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為了大華為,大嘴宜閉嘴,歡迎閲讀。
文|江小花
請允許我在今天的《六日談》開頭,先對我心目中最好的周芷若的扮演者周海媚的去世,獻上七零後的緬懷。
周海媚長得并不算特别出眾,但被她那一雙如晚星般殺人又放火的星眸,閃過一次,便揮之難去,蓋過了青春時拂過小心髒的無數美麗的刀光劍影。
其實我一直很想聊一聊人工智能,但總覺得牆内似乎對這事兒興致不高。
比如這個星期看到一個段子,曰:我們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上是不是搞錯了,原本以為人工智能是用來為人類幹洗碗、拖地、做飯的事兒,好讓人類可以好好的寫詩、畫畫、拍電影。但是現在,我們還在洗碗、拖地、做飯,而人工智能已經在寫詩、畫畫、拍電影了。
很有意思的是,它還學會了躺平,OpenAI 已經不得不暫停了一段時間新賬号的申請,結果恢復申請後的當天,它又宕機了。人們甚至不願意把這個事件歸結于過于火爆的連線,而更樂于説成是人工智能面對愚蠢而問題超多的人類耍起了脾氣。
然而無論它是一個懶惰的家夥,還是一個勤快的助手,我們都已經無法回頭的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連我這個厭惡學習技術的土鱉,這兩個月滿腦子轉的都是要怎麼繞開該死的封鎖把自己的人肉作業系統更新到 GPT4 時代。整天就像個祥林嫂一樣盯着公司裏任何一個看上去作風有點洋派的同事,趕緊找海外關系給我把外頭的一套人工智能應用都安排明白了。
劉慈欣説,或許只有人類的無能,比如無法提供人工智能持續進化所需要的巨大算力,才是保護人類免于被人工智能反噬最好的保障。
史詩的畫卷已經鋪開,只不過這一次我們不知道動筆的會是我們還是人工智能。但短時的碳基生命如我,誰管這些有的沒的,史詩總輪不到我寫,老子現在就要用 ChatGPT 寫稿!
我一直覺得,華為餘承東的價值萬金的大嘴,應該多在代表華為核心能力和世界發展方向的人工智能領網域多説幾句,華為其他人説不了他這麼好。老在各種 C 端争長論短着實浪費。這個應該是董宇輝的活兒。
上周,東方甄選出了點兒鬧到桌面上的家務事。一個主導了公司起死回生的靈魂人物,拿的錢明顯低于他的貢獻,但還被公司高管猜忌、針對,還打壓,然後居然是粉絲們給這位學富五車的年輕人找回了場子。心懷叵測的各路老板們,如今已經把這位的身價定到了 200 億,一副不把人從老東家拆出來死不瞑目的嘴臉。
但順便提醒如今把自己的娃卷成老上海軟蛋餅,加裏脊、肉松、土豆絲、生菜還另加一蛋的爹媽,一個身價 200 億的大牛,拿一千萬的工資,還拼命提醒自己不能多要了,再多那不是他該掙的錢,會帶來災禍。這説明什麼?這説明知識絕對影響掙錢啊。如果咱是出于經濟學卷娃的,那還是别南轅北轍啦,讓那些不愛掙錢的去卷去嘛。
這位就是新東方曾經的老師,如今的銷售員董宇輝。據説是如今全網唯一能站着把貨賣了的主播。我本來就是粉董宇輝來着,這回連錄視頻給他支棱場面的阿姨也粉了,實力知性罵街式拷打董宇輝的老板的視頻氣場太強了。
事兒真的不是大事兒,功高蓋主在哪個公司都是件很難處理的事兒,弄得不好就是個雙輸的局面,但哪個公司還沒有幾折忠心耿耿、屁用沒有的元老,詭異拆掉心思活泛、養活全廠的棟梁的戲碼。結果無非就是,格局太小的老板留不住能力太大的功臣,自毀長城,出走的功臣心态若調整得不好,也容易不了了之,總之多半是個唏噓局;但也就僅此而已,世界不缺少一個叫做東方甄選的直播賣貨公司,不管他的主播是不是學問人品看着都好的董宇輝,也不管他的老板是不是把英語培訓這麼個玩意兒幹到世界第一的俞敏洪。
