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營收“節節”敗退,伊利、蒙牛、光明乳業都遇瓶頸了?,歡迎閲讀。
在乳業市場的激烈競争中,伊利、蒙牛、光明和飛鶴四家企業的表現備受關注。以下基于 2024 年相關财報數據,深入分析其發展态勢與市場環境。
伊利 2024 年前三季總營收為 890.39 億元,同比下降 8.59%;淨利潤為 108.68 億元,同比增長 15.87%。蒙牛 2024 年總營收 886.75 億元,同比下降 10.09%;淨利潤 1.05 億元,同比下降 97.83%。光明乳業 2024 年前三季營收 184.13 億元,同比下降 10.89%;淨利潤 1.16 億元,同比下降 63.94%。飛鶴 2024 年總營收 207.49 億元,同比增長 6.23%;淨利潤 35.7 億元,同比增長 5.31%。
伊利 2024 年前三季總營收雖有下滑,但淨利潤實現增長。在業務布局上,奶粉及奶制品業務成為亮點,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品牌建設使其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優勢。未來,伊利将依托全產業鏈優勢,繼續在高端產品、新業務領網域發力,如在植物基產品等方面的拓展,有望為其帶來新的增長點。
蒙牛總營收和淨利潤大幅下降。從業務板塊看,液态奶、冰淇淋等傳統優勢業務下滑明顯 , 液态奶業務 2024 年營收 730.66 億元,同比下滑 10.97%;冰淇淋業務營收 51.75 億元,同比下滑 14.12%。這可能源于市場競争加劇、產品創新不足以及營銷渠道的問題。蒙牛需重新審視市場策略,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優化渠道布局,提升運營效率,以扭轉當前局面。
光明乳業在 2024 年前三季營收和淨利潤均下降。其在華東區網域有一定優勢,但全國化擴張進程受阻。產品結構上,奶酪等業務雖有布局,但未形成有力支撐。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12.66%,淨利潤為 -1.64 億,同比增長 - 973.33%。奶酪業務不僅未能實現營收的正向增長,還在淨利潤方面呈現大幅虧損狀态。未來需加快全國市場布局,強化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
飛鶴總營收和淨利潤實現增長。作為奶粉領網域的佼佼者,嬰配粉業務貢獻突出。2024 年其嬰配粉產品收益達到 190.62 億元,占總收益的 91.9%,同比增長 6.6%。同時,飛鶴積極拓展全生命周期營養產品,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未來,飛鶴将繼續深耕奶粉市場,鞏固優勢地位,并加速其他品類的市場滲透。
蒙牛、光明營收高,淨利咋這麼低?
蒙牛和光明總營收高但淨利潤低,原因各有不同。蒙牛方面,一是成本因素,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運營成本上升,侵蝕利潤空間,原奶價格上漲,增加了液态奶生產成本;二是市場競争因素,乳業市場競争激烈,營銷費用投入大,為争奪市場份額,在廣告投放、促銷活動等方面支出高昂;三是產品結構因素,部分業務板塊產品同質化嚴重,中低端產品占比較大,產品附加值低,利潤受限。
光明乳業在全國化擴張過程中,市場開拓、渠道建設、冷鏈物流等投入巨大,短期内難以快速轉化為收益;在拓展新業務(如奶酪業務)時,業務整合存在難度,尚未實現規模效應,成本較高;雖有區網域優勢,但市場規模相對有限,難以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與其他幾家企業相比,飛鶴總營收增長。在產品層面,飛鶴專注奶粉領網域,尤其是嬰配粉。深入研究中國寶寶體質,精準匹配營養需求,產品配方優勢明顯,例如星飛帆系列,在市場上口碑良好,深受消費者信賴。相比之下,伊利、蒙牛業務多元化,雖有奶粉業務,但資源分散;光明業務重心在液态奶等,奶粉業務并非核心。
在企業策略層面,飛鶴 " 更适合中國寶寶體質 " 的品牌定位精準,長期宣傳強化品牌認知,而其他企業品牌定位相對寬泛,缺乏如此聚焦且深入人心的定位。飛鶴深度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母嬰店覆蓋率超 90%,精準觸達目标客户,伊利、蒙牛渠道多元但分散,光明在全國渠道拓展上相對滞後。飛鶴在穩固奶粉基本盤基礎上,适度拓展成人奶粉等品類,節奏穩健,伊利、蒙牛多元化步伐較快,面臨整合難題,光明多元化尚在探索,未形成規模優勢。
從乳業市場環境來看,社會因素方面,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對乳制品品質、營養、安全要求提高,推動高端、有機、功能性產品需求增長。但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且生育率下降對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有一定制約,老齡化則為成人奶粉等帶來機遇。
乳業競争激烈,企業間競争層出不窮。以伊利和蒙牛為例,2004 年蒙牛營收反超伊利後,伊利發動 " 渠道封鎖戰 ",要求經銷商二選一。蒙牛則推出 " 免費送奶站 " 計劃,三年建立 1.5 萬個終端突破封鎖(來源:雪球)。在品牌營銷上,雙方也互不相讓,如蒙牛押注 " 中國航天員專用奶 ",伊利緊急籤下奧運贊助權(來源:新浪财經)。光明乳業也曾與伊利、蒙牛競争,2006 年 " 禁鮮令 " 後,光明在鮮奶優勢上失勢,伊利和蒙牛主打 " 來自大草原的牛奶 " 搶占市場(來源:中國新聞 · 周刊)。後來光明推出莫斯利安酸奶盈利頗豐,伊利和蒙牛又推出純甄、安慕希等衝擊光明酸奶市場(來源:乳業時報) 。這些案例凸顯乳業競争的激烈程度,企業需不斷創新、優化策略以立足市場。
結語
2024 年乳業四家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下呈現不同發展态勢。未來,各企業需精準把握市場趨勢,調整戰略,提升核心競争力,方能在乳業競争中脱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