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迷茫的年輕人,還不想認命,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題圖來源:《我的解放日志》
今年,考研報名人數在連漲 8 年後首次下降了 36 萬,但考公報名人數卻創下了歷史新高。
數據的背後,其實多少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大家意識到了讀書最終還是要走向就業,與其三年研究生畢業後仍要面對就業的圍城,倒不如盡早上岸;二是就業市場确實對學歷要求确實越來越高,人們也越來越追求安穩。
但眾所周知,無論是考公還是考研,最終能上岸的人數寥寥無幾,那麼随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那些沒能上岸的絕大多數是不是該就此認命。
在這樣一種情緒無路可去、焦慮又如影随形的困境裏時,普通人難免會開始動搖對讀書、努力其本身價值認同的信念。于是那些在社交媒體上試圖打破點什麼的表達,也成了同齡人彼此間舔舐傷口般的精神慰藉。
但事實上,那些所謂的的 " 躺平 "、" 學歷是我脱不下的長衫 "、" 整頓職場 " 之類的言論,更多的時候都只是一時的口嗨,并不會真的阻止年輕人想要繼續向上生長的想法。
那麼,我們抛開實現階級躍遷這樣目前看來多少有些 " 遙遠 " 的目标來看,對于沒有任何背景和資源但卻不想 " 認命 " 的普通人而言,是不是也有一些選擇,可以提高一個普通人的人生下限。
就拿我自己這個普通人在來説,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原地區三線小城姑娘,既沒有享受過大城市裏精致的甜,也沒有吃過小鎮裏艱辛的苦,因為高不成低不就,也因此更安于平凡中的快樂。
我追求松弛自在的生活,不拘謹慌張,更沒有那種想要逆天改命的迫切感和用力感,但我依然會有對美好生活、廣闊世界的向往與探索欲。
當我站在過去三十年這段并不漫長的年歲回望,卻發現一個平平無奇的自己卻是 " 讀書 + 大城市 + 自身努力 " 真正的受益者,人生中那些巨大的思維改變和生活進步都與此密不可分。
一、讀書
當 " 讀書無用論 "" 學歷無用論 " 這樣的輿論在媒體上橫行時,其背後隐藏着一種讓普通人人生繼續墜落的風險。
中國人自古崇尚讀書,并把讀書看作是個人仕途和家族延續的不二法門,比如影視劇《白鹿原》中 " 耕讀傳家 " 的匾額就是這樣的一種傳統象征,而且直到現在,在很多農村家庭的大門上都還有 " 耕讀 " 二字。
但随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一批商業英雄的造富神話,讓金錢法則開始普遍化,一旦讀書既沒能走上仕途,也沒能帶來财富,于是人們開始懷疑讀書的價值。
而底層人民又因為生活壓力巨大,更受制于教育成本的支出,于是也會更容易認同 " 讀書無用 ",而精英階層卻在努力讓孩子卷入世界名校。
于是 " 讀書無用論 " 就像是古羅馬神祗雅努斯,擁有兩幅面孔,對着下層階級金剛怒目,對着精英階層菩薩低眉。這背後,其實也有階級認知的局限性。
在 1970 年代,社會學家保羅 · 威利斯,追蹤了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的漢默鎮裏,12 名工人階級出身的男校中學生從畢業到工作的生活經歷,在這項著名的研究《學做工》裏,闡述了一個現象:工人階級的子弟更容易繼續成為工人階級。
如果從左派的角度來看,人們會批判這是國家的制度與結構所造成的的;而右派則會更傾向于認為,這是個人本身不夠努力的結果。
但保羅 · 威利斯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出身于英國的工人階層,他試圖通過一個中立的角度來分析:一個群體很難改變自身的狀況,其背後到底還有着什麼樣的原因,最終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工人子弟并非天生愚笨或者是不努力,而是他們主動選擇了這條 " 子承父業 " 的路。
