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 5 個方法(中年人必看),歡迎閲讀。
人們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到底是什麼?人們對幸福還有很多誤解。最常見的,就是将 " 幸福感 " 與 " 愉悦感 " 混為一談。
如果某個足球隊的前鋒在落後一分的情況下,拼盡全力去突破對方的防線,内心焦慮有壓力,卻又勇敢地承擔了責任,兑現了天賦——這是幸福嗎?
答案是肯定的。
幸福不止是愉悦,還應該包括個人潛能的實現、生活的意義、對于他人的幫助以及自我的成長。如果把幸福整體看成已經完成的圖景,有一個理論剛好可以告訴我們構成圖景的五塊拼圖,那就是來自于馬丁 · 塞利格曼的 PERMA。
所謂 PERMA,正是幸福的五個要素的縮寫,它們分别是:
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全情投入(Engagement)
正向關系(Relationships)
意義(Meaning and purpose)
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 的好處,不僅僅在于科學地解構了幸福感,更是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幸福提供了切入點。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可以怎樣借助 PERMA,追求更高級的幸福感。
拓寬積極情緒的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接觸到這樣的錯誤論調:所謂幸福感,就等同于金錢、地位、聲望、外表和财產。
這種想法在過去的幾年裏越來越有市場。雖然這些事物許多時候能給人帶來愉悦,但研究發現,一旦過于重視這些東西,焦慮水平和抑郁水平反而會上升。你可能認為自己有錢了就幸福,但因為你太在乎這件事,結果不管你有多少錢,都一定會認為自己 " 還不夠有錢 ",于是影響了幸福感。
掉進了 " 物質至上主義 " 的陷阱,過分關注上述的事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擠占了我們體驗其他積極情緒,進而提升幸福感的機會。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如果你非常在意财富,花了海量時間做兼職賺外快,就可能無法體驗 " 偷得浮生半日閒 " 的安逸;如果你極為看重身材,咬着牙過度節食與健身,就可能錯失與親友 " 炫 " 一頓大餐的快樂;如果你為了緊跟股市波動,每天花了海量時間在手機上 " 盯盤 ",就可能錯過鳥鳴、草葉、鮮花。
積極情緒并不是只有 " 爽 ",平和、恬淡、舒暢、欣慰、感動都算積極情緒," 我比别人強 " 只能算是一種基于競争勝出的體驗,遠遠不能囊括積極情緒的全部。
尋找 " 心流 "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感覺到時間飛逝?運動?閲讀?釣魚?手工?還是陪孩子玩?
不管你在做什麼,當你感受到時間飛逝的時候,實際上都在體驗着 " 心流 ",它意味着你已然 " 全情投入 "。
心流體驗往往不是通俗意義上的幸福感,也可能與消極情緒相關。如果你是一名技術高超的外科手術醫生,在焦慮緊張地做手術,也可能會進入心流的狀态。這其實并不矛盾,在心流狀态中,你完全可以同時體驗到焦慮緊張與幸福興奮。
提出心流這一概念的米哈裏 · 契克森米哈賴曾向幾十個領網域的專家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 他們一生中,在什麼時候感覺最棒、表現最好 ",而所有人都描述了心流體驗。當你自願參與一項具有挑戰卻也能應對的任務,當你達成了一系列目标,當你不斷地處理關于自身進展的反饋,并根據反饋來調整行為的時候,這種體驗就會出現。
" 全情投入 " 的價值不言而喻,利用才幹、戰勝困難和達成價值在這一刻融為一體,更會對人的幸福感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社交中收獲幸福
親情、友情、愛情對于幸福感都有促進作用,而且正向關系的力量遠遠不止于此。
事實上,你甚至很難從科學的角度有效區分,到底是幸福的人愛社交,還是社交的人更幸福——研究發現,幸福的人往往會給社交更高的優先級,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共處。
不過這種因果關系上的迷思并不影響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選擇的行動:去交流,去溝通,去與人相處。就算你身在大城市,覺得身邊沒有一個特别親近的人,也照樣可以把這個方法用起來,因為就算和你對話的是個陌生人,你的幸福水平也能有所提升。哪怕你實在 " 社恐 ",去逗逗狗,其實也能增加内啡肽、催產素和多巴胺的分泌。
當代文化中似乎有一種對深度關系的拒斥,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從思想到行動都拒斥進入親密關系,或者堅定地與他人 " 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作為一種生存在人際網絡中的生物,縱然有獨處的客觀需要,也很難從徹底的社交隔絕中收獲真正的幸福。
讓對自己的意義與
對他人的意義達成統一
芬蘭哲學家弗蘭克 · 馬爾泰拉把生命的意義描述為 " 做對你和他人都有意義的事 "。
善良的利他行為與幸福感之間存在着極強的相關性。從數據上看," 與人玫瑰,手有餘香 " 的表述甚至都不能描述真正的客觀事實——在你幫助他人後,你的幸福感提升水平甚至有可能超過受助對象。
當然," 意義 " 本身也可以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比如在你的家庭中,恪守傳統的長幼禮節具有意義,這也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幸福感提升;或者你來自于軍旅家庭,秩序感對你來説意義非凡,那在你通過身體力行,讓生活井然有序的過程中,你也能收獲幸福體驗。
總之,讓自己的意義與他人的意義達成統一,是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好方法。
