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今年最高分華語片,需要一些勇氣才能看懂并理解它的殘酷性,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今天想聊聊橫掃 42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2 項提名的新片《年少日記》。
▲來源:豆瓣海報
目前這部片豆瓣評分 8.6,應該是今年大陸上映過華語片的最高分。
電影裏,説錯話、排名低、睡不着,不斷被罰站、鄙視、暴打、冷落,是 10 歲男孩鄭有傑的日常。
父親鄭自雄和《霸王别姬》裏嚴厲的梨園行一樣奉行體罰主義。
雞毛撣子打,漫畫書抽,深夜關門外反省,始終板起面孔,懲罰鄭有傑的每一次 " 做不到 "。
片裏有個情節我印象特别深。
有傑看到父母和客人聊天,很乖很懂事地倒了杯水給母親:
"Mom,your cup of water。"
父親立刻臉色陰沉,咬牙切齒地吼道:
" 是 glass,glass of water,不會講就不要講,垃圾。"
▲來源:電影《年少日記》截圖
母親則将婚姻不幸福的原因歸結到 " 不争氣 " 的有傑身上,聲淚俱下地呵斥兒子:
" 如果我離婚一定是因為你,我真的很辛苦你知不知道?"
弟弟有俊,小小年紀就懂得父母的愛是 " 有條件 " 的。
努力迎合家人喜好,努力提升成績,努力練習鋼琴曲,一次次完成父親的期待,赢得誇獎與偏愛。
有傑被打得崩潰的時候,從背後抱住弟弟,想讓弟弟陪他説説話聊聊天,弟弟的回應是:
" 你抱夠沒,我真的要睡了。"
彌散在家庭中的暴力與壓力,讓年僅十歲的有傑,決定從高處一躍而下。
" 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也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
看完我還有點懷疑,導演是不是把原生家庭的痛點誇張化,來吸引東亞觀眾。但很快,鋪天蓋地的創傷共鳴就打消了我的懷疑。
" 我就是電影裏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我的學琴之路就這麼一路打過來的,同時還學了很多興趣班,但我的天賦是美術,我媽不讓我畫除了素描水彩以外的任何畫,把我的畫全撕了。看到小傑父親最後聽小傑彈鋼琴哭這段,就想到我長大後無意中看到我媽在抖音上發我的畫。第一反應是原諒?不,我只覺得可笑至極。它就像把你撕裂,然後在很多年後你自己把傷口舔舐痊愈了,它再輕描淡寫給你顆糖。能原諒的人,只能説明你們的父母還沒那麼不愛你,我們這種家庭,只有父母的社會面子,沒有愛不愛,最多只有一絲絲良心不安和一點點忏悔。"
" 電影還沒看完就想到了我自己,記憶裏父親也是不苟言笑的,就是經典的 " 父愛如山 ",你從來都感受不到他真正的開心和快樂在哪裏。現在我或多或少也變成了這樣,無數别扭的想法束縛住自己,很難無慮地表達情感。每次看到靈動随性的人就很羨慕,但同時又會加劇内心的自憐情緒。"
" 我想説看漫畫那個情節就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身上的。那時我才念初中,父母一直嚴苛,禁止所有課外書籍,非學業有關的書全部視為不正經書,有次我借了同學一本作文選(對天發誓真的是作文選類的書),其中有篇文章可能描寫了年輕的小悸動,被我爸發現後,破口大罵,説我居然看這種談戀愛的書,也不容許我解釋半句,憤怒之下砸了我的台燈撕掉了那本書。雖然細節記不太清楚了,但我記得當時是那麼弱小委屈又恐懼,他把書撕掉的時候我還在想明天怎麼還給同學,怎麼和同學交代。現在回溯那個場景,我看到一個非常弱小的小孩被冤枉被撕裂,淚流滿面的無助,然後權威的父親非常憤怒地恐吓與不由分説扣帽子的模樣。我一直就是這樣長大的,可以羅列出無數個類似的場景,這真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身為一線教學工作者,看到的真實數據,就是自殺孩子越來越低齡化。我是奔着預告片裏那句 " 致沒被愛過的你 " 去看的,曾經我也差點成為鄭有傑,還好自己治愈了自己,現在努力去治愈别人。"
……
不得不説,80% 以上的東亞小孩,就是在這樣窒息的家庭裏一路熬過來的。所以才會有網友感慨,東亞觀眾特别喜歡看很糾纏,然後來回拉扯,極為痛苦卻又令人沉淪的愛恨,因為這就是他們從原生家庭感受到的。
但我不想再用傷痛煽動讀者共情,這沒什麼意義。
傷痛是事實,可人不能一直沉溺在傷痛裏,我們應該去思考為什麼,在獲得清醒的力量後勇敢前行。
▲來源:電影《年少日記》截圖
東亞原生家庭為什麼這麼窒息?
