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的确,40歲前讀他的書會讓你有人生開挂的感覺,但它不是成功學,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當我發現這個時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閲讀後,我決定除了推薦童書,也做一些經典作品的推薦與解讀,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經典解讀。
只有我們自己先豐富了,才有餘力帶動孩子提升。今天是經典解讀的第20本書,我們一起來讀經典作品《知行合一王陽明》。
▲來源:當當
推薦版本:讀客文化版本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浮躁時代,我們一起安靜讀書,閲讀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為我們帶來豐盈的靈魂和寬廣的認知。
過往回顧:
今天來聊聊王陽明,也是前段時間讀者 " 點播 " 的解讀。
網上講王陽明的很多,沒辦法,太出名,中國有兩個半聖人,孔子是一個,曾國藩算半個,另一個就是王陽明。
歷史上很多偉人都是王陽明的粉絲,毛主席青年時代就研讀《傳習錄》,每頁認真圈點,将其視為精神導師,蔣介石更是一生推崇,敗退台灣後,把所居的草山改名陽明山。
有這些牛粉加成,王陽明頭上的光環愈加閃耀,正是如此,人們對心學的誤會也越來越多。
很多人都是看了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從當年明月筆下讀到王陽明龍場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寧王之亂的功績,讀到 " 五百年來第一人 "" 千古第一完人 " 之類的冠冕,就葉公好龍跑去學心學。
抱着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 "" 心無外物 " 幾個概念翻來覆去地啃,認為王陽明的成功是源自龍場悟道,源自心學,只要學了陽明心學,就能重塑人格,自律并獲得成功,而另一方面,真正翻開《傳習錄》,深入了解王陽明的卻寥寥無幾。
事實上,陽明心學與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是對立的。
心學要求 " 致良知 ",而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是以權力大小和财富積累為标準,想獲取權力和财富,很多時候恰恰要以抛棄良知底線為代價,所以,想通過陽明心學來獲得世俗成功,這個念頭本身就很荒謬。
甚至,王陽明的心學也并不具備重塑人格,使人頓悟的玄幻力量。
學了心學,你依然會熬夜刷手機,依然會有拖延症,面對生存壓力,你依然很難對讨厭的工作、讨厭的上級説出一個 " 不 " 字。
因為,依靠某種學問來強大内心抑或取得外在成就的想法仍然是 " 向外求 ",這跟陽明心學強調的 " 向内求 ",本質上就是背道而馳的。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會問了:
" 那按你這麼説,學它一點好處沒有,為啥還要學,聽你啰嗦那麼多,豈不都是無用的廢話?"
對,你若把王陽明當作聖人,把陽明心學暗戳戳當作 " 成功學 ",想從中挖些現實好處,這個思維起點,基本就注定了學不到啥,學到最後無所得還容易生怨恨。
但若能保持平和心态,把陽明心學跟王陽明的人生經歷結合起來讀,還是能品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來。
你會發現,王陽明其實跟我們一樣,一樣會面臨難以抵抗的生存壓力,一樣有無法勘破的生死,不可回避的欲望。他也叛逆過,也會走彎路," 凡人 " 王陽明,有比 " 成功人士 " 王陽明更值得我們觀照的地方。
▲來源:紀錄片《王陽明》
我讀到的 " 凡人 " 王陽明,從小就不是啥 " 好 " 孩子,相反,個性桀骜、一身反骨。
兩個事可以看出。
一個是王陽明生母去世後,父親王華娶了新老婆,繼母對王陽明不好,處處刁難,十來歲的王陽明就跑去市場買來鸮鳥,藏在繼母被子下面,等繼母回屋掀開被子,鸮鳥亂飛,還發出陣陣怪聲,吓得繼母半天沒回過神。
在民間,鸮鳥入室是大兇之兆,王陽明便趁機建議繼母請巫祝來驅邪消災,而私底下早已賄通巫祝,整了一出生母亡靈附體的儀式吓唬繼母,此事過後,繼母再也不敢對王陽明無禮。
權謀術策,小陽明可謂得心應手,世人遵循的孝道,也沒給他造成啥心理負擔。
王陽明 12 歲的時候,鞑靼入侵,明軍數次戰敗,15 歲的時候,各地災難頻發,盜賊作亂,起義不斷。
少年又坐不住了,小小年紀竟打算上書朝廷,請效終軍,削平草寇。
這個狂妄的想法,被他的狀元父親及時阻止,批了七個字:
" 書生妄言,取死耳!"
