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欠銀行4億還不上!66歲豪宅大佬破產,他是金庸“最希望成功”的人?,歡迎閲讀。
早在 90 年代他就曾以 0 成本撬動杠杆拿下一家上市公司而被資本市場稱為 " 神奇小子 ";在 1994 年更是打敗香港李嘉誠成為了金庸 " 欽點 " 接班人;巅峰時刻,他曾手握報紙電視全媒介,被譽為 " 中國的傳媒大亨默多克 "。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無言
八妹説:
人生總會有遺漏,但是不要忘記 " 添加星标 " 哦!!!
· · ·
3 月 26 日,香港高等法院頒下于品海破產令,一代商業大佬在 66 歲終落得個破產的下場,令人唏噓。
于品海是何人?
早在 90 年代他就曾以 0 成本撬動杠杆拿下一家上市公司而被資本市場稱為 " 神奇小子 ";在 1994 年更是打敗香港李嘉誠成為了金庸 " 欽點 " 接班人;巅峰時刻,他曾手握報紙電視全媒介,被譽為 " 中國的傳媒大亨默多克 "。
如此傳奇人物,怎會落得個破產的下場呢?據曾與他接觸過的人稱,如今的結局并不意外。
/ 欠銀行超 4 億港元,
300 億豪宅開發商破產 /
于品海的破產其實早有端倪。
早在 2022 年 6 月,建設銀行旗下的建銀國際就将于品海及其旗下的 2 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連本帶利償還到期債券共 4.16 億港元,這才将這位消失已久的香港傳媒大亨再度帶到人們眼前。(注:建銀國際 ( 控股 ) 有限公司 ( " 建銀國際 " ) 是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全資擁有的子公司。)
原來,建銀國際在 2017 年買入于品海實控的大地控股海外全資子公司(BVI 公司)發行的 Pippen Limited 債券,本該在 2021 年 3 月就到期的 3.84 億港元卻遲遲未歸還,只分期償還了 3716 萬港元,這才一怒之下将擔保人于品海告上法庭。
但要知道身為一代傳奇大佬,于品海名下的公司有很多,當時挂名的就有兩家上市公司:中國數碼信息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以及南海控股主席。怎麼能説破產就破產了?
果不其然,于品海拿出了 BVI 公司持有的 54.6% 南海控股股份的估價就有約 7.15 億港元,表面上似乎足能夠還上建銀國際的欠款。
但實際上,南海控股和中國數碼信息早已成為 " 賣不掉 " 的 " 仙股 "。在長達 18 個月停牌之前,南海控股的股價僅為 0.035 港元 / 股,而中國數碼信息的股價更是只有 0.02 港元 / 股。
更重要的是,南海控股在 2019 年到 2020 年,累計虧損了 31.7 億港元。到了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淨值約 23.8 億港元,而賬上的負債竟高達 143.8 億港元,早已是資不抵債。
2023 年 10 月,于品海的兩家上市公司被齊齊退市。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也耐不住 " 大廈将傾 ",後續影響還在持續發酵。
南海控股旗下包括影視投資公司大地傳播、大地影院;房地產開發公司半島置業。其中,大地影院曾長期占領國内影院票房前三名,但在 2022 年一日關超 10 家門店引發媒體關注。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3 月 13 日,尚能正常購票的大地影院已經鋭減至 163 家,而這相較于最高峰減少了近 7 成。
半島置業在深圳更是 " 豪宅 " 的代名詞,其開發的半島城邦不僅創造了 300 億的單盤銷售奇迹;房價更是從 2006 年起漲了幾十倍,最高時曾達到驚人的 30 萬元 / 平方米。
然而随着地產行業的下行,原計劃 2021 年竣工的半島城邦五期遲遲未能開工,2022 年 5 月半島置業全體員工更是 " 放長假 " 停工待崗 6 個月起,并且表示 " 已深陷财務危機、沒有持續經營能力 "。
于品海看似滿盤皆輸,但實際上仍留有最後的 " 稻草 "。
