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我,70 歲,女,天天健身,歡迎閲讀。
這是鳳鳳阿姨,這個月剛剛度過自己的 70 歲生日。她從 58 歲開始定期去健身房鍛煉,堅持了 12 年。
今年年初,女兒偶然将她的運動視頻分享在小紅書上,得到不少關注。有人慨嘆 " 三十多歲的我輸得這樣徹底 ",有人驚呼 " 從背影看説比實際年齡小 30 歲也有人相信 "。
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老年人去健身房是什麼體驗?堅持運動對老年生活意味着什麼?面對衰老和疾病,如何看待運動中的挑戰和風險?科普中國聯系到鳳鳳阿姨,和她聊了聊這些話題。
以下是鳳鳳阿姨的自述。
文中被訪人姓名為化名
成文:雪竹、林林
1
如果要我形容,我感覺自己還稱不上運動達人,但絕對是非常自律的。
我的日常是這樣的:早上 6 點半醒來,我會做一下揉肚子的保健操再起床,洗漱完畢,認真做頓營養早餐,8 點左右吃完早餐,就做做家務,或者看看書、聽聽音樂、摘抄一些好詞好句。中午我會睡半小時的午覺,晚上基本在 10~11 點睡,睡前我會刷一遍手機,看看有沒有需要回復的信息。
一個禮拜我會去健身房三次,一般是在周一、周三和周日,每次運動一個小時。有時女兒會約我一起,為了配合她的時間,我們就中午去。如果是我自己,就晚上去,過去是練瑜伽,十幾個人的大課。去年我開始練普拉提,四五個人的小課。我覺得這是一種樂趣,每次很興奮地去上課,上完了,整個人很放松,走個半小時回家。
不去健身房的那幾天,我會在家運動,一般是在下午,瑜伽墊一鋪、音樂一放,自己練習瑜伽動作,或者訓練一下核心肌群。
我是從 58 歲開始比較系統地運動的。那年夏天,我和女兒偶然經過一家健身房,她提議進去看看。裏面什麼項目都有,轉了一圈,我就相中了瑜伽,感覺蠻适合我們老年人的,比較舒緩。當時正好快到我生日了,女兒就以生日禮物為名,送了我一張年卡。
後來我每年都會續約,這家健身房倒閉了,就換一家繼續,前後換了三家,一直在堅持。
我之所以堅持運動,一方面當然是源于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這與兩次驚險經歷有關;一次是生我女兒的時候難產,差點把命丢了,產後還發生了嚴重感染,又挨了一刀;另一次是 41 歲那年,有次洗澡洗到一半,突然癱在地上,意識模糊。
經過這兩次,我就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搞好。等我老了,不能成為孩子的負擔,我們下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壓力很大的。
另一方面,我希望這輩子都有一個不走樣的好身材,我的臉老了,但我的身形不能老。當然,前提是不能只瘦、不健康。有些人就是這樣,體重的數字很厲害,但人看着就病怏怏的,臉色不好。我不是,我是紅光滿面的。
這些年,我的體重一直保持在 95~100 斤(身高 1 米 6);我年輕的時候是一尺九的腰,到現在還是一尺九的腰;所有我喜歡的衣服都不會淘汰,我随時想穿,拿出來都能穿,前幾天過 70 歲生日,我就穿了 10 年前女兒結婚時買的旗袍 ......
