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黑糖珍珠還能怎麼卷?廈門出現新爆款,歡迎閲讀。
經典微創新成爆款思路
黑糖珍珠奶茶,還能怎麼卷?
廈門一個本土品牌,把黑糖珍珠打碎做成冰沙,意外賣成爆款。不僅在當地掀起排隊熱潮,還在社交平台上引發廣泛讨論。
這到底是一款什麼產品,給行業帶來哪些啓發?
01" 黑糖碎碎冰 " 走紅珍珠奶茶有了新體驗
" 珍珠被炸碎,黑糖珍珠奶茶會變成什麼味兒?"
廈門品牌 cuida 給出了驚喜答案,其招牌產品 " 黑糖碎碎冰 "将黑糖珍珠、奶茶茶湯、冰塊等原料混合打碎,制成冰沙質地。
不僅保留了黑糖珍珠奶茶的經典風味,還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口感體驗,網友直呼:
" 比傳統珍珠奶茶更上頭 "
" 每一口都能嚼到 Q 彈的珍珠碎,非常驚豔 "
" 再也不用費勁吸珍珠了,懶人友好 "
圖源小紅書博主 @胖大星已獲授權(同首圖、封面)
據了解,該產品單杯售價 21 元,甜度固定為标準糖,不僅是其門店的消費者推薦 TOP1,還在小紅書上被網友評為 " 廈門必喝 "。
從網友分享的筆記能發現,早在兩年前它就積攢了頗高人氣,作為 cuida 的 " 鎮店之寶 ",一直備受喜愛。
除了 cuida,我發現西安茶飲品牌 " 茶南子青年茶館 " 去年也推出了黑糖碎碎冰,特别的口感體驗,被不少網友稱為 " 本命奶茶 ",更有人直言 " 一口就愛上 "。
圖源小紅書博主 @醬醬不醬子已獲授權
此外,上海的栗其、廈門的放牛斑、泉州的梨譜等茶飲品牌,甚至江蘇的 South 上青閩南火鍋也都紛紛推出同款產品,迅速吸引大批年輕人買單。
近年來,茶飲市場同質化問題突出,要在產品上做出創意、吸引眼球并不容易,這杯 " 打碎的珍珠 " 卻成功撕開了一條市場裂縫,它做對了什麼?
02改個形态帶來新體驗經典微創新成爆款思路
復盤 " 黑糖碎碎冰 " 走紅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黑糖珍珠本就是茶飲界的 " 經典口味 "," 黑糖碎碎冰 " 采用 "70% 熟悉 +30% 意外 " 的配方,不颠覆認知,只更新體驗。
黑糖珍珠和黑糖珍珠奶茶
消費者閉眼點單不會 " 踩雷 ",反而有新鮮感,而且 " 不用吸珍珠 " 的懶人福利,也擊中很多年輕人的需求。
另一方面,從商家的角度,把傳統的黑糖珍珠奶茶做成冰沙質地,是一個近乎 " 零成本 " 的創新操作,動作小卻獲得大效果。
當下茶飲產品的創新難度攀升," 黑糖碎碎冰 " 用一個讨巧的操作帶來啓示:與其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豪賭一個爆款,不如另辟蹊徑,從小入手改良經典產品的細節、體驗,延續爆款流量。
星巴克中國去年推出的軟雪星冰樂,就是把經典星冰樂做成了冰淇淋口感,改變質地帶來新體驗,使其成為星巴克的新爆款。
抹茶、咖啡、莓莓爆珠 三種口味的軟雪星冰樂
除此之外,我還總結了一些以小撬大的爆款思路:
1、模仿維也納咖啡做奶茶,不火都難
最近在小紅書上刷屏的阿嬷手作三口奶油系列,就是經典微創新的典型案例。
以潮州單叢、廣西六堡、栀子綠茶、斯裏蘭卡、抹茶茉莉為特色茶底,同時提供 3 款不同風味的奶油供消費者自由搭配,别致又吸睛,網友們直呼 " 喝完原諒全世界 "。
圖源小紅書博主 @Olivia 已獲授權
這款產品其實就是去年火爆全網的維也納咖啡的變體。
與之相似,百分茶的 " 三山普洱幹酪 "也是對奶油頂進行微創新,置于飲品上方像三座小山,很有記憶點。
2、借鑑 "400 次咖啡 ",拉環持續火爆
去年逆勢增長的 Pull-Tab 拉環咖啡,其主打產品瀑布咖啡的創意就源自澳門手打咖啡和 "400 次咖啡 "。
這款產品是将濃縮咖啡粉和鮮奶等混合打發,采用凍幹技術形成口感綿密、香濃的咖啡蓋,成品呈現出一種瀑布般流淌交融的視覺效果,觀賞性極強,激發了不少消費者嘗鮮。
滬上阿姨也借鑑 "400 次咖啡 " 推出 400 次生椰拿鐵、400 次輕乳拿鐵,保留咖啡濃郁香氣的同時,口感做得更清爽,受到顧客追捧。
類似的,Manner coffee 去年推出的會 " 爆炸 " 的幹姜美式,在幹姜氣泡水中注入熱咖啡濃縮液,碰撞出大量泡泡,經過攪拌、晃動或者外力衝擊,泡沫膨脹 " 爆炸 ",也引發不少網友嘗鮮。
有時候,在咖啡的制作方式上哪怕只是一絲巧妙微調,都有可能為消費者呈上一場驚喜的咖啡新體驗。
3、" 喝前搖一搖 ",好玩又好喝
去年 10 月,上海裕蓮茶樓推出 " 特濃茶鑽琥珀奶 ",憑借獨特的飲用體驗迅速走紅。
這款產品将茶與冰博客奶等打成碎冰狀,頂部放茶鑽,推薦顧客 " 大力搖勻更好喝 "。
讓消費者參與到 " 制作 " 過程中,互動性和趣味性讓產品更受青睐。
4、" 雙拼杯 " 帶來雙倍快樂
產品形态、口感之外,還可以從杯子做文章。
去年," 雙拼杯 " 掀起一波大流行,不少飲品店推出果茶雙拼、奶茶雙拼,消費者 " 花一杯奶茶錢喝兩種口味的奶茶,快樂加倍!"
比如羊毛咖啡的雙拼咖啡,提供 5 種美式和 5 種風味拿鐵供消費者自由搭配。還有很多泰奶品牌也推出奶綠、奶紅雙拼等不同口感組合。
有時候一個有趣的杯子玩法,也能很好地打造差異化标籤。
結語
茶飲行業内卷愈演愈烈,與其盲目追逐标新立異的新品,不如回歸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從產品的細節入手、提升體驗。
經典產品的微創新,或許是打造爆款的穩妥路徑,一個看似不起眼的 " 小動作 ",也許恰恰能擊中消費者的 " 爽點 "。
正如一位資深從業者的感慨:" 當所有人都在尋找下一顆蘋果時,有人把蘋果切塊、蘸醬、穿成串,照樣賣爆 "。
有時候,創新并不需要颠覆,只需在細節上多花一點心思。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咖門 "(ID:KamenClub),作者:伍月,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