/ 令金庸 " 愛恨交織 " 的 " 接班人 ",
零成本拿下三家上市公司 /
説起于品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頭銜莫過于金庸老爺子的 " 接班人 "。
曾幾何時,于品海的發家史讓不少人啧啧稱奇。
上世紀 80 年代,于品海憑借掌握着的信息差從日本銀行貸款到國内建設酒店,賺取了第一桶金,并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智才管理顧問公司。那時的于品海算不得大富大貴,但有的就是智慧和才華。
1989 年,年僅 30 歲的于品海抓住了自己的人生機遇。他借助銀行信貸以及外匯價差,高杠杆、零自有成本收購了菲律賓聯交所上市公司 Acesite 的控制權。
而該上市公司擁有着極優質資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希爾頓酒店。
當然,借來的錢也是要還的,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但幸運的是,于品海又一次憑借着頭腦獲得了先機。在接管馬尼拉希爾頓酒店後,于品海便立刻将其完工擴建。并果斷舍棄了人流量不大的酒店内商場,将其租給了菲律賓當局做賭場生意,自己則坐收租金,這一舉動讓酒店盈利多了 10 倍以上。
憑借着順勢的經營,不到一年半,于品海之前的投資成本就悉數收回。到了 1991 年,馬尼拉希爾頓酒店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成功了一次之後讓于品海對 "0 成本收購 " 信心倍增,這時他又看上了香港的上市公司——南海發展,并和其幕後想要退休的原大股東唐骥千完成了一出精彩的 " 一箭雙雕 ":
于品海以馬尼拉希爾頓做引,讓南海發展出資收購自己持有的 Acesite 股票,在南海發展成為 Acesite 母公司後,又将南海發展的出資給了唐骥千,買下了其持有的南海發展的控制權:唐骥千退休得錢;于品海則得到南海發展(後來的南海控股下屬集團公司)。
于品海不僅又是分文未出取得上市公司股權,還變賣了南海發展的舊廠房得到了一筆現金流。
也正是這一年,33 歲事業就小有所成的于品海遇到了尋找《明報》接班人的金庸。
當時金庸有意出售《明報》的消息一出,就有十多個财團上門想要接盤,比如收購專家梁伯韬與出版奇人鄭經翰合組的收購拍檔、英國報業大亨麥士維、香港首富李嘉誠、香港首席洋行恰和以及澳籍傳媒大王、《南華早報》大股東梅铎……
于品海和日本德間書局的老板也在其中,于品海則擔當顧問角色。
雖然最終沒有一家财團談攏,但于品海卻給金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媒體傳言,于品海長得極像金庸的長子査傳俠,并且二人還恰巧是同年。要知道,19 歲時査傳俠的去世一直是金庸一生的痛。
後來金庸否認了這個傳言,但也表示 " 潛意識裏不知不覺有親近的感覺 "。
據某周刊報道,于品海為了獲得金庸認可花了不少心思:他花了很多時間陪金大俠看戲、食大閘蟹,又不時大談辦報理想,令金庸老人家十分開心。甚至還有傳言説于品海認了金庸做 " 義父 "。
當然從後續事情的發展來看,他的這一番努力也沒有白費。
金庸有多喜愛于品海呢?當時,于品海如果想要收購明報 50% 的股權,就需要支付 4.53 億港元,但向來 " 空手套白狼 " 的于品海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
金庸便自己注資明報,以明報的名義出資 3.43 億港元收購了于品海的南海發展 50% 的股權,而于品海僅僅出資了 1.13 億港元就買下了明報,成為了明報的第二代接班人。
在于品海表示自己沒錢需要分期購買《明報》股權時,金庸也大方同意了。
對于這件事,連于品海自己都覺得 " 幸福來得太突然 ":
" 頗感意外的是,本來我們估計需要支付些現金,後來所有的收購完成之後,不但不用我們支付任何現金,而且手上還多了 9000 多萬的現金。"
于品海接任後,《明報》曾刊出金庸講話,其中提到:" 過去大約 10 年中,我熱衷尋求一個聰明能幹、熱心新聞事業、誠懇努力的年輕人,可以将《明報》交托給他。如果不是我運氣好,不會遇到于品海先生這樣似乎度身訂做的、比我所想象、所要求更加精彩的人才。"
可是,于品海真的是金庸先生口中的 " 良人 " 嗎?
