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車機跑分要成為我們買車的新指标?,歡迎閲讀。
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開玩笑的,安兔兔最近公布了車機版性能摸底排行榜,坦白點講就是主流車機芯片性能的第一次 " 摸底考試 "。這是安兔兔車機版開啓公測近一個月内,後台收錄數十款車機的大量跑抽成績後得出的排行榜單。
(圖片來自安兔兔)
榜單中排名前十的車機芯片都很有意思,目前排在第一的是高通骁龍 8295,分數接近 70 萬分,采用的是 16+128GB 的存儲組合,是目前跑分最高的車機芯片。首發這款車機芯片的應該是吉利銀河新款純電旗艦車型 E8,預計将于今年晚些時候上市。
話説搶着首發高通骁龍 8295 的廠商有很多,采用四核心 Kyro 695 Gold+ 四核心 Kyro 695 Sliver,GPU 型号為 Adreno 690,與目前用于 Windows On ARM 平台的第 3 代骁龍 8cx 相同,相信很快就會取代 8155 成為主流。
現階段最常見的旗艦級車機芯片高通骁龍 8155 排名第五,這一點還是讓人感到意外,畢竟是車企最常用的旗艦級芯片,排名上還是有些尴尬。
位居第二的高通骁龍 8195 或許比較少見,跑分僅次于高通骁龍 8295,搭載的車型主要有凱迪拉克 LYRIQ、别克 E5 等傳統車企的電動車。據小通了解,高通骁龍 8195 基于高通骁龍 865 改造而來,比脱胎于骁龍 855 的 8155 要強不少,跑分的結果也正好體現了出來。
(圖片來自凱迪拉克)
我們還能從榜單中也能看到許多僅有代号的車機芯片組,分别是來自瑞芯微的 RK3588。這是一顆血統比較純正的 " 國產芯 ",雖然采用公版核心,但跑分實力也在榜單前三。
再仔細一看,特斯拉的 AMD 芯片組并不在其中,如果有的話,小通目測其跑分會排在第一。
禁止職業選手特斯拉(指媲美 PS5 的性能)參賽是吧?車主估計要狠狠吐槽官方,不過特斯拉的作業系統與其它電動車不一樣,暫時還沒适配。眾特斯拉車主也可以放心,電動車巨頭這麼大的事情,安兔兔大概率是不會忽略的。
(圖片來自特斯拉)
當然,汽車的内部空間很大,芯片經常存在 " 一顆不夠兩顆來湊 " 的情況,這種做法也可以明顯提升車機系統的計算能力,這是目前安兔兔車機版性能榜單中沒有透露出來的部分。
小通還注意到,有部分造車新勢力選擇了 " 共享手機算力 " 的路線,借用手機的計算能力彌補車機系統。問題來了,要是這時候跑分是算汽車的還是算手機的?
安兔兔公布車機跑分榜單,大概意味着汽車跑分的時代要來了吧。
在跑分和遊戲出來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新能源車企如何宣傳自家的車機性能。
許多官方詳情介紹頁面對車機芯片的描述可謂輕描淡寫,除了 " 采用 XXXX 芯片,為 AI、軟體和娛樂提供強大計算能力 " 外,幾乎很難找到更詳細的説辭。當車機芯片性能不再是重點後,廠商甚至會删減掉對芯片性能的描述,剩下一句 " 性能很強 "。
(圖片來自理想汽車)
從規律來看,可以發現車企對于宣傳車機芯片性能實在拿不出什麼更直觀的手段,只能從相對玄學的角度去告訴消費群體 " 這款車的車機性能很強,能夠滿足娛樂、AI 所需 ",僅此而已,相關的介紹篇幅還不如底盤、電池、車身來得豐富。
汽車步入電氣化時代,通過三電系統巧妙替代了傳統燃油系統(除了加油),極大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利用短短幾年,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對燃油車技術的追趕,從底盤、集成度、操控性、舒适性等幾個維度上媲美油車,并且基于電氣化催生出豐富的智能化潛力,龐大的電池也能驅動更多的車載電器。
很顯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已經不在一個賽道,不能單純用駕乘質感去概括一輛車的體驗。這本來是電動車應該做到的,再跟燃油車站在同個舞台比拼,在我看來跟 " 電動油車 " 無異。
