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群眾好的政策,群眾怎麼不領情,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網 陳哲 / 文 老舊房子漏水了、開裂了,該不該修?當然該修。管房子的政府部門説,為了讓群眾安心住房,我們設立一個房屋養老金,完善房子維修機制。群眾卻炸鍋了:不會是讓我們掏錢吧?是不是變相的房地產税?
類似一些政策規定,出發點都是為了群眾好,為什麼群眾不領情呢?綜合研判這次房屋養老金事件的輿論,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群眾不知情。
按照官方的説法,房屋養老金已經在上海等 22 個城市做了試點,但是這些試點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什麼時候開始幹的?錢從哪裏籌得?到底個人要不要掏錢?使用機制為何?試點之後有什麼經驗教訓?這些信息,不僅政策出台前大家不知道,就連引發輿情後,有關部門也沒有做詳細披露,只是一味地強調這麼做是為了群眾利益着想,不會增加群眾負擔。
據説住建部事後組織了一批專家來解讀政策,以期消除誤解。道理説一萬遍,不如将事實呈現出來。比如披露某個試點的實際信息,可能老百姓就一目了然了。事實上,普通人很難對未知的事情建立清晰圖景,況且養老金這種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一種個人掏腰包、防患于未然的經濟安排,用在房屋上,更加令人費解而心生擔憂。
二是群眾不理解。
在沒有信息公開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很多猜測與聯想。關于房屋養老金,有一種説法特别有市場,那就是在經濟下行、财政吃緊的情況下,這是一種 " 變相的房地產税 "。政府的初衷,是讓市場去兜底越來越多因房屋老化而升高的安全風險。
這種説法根本站不住腳。一方面,住建部在事後的解釋中,提到了房屋養老金制度後續的籌資安排,希望是地方财政和土地收入。另外,税收的主管部門不是住建部,而是税務部門,且房地產税近兩年并非政策的重心。
不過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這些部門都是政府部門,因此單個部門的政策,一旦以不甚恰當的方式發布,結合外部宏觀形勢,很容易觸發輿論的敏感神經,從而形成合成謬誤。
三是群眾不信任。
其實房屋老化不是一個新話題。可是在商品房領網域,早就建立了住房專項維修資金制度,且很多維修資金都由有關部門代管,這些錢卻常常提不出來,被挪用濫用的情況也比比皆是。不少只有十幾二十年樓齡的小區,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有關部門面對這樣的問題,似乎并沒有更好的辦法,而小區治理問題又無法得到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改善,這樣的現象,很多業主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今天,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内外經濟局勢,居民收入預期也偏保守,任何一筆支出都可能加重家庭負擔。有關部門在沒有同公眾進行充分溝通和聽證的情況下,提出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政策傳達語焉不詳,老百姓心裏難免要犯嘀咕。
事實上,近期類似房屋養老金這樣出發點是好的,卻讓很多群眾不領情的情況,不是個案。
比如一台手機,所有的 App 要挨個實名認證,管身份的政府部門説,我們弄個通用的上網證好不好?群眾擔心了:我的隐私被泄露了怎麼辦?
去銀行辦業務,因為詐騙多,銀行説,這裏有一份防詐騙告知書,你籤了才能轉賬存款。群眾不理解了:都到你的櫃台了,怎麼還讓我擔責任?
有人説,面對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群眾應該學會獨立思考擦亮眼睛,不應被一些錯誤認知帶到溝裏去。在我看來,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有關部門應該認真反思 " 群眾不領情 " 的現象,不斷完善問政、施政體系,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群眾有知情權、有獲得感,才能解決好大家急難愁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