/ 地產大佬鍾情傳媒行業,
投資賭業落敗才迷途知返? /
借着金庸的名頭,于品海曾經在香港轟動一時。
1993 年,于品海因為上市公司《明報》股價的飙升,身價高達 13 億港元。作為名義上金庸贊譽的接班人,時年 35 歲的于品海還被推舉為 " 香港報業公會會長 ",一時間可謂風光無兩。
樹大招風,這樣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太久,于品海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很快暴露出來。
僅僅在于品海接任《明報》主席半年後,《香港經濟日報》便曝出其在加拿大留學期間曾犯偷竊、冒籤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槍支等 7 項罪,被判入獄兩年。
于品海對此事供認不諱,随後在一片罵聲中被迫卸任報業公會、明報企業的主席之位。
但能夠讓商業大廈走向坍塌,顯然他的事絕不單單如此。
後來,于品海私下利用《明報》獲得的貸款去加拿大投資賭業,違反了與銀團之間的貸款協定,最後以将《明報》股權出售給了馬來西亞從事木材生意的富豪張曉卿才擺脱了困局。
要知道金庸先生曾明确表示 " 不想把它(《明報》)轉讓給外國的公司 "。對此,媒體常常憤慨表示金庸 " 看錯了人 "。
即便如此,金庸先生在事後回應時仍稱," 全香港最希望于品海發達的人,就是我。"
在被媒體追問對于品海所做之事的看法時,他仍然表示 " 不可以説是‘看錯人’,總之,事後他沒有達到我的期望。我當初是沒有看錯。他對辦報很熱心,但是後來他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
于品海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盡管财技驚人,旗下產業涉及房地產開發、文化傳媒以及 IT 服務等,但自述自己的事業始終是 " 知識產業 "。
" 事實上,收購對我來講就是一個工具,是為我所從事的知識產業服務,我從來不去做沒有必要的經營收購。我做房地產業,同樣也是為我的知識產業服務。最現實的問題,它能為我投資知識產業提供資金。"
曾經依靠房地產企業和再度并購獲得資金一度 " 卷土重來 " 的于品海确實一向不吝于投資傳媒行業,即使這讓他變得 " 傷痕累累 ":
1994 年創辦全球首個二十四小時華語衞星電視——傳訊電視,卻輸光了 1 億美金;
2001 年,斥資 2 億收購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成為内地金融信息服務主要供應商;
2010 年,大地傳媒投資的《孔子》,投資 1.45 億元,票房只收了 1 億;
2014 年,旗下大地影院快速擴張加盟店,卻因為偷票房被點名,虧了 3 億港元;
2017 年,花了近兩倍的價格,以 32.86 億元高價收購了市值僅 16 億多元的橙天嘉禾。
甚至在 2020 年,南海控股還在給大地影院輸血,而僅僅半個月後,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天津萬象城店就成了特殊時期第一家永久閉店的影院。
而随後,房地產行業寒冬也不期而至。2021 年底,該集團旗下 600 餘家影院全部暫停營業……一切已無力回天。
當然,這期間于品海也留下了不少成績:2015 年創辦的香港網絡媒體《香港 01》已成為香港主流媒體、旗下大地時代電影發行的《歲月神偷》如今還在豆瓣電影 Top250 榜單之中。
如今關于于品海的新聞似乎消失在了大眾視野。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篇篇的署名文章。網絡上搜索 " 于品海 ",會看到他曾寫過很多縱覽全球大勢的文章,且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3 月 26 日,《香港 01》表示,于品海作為《香港 01》創辦人,但未有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又指其破產案只牽涉其個人财務安排,《香港 01》不受影響,公司将繼續如常運作。
而後,有專業人士表明,如果個人被頒令破產後,法庭會安排會計師清算破產人的資產,之後将其變賣用作還債,此意味于品海持有的《香港 01》股份亦有機會被賣出,相信會 " 值錢 "。他又指,個人被頒令破產與上市公司被清盤不同,前者需要自行申報所持有的資產,後者的資產則有迹可尋。
如果可能,于品海最終不會像對待《明報》一樣想要賣掉《香港 01》。
一段于品海的昔日自述或許可以作為參考:
" 很多人問我,最後你想幹嘛。我説,不是最後的問題,而是這個過程的問題,這個過程中能夠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話,那我就很滿足。我想幹嘛,我希望最後還是有一種滿足感,就可以了。"
每個傳奇商業大佬都不止一面,只是像于品海這般讓人看不懂的倒也不多見。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亮 " 星标 "
— end —
極揚文化,是一家新媒體、新消費為主業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代碼:873375),旗下金八媒體矩陣包括金融八卦女、新 10 億商業參考等,超過 1100 萬用户選擇關注我們的新媒體。
由于微信改版,公眾号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據權重推送。
如果您還希望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在看和給八妹添加一個 " 星标 "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