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雷軍造車1000天後 一個30多歲的米粉決定提小米汽車,歡迎閲讀。
【CNMO】2021 年的那個春天,51 歲的雷軍宣布 " 賭上一切榮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小米造車 1003 天過去了,54 歲的雷軍終于站在了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算是提前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動車小米 SU7,給車圈帶來了一點小小的 " 震撼 "。
當天,雷軍發微博説自己有點小激動,很早就醒了。和他一樣激動的還有一批米粉。發布會前夕,30 多歲的米粉吳向宇給雷軍去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一定會買小米 SU7。
這讓人想到 2012 年小米二代發布的情景,有多少米粉買到了這部手機?又有多少年輕人在最無能為力的年紀遇上了小米二代?無論是小米早些年發布的手機還是現在的小米 SU7,它們面向的其實還是當初那批米粉。吳向宇也在信中提到自己是第一批成長起來的米粉,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按照雷軍的説法,這就是他説的與小米一起成長的 " 時代精英 "。
像賣手機那樣賣車
回顧這場技術發布會,它其實更像是產品發布會,除了價格,基本上方方面面都有詳盡的内容,雷軍全程洋洋灑灑講了近三個小時。這是小米發布會一貫的風格。與發布手機產品一樣,雷軍與其説是在介紹新車,不如説是在向觀眾科普汽車知識,甚至到了事無巨細的地步。
雷軍對智能汽車的理解、表述以及定位,讓我覺得小米汽車和手機一樣,追求的還是高性能、堆配置以及各種技術的 " 首發、第一、最 "。這點令人不安。雖説現在車圈都在卷技術,但如果細化到參數并追求某個極限值,那產品恐怕是談不上體驗的。
小米 SU7 風洞測試
小米 SU7 風阻系數 0.195Cd,費盡心思幹到了量產車最低,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電耗。但風阻系數絕不是越低越好,因為風阻系數越低,車子跑高速的不穩定性越強,車輛無法借助高速風強化下壓力。考慮到這一點,小米給 SU7 加了一個升降式尾翼來提高下壓力。
一般來説,電動車跑中低速比較經濟,上了高速路電機耗電加快,還要應對風阻。為了挽回一點續航,車企往往會去追求低風阻系數。很簡單,這樣更省事。所以,現在新勢力都在使勁吹低風阻系數,小米作為剛入行的新人也不能例外。作為米粉來説,我更希望小米能給車圈帶來一些新風氣,而不是跟風。
卷參數、堆料只是基操,卷自研才是此次小米技術發布會的 " 重頭戲 "。
有網友説,小米的一體化壓鑄機是供應商的,電池是寧德時代的,電機是聯電和匯川的,小米自研了啥?
外界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技術上的事是很復雜的。行内人都知道,小米不會真從零研發,必然是有選擇地進行技術上的改進。按照這個邏輯,參與了技術改進算自研其實也沒什麼問題。總之,你就説技術改沒改吧?
