變轉向比。總的來説,配置上并沒有拉開價差。
并且,雖然是出自相同平台,但 Q4 e-tron 畢竟是豪華品牌,内飾的質感、氛圍感都比 ID.4 強得多,做工用料也更扎實得多。
那麼大眾 ID.4 一個月都能賣幾千輛,只比它貴 1 萬塊的 Q4 e-tron 又為啥不值得買呢?
類似的車型寶馬、奔馳也都有很多,比如寶馬賣得最好的車型是 iX3,那大家猜猜 iX3 現在多少錢。一般來説電車成本要比油車貴得多,所以能實現 " 油電同價 " 的車型就都在大吹特吹了。但寶馬的電動車,不但不比油車貴,相反,比油車還要便宜個七八萬。
寶馬 X3 終端價格要在三十五六萬起,但 iX3 卻經常能優惠到二十八九萬,甚至更低。
寶馬 i3 也是同樣,去年年底一度優惠到 24 萬多,後來因為實在太便宜,銷量漲了一波,優惠也就縮水了一點。但現在也只要二十五六萬,相比燃油版 3 系仍然要便宜五六萬。
再來看奔馳,奔馳全新純電平台的車型現在性價比并不高,相反一些油改電產品,比如 EQA 和 EQB 優惠都極大,現在都只要 20 萬出頭。
產品力并沒有那麼不堪
到了電車時代,大家之所以不認 BBA 了,説到底就是因為大家覺得在電動車上,BBA 不但沒啥技術優勢,反而成了後來者、追趕者。既然技術上沒優勢,那我為啥要為你的品牌溢價買單呢?
但説實話,BBA 在電車上轉型緩慢是事實,但要是説它們技術落後,甚至還不如二三線新勢力,那就是不尊重事實了。
寶馬 i3 内飾
先來説説網友吐槽最多的 " 油改電 " 這事,首先,BBA 已經有純電平台了,第二,目前在售的一些車型,并非傳統意義的油改電,比如寶馬 i3、iX3 就是油電共生平台。第三,平台這事吧,不能不重視,但也不能凡事只看出身,就拿很多人看不上的奔馳 EQB 為例,雖然是油改電,但續航有 600km,在同級中完全不落後。并且後排空間也依然算寬敞,沒有被電池侵占太多。
奔馳 EQB 後排
再説了,比亞迪的很多車型,也并非是純電平台,但依然不耽誤熱賣。所以,實際表現永遠比出身更重要。
另外,寶馬 i3 和 iX3 我們都試駕過,整體的感受就是倆字 " 踏實 "。啥意思呢?首先續航上非常扎實,甚至扎實到了反向虛标,我們試駕的是 526km 的版本,但上車後充滿電的情況下,表顯剩餘續航只有 300km 多。但實際開的話,至少能開到 450km 以上。
踏實還體現在輔助駕駛上,和新勢力盡可能的給到更多功能不同,寶馬的邏輯是不追求高階輔助駕駛,但力求把大家常用的跟車、車道保持這些基礎功能做到位。
大家對合資品牌的一個普遍印象還有車機系統都很拉胯,但 BBA 現在的車機進步已經很大了。雖然比不上蔚小理,但基礎的日常使用,也可以讓大多數人滿意。
總之,BBA 電車的產品力,并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拉胯。説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奔馳去年的研發費用是 85 億歐元,約合 650 億人民币,這比很多新勢力的營收都要高了。當他們專注于電動車之後,其能量不容小觑。
電車不止有三電和車機
現在大家提到電車,談論的基本都是三電系統和車機,但一輛車是由上萬個零件組成,電車結構稍微簡單一點,也要幾千個零件。除了三電和車機,還有數不清的系統和零件,而這些部分事關安全、駕駛、可靠性等等。
這些部分考驗的是造車的底藴、造車的經驗、乃至供應鏈的管理。畢竟對幾百家供應商的上千種零部件,每一個建立相應的質量标準,并監督供應商嚴格執行這個标準,這套流程可以説極度復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不是幾年之内可以穩定運轉的。
而這方面 BBA 相比國產品牌、或者説相比新勢力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沒有破產風險
我們曾采訪過一位奧迪 Q4 e-tron 的車主,她當時在這輛車和某國產新勢力之間糾結,最後選擇 Q4 e-tron 的理由之一,是擔心這些新勢力品牌幾年之内破產掉。然後自己不但沒地方修車,愛車的保值率也會大打折扣。
剛一聽到這話,我們普遍認為是杞人憂天,但不管媒體還是車企高管都屢屢在説,中國電動車市場已經進入了淘汰賽。有説只能剩三家的、有説能剩五家的,但不管三家還是五家,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所謂的智能電動車企業都将被淘汰是大概率事件。
甚至,強如蔚來、小鵬這種一線新勢力,都面臨巨額虧損、且銷量下滑的挑戰,如果説進了 ICU 略顯誇張的話,那也是在 ICU 的門口了。
相比之下,BBA 的電動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事實上,BBA 的電車也是巨額虧損,但是他們油車利潤豐厚,虧得起。據有關消息,就在最近寶馬給經銷商發了 50 億補貼,為啥呢?因為經銷商虧的太慘了,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寶馬電車為了銷量降價太多。
寫在最後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不可思議的數據,就在很多人紛紛嘲笑 BBA 電車是雜牌的時候,寶馬電動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蔚來和小鵬。4 月份,蔚來交付量為 6685 輛、小鵬的交付量為 7079 輛,而寶馬新能源車型 4 月銷量為 7906 輛。
所以,説 "BBA 電車是雜牌 "," 買 BBA 電車的人腦子有水 ",這種説法雖然對很多國人來説聽起來很爽。畢竟中國品牌被他們壓制了幾十年了,但确實過于偏激。而且很容易麻痹我們自己,讓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差距,也看不到對手的努力。
在電動車轉型裏,中國車企确實領先了一個身位。但這種領先并不穩固,我們絕沒有沾沾自喜、甚至嘲笑昔日巨頭的資本。特别是當這些龐然大物也堅定電動化轉型的時候,把比很多中國車企營收都高的研發費用,專注于電動車上的時候,那我們還能領先多久,就是個問題了。
最後,大家認為 BBA 電車是雜牌嗎?歡迎留言讨論。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