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我在運動方面是不需要督促的。它對我而言就像是一日三餐,每天不吃不行、不動不行。
這 12 年,除了做手術那次,就只有我外孫女出生之後,有那麼兩三年,我沒有定期去健身房。當時她是住在我們家的,我幾乎是一天 24 小時地照顧她,雙休日,如果女兒把她帶回去了,我才會抽空上一節課。為了不要把基礎都丢掉,我有時會趁孩子睡着,自己運動一下。
我不覺得這樣對自己很嚴苛,因為這是你自己發自内心想做的,是你對自己的要求,所以執行起來就比較容易,如果是别人(或者外界)要求你的,可能會難一點。
2
我們這一輩人年輕的時候,好像沒有健身這一説。一方面是那個年代很少有這種專業的場館,大家的經濟條件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為生活奔波,缺乏這方面的意識。
當時我先生每年都是部門的先進,工作忙得不得了,家裏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我在管。我自己在工作上也蠻要強,所以每天都在趕來趕去,家、部門和公公婆婆住的地方,相互距離都很遠,我覺得運動量已經夠大了。一直忙到退休了,總算有時間去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嚴格來説,剛去健身房時,我算是一個 " 運動小白 "。我記得學的第一個動作是金剛坐,需要腳背繃直,跪坐在雙腳上,我的腳背是緊的,痛得跪不下去。還有八字開,就像劈叉一樣,我的大腿内側也很緊,上半身一點都趴不下去。
在我的第一節體驗課上,教練就跟我們這些五十多歲的學員講:"你們不要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做。瑜伽不分年齡,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能和年輕人做得一樣好,沒關系,慢慢來,時間會證明,你是能做好的。"
那位教練當時 50 歲不到。她最初接觸瑜伽是因為自己生了病,脊椎、腰椎那一塊的毛病,手術之後,醫生説要配合鍛煉,她就去學了瑜伽。後來身體好了,她也愛上了瑜伽,就考了證、做了教練。
我就想,既然她把身體都練好了,我怎麼會練不好?我對自己有信心。
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很多人覺得去健身房鍛煉很苦的,剛開始确實苦,每次上完課都是這裏痛那裏痛,第二天醒來更甚。但習慣了就很享受,覺得肢體特别輕松,怎麼甩都不難受。
而且會有不斷挑戰自我的成就感。比如有個動作是雙手拉在一起,由頭頂轉到後面,大多數人剛開始都轉不過去,教練會叫你拿一條毛巾,先拉着兩頭練習,再慢慢地靠近,總有一天就不需要毛巾了,後來我都很輕松就搞定這個動作。
因為教練經常表揚我,讓大家向我這個大姐學習,我就覺得我要像她説的那樣,做到最好,不能因為我歲數大,就可以做得比别人差,那樣永遠也練不到位。如果一個動作做不标準,可能是因為不熟練,或者筋骨還沒有打開,不存在因為年齡這種説法。
在教練的鼓勵下,最初的那兩三年,我覺得自己進展很快,基本最難的動作都做下來了。
後來我換過兩次場館,都是蠻順利地報上名了,沒有因為年齡遇到什麼阻力。人家一看你的樣子,就知道是一個堅持運動的人,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印象,反而覺得你能帶動那些(年齡)小的堅持下去。
這兩年練普拉提,同學的年齡層比之前要小一些,00 後也有。有時教練會讓大家猜我的年齡,他們最高也就説 60 歲,這都覺得不好意思了,因為很多人的身材都跟我沒法比,但看臉還是看得出我是上歲數的人。如果只看後背就沒法猜了,大家都説我是少女背,沒有一點贅肉,把我當成三十多歲的也有。
和年輕人一起上課,他們都很羨慕我,説自己到了我這個年紀,不知道會怎麼樣。我説:" 你們比我幸運,比我更早開始系統地運動,我是 58 歲才開始練的,只要你們再把營養搞好,到我這個歲數,就比我還要好。"
前段時間我把普拉提課的視頻分享給女兒,她覺得不錯,就發到小紅書上了。結果點擊量還蠻高的,比她發的其他内容都高。下面的評論都是誇獎和鼓勵,還有人説轉發給了自己的媽媽,想鼓勵她們也去鍛煉。
其實現在健身房裏的 60 後還蠻多的。這些人剛剛退休,孩子們都大了,又還沒有孫子孫女要帶,所以能經常泡在健身房。他們很積極的,可能是到這個年紀了,想慢點老。有些住得近的,一天要上好幾節課,有時我下課了和他們打招呼,他們説還要繼續練呢。