因為它背離了 " 家庭 " 的基本概念,變成 " 社會 " 的延續。
本來,家庭是避風港,通過财富、情感的聚集,幫助個體抵御風雨。不管你白天在社會裏受到怎樣的傷害,晚上回到家的港灣,有人陪伴傾聽鼓勵支持,第二天就能重新獲得能量繼續努力,這是家對于個體最重要的價值。
但很多人,并不是在用愛和平等為底色構建家庭關系,他們更傾向把家庭變成社會的縮影。在這個小社會裏,衡量個人價值的标準和社會一模一樣,賺錢多的權力大的説一不二,擁有絕對權力。
電影裏的父親就是典型,他是家庭内掌握經濟命脈的人,是賺錢來維持家庭地位的人,所以位于家庭這個 " 小社會 " 階級的頂層,可以毆打母親,可以強行規劃兩個孩子的成長路徑。
孩子生在這種家庭就是實慘,白天要應對社會壓力,晚上還要應對 " 小社會 " 的壓力,連喘口氣的地方都沒有,無處可逃,怎麼可能不窒息?
更慘的是,當家庭變成 " 社會 ",不能產出實際利益的孩子就是這個社會的生物鏈底端,他只能通過不斷讨好、滿足頂端權力者的期待,來确立自己的價值。
這就是影片裏,有傑反復被父親傷害,卻從不認為父親有問題的原因。
他只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沒能達到父親的要求。
哪怕父親偏愛有加的弟弟有俊,也只是這個家庭 " 社會 " 裏可憐的工具人。
為了在 " 讨好競争 " 中保持優越性,不讓自己跌落到哥哥有傑那樣可怕的末位,有俊活得就像一個工整、傑出、永不犯錯的重影。
讀國際學校,在肅然無聲的禮堂裏彈奏鋼琴,在父親暴打哥哥的客廳旁冷靜地謄寫作業。
像 Chris Jenks 所説," 兒童成為了自己的警察 "。
他管束自己,只為讓父親看到管束的偉大将來。
看到這裏,經歷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就會想問 :
為什麼有些父母非要把家庭變成 " 社會 "?
網上有一個高贊金句,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
" 孩子是無能父母享受權力滋味最直接的途徑。"
不要把父母神聖化。
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自私。
愛和平等,是需要人去付出、貢獻、尊重的,哪有當個予取予求的掌權者爽?
東亞這種情況相對普遍,是因為東亞文化更容易放大人性的自私,把人扭曲成極度渴望掌控的 " 特權所有者 "。
既然説到這裏了,就讓我們把濾鏡撕得更徹底一點吧。
如果你曾不幸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除了從 " 社會化 " 角度看清控制型父母的底層邏輯外,還需要認清一個真相:
父母不是必須愛你,你也不是必須被愛。
我們從小接收了太多真善美的理論,但這些理論并不是事實。
比如,在你所受的教育所秉承的理念裏,是不是也覺得,父母天然就是愛孩子的?
這恰恰就是你傷口難以愈合的原因。
就是因為有了 " 父母應該愛孩子 " 這個錯誤認知,你才會一直痛苦糾結于為什麼我的父母不愛我,一次次确認一次次失望,反反復復,始終走不出傷害。
什麼無聲的愛需要用心體會,你都感受不到的愛,就不是愛。
來,跟我一起在心裏默念幾遍:
" 你能感受到的傷害,不論言語上的打擊,還是身體上的攻擊,都是切切實實的傷害,不要用任何借口去美化合理化它們。一個愛你的人,是不會傷害你的,他尊重守護你還來不及呢,如果有愛,那種温暖、可靠你一定能感受到。"
不要在小時候感受過壓迫和窒息,成年後還要再去回憶那些壓迫和窒息,從點點滴滴裏摳出一點他似乎愛過你的痕迹感動自己,這很可笑,很不尊重自己。
有些人他生孩子的時候就沒想過為什麼,不過是被社會裹挾着往前走,被人流推着往前走,從眾而已。
如果能穿越到電影裏,我真的很想抱抱有傑,還有很多和有傑一樣受過傷或者正在受傷的孩子,告訴他們:
永遠不要為了不愛你的人傷害或扭曲自己,即便是你的家人。
記住,接受不被愛的時候,就是你正式愛自己的時候。
親手掐滅心底期待的火苗,真正的希望之火才會燃燒。
資源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