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今年,沒人讨論燃油車了!?,歡迎閲讀。
導語
Introduction
話題度的快速下降,是不是讓燃油車沒了未來?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何增榮
自從新能源產業有了相對成熟的發展機制,市場的快速變化,深刻讓當下消費者感受到了時代的進步。而圍繞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所產生的讨論,更是在今年到達了頂峰。
在多數社交平台上,被提及最多的無外乎智能駕駛、AI 等與之類似的話題。身在其中,以比亞迪、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幾乎将全行業的發展方向從過去燃油車時代完全抽離,丢進了新的產業浪潮。
在增程、插混技術愈加被企業或是消費者,視為最符合市場環境的產物後,純燃油車的出路似乎已經被堵死。
盡管從終端市場上看,燃油車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仍在 5 成左右,豐田、大眾、BBA 等主流品牌的用户基盤也放在那裏,但就目前這個輿論氛圍,燃油車愈加和 " 落後 " 直接挂上了鈎。對于大多數人來説,買車有一百個理由将其從待選車型中踢出去。
是的,當中國成為推動全球新能源車產業的橋頭堡,駐扎于此的傳統車企能做的就是,盡快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但變化還是來得太快了,随着消費者的認知被徹底改變,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比比皆是。
試問,傳統車企,尤其是那些主流合資品牌,究竟該如何守住自己最後的基盤?
" 沒人讨論燃油車 " 也許是這個時代該有的底色,可如果非要説,中國車市已經到了不需要燃油車的地步,講真的,好像時機還未到。
燃油車沒了熱度,但仍有市場
最近這段時間,有關新車的消息還是層出不窮的。從比亞迪 20 多款改款車發布引爆開年車市,到埃安 UT、豐田鉑智 3X 等蓄勢待發,市場關于新車的讨論還是呈現出了一個熱鬧的情形。
不過,就像文章标題在説的,關于燃油車的話題幾乎都在社交媒體上絕迹了。要知道,在這段時間内,大眾還是在中國市場,帶來全新第五代 EA888 發動機并首搭在了即将上市的上汽大眾途昂 PRO 上。
論技術亮點,這款發動機不僅是大眾集團最新的技術結晶 , 在各個維度都做出了技術優化,還在動力參數上,相比我們熟知的第三代 EA888 發動機,其最大功率提升了 23.5%,達到 200kW ( 272 馬力 ) , 峰值扭矩則直接拉升到了 400N · m。
放在 5 年前,不説是否能引起行業有關動力總成的新競争,對于消費者來説,大眾此舉所帶來的新鮮度和吸引力,一定還是很具象的。
可事到如今,都不説,大眾這款新車還能否在細分市場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單就讨論度而言,都趕不上網紅新勢力創始人的一次露面。
" 燃油車沒有未來 " 已然成了認知正确的具體表達。而與此同時,對于手握燃油車技術的合資公司,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将它們歸在了失敗者一類。
燃油車真的沒有市場了嗎?主銷產品為燃油車的企業真的只剩被市場淘汰這一條路了嗎?
2024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再創新高,連續 16 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據《2024 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度報告》顯示,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高達 1089.9 萬輛,同比增長 315.4 萬輛,增速達到 41%,同比提高了 5 個百分點成為市場亮點,年滲透率達到 47.6%,同比增加了 12%。
但與之相對的就是,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也還在 50% 左右,這就意味着,輿論關于行業現狀的讨論多多少少和現實有着一些偏差。
也正由此,當大眾還有有心對旗下燃油車產品有心加以煥新,當傳統合資公司的一口價模式還大量聚集在傳統動力的車型上,我們一味認為中國車市只應該給新能源車騰出空間,似乎并不妥。
我相信,再多變的市場總會有着自己的兩面性。
對于現在的汽車市場,依托技術革命和使用成本至上的用車邏輯,新能源車大行其道一定是有着自己的道理。今年過年期間,關于用車問題的探讨依舊是大眾所在意的。作為新能源車對立面的燃油車,一邊承擔着低線市場除通勤之外的用車需求,另一邊又再次面臨着新能源車擁趸的攻擊。
但總的來説,一旦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中國車市巨大的市場容量就決定了,傳統和創新一定是可以共存的。
給 " 傳統 " 多一些空間
其實不止是大眾、豐田、本田等,對于傳統燃油車業務,包括吉利、奇瑞等一線自主車企在内,沒人能説,已經不再投入。畢竟在各級細分市場上,各家的明星車型仍然占據着銷量榜前列。
不僅如此,當所有人在感慨,中國新能源產業雄霸全球時,由于海外市場不同于國内的用車環境,不管你説它是原始的,還是滞後的,燃油車龐大的市場銷量,就是中國車企所觊觎的。
多種因素下,企業是完全跟着國内輿論走,将燃油車的迭代放在腦後,還是全權握住兩條生存脈絡向後發展,顯而易見。
當然,聚焦于中國市場的話,我們不會否認,汽車新能源化就是當前行業得以做大做強的重點。而在合資公司的發展體系中,全面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足夠吸引力的新能源車,也會是當務之急。
有此背景後,一方面,我們可以對行業新能源轉型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不吝贊賞。那另一方面,從實際用車需求出發,也需要看到傳統車企在鞏固原有市場份額所做出的努力。
再有,随着純電車的銷量增速慢慢放緩,車企将綠牌混動車作為了現期發展重點,單純説燃油車不再具有市場統治力,關注發動機技術的提升無用,還是有失偏頗的。
傳統燃油車的技術迭代不是沒落了,或許是換了個馬甲,借由混動之名,加入了新能源車市的争鬥。
身在行業最前沿,當輿論不再對全新燃油車感興趣時,我們時常會認為,這個時代的背景即将被徹底統一成一種顏色。那些曾經依托燃油車型的車企必定被時代淘汰。前幾年,韓系、法系、美系車的沒落已是前車之鑑,今年總該輪到大眾、豐田之流。
據初步估計,尚存的合資車企會對自己今年的市場預期給出不小的降幅。相比去年同期,下浮個 20~30% 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但是,恰恰是基于此種不比往日的糟糕環境,也使之不得輕易地推倒自己的原有護城河。
此刻,燃油新車的确很難引起流量的共鳴,可在我看來,只要中國車市一天沒有因能源轉業将燃油車徹底打入冷宮,車企所推出的每一款燃油車仍是有意義的。
接下來,在我們熟悉的 IP 中,廣汽本田第十一代雅閣會迎來改款,廣汽豐田威蘭達、一汽豐田 RAV4 的全新換代產品都将陸續亮相,而這在説明傳統車企很清楚自己的圈子在哪裏,同時,對于全行業來説,這些車型的煥新并非是源自舊時代的偏執,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住那一畝三分地。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