能獲得幸福的成就不止一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常常會忽視這點:" 成就 " 的樣貌非常多元,遠遠不止一種。
學歷、财富和地位或許很重要,但它們是否能構成我們生活的絕對意義呢?如果所有的人都默認這種意義的構成," 卷 " 也就成為避無可避的最終歸宿,幸福感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有的人在獲得了學歷與财富之後,納悶地發現自己依然不幸福,而這時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忽視了自己真正在意的成就其實另有其物。
當一名好的父親;能做出别人比不上的番茄炒蛋;可以辨别各種各樣的礦石;精通唐詩……這些成就都無法直接置換财富與權勢,卻可能造就生命中的幸福感。
不要做那個看見别人排隊,就直接跟在後面排隊的人——他們排隊買的東西也許本身就不适合你,或者你其實并不需要。人完全可以在屬于自己的成就賽道上飛馳,而不是被強拉硬拽到一個内卷的競技場内互毆。
在哲學家邊沁看來,所謂幸福即是 " 趨樂避苦 ",但這種觀點并沒有跳出混淆了幸福與愉悦的功利主義思維。也許在理解幸福方面,我們更應該采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人具有其社會性與發展性,同時有權利、也應該追求全面、自由、發展的現實幸福。也許,你所處的環境工作辛苦、競争激烈、關系復雜,但這并不妨礙你深刻而科學地解讀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畢竟唯有理解了幸福,才能真正幸福。
相信攢足了上面五塊拼圖,你也能夠獲得沉甸甸的幸福。
參考文獻
[ 1 ] R. Ryan; E. Deci.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2 ] Krems; D. Kenrick; Rebecca Neel.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Self-Actualization: What Functional Motives Are Linked to Fulfilling One ’ s Full Potentia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3 ] Park, N., Peterson, C., & Ruch, W. ( 2009 ) .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twenty-seven nation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 ( 4 ) , 273-279.
[ 4 ] Martin Seligman, "PERMA and the Building Blocks of Well Being," Journal of Pos- itive Psychology 13, no. 4 ( February 2018 ) : 1 – 3.
[ 5 ] JeanM. Twenge and Tim Kasser,"Generational Changes inMaterialism and Work Centrality, 1976 – 2007:Associations with Temporal Changes in Societal Insecurity and MaterialisticRole Model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 39, no. 7 ( May 1, 2013 ) : 883 – 97.
[ 6 ] TimKasser, 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 ( Toronto, ON: Bradford Books, 2003 ) .
[ 7 ] Jean Nakamura and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The Concept of Flow," in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New York: Springer, 2014 ) , 239 – 63.
[ 8 ] Marian Diamond and Janet Hopson, MagicTrees of the Mind ( New York: Plume, 1999 ) .
[ 9 ] Laurence Steinberg, Age of Opportunity ( New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4 ) .
[ 10 ] Nora D. Volkow et al.,"Evaluating Dopamine Reward Pathway in ADHD,"JAMA 302, no. 10 ( September 9, 2009 ) : 1084 – 91.
[ 11 ] MatthewH. Schneps,"The Advantages of Dyslexia," ScientificAmerican, August 19, 2014,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 ‑ advantages ‑ of ‑ dyslexia/.
[ 12 ] 舒永正 . ( 2013 ) . 馬克思和邊沁幸福觀的人性論基礎比較 . 學理論 , ( 22 ) , 41-42.
策劃制作
作者丨葉壯 心理學者、中國心理學會成員
審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策劃丨徐來、林林
責編丨何通
審校丨徐來、林林
相關推薦
1.世界首例!透析 7 年後,等不到人類腎髒的他移植了一顆豬腎
3.長期 16+8 輕斷食使死亡率暴增 91%?别被忽悠了!
點亮 " 在看 "
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