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上海克莉絲汀破產清算,曾經的“烘焙第一股”難以東山再起,歡迎閲讀。
從港交所退市半年後,曾經的 " 烘焙第一股 " 克莉絲汀陷入破產清算境地。近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布法院裁定書顯示,克莉絲汀運營主體——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簡稱 " 上海克莉絲汀 "),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缺乏清償能力,被多名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現已被法院受理。
天眼查顯示,上海克莉絲汀現已卷入 907 起司法案件,涉案金額達 1.06 億元。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包材供應商向上海克莉絲汀管理人申報債權,還有一些員工正在計劃就被拖欠的薪資進行債權申報。
進入破產清算程式之前,克莉絲汀曾在 2023 年 3 月自曝拖欠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等金額合計約 5700 萬元,所有零售門店暫時關閉,銀行賬户 300 多萬元存款被凍結。2024 年 10 月,因遲遲未發布 2022 年年報、2023 年中報、2023 年年報等情形,克莉絲汀港股上市地位被正式取消。
破產清算申請獲法院受理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申請人海某某等以上海克莉絲汀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将一起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上海克莉絲汀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異議。
此前勞動仲裁裁決書顯示,上海克莉絲汀需一次性支付海某某等人工資、經濟補償及利息等。因上海克莉絲汀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海某某等人向江蘇省昆山市人民法院(簡稱 " 昆山法院 ")申請強制執行。因上海克莉絲汀無可供執行的财產,昆山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式。經海某某申請,上述執行案件移送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破產審查。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申請人上海克莉絲汀負有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符合破產界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理申請人海某某等人對上海克莉絲汀的破產清算申請。
根據 3 月 18 日公告,法院現已指定上海星瀚律師事務所為上海克莉絲汀管理人,債權人可在公告之日起 40 天内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未在上述期限内申報債權的,可以在破產财產分配方案提交債權人會議讨論前補充申報,但對此前已進行的分配無權要求補充分配。上海克莉絲汀或财產持有人應向管理人清償債務或交付财產。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将于 2025 年 5 月 8 日召開。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克莉絲汀成立于 1991 年,注冊資本為 1297 萬美元,主要經營烘焙及糖制品等,是原港股上市企業克莉絲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 " 克莉絲汀 ")的運營主體。截至目前,上海克莉絲汀已卷入 907 起司法案件,涉案金額達 1.06 億元,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勞動合同糾紛、勞動争議等。上海克莉絲汀也是法院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額為 3298.25 萬元。
上海克莉絲汀旗下 10 家子公司中,已有 5 家處于 " 注銷 " 狀态。尚存續的 5 家子公司中,上海克莉絲汀甜蜜藝術食品有限公司、杭州丹比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吉元德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均是法院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寧波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早在 2022 年就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多名債權人已采取行動
2023 年 3 月,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曾在公司運營停擺時表達過破產重整的願望,希望有好的投資人接手。如今等來的卻是上海克莉絲汀破產清算的消息。
公開資料顯示,企業進行破產清算與進行破產重整的目的不同。破產清算的目的是使破產企業的債權人公平受償,使破產企業歸于消滅。破產重整的目的是使企業擺脱财務危機,重新獲得營運能力。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分析稱,破產清算基本上意味着企業不會再尋求任何存續的可能,也就是失去了重組的機會,或者是投資者沒有意願參與重整,也可能是投資者與債權人無法達成一致。
