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寫在上汽“遲來”的财報前:紅利吃足40年,賈健旭去合資化,上汽去老齡化,歡迎閲讀。
上汽集團的年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晚一些,預計淨利潤高達 90% 的降幅、超過 20% 的銷量縮減," 遲來 ",只能讓殘酷稍加緩解一些。
吃盡紅利 40 年的上汽,看似已然呈現出全新篇章,而暫時在比亞迪手中奪回龍頭之位的這家上海國企,賈健旭努力去合資化、加速去老齡化的背後,仍舊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 當初我們選合資,上汽已經有了一個經驗教訓,我們享受了 40 年紅利,但是把我們自己的能力丢掉了。"
" 最好 55 歲請你把我撤去,我離開我的崗位,離開上汽,我都不能做顧問,55 歲就要走,要有更年輕的人來執掌這個位置。"
面對公眾,賈健旭從來是金句頻頻,相較于官話繁多的老一輩高層,這位上汽集團總裁,總給人一種 " 不加掩飾 " 的感覺。
就憑以上幾句出自賈健旭之口的話,以及近期戰略上的變化,可以看出上汽調整架構的核心是——去合資化、去老齡化。
2021 年,陳虹 " 靈魂論 ",讓彼時已然出現頹勢的上汽,被再度擺在高位。業績低位,形象高位,矛盾的衝突下," 買辦 " 之説,甚嚣塵上。
給上汽高層貼上 " 買辦 " 的标籤,固然不合理,但 40 年來吃掉的紅利,又毫無疑問多來自于合資品牌。" 我們的戰略落地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和問題,加上我們對合資業務的過于依賴,這使得我們喪失了許多能力,從而也錯失了許多革命性的機遇。" 賈健旭如是説。
另一方面,過度依賴合資品牌的車企,有一個共性,即躺平吃紅利者過多,老齡化尤其嚴重。為此,上汽開啓了空前的人事架構調整,據悉," 在最新任命的 127 名中層幹部中,85 後占比達 68%,最年輕的產品總監僅 29 歲 "。
去 " 化 " 的收成如何?數據還是最有説服力。
產銷報告顯示,2024 年,上汽全年銷量跌幅達到 20.07%。其中,上汽大眾跌幅 5.51%,上汽通用跌幅 56.54%,上汽乘用車跌幅 28.30%,上汽通用五菱跌幅 4.49%,智己增幅 71.24%。
今年第一季度,上汽整體銷量企穩,同比增長 13.27%。其中,上汽大眾跌幅 8.03%,上汽通用跌幅 2.24%,上汽乘用車增幅 0.77%,上汽通用五菱增幅 57.58%,智己跌幅 29.66%。
企穩回升,主要得益于兩大部門經營狀況出現變化,一是上汽通用不再暴跌,一是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增長。而作為 " 純血 " 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板塊以及智己汽車,一個增幅有限,一個跌幅明顯。
近日,上汽前董事長陳虹亮相,公開回應 " 靈魂論 ",他堅持的結論是 " 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仍是車企立足根本 "。
據悉,陳虹執掌上汽的七年間,集團累計研發投入近 1400 億元,專利申請超 3.7 萬件,但是,數據看得見,也容易蒙蔽外人,投入資金不低、專利數量不少,帶來的成果卻不甚對等,在新能源的大浪潮中,被打得潰不成軍;另有聲音稱,全棧自研和開放合作,本質不存在衝突,需要尋找平衡點。
還有的事實是,上汽通用企穩回升,憑借的是一波又一波的 " 一口價 "。據了解,别克品牌方面,包括君越、昂科威都推出了白金版車型以及一口價政策;凱迪拉克品牌方面,3 月上市的全新 CT5 一口價 21.59 萬元起,截至目前,終端起售價已經低至 18.59 萬元。
瘋狂的以價換量,換來了銷量的企穩,這并非是去 " 化 " 得來的成效,而是割肉帶來的結果。
另一邊,第一季度銷量攀升的上汽通用五菱,仍舊過度依賴宏光 MINIEV 以及缤果,新品方面,寶駿的悦也、雲海乃至雲朵,業績不能説不慘淡。
數據,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而另一事實是,上汽集團,還是要靠 " 老人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都到了 " 知天命 " 的年紀,上汽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王駿,已經臨近花甲,反倒是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呂俊成,只是過了不惑之年。縱使各個板塊的二把人,多是有經驗的 40 歲左右的年輕幹将,但一把人又多為 " 老人 ",一人指令、萬人跟從,雖未必是一言堂,而年輕管理者的比例在增加,實在無法證明年輕決策者的成分在提升。
" 上汽集團要用七年時間,完成人才結構的代際更替。" 賈健旭提到,今年,他 47 歲,留給他的時間還很多,但留給上汽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中國車市,是極度殘酷的。今年 3 月,2025 款小鵬 G6 上市,17.68 萬元的起售價,和當初第一次投放到市場時一樣,驚豔眾人;2025 款小鵬 G9,24.88 萬元的起售價,比舊款再低了近 2 萬元。
市場如戰場,瞬息萬變,決策并非看的是年輕或年長,而是對市場的嗅覺與敏感度。一向被外界看好的智己汽車,也是小鵬汽車最有競争力、產品重疊最多的品牌,顯然在這方面略有缺失。
" 要保證整個國企有活力。" 這,是賈健旭的願望,但壯士斷腕的變革決心下,企穩了的很明顯,依舊在低處徘徊的,也太明顯。
姗姗來遲的年報、季報公布前,這家國企活力的提升,還需 N 倍式加強。
視頻号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