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金融監管總局: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房地產,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月 25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介紹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時表示,将引導金融機構優化業務結構和增長模式,實現由外延式粗放擴張向内涵精細化管理轉變,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同時,金融監管總局多位相關負責人圍繞房地產金融、銀行業保險業 2023 年運行、金融風險隐患處置、養老金融改革等方面介紹相關情況。其中,針對房地產金融,肖遠企表示,後續将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同時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
談房地產金融: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圍繞房地產金融領網域的安排和後續措施,肖遠企在新聞發布會上進行具體介紹。
" 在房地產金融領網域,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肖遠企介紹道,如明确 " 認房不認貸 " 的住房信貸政策。發布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 " 金融 16 條 " 支持措施,并研究确立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動态調整機制,下調了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導銀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台,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 肖遠企表示。
同時,肖遠企介紹了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渠道的具體情況," 目前,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渠道包括:一是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餘額分别是 12.3 萬億元和 38.3 萬億元,2023 年這一年就分别發放了開發貸款 3 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 6.4 萬億元,相加将近 10 萬億元。二是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去年末銀行購買房企債券餘額 4275 億元,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金額也是比較大,2023 年比 2022 年增長了 15%。此外,銀行在 2023 年還向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并購貸款、存量展期貸款,這兩項加起來超過 1 萬億元。"
" 在保交樓方面,我們積極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做好金融支持。" 肖遠企提及,截至 2023 年底,3500 億元 " 保交樓 " 專項借款絕大部分都已經投放到項目,商業銀行還提供了相應的商業配套融資,确保 " 保交樓 " 任務完成。
" 金融監管總局将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 肖遠企進一步介紹後續将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在城市政府牽頭協調機制下,向本行政區網域内金融機構推送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評估協調機制推送的支持對象,對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項目,要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對開發建設暫時遇到困難但資金能夠平衡的項目,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要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新增貸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地支持。近期還将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盡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二是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關于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允許銀行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對經營規範、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這些房企發放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用于償還房企的存量貸款和發行的公開市場債券。
三是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四是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 "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 " 三大工程 " 建設,并且要求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談銀行業保險業運行:2023 年商業銀行淨利潤 2.38 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統計與風險監測司負責人劉志清就 2023 年全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情況、經營穩健性情況進行通報。
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和主要業務平穩增長,2023 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 417.3 萬億元,同比增長 9.9%,全年人民币貸款新增 22.75 萬億元,同比多增 1.31 萬億元,負債總額 383.1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1%,人民币存款新增 25.74 萬億元,同比少增 5101 億元。2023 年末,保險公司總資產 29.9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4%;通過債券、股票、股權投資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融資支持 25.4 萬億元,較年初增加 2.9 萬億元;2023 年賠款與給付支出 1.89 萬億元,同比增長 21.9%;農業保險為農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 4.98 萬億元。
資產質量總體保持平穩。初步統計,2023 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 3.95 萬億元,較年初增加 1495 億元。不良貸款率 1.62%。商業銀行逾期 90 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 84.2%,保持在較低水平。全年處置不良資產 3 萬億元,保持處置力度。