在英國這樣一個十分固化和精巧的社會體制裏,由于能融入主流精英社會的機會十分有限,身處從屬地位的人,盡管看到了通過教育,通過努力爬升的 " 梯子 ",可他們卻繞開它,因為他們懷疑它的價值,而且認為那個渺茫的希望,會侵占自己的自主性。
這群 " 家夥們 "(保羅 · 威利斯(Paul Willis)把他們稱為 " 家夥們 "(the lads))為了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主動選擇了走上父輩的老路,發展出一套對抗權威和主流文化的 " 反文化 "。
他們厭惡勤奮、謙恭的好學生,稱之為 " 書呆子 ";通過擾亂課程秩序、逃學、睡覺來跟老師作對;認為體力勞動才是真正的男子氣概,同時貶低需要長期投入而無法獲得短期回報的文憑和缺乏男性氣質的腦力勞動者。
這所帶來的結果顯而易見,工人階層的生活并沒有因此變得更好,腦力勞動者依然占據着社會的主導地位,于是這一切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令人無法掙脱的絕望陷阱,工人階層沉溺其中。
事實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在今天,階層固化其實都是很普遍的一種情況了。但對于那些仍 " 不想認命 " 的普通階層年輕人,就需要克制自己落入 " 讀書無用 " 的思維陷阱。
對于工農階層而言,教育是在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而不是結果,文憑只是一個良機,根本上來説還是需要依靠個人的努力。
保羅 · 威利斯就是通過讀書實現的階級向上流動,也是他所在的文法學校裏唯一一個去劍橋讀書的人。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努力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甚至一些對教育持社會民主觀念的人認為,正式教育的向上推動力所創造出來的機會綜合,改變了工人階級所面對的各種可能性,并構成了對階級結構本身的挑戰。
在 2022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校長伊斯格魯布説過這樣一段話 :
" 美國有些政客,專欄作家説美國大學生太多了,學生已經不需要讀大學了,但讀書無用論其實是一種最大的謊言 "。
中國社會直到現在,都仍然有着相對公平的高考,上哪所大學,讀什麼樣的專業,是未來就業方向的一次自主選擇,而公務員體系執行的 " 逢進必考 ",這些本質上就是對工農階層階級躍遷所開放的一條路徑。
不要糾結于絕對公平的定義與争辯,因為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國家與國家之間同階層的命運可能都不盡相同。
二、城市選擇
我越來越有一種感觸,與其説是那些毫無背景和資源的年輕人選擇了大城市,倒不如説是大城市收留了平凡的我們。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自認為很多事情是自己在做決定,然而事實上可能是社會在推動着我們,或者説是在一種社會結構性的壓力下,促使我們做出了與之相應的決定。
在沒有血統和背景資源的情況下,一個普通人想要 " 改命 ",只能選擇去商業秩序裏厮殺,正是大城市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比如江浙地帶有些地方户均資產能高達 500W+,往往是因為那裏的民營企業規模和活躍度都非常的高。
從古至今,一個亘古不變的事實就是城市的繁榮向來都是靠商道來決定的,民營經濟活躍是一個城市繁榮的根基,而一個普通人的發展,和這座城市的商業發展程度息息相關。
只有繁榮的大城市,才能提供給普通人更多的在商業秩序裏厮殺的機會。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那些年,一批普通家庭出身的程式員,之所以能夠住進海澱橡樹灣十幾萬一平的房子,就是靠在互聯網的商業秩序裏拼出來後得以逆天改命。
那可能就會有人問了,現在也沒有 " 紅利 " 了,北上廣深生活成本高、房價貴,能力一般最後也留不下來,普通人去大城市還有什麼意義?
