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考上“985”研究生,卻不知要去哪個城市讀書,歡迎閲讀。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 2025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正式拉開序幕。39 所 "985" 名校,是眾多考生努