風險抵補能力充足。初步統計,2023 年商業銀行淨利潤 2.38 萬億元,同比增長 3.24%。貸款損失準備金餘額增加 4768 億元,撥備覆蓋率為 205.1%,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商業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 15.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0.5%。其中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 17.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1.7%。商業銀行杠杆率 6.8%,保持穩健水平。保險業償付能力保持充足,2023 年末綜合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為 196.5% 和 127.8%。其中,财產險公司分别為 236.5% 和 204.3%,人身險公司分别為 186.2% 和 110.3%。
流動性保持較高水平。2023 年末,資產規模 2000 億元以上銀行流動性覆蓋率 151.6%,淨穩定資金比例 125.5%。資產規模 2000 億元以下銀行優質流動性資本充足率 269.4%。各類機構流動性指标均保持較高水平。銀行資金來源穩定,各項存款占總負債的比率達到 69.2%。2023 年,保險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 1.71 萬億元。
展望 2024 年,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產業基礎、要素禀賦、創新能力等基本面不斷優化,新型城鎮化、綠色轉型等方面将形成發展增量,為銀行業保險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行業發展機遇大于挑戰。銀行業有望持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機構和功能布局更為合理,金融資源配置将進一步優化。過去三年,保險業總資產平均增速達到 8.7%,保持良好發展态勢。保險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服務社會經濟大局能力将持續增強,更加有效地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談金融風險隐患: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内部人控制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 經濟金融風險隐患仍然較多 ",要求要 " 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針對金融監管總局 2024 年在處置相關風險隐患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的提問,肖遠企從五個方面做出詳細介紹。
第一,強化公司治理,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優化股權結構,規範公司治理主體的履職要求,建立相互制衡、運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特别是要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内部人控制,嚴防利益輸送和違法違規的關聯交易。
第二,配合地方黨委政府,選配選優地方中小銀行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的重要人員。加強對高管班子和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求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一些頭部中小銀行,向其他地方中小銀行輸送人才、輸送技術,包括核心客户系統,也包括風控系統。
第三,分類施策深化改革。對于農村信用社這個體系,以轉換農村信用社省聯社功能定位、規範履職行為為重點," 一省一策 " 啓動實施農村信用社改革。對于城商行也是多措并舉、" 一行一策 " 指導實施改革。
第四,督促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中小銀行必須牢固堅守服務本地、服務小微、服務 " 三農 "、服務鄉村振興的市場定位,要立足當地做精做細,深耕當地,因為中小銀行有天然的熟悉當地的比較優勢。對于不顧風險,盲目求快求全的誘惑,中小銀行要有抵制和抗拒的意志和能力,要開展差異化特征化的經營,把獨特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第五,要堅持目标導向、問題導向,穩中求進、标本兼治,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要嚴格中小銀行準入标準,嚴把股東、高管的準入資格,要嚴查資本金的來源,充分發揮資本在控制杠杆、配置資源和吸附損失方面的作用。資本監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監管的重點,要對風險早識别、早預警、早緩釋、早處置,要做到 " 四早 ",堅持打早打小。要健全具有硬約束的糾正機制,對中小銀行也包括大中型銀行的風險,要在防和控上發力,對從嚴的風險要緩釋、要防範,最重要的還是控制新增風險。要聚焦金融風險 " 關鍵人 "" 關鍵事 " 和 " 關鍵行為 ",嚴格執法、敢于亮劍,堅決打擊金融腐敗和金融違法犯罪,要激發金融機構防控風險的内生機制,并進一步強化固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把風險防範好、控制好、穩定好。
談養老金融改革:進一步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
近年來,我國在持續推動養老金融機構專業化發展,我國養老金融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财產保險監管司負責人尹江鳌從七個方面介紹了相關的工作情況:
一是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支持保險機構發揮長期穩健投資、養老風險管理等優勢,不斷擴大商業保險年金供給。目前,已積累養老金規模超過 6 萬億元,覆蓋近 1 億人。
二是開展養老理财產品試點。養老理财產品是采用符合養老需求的資產配置策略,實現投資者養老資金長期穩健增值的理财產品。自 2021 年 9 月試點至今,11 家理财公司在 10 個試點城市發行了 51 個產品,認購投資者約 47 萬,規模超過 1000 億元。
三是推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發展。特定養老儲蓄由工、農、中、建四家銀行在 5 個城市開展試點,期限分為 5 年、10 年、15 年、20 年四檔,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 5 年期存款利率。自 2022 年 11 月啓動試點至今,存款人數約 20 萬人,餘額接近 400 億元。
四是啓動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商業養老金由養老保險公司提供,集養老規劃、賬户管理與金融產品于一體,為消費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資金穩健管理服務。自 2023 年 1 月起在十省(市)啓動試點以來,已累計開户超過 59 萬個。
五是推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常态化經營。該產品是投保簡便、靈活交費、收益穩健,鎖定到 60 歲後年金化領取的普惠型養老保險。這個試點是 2021 年 6 月開始的,2023 年 10 月将其轉為常态化經營。截至去年末,保單件數約 74 萬件,累積養老準備金規模超過 106 億元。
六是積極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指導商業銀行、理财公司、保險公司等積極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推動建立完善行業信息平台,建設產品展示專區,便利消費者選擇。
七是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公司專業化發展。
下一步,尹江鳌表示," 我們将推動保險機構發揮保險保障優勢,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以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為抓手,積極滿足新產業、新業态人員養老保障需求。進一步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針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特點,研究完善相關業務監管規則。持續推進商業養老金融試點。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公司轉型發展,引導推動公司發揮專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