少年這才被迫冷靜下來,專心讀書。
我讀到的 " 凡人 " 王陽明,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也一樣碰過壁,走過彎路。
最出名的 " 彎路 ",大概就是被世人津津樂道的 " 後花園格竹 "。
王陽明所處的時代,中國主流思想是朱熹的 " 格物致知 "," 格 " 就是對着一草一木琢磨,慢慢便會明白其中道理。
正好王華就職的官署後面種了一大片竹子,王陽明就蹲在後花園裏格竹,這一格就是七天七夜,結果,除了格出個伴随終生的肺病,一無所獲。
這次格竹子對王陽明的身體損害還是其次,最大損害是三觀崩塌,他不再相信宋儒理學 " 格物致知 " 那一套。
心灰意冷的王陽明幹脆放棄儒學,但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開始潛心神仙養生之道。結婚當天還玩了場 " 消失的新郎 ",第二天清晨,家人終于将他尋到,居然在一座道觀中靜坐,勸説許久,才不情不願回了家。
這個時期的王陽明其實是走了彎路的,沉醉于虛無缥缈的神仙之術,常常在道觀如同枯木般,一坐就是一天,修習所謂的導引之術。
讀到後面你會發現," 凡人 " 王陽明之所以能成就 " 不凡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字:堅定。
我們每個人都有個性,女娲造人時又沒用标準化流水線,基因也是不一而足、各式各樣,人怎麼可能沒個性呢?
只不過,社會這玩意,目标并不是保護個性。
相反,為了穩定為了發展,它的目标往往是 " 去個性 "。
所以,從一出生,個體就要面臨 " 個性 " 與 " 共性 " 的矛盾,其顯性表現就是我們常説的 " 在現實中碰壁 "。
碰壁多了,會產生習得性無助,這時候,人往往就會選擇妥協、放棄。
更有甚者,從習得性無助發展為斯德哥爾摩,都不用環境動手,為了安全感為了融合,自個就先把個性滅了。
所謂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是軟弱的人類,為了不面對親手 " 殺死個性 " 的痛苦而制造出的合理性。
但在這浩瀚人群裏,終究有少數 " 漏網之魚 ",死犟也好裝懵也罷,扛住了壓力,保存了個性,王陽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把一身反骨堅持到底了的,依然是兩個事可以看出。
21 歲,王陽明參加浙江鄉試中舉,獲得了去北京參加會試的資格,當時明朝的科舉制度已經成熟,八股文形式基本形成,後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然而王陽明的科舉之路并沒有意料中的順遂,第一次會試就落第了。
這裏有個需要注意的細節 ~
王陽明落第後,宰相李東陽曾前來鼓勵他,説是今歲不第,來科必為狀元。
一般人,落第就落第了,哪裏輪得到當朝宰相來安慰,王陽明之所以有這個特殊待遇,完全是因為他爹王華當時擔任的職務相當于皇帝秘書,雖不直接參政,但也是每天都能跟皇帝打個照面甚至聊聊天的重要人物。
那你再往深處想一想,就這個背景,但凡寫的東西稍微合乎要求一點,不説狀元,落第絕不至于。
會試每三年一次,王陽明第二次參加已是 25 歲,這次不但沒像宰相點撥的那樣成為狀元,連科榜都沒上。
他當時只説了一句話。
透過這句話,我窺見了王陽明的通透和堅持:
" 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世人都以沒考上功名為恥辱,我是以沒考上功名而動心動念為恥辱。
然後我去翻歷史,看到王陽明早期試卷裏的《志士仁人》篇,大為震撼。