新能源車應該更 " 自信 " 一些,除了駕乘質感外,更要将高階輔助智能駕駛、AI、娛樂豐富度擺上台面,智能車機也是評判好壞的标準之一。
後兩者對車機芯片有一定的要求,性能越強,理論上體驗上就會越流暢。不過流暢本身就是主觀感受,很難通過數據量化,這也就導致消費者理解不到汽車廠商宣傳的車機,到底厲害在哪些地方,只能從功能層面上宣傳,車機芯片只用一個 " 旗艦 " 帶過。
如何讓消費者更直觀了解到何為 " 旗艦芯片 ",此前一直無解,因為車機使用場景就這麼點,性能再強,也只是看看視頻聽聽歌和用一下導航,大不了就是 AI 處理速度更快。
有的廠商為了凸顯車機性能,基于 Unreal 遊戲引擎打造了一套車機界面,使其負載更高,主打的就是一個花裏胡哨。
但當遊戲和跑分逐漸入侵到汽車領網域中,屬于車機的高負載場景,便被廠商所捕捉到。以後看車機性能,就看車機安兔兔跑分,或像手機一樣進行長時間的高負載遊戲測試。
遊戲比較簡單,主流車機系統都是基于 Android 系統打造,理論上自帶遊戲庫或者允許第三方應用安裝即可,比如騰勢 N8 的遊戲套裝或是預裝在騰勢 N7 上的《真實賽車 3》之類的情況。可問題就在于許多車機都需要 Root 權限才能自行安裝 App,像比亞迪這樣開放安裝的系統很少。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也就是説,現階段車機連自如安裝軟體也是一個問題,車企開放第三方軟體安裝,推進車内娛樂生态完善,都需要一步一步來,現在也只是 " 初級階段 "。
我相信這不需要等太久,因為汽車廠商和車機芯片企業終于找到了宣傳車機性能的方式。
為什麼要做車機跑分?安兔兔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座艙,和早年國產手機的形勢很像,中控大屏、高精觸控 + 高分辨率、窄邊框、高性能芯片等單獨拉出來看,确實和手機很像。
因此,智能座艙系統有必要區别于汽車本身,來做單獨的性能評定。
新能源汽車逐漸步入數碼產品領網域,簡單點來説,這件大宗商品,就像一台帶移動底盤的智能手機。
事實上車規級芯片大多脱胎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平台,有的還會直接拿過來用。這也就導致車機芯片的更迭一般沒有智能手機快,而且大部分車型采用的都是芯片廠商 " 統一發配 " 的主流解決方案,硬體差距目前不大。
不過車用芯片不同于智能手機,主流平台不止聯發科、三星、高通,還有像瑞芯微等更多的競争對手加入,芯片的選擇也會比手機更多。
(圖片來自蔚來汽車)
" 用 8155 的車機不代表流暢 " 這句話小通還是比較認同,新能源汽車是由軟體定義的,硬體只能決定的下限,而軟體的維護與優化則是提升體驗上限的關鍵。汽車總會走到像智能手機一樣,主機廠商與芯片供應商深度合作,打通軟硬體鴻溝的地步。
但軟體适配優化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車企轉型時并沒有太多相關的軟體開發經驗,要麼是與手機廠商合作,要麼是直接 " 拿下 " 手機廠商的軟體部門,加速智能化開發。短期内我們無法看到結果,仍然需要付出耐心與支持。
至少在行業尚未完成對用户的教育前,車機跑分和遊戲還是傾向于 " 無意義炫技 "。
如果沒有更多專屬于汽車場景的新功能,那麼小通認為遊戲和跑分是車機性能的 " 宣泄口 ",消費者不懂,那就用更實在的數據和性能表現。不論如何,消費者最終只是想知道他看中的車機足夠流暢即可,只是在 " 貨比三家 " 的觀念下,他們更想知道誰家的車機更強。
總之以後車企發布新車肯定是免不了 " 不服跑個分 " 的環節,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跑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