我一直覺得,健身房是一個正能量的環境,來這裏的都是要求進步、不會偷懶的人,在這個環境,我想老也不會老。
3
當然,像我們這種上歲數的人,運動的時候會更慎重地考慮風險。比如我最初選擇做瑜伽,就是考慮到它沒那麼劇烈。
剛到現在這個場館的時候,除了普拉提,我還嘗試了空中瑜伽和牆繩。空中瑜伽需要很厲害的手臂力量,不然都抓不住吊床,更别提做動作了。教練都是先評估過,看我基礎很好,才讓我上去的。當時有一個頭朝下的動作,蠻有挑戰性的,對核心肌群有一定的要求,教練也是測了我的平板支撐,才指導我去做的。
雖然那些動作我都做到了,拍出來的照片也很漂亮,但我還是覺得,空中瑜伽不太适合我。畢竟它是騰空的,要是一失手,從那個高度掉下來,就闖禍了。還有牆繩,繩子固定在側牆上,借助它的力量翻來翻去,翻不好就可能 " 咕咚 " 一聲砸下去的,也有風險。所以最後我選擇了普拉提,它是在地面或者普拉提床上,安全性高一些。
雖然我這麼喜歡運動,但身體出現狀況、需要中斷運動時,我絕不會因為很久不能鍛煉而焦慮。我這個人很樂觀的,着急沒用,先好好養病,養好了之後再去鍛煉,只要努力一下,肯定能像過去一樣。重新開始運動的時候也要做好評估、循序漸進。
比如去年 3 月,我做了一個手術,拿掉一葉肺。當時是體檢查出了近 3 厘米的占位,開刀之前,也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後來把切掉的肺部組織送去做活檢,發現是惡性的。
術後,我問醫生:" 我現在比人家少一葉肺,呼吸肯定比人家弱,我很想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可不可以?" 醫生説可以的,有專門的呼吸訓練器,等傷口長好,可以用那個訓練。
剛做完手術的第一個月,就是靜養,絕對不會亂動。我要對自己負責,一定要讓傷口長得結結實實的。
術後 40 天左右,我開始試着借助儀器做呼吸訓練。剛開始只能吹幾下,過了 10 天,能吹 50 下了,有幾次肺活量能達到 1000ml。術後 3 個月,能吹 120 下了,半數能達到 1500ml,偶爾也能吹 1800ml。
術後 4 個月,我開始嘗試着做仰卧起坐,慢慢地,只做幾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那時還是有些氣短的,所以就适可而止了。後來肺活量逐漸恢復了,就一點點加量。
直到肺活量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我才開始考慮要不要回健身房上課,那時距離手術已經有半年多了。一節課下來,我沒有任何氣上不來的感覺,説明我的肺能承受這樣的運動量。
這些年,我沒有因為運動受過什麼傷、有過什麼不适。其實任何年齡段的人,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運動。離了這些,那就不要談了。
4
我每個月的退休金,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運動和營養補充上面。一般來説,我們這代人會很省的,不少人覺得,花那麼多錢在這,犯不着,歲數大了,錢就存在銀行裏,以後肯定是要花在醫院的。
我和他們想法不同,為什麼不把這個錢現在就用在自己身上,過一種更有質量的生活,而是等着以後送醫院呢?
我們家三代女性的運動熱情都很高。我女兒也會定期在她家附近的健身房上課,她更喜歡尊巴一類的運動。今年她和我一起練了幾次普拉提,教練總説:" 你做得不如你媽媽呀,要加油!"
因為她沒有瑜伽的基礎嘛,運動的時間也沒有我久,柔韌性和力量還是有點差距的。我的外孫女運動細胞也很強的。她是足球隊裏唯一的女孩子,踢中鋒,教練説她腿長、跑得快。她還會網球、遊泳、跆拳道,跳舞跳得也好。
前幾年,我帶外孫女做過雙人瑜伽,前段時間我女兒還翻出了幾張照片。現在一到周末,外孫女一進我們家,就馬上把瑜伽墊鋪起來,叫我一起鍛煉。不管她做什麼動作,我都要跟着她做。
我和她開玩笑:" 幸虧外婆是練瑜伽的,不然給你搞死了。" 有幾次她要劈腿,我説這個你不要強求。不過我也不示弱,有本事跟我比核心,像仰卧起坐、俯卧撐這些,我是一直在練的,她比不過我。
現在我已經沒怎麼把去年的手術當回事了。有幾次家人提醒我,運動的時候悠着點,我讓他們不用擔心,我心裏有數的。其實我不太希望他們提這個。我都不覺得自己比人家少什麼東西,你們為什麼覺得我不行?
上個月我們一家人出去旅行,爬鳴沙山的時候,我先生、女兒他們都是踩着木台階上去的,如果不借這個力,直接踩着沙子是比較難的。但我就和外孫女從沒有木台階的地方爬上去了,而且也沒覺得怎麼樣,這算是對我體力的一個證明吧。
我的觀念是,年齡只是一個數字,這個數字是要一直往上走的,你不能把它拽下來。但它不能代表什麼,你的心态、你的身體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你懂得管理它們,自然而然就比(不懂得管理的)同齡人年輕。
所以我從來沒覺得老了有什麼不能提的。相反,我會很自豪地告訴别人,我 70 歲了。
我也不會只生活在老年人的圈子。我很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在健身房能認識年輕人,鍛煉累了,去按摩推拿也能認識年輕人,我和先生還會和年輕人一起自駕遊。
我想我會一直堅持這種生活方式,哪怕到了 80 歲、90 歲,只要我沒有離開(這個世界)。
因為這樣很好呀,為什麼不呢?
黃濤(原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康復治療師)點評:
首先給本文的鳳鳳阿姨點贊!
無論哪個年齡段,規律參與運動的好處都非常多。從運動醫學的角度來説主要有一下幾點:
1. 規律的體育運動能讓身體的肌肉保持一定水平,而肌肉是保持骨骼關節最重要的組織,足夠的肌肉力量不僅可以讓關節壽命提升,預防跌倒,即使發生跌倒,足夠的肌肉也可以盡可能減少骨折,關節韌帶損傷等情況的發生。
2. 規律系統且适量的運動,可以降低中老年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很多人擔心運動得過了會磨損軟骨,其實運動可以讓關節滑液分泌,減少軟骨摩擦,同時運動本身就是促進軟骨代謝最有效的辦法。反而不運動的人,軟骨退化的速度會更快。
3. 規律運動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老年人骨量流失是自然的現象,但是适當的運動可以促進骨骼中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鈣質沉着,提高骨量,防止骨質疏松。
總的來説,規律系統的适量運動,對于保護身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有着決定性的意義。對于老年人來説,伴随着身體各方面機能的下降,運動時要注意:
第一,運動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一上來就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建議從最輕量開始,然後逐漸加強,防止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
第二,提前進行一些肌肉力量的儲備。比方想做瑜伽,那就提前對腰腹核心腿部的肌肉力量,還有上肢的肌肉力量,提前進行一些器械的訓練,以保證自己的力量能夠支持做這些運動,極大地避免意外的發生。
第三,運動中出現任何影響運動的不适,建議及時停止。另外,如果出現關節的卡頓、絞索的情況,比如關節突然動不了,但可能活動活動又開了,一般提示有可能是半月板或軟骨損傷。如果有急性扭傷或摔傷,出現明确的關節畸形和活動異常,建議讓專業的醫生來判斷,并在必要的時候配合影像學的檢查。老年人的關節和年輕人不一樣,很多存在一些潛在的軟骨或韌帶退化,千萬不要去強行地拼意志和品質。
第四,一定要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比如靜走、遊泳、瑜伽這些比較輕柔的訓練,盡量避免一些比較激烈的、涉及到彈跳的、涉及到變向扭轉的運動,比方羽毛球、籃球體等。這是因為有的老年人存在骨質疏松或肌肉萎縮的情況,如果運動中出現跌倒或碰撞,關節損傷的風險是大大增加的。
策劃制作
作者丨陳艾潛 科普作者 林林 科普作者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林林
往期
精選
蒸米飯時只需 1 個改變,就能幫你平穩血脂、血糖!轉給需要的人!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