這篇其實幾乎算是心學大綱了,裏面已經提到 " 心體之光明,以吾身為輕 ",但這些理念跟當時的主流儒家思想格格不入,這大概就是他屢次落第的原因。
我震撼、感慨的是,太多人只是用文章作敲門磚,求那金光燦燦的上層大門為自己打開一絲縫隙,而王陽明是真的用了一生去踐行。
另一個事,是王陽明後來當了官,被皇帝派到山東主持鄉試,作為主考官,考題均由他親自撰寫。
其中一個考題,居然是 "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
" 不可則止 " 是士子對君主 " 道不同不相為謀 " 的獨立立場,用今天的話説就是,你我若是價值觀不同,我就不肯給你當奴才。
這在當時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幾乎是殺頭言論,當年朱元璋大罵《孟子》,就是因為孟子不遺餘力痛批那些不講道義,苟取富貴,給君王當奴才的人,王陽明這題要出在朱元璋時代,夠他全家殺頭了。
要知道,陸九淵在宋朝被打壓,也就是因為 " 人人皆可成聖 " 的提法,讓權貴階層坐立不安。
封建王朝的天下,只能有一個活着的聖賢,那就是皇帝。
像這樣把君王拉下神壇,以 " 人 " 的身份,讓考生随便議論,可見 " 少年王陽明 " 從來就沒死過。
關于龍場悟道,很多人傳得玄之又玄,仿佛王陽明人生的轉捩點就出現在這次頓悟裏。但真正讀歷史,你會發現,那也不過是水滴石穿,堅持下來的厚積薄發。
前面我寫了,王陽明在自我探尋的過程中,和普通人一樣走過不少彎路。
只不過,大多數人走上彎路便再也回不了頭,還有些更遺憾,明明走上對的路,卻因為忍受不了孤獨而半途放棄。
孤獨有兩種。
萬山叢中,蠱毒遍野,如同原始社會的貴州龍場,是物理條件上的孤獨。
當地夷人難以溝通,王陽明只能孤身一人居住在一個鍾乳洞裏。他還給這個洞取了個名字,叫 " 陽明小洞天 ",聽起來蠻松弛,實際你都可以想象,那種條件不會比明朝大獄好太多。
另一種孤獨,比物理條件更讓人難以忍受,是社會意義上的徹底孤立。
當時宦官頭子劉瑾上台主政,無數文官言官慘遭滅門,被貶龍場的王陽明途中也曾遭遇錦衣衞追殺。
這時候的他,已談不上任何前途,社會角色基本宣告死亡。
試問,有幾個人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孤獨?
但突破,往往就出現在極度孤獨之後,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會比其它任何時候的黑暗更凝重。
格竹格出肺痨、修佛求道修長生、考學拜官建功名,種種妄念迷障從眼前劃過,如今的王陽明,獨自面對深淵,一無所有,就連曾經依賴的社會關系也一一清除。之前堅持的 " 個性 "、積累的學問便推着他進入臨界狀态,真正參透了那句:
心體光明,吾道自足。
這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拐點,至此,心學理論完成邏輯閉環,儒學從朱熹主導的格物致知路線發生轉折,陽明時代正式來臨。
在王陽明的心學經典《傳習錄》裏,我最喜歡這段對話。
弟子問:
" 學習沒有長進,怎麼辦呢?"
王陽明回答:
"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做事的時候别帶着得失心,否則便會患得患失,目标達成就歡喜,沒達成就沮喪。抱着這樣的心态,永遠無法獲取可持續的内心動力,這樣做事,也不是持久之道。
讀書、做事、做人都一樣,放下即得到,與其外求不如内修,這就是我從 " 凡人 " 王陽明身上學到,比 " 成功 " 更寶貴,更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