最讓人玩味的,其實是董宇輝自己,我是特别喜歡董宇輝的,除了确實博聞強記、書讀得也恰到好處之外,他還證明了在短視頻、傻博流的時代,文化人也還是玩得轉,也還是文化人能玩得最好。這個世界還不完全是 oh my god,就買它的世界。不過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他被那麼多粉絲喜愛的理由,以及他自己喜愛的東西,到底跟賣貨這件事兒有什麼關系。
是他不賣貨了,就不學富五車,聞名京華了,書就白讀了?還是他就是喜歡賣貨呢?還是咱們這嘎達,真的説賣貨就是宇宙的盡頭,一切的意義了呢?羅永浩賣貨,説起來還是為了還債,董少你又是為了啥呢。
在我看來,一個蘇東坡的鐵粉,賣起舞弄清影,賣多情卻被無情惱,賣明月夜,短松岡,幾十年後賣老夫聊發少年狂,都要得。蘇東坡是中國文人兼善與獨善文化最巅峰的踐行者,是中國眾多一生坐在過山車上的文人騷客中,最不苦情的一枚,上的舒爽,下的快樂。
習得聖人術,貨與帝王家,帝王不要的時候,他就當文豪,旅遊博主,美食博主,老有所樂研究所所長,這一千年來點贊量全網排名前五妥妥的,唯獨大概就是不會去賣貨,即便家裏就有不小的買賣。要賣也不能是賣别人的貨,且還不挑貨的賣,九塊九包郵更不能幹,賣個自制紅燒肉,附贈千古東坡香是無傷大雅的。
像我們的青年科學家餘承東先生,他也賣貨,只不過他全勤全力在賣的,可是種花家最拿得出手的一盆紅燒肉,那絕對是一盤甭管是老師先生、學者士人站出來賣都不違和的肉。
所以,董宇輝如果真的喜歡賣貨,那就應該離開俞敏洪,直接去找餘承東報到,還拿一年一兩千萬指定應該沒問題,但這貨賣得,風骨格局可大不一樣。而且我看着華為這邊,真就緊缺你這一款。估計要是有别的辦法,人也不能成天用遙遙領先、科技車皇這樣的虎狼之詞,能達到一樣的效果,誰還不願意整的文化範兒一點呢。千萬不要去找董明珠,雖然是個本家。
話説看到董宇輝被蔫壞的不嫌事兒大的給作價了 200 億,我就在想着,餘大嘴要是也給劃個價,得是個什麼數?不仔細的估算了一下,反正拿出來讓我大 A 反彈個三五百點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餘承東估值就算再高,有一天要是也遭遇了董宇輝這樣的阋牆段子,他的遙遙領先軍團也不可能像董宇輝的阿姨粉那樣站出來硬怼任正非的。因為大家都清楚,遙遙領先的是華為。而董宇輝也應該看得清楚,既然你的粉絲會因為你而群起攻讦你的東家,那麼其實已經説明了你的東方甄選,不是什麼梧桐樹。
好啦,回來説車吧。
這個星期,最讓人覺得沒勁的就是懂車帝的冬測。本來一個媒體平台,親自下場做了一場有的沒的車輛在極寒狀态下的電池及其他性能的橫評測試,無論結果如何,都不算什麼大事兒。收錢不收錢,有沒有金主保護意圖,都不算什麼大事兒。新聞女王裏 Man 姐説的明白:你以為新聞是什麼。
前後兩次測試的過程,説實話,除了規模比較大以外,你説跟現在那些流量也很好的什麼用炸藥炸車,用吊繩把車吊起來在半空摔下來看看 ABCD 哪幾根柱子變形了的那些也沒有啥實質區别。正經車企吧,其實一般都不投放這種非标測試;正經測試吧,一般也不太簡單接受投放 brief,要不然編外測試的鼻祖,《Top Gear》咋都能餓死呢。
無非就是整點兒極端的動作,用一些看似扎眼,但未必有什麼意義的結果,來影響一下消費心智的小把戲罷了。説起野生評測,倒是之前優酷上據説由一批不差錢兒的汽車發燒友,自掏腰包燒出來的一檔叫《Fast4ward》的節目做的還不錯,肯下本兒,專業度也不錯,但也就主打一個直線加速而已,再多也玩不起了。可惜後來該死的電車帶來了廉價扭矩和馬力之後,直線加速也就沒啥好玩兒了。
簡單點説,一款在零下 40 度能純電續航 80 公裏的車,在正常用車環境下,就是比一款只跑了幾公裏的車產品定義更好嗎?一款從三樓高的地方落下來還能開的車,就比不能開的更實用?肯定都不是,此類測試大體上偷換的無非就是這個概念。
如果要説起來的話,有一個數據其實不用測,倒是沒多少人説,一款車的最高車速,是佐證一款車基本質素和綜合性能權重極高的一個指标。比什麼 AEB 啦,以及這些好看的測試至少是管用得多。