我在想,早期小米手機能夠成功就在于其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成本控制,加上互聯網銷售模式,交到消費者手裏的必然是極具性價比的產品。而這幾年汽車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小米造車其實屬于水到渠成的事情。當然,對小米這樣毫無造車經驗的科技公司來説,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就是梳理電車技術,換句話説是要造一個架構。在供應鏈技術深度參與的情況下,小米自研的 " 摩德納 " 架構應運而生,它包括五大核心技術:小米超級電機、小米自研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小米超級大壓鑄、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以及小米智能座艙。
在這個基礎上,小米加入了萬物互聯的内容,帶來了 " 高性能生态科技轎車 " 的新概念以及一些硬體擴展的新玩法。這應該就是雷軍提到的 " 守正出奇 " 原則。
小米汽車 "有點小貴"
而關于價格,發布會底下的觀眾在瘋狂試探,有嚷嚷 9.99 萬的,雷軍笑着説不可能;也有提 14.99 萬的,雷軍對此擺了擺手;還有説 19.99 交個朋友的,這讓雷軍一時語塞。這個數字相當經典,似乎也戳中了雷軍的價格底線。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雷軍顯得有點糾結,他説第一輛車既怕米粉不買,也怕米粉爆買。但相比之下,雷軍内心的潛台詞肯定是想看到小米 SU7 爆賣。作為賭上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戰,雷軍太需要一次成功了,以至于在發布會上有些 " 激進 "。
當然,拿百萬豪車出來對比并不是小米一家這麼幹,之前的 "500 萬以内最好的 SUV""1000 萬以内最好的 SUV" 早就人盡皆知。有人説,廣告法在新勢力的發布會上似乎是不存在的。
幸好雷軍沒這麼幹,整場發布會他全程都在分享技術、自研能力,講產品和情懷。他只是希望小米 SU7 能在駕駛性等機械素質上媲美 Taycan,在智能化方面媲美特斯拉 Model S。
結果是,米粉和股民越聽越謊。12 月 29 日,小米集團近期股價下跌超過 4%。雷軍句句不提錢,但句句都是錢,這讓小米汽車的前途更加不可捉摸。不過,只要雷軍捏着定價這張底牌,小米 SU7 就仍然有 " 讨價還價 " 的空間。
雷軍多次強調新車 " 有點小貴 ",或許這只是計劃的一部分。正像魅族某 " 名宿 " 所説的那樣,從營銷角度來分析,小米重重鋪設之下,唯一沒有公布的價格可能才是最大的殺招。如果像十多年前一樣,小米到時候給出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價格,米粉該如何應對?
" 時代精英 " 才能開的車?
在價格不能明确之前,雷軍説這款車是為 " 時代精英 " 而造的。在發布會的結尾,雷軍不忘獎勵自己一場演講,對他眼中的 " 時代精英 " 進行了一番表白。給雷軍去信的吳向宇十分精準地對号入座:" 這車可是雷軍為我造的,我肯定要買!"
説白了,小米就是想借 " 時代精英 " 這個标籤來摘掉曾經 " 性價比 " 的帽子。雷軍非常在意小米這個招牌,他曾經在一次采訪中談到,非常疑惑小米為什麼擔不起 " 高端 " 兩個字,他偏偏不信邪。所以,小米汽車還是小米汽車,而不是别的什麼,搞一個子品牌?雷軍的字典裏沒有這幾個字。
雷軍曾樂觀地認為,數千萬米粉中即使有 1% 願意買單,小米汽車就算成了。
吳向宇或許就是在這 1%,他在給雷軍的信中談到了對小米汽車的期望:" 對于車,除了代步之外,我們更需要一台安全舒适、有駕駛樂趣和科技感的車,SU7 定位 C 級轎跑,外觀确實好看,我倆都非常喜歡,她説 SU7 的星環尾燈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看的尾燈。"
他還代表米粉説:" 我們想要的是一台安全、外觀、性能、體驗都拉滿的好車,希望小米汽車依然堅持性價比,但不要被價格束縛,大膽做高端。"
雷軍曾在微博上發起過一次投票," 你希望小米的第一輛車大約是什麼價錢?" 結果顯示,選擇 10 萬元以内的占比達到 39%;選擇 10 萬 ~15 萬元的占比約 27%。看起來,雷軍對投票結果不以為然,小米 SU7 顯然就是奔着高端去的,成本價可能就超過了 15 萬。
但永遠不要拿情懷去考驗用户,因為結果往往很現實。吳向宇代表不了米粉群體,大多數人的三十歲要考慮的不僅僅只有自己。十年前的米粉覺得 " 為發燒而生 " 很酷,但十年後的他們已經步入社會,説不定也想撕掉曾經貼在自己身上的标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小米汽車仍然沒有擺脱小米手機的產品思維:極致的堆料,不絕于耳的 " 首發、第一 "。事實上,在電車技術大差不差的情況下,小米汽車首先需要的是一套讓人過目不忘的設計,就像阿維塔 12 那樣;而不是一種同質化的設計,或者説一套比較保險的造型。
貝殼财經數據顯示,年輕人選車,價格是首要考慮因素,其次就是外形。可見,車的外形對于年輕人選車來説往往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時代精英 " 到底需要一台怎樣的車?如果小米調研的只有米粉群體,那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錯覺。
但現在真正重要還是雷軍始終沒有亮明那組數字,這幾乎決定了小米 SU7 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