一位包材供應商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曾與克莉絲汀合作多年,2021 年以前雙方業務正常開展,克莉絲汀能夠按時回款,"2021 年以後就不太正常了,到 2022 年幹脆就不付款了 "。該供應商稱,上海克莉絲汀共拖欠其 230 多萬元貨款,經法院調解,同意分批支付。然而,他在收到首批 60 萬元貨款後,剩餘錢款至今未能拿到。
" 我們律師多次讨要,克莉絲汀方面説在安排,但之後的款項都沒給。" 該供應商稱,在上海克莉絲汀被法院受理破產清算之前,其曾向法院申請執行,但沒有結果。近日,他已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眼下正等待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
上海另一家包裝制品公司負責人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其已完成公司對上海克莉絲汀的債權申報。法院文書顯示,該包裝制品公司作為原告,曾與上海克莉絲汀、南京克莉絲汀發生買賣合同糾紛,執行标的分别約為 55.65 萬元、48.48 萬元。
" 我們正打算進行債權申報。" 克莉絲汀杭州公司一位員工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克莉絲汀共拖欠其兩年工資,合計幾萬元。此前,她曾通過訴訟和勞動仲裁索要工資,但均無下文。期間,僅有一名人事負責人曾與其對接,其他管理人員未現身。
" 烘焙第一股 " 退市
資料顯示,克莉絲汀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烘焙企業之一,2012 年 2 月在港股上市,被稱為 " 烘焙第一股 "。在創始人羅田安執掌期間,克莉絲汀一度憑借實力在各地擴張,但自 2013 年起持續虧損至今,并自 2014 年下半年起陸續閉店。
2021 年,克莉絲汀虧損 1.7 億元,關閉虧損門店 55 家。2022 年上半年,克莉絲汀收入減少 71.26%,擁有人應占虧損增加 6.62% 至 7251.4 萬元,門店數量減少 94 家至 246 家。2022 年 7 月,上海多家媒體報道克莉絲汀經營異常,多家門店停業,中央工廠停工,拖欠門店租金等。克莉絲汀官方商場網站 2022 年 7 月 21 日發布告知書,稱疫情給公司運營帶來沉重打擊,經營發展一度陷入停滞。
克莉絲汀曾于 2022 年 8 月 1 日起短暫恢復營業,但不足半年再次關停門店。在 2023 年 3 月的一則公告,克莉絲汀自曝拖欠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等金額合計約 5700 萬元,所有零售門店暫時關閉,銀行賬户 300 多萬元存款被凍結。公司計劃通過合适的融資方式,如出售資產及股本融資,解決流動資金問題,在 2023 年上半年恢復營業。此後不久,由于未能按時發布 2022 年年報,克莉絲汀股票自 2023 年 4 月 3 日起暫停買賣。
羅田安曾在 2023 年 3 月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當時公司大概拖欠供應商 2000 多萬元貨款,拖欠員工工資、公積金等合計四五千萬元,拖欠消費者預付卡費用 2 億多元," 不止公告裏説的 5700 萬元 "。
2024 年 10 月,因公司遲遲未發布 2022 年年報、2023 年中報、2023 年年報等情形,不滿足復牌指引,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決定取消克莉絲汀上市地位。同年 10 月 29 日,克莉絲汀被正式取消港股上市地位," 烘焙第一股 " 就此隕落。
股東内鬥拖累企業
" 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後,商标主要由我持有,如果被抵押出去的資產能夠拿回來,克莉絲汀還是可以盤活的。" 羅田安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克莉絲汀資產近些年被抵押後,資金并未落入公司賬户,而是被轉移到了前董事朱永寧個人腰包,相關抵押信息也未及時披露。
從以往一系列公開信息可以看出,羅田安一度與以前董事朱永寧為首的克莉絲汀董事會矛盾不斷。克莉絲汀公告顯示,羅田安從事烘焙及零售行業多年,于 2008 年 3 月出任克莉絲汀董事,2011 年 12 月獲任執行董事及主席。2018 年 11 月,克莉絲汀宣布委任朱永寧為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創始人羅田安卸任首席執行官一職,且不再擔任董事會任何角色。此後,克莉絲汀多次上演罷免董事和董事辭職的劇情。
2023 年 3 月 7 日,羅田安實控的 Sino Century 公司提請召開股東特别大會,對公司時任董事會提出多項指控,包括 " 股東周年大會上拒絕回應股東就本集團一般财務表現提出的問題 "" 以不誠實方式處置集團資產 "" 涉嫌濫用集團集資活動所得款 " 等。 在同期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羅田安還對克莉絲汀 2022 年 6 月配股所得資金是否用于公司一般運營表示懷疑。在他看來,克莉絲汀運營自 2019 年年底出現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無人經營。而朱永寧進入克莉絲汀的意圖是 " 洗公司資產 ",自己被董事會架空後,決策無法被采納。
對于羅田安的説法,克莉絲汀時任執行董事朱永寧當時回應新京報記者稱,"2013 年以來克莉絲汀為什麼虧損?你問問他(羅田安),他不是創始人嗎?他為什麼被罷免了?我 2018 年才來克莉絲汀。" 朱永寧認為,克莉絲汀 " 後遺症 " 與羅田安有關,包括關閉門店。
一位知情人士曾向新京報記者分析,克莉絲汀 " 倒下 " 有兩大原因,一是股東内鬥 " 厲害 ",二是產品沒有更新。" 克莉絲汀上市後就膨脹了,門店最多時開到 1000 多家,但產品不怎麼更新,老顧客都吃膩了。發現虧損後沒采取有效措施,還在擴張,開得越多虧得越厲害。董事會不認可羅田安的做法,把他架空,股東間矛盾很大,導致克莉絲汀一年不如一年,品牌價值也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