所以,特斯拉的回應應該可以作為這個事兒的總結呈辭: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就是好產品。當然前提是,車輛安全性能有保障。
和董宇輝的公案一樣,本來是件小事兒,但加上了一點兒杠杆兒,就成了如今這讓人尴尬的模樣。中年男人最見不得的生活慘劇,就是明明是個屁事兒,咋就一來二去給整大了。懂的都懂哈。
一個杠杆兒是顯而易見的餘大嘴。如今的餘大嘴是萬能流量杠杆兒,説華為好的杠杆兒一百倍,説華為不好的杠杆兒一萬倍,華為如今江湖人送 " 説不得 "。還有一個杠杆兒,大約是那些不擅長搞正經汽車評測,又想吃車評這口飯的非車媒。巴不得全體車媒的公信力卒于懂車帝這一役。
一個字節系的汽車平台,就這樣上了絕大多數平台的熱搜。懂車帝只好把再做一百回,都不會符合正經标準的冬測,從還算能説明一點問題的零下 20 度換到啥問題也説明不了的零下 40 度又做了一遍。
碰巧此前明怼過冬測的幾家,還就紛紛成功墊了底,且還有純電續航短之外的其他意外之喜。二測之後,各家都還沒正經發聲。我不知道懂車帝要不要給這次的冬測項目組發獎金,流量考核的話,絕對是超标到十八薪水準了。
然而這次的巨大流量,居然要搭上一家如今實力最雄厚的車媒,和説不定幾家車企的公信力,不值。
這事兒從懂車帝的角度,真沒啥可多説的,羅永浩和佘詩曼正反都説挺清楚了。我倒是想從華為的角度來聊幾句。
在我看來,餘承東應該在汽車界開始關閉大嘴模式了。
如今,據説初始估值達 2500 億人民币的以華為車 BU 為底子,廣發英雄帖請中外大型車企帶資入局的合資企業已經啓動了。
那麼華為進入汽車業的姿态也就應該塵埃落定了吧。如果這麼大一筆費用收下去,華為還要親自下場造車的話,那就真有點説不過去了吧。
保險起見,我們還是用假定好了,假定華為為靈魂的這家合資公司的成立,意味着華為最終選擇了成為一家類似于谷歌那樣的汽車界的智能全棧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那麼華為幫大家造好車,當然就是理所當然的責任。而捆綁華為智能的車企,因為在合資企業占了股份,不管是靈魂,還是數據,拿出來跟華為共享、共用,也就沒太大商業倫理問題和失控焦慮了。
那麼華為在汽車產業的整個意圖,至此就算是走向完整實現了,後面軟體應用平台的收費權歸屬無論誰何,華為分到 1 号羹問題不大。而華為一直還強調的幫車企賣好車就顯得尤其不倫不類了。
一個全棧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最大的關注點應該是兩個,一個是整個車市的體量以及智能化的滲透率及政策支持度;另一個則是自己的解決方案在全行業内的份額和競争力。
也就是説,華為的利益點是在整個車市的份額,而不是某一家賣得好不好。就好像谷歌,他只會在乎全球手機的作業系統中,谷歌占了多大比例,至于小米、OPPO、聯想,到底誰賣得更好,誰要挂了,肯定不用谷歌去操心。華為不能因為為前期合作夥伴操碎了心,就認為這個是汽車行業特色需要啊。
難道奔馳寶馬奧迪哪一天也入了華為車 BU 的局,餘承東也要去幫他們賣好車?莫非有天大眾上了你的車,你也告訴他,因為賽力斯占了 SUV,奇瑞要了轎車,所以我只能跟你合作甲殼蟲吧?
我實在想不到,華為如今搶着身位衝在各品牌發布會的最前線,到底有什麼好處?如果説品牌影響,那實在只能是難自棄啊,一點兒也擔心不着啊。何況谷歌不造手機,也一點兒不耽誤他在手機屆的影響力吧,甭管是 B 還是 C 的。
如果説是要吸引大廠趕緊入局,那我覺得真正的大廠看到這個吃相,只怕還是縮了的居多。對行業和合作夥伴的支持,總不是以幹預經營和消除對外形象獨立性為抓手吧。何況如今都不是消除對外形象獨立性的問題,是直接消除了人家的對外形象了。你不是想着奔馳進來了,也得叫個啥界吧?非得湊齊了八界才升仙?
