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銷量全線暴跌!為什麼歐洲人不再買特斯拉了?,歡迎閲讀。
當地時間 4 月 24 日,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在歐盟市場銷量繼續下滑,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 45%。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歐盟市場的新車注冊量約 3.6 萬輛,低于去年同期的約 6.6 萬輛,市場占有率為 1.3%。其中,特斯拉今年 3 月新車注冊量約 1.8 萬輛,同比下降 36%。
據 Statista 援引路透社公布的數據,2025 年一季度,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量全線暴跌。德國、丹麥、瑞典等主要市場跌幅均超過 50%。
特朗普政府高調加税的 " 回旋镖 " 效應在美國龍頭車企身上顯露無遺。
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遇冷
其實早在 4 月初,荷蘭汽車經銷商和車庫業主協會就對外公布數據説,特斯拉在荷蘭的銷量出現了腰斬。今年 3 月,特斯拉在荷蘭共銷售 1546 輛,與 2024 年 3 月相比下降了 55.3%。今年前三個月,荷蘭共售出 3445 輛特斯拉汽車。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近 50%。特斯拉銷量大幅下滑,成了荷蘭電動汽車市場的 " 特例 "。因為荷蘭第一季度新電動車銷量實際上增長 7.9%,總銷量達到 32459 輛。
不僅在荷蘭市場,特斯拉在其他歐洲市場同樣處境不佳。有報道説,特斯拉在法國的銷售同比下降 37%,在瑞典該品牌 3 月銷量同比下降 64%。2024 年到現在,特斯拉在這兩個國家的銷量達到了 2021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據路透社援引英國電動汽車活動組織創始人昆汀 · 威爾森的觀點,從來沒有一個汽車品牌在全球範圍内遭遇如此大的失寵。
△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變化柱狀圖(數據來源:歐洲汽車工業協會)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在歐洲的業績疲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英國一家電動車研究機構首席執行官本 · 内爾姆斯直接地指出了特斯拉的問題:該公司未能開發出具有價格競争力的車型,此外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參與政治而疏遠消費者。歐洲媒體普遍認為,馬斯克對歐洲極右翼政黨和領導人的支持直接影響了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
不少歐洲的特斯拉汽車和經銷店成為民眾示威抗議的目标。4 月份以來,在羅馬、柏林和斯德哥爾摩等多個歐洲城市,數十輛汽車被焚燒,展廳被噴漆。
△ 3 月 31 日,意大利羅馬一家特斯拉銷售門店被縱火,多輛汽車被燒毀(來源:社交媒體)
加税反噬令美國車企首當其衝
特斯拉在產品更新方面的滞後,也使其在競争激烈的歐洲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被寄予厚望的 " 經濟車型 " 計劃進展坎坷。盡管特斯拉宣稱将于上半年投產基于現有平台的廉價車型,但内部消息稱量產或推遲數月。按照特斯拉工程副總裁拉爾斯 · 莫拉維的説法," 產量提升的速度可能會比最初預期要慢 "。
美國的關税政策引發全球貿易動蕩,供應鏈全球化的特斯拉自然也受到影響。據測算,按照美國汽車進口零部件加征 25% 關税,特斯拉單車成本或上漲 8000 至 12000 美元,若轉嫁消費者,Model Y 售價或突破 6 萬美元,進一步抑制需求。
盡管馬斯克聲稱特斯拉是 " 受關税影響最小的車企 ",但其能源業務使用的中國產磷酸鐵锂電池面臨巨大壓力。而就在當地時間 4 月 16 日,據歐洲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特朗普政府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税,直接導致特斯拉從中國進口自動駕駛出租車 Cybercab 和 Semi 半挂電動卡車零部件的計劃被暫停。此舉可能會擾亂特斯拉開始量產這款備受期待的車型的計劃。
△ 2025 年以來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發展趨勢。紅線為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走向,呈下降趨勢。(來源:社交媒體)
比利時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德德克告訴總台記者,當前美國政府一意孤行制造關税壁壘,只會讓美國消費者和像特斯拉這樣的制造商面臨更大的困境。德德克認為,濫施關税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有害。最直接傷害的是美國消費者,其次損害美國工業,進而嚴重傷害美國經濟。
比利時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 德德克:在我看來,這對所有人都有害。首先,它最直接傷害的是美國消費者。其次,它也損害了美國的工業,同時也對歐洲出口商造成衝擊,最終會波及全世界。但我必須再次強調,它首先也最嚴重地傷害的是美國經濟。
中國電動車在歐洲逆勢崛起
相比之下,競争對手如比亞迪、蔚來等中國品牌,以及大眾、寶馬等歐洲品牌,推出了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車型。在特斯拉銷量下滑的同時,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逆勢崛起。比亞迪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銷量超過特斯拉,并在英國和德國等主要市場縮小了與特斯拉的差距。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采集的上汽集團的數據顯示,無論是在歐盟還是在整個歐洲市場,上汽集團分别同比上漲了 52.3% 和 33.5%。
△紅色标出數據為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采集的上汽集團在歐盟銷售數據(來源: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 ACEA)
△紅框标出數據為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采集的上汽集團在歐洲(含瑞士、英國、冰島等國)銷售數據(來源: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 ACEA)
日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對外表示,中國和歐盟已同意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代替于 2024 年加征的電動車關税。歐盟貿易專員塞夫科維奇稱," 設定最低價格 " 這一貿易策略旨在 " 既維護歐洲市場公平,又為合法貿易創造空間 "。不少歐洲人士認為,在美國濫施關税的背景下,中歐之間可能會迅速解決一些貿易争端,防止貿易摩擦更新。同時,歐盟以固定最低價格取代關税,可能促使更多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歐洲,參與到與特斯拉的市場争奪中。
過去幾年,特斯拉作為美國高科技制造的代表,一度在全球市場上風頭無兩。但如今,随着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日趨強硬,不少國家紛紛采取反制措施。這家美國電動車巨頭也真正感受到關税帶來的 " 寒意 "。這種由關税引發的連鎖反應,不僅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也對整個跨國汽車供應鏈構成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