我覺得一是眼界的拓寬,在大城市你可以更立體地感受和理解社會金字塔的形狀,見識到社會的階層、資本的流動、地網域文化的差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當你見識得越多,就會越謙卑和勤勉。
倘若大城市所行成的思維和資源,能夠在小城市得以發揮,比如做數字遊民,那這就實現了普通人所追求的有錢有閒、松弛舒适的理想生活。
二是當你經歷過這樣一種熱烈的生活方式,即便它并不長久,沒有結果,但當下的這種體驗也會滋養往後更長的人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質問的聲音,你看你在北京一年到頭也沒剩什麼錢啊?但你把錢用來吃美食、喝咖啡、逛展、旅行、看話劇了,難道不是一種人生享受和體驗麼?它和完全沒有存在過,是兩碼事。
坦白來説,一個人也只有在年輕剛畢業的時候,才有獨自去大城市闖一闖的勇氣。因為少年的野心最為蓬勃,因為一無所有,所以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希望。
不要因為 35 歲後有了新的需求,就去否認 25 歲時那些需求存在的理由。
三、努力
我知道在這個時代裏談個人努力,多少是有些老派,也并不 " 讨喜 "。
但如果你因為資歷平平就輕易地選擇了放棄,那就真的失去了普通人能夠改變命運的唯一籌碼。
坦白來説,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我們,想要試圖取得一點成績,獲得一點認可,就只能靠不投機取巧,腳踏實地地下笨功夫。
我們有的時候過于相信方法論了,也容易依賴客觀條件的儲備,然而即便是人大附中的那些學霸們,如果你去了解一下他們的作息時間表,就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是靠名師,還有其本身在學習上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普通人的智商都差不太多,單詞不反復背的話誰都會忘。
加拿大作者馬爾科姆 · 格拉德威爾,在 2005 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100 位人物之一,他曾在《異類》這本書中提到了著名的 " 一萬小時理論 ",就是説一個人只要智商是正常水平,那麼其實就不必拘泥于自己在某一行是否有天賦,以為只要你在這個行業堅持練習 10000 個小時之後,你就能成為一流的大師。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學英語就非常的有天賦,也沒怎麼用功,高考就考了 130 多分,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大學英語四級我考了兩回才過,第一次考前吊兒郎當,覺得自己記性好、語感好肯定沒問題,結果就是涼了,然後我就知道這事兒跟天賦無關,不下功夫背不行。
再來説説工作上的努力,我從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互聯網行業,别説職場 gap year 了,我甚至連 gap day 都沒有,我被面試,也面試别人。
從中也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其實誰都會在職場摸魚和偷懶抖機靈,但千萬别成為一種習慣,因為你可能會因此錯過很多機會,重要的事情會不會交給你,會不會向其他公司推薦你,以及往後再有機會的話,會不會選擇繼續和你做同事這樣的判斷,大家即便嘴上不説,心裏也都有一杆秤。
職場走到最後,能力和人品缺一不可,人品也許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但能力決定了你是否有機會入門。
這個能力,其實就是在年輕時一點一滴的努力中收獲的積累,二十多歲面試時可以説學習,但三十五歲面試時還談學習,可能被包容的尺度就沒那麼大了。
我想起前段時間董宇輝在一個講座上,被一個學生犀利地問道他走紅是不是偶然。
他回答説:" 機會決定上限,能力決定了下限。" 我想就算他沒有走紅,去做一個普通中學的老師,沒有運氣的加持下,他依然可以過得不錯。
所以作為普通人,有時候努力是在保下限,這比追求上限更務實。
四、尾聲
復旦大學梁永安教授説過,接納自己是個普通人,但要努力去做一個優秀的普通人。
這個優秀的普通人熱愛世界,熱愛萬物熱愛眾生,然後踏踏實實的去尋找到一個,自己内心喜歡又有時代價值的事情,一個人一輩子能夠做好一兩件事就很好了。
不認命從來不是説要脱離這個階層,又或者是凌駕于某一個階層。而是去尋找和發揮自己的價值,找到人生的意義。
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開頭,孫少平是個連 " 丙 " 菜都吃不起的窮困的農村學生;在書的結尾,孫少平是個身有殘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從頭至尾,他都沒能脱離所謂的 " 社會底層 "。
但即便如此,在他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對自己的精神世界卻是一絲不苟。就像路遙在這本書裏説的那樣: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來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