所以,就是為了點汽車銷售利潤嗎?我覺得應該也不至于。今後八界湊齊,華為打算單挑中國車市半壁銷量?你的幾千家店裏,也只能放得下獨一無二的悟空,放不下八界吧?就算是車企把你的消費者 BG 當作一個很好的渠道合作了,也不能用了你的渠道,就得挂你的名兒吧。
就好比哪天白酒也智能化了,茅台來找你賣,你不能跟他説,到了我這裏,你不能叫茅台,得叫仙界吧。你頂多在酒瓶上打一個 Huawei Inside 咯。你做智能家居系統,房子也不是你來賣吧?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華為認為,如今這 2500 億的局面,是當初一開始沒人樂意上他的車,以至于他只能選擇除了一條不太先進的生產線之外幾乎零基礎的合作夥伴,靠他自己梭哈打出來的,雖然已經讓業界感到了恐懼,但是轉化而來的現實合作規模還不夠大,長安 all in,但餘者景從的效應還沒出來。還得要餘承東牌高功率電風扇再使勁吹一吹。
吹到一汽、東風、上汽、廣汽;奇瑞、吉利、長安、比亞迪;大眾、兩田、日產、BBA 至少在中國區都進來了才算階段性小目标達成。
我覺得吧,如果真能打到這個份上,那我反而要回頭支持華為自己造車了。就跟咱們歷史課上學的,45 年的時候當然得談,到 49 年了,那還有啥可談的?所以如果是奔着退居大供應商,以及車載應用平台商的方向走的話,現在是不是身段也該收一收,嗓門也該壓一壓了呢。
當然,賽力斯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我不完全清楚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模式,以及歷史協定和現實利益的分配。但是,其實華為車 BU 化身開放招商的合資公司的那一刻,不管是華為還是賽力斯,都應該清楚,賽力斯後面的路,主要得靠自己走了。
華為智能體系的能力加持,賽力斯不可能占什麼便宜了,這意味着最多到後年,賽力斯產品競争力就會面臨無法回避的考驗,廣汽退休幹部袁仲榮説的那番不給面子的話,就會成為賽力斯繼續發展的現實問題。我相信經過了這兩年風浪的賽力斯是有能力也有實力自己面對未來的市場的。
而問界如果強行以華為的背書,幫賽力斯賣車,那麼 2500 億先生的大局勢必要受損。存量市場,盤子就這麼大,都是合作夥伴,你總不能厚此薄彼吧。賽力斯近一個月的股價已經在明确的提示風險了。或許賽力斯最可能的優勢,就是華為正視歷史,破格允許賽力斯在不花一百多個億加入合資公司的前提下,仍然有期限的繼續給他提供最好的智能解決方案,或者還能打個折。
所以,懂車帝這一局,就該讓賽力斯自己來怼嘛,您在旁邊敲個邊鼓,效果應該更好嘛。
當然,如果有人存的是把 1945 的盤,做成 1949 的局的心思,那就另當别論了。不過我想應該不至于,華為汽車最好的前景,是要全球化的,手機和雲也是要跟最大量的汽車捆綁才好的,這些目标哪一個都比自己造個車來得重要也實惠。華為在手機之後的下一個核心 C 端產品,應該鎖定的是人形機器人。
從另一個角度説,如今的華為占盡了免費流量,但任正非所擔心的一切也都在發生。比如公眾看待華為的方式,比如政府、政策對華為的明顯偏愛和支持,比如買華為成為簡單的愛國标籤,等等。這些看上去似乎都是好事兒,但任老爺子為啥打心底裏不喜歡,甚至害怕這個呢?
如今的大嘴,嘴之大有九萬裏,比之當初剛開始賣手機的時候,可是不知幾倍了。而嘴越大,特别是被情緒杠杆撐大的嘴,可能需要比當初多加些克制,而不是無節制的利用這些杠杆。我對華為愛之深,所以深恐這家特立獨行的好企業,在嘴瓢上最後遭了反噬。壓都壓不住的輿論,你如何還敢去推?
最後,再表達一下我對董宇輝的贊賞。他在事發之後把自己的籤名改成了子絕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意為,君子不要犯這四個錯誤:不要随意臆測、不要武斷和絕對化、不要固步自封為了面子一錯再錯、不要自以為是,要相對低調行事。
論語如果讀通的話,其實沒有一句是立規矩,而每一句都是警示,比如這四句,不是在説教不要如何如何,而是在告訴你,如果你犯了這四條,一定會被現實打臉,反噬。
要麼如今已經各種吵鬧得不可開交的圈内朋友們,下次開口或者整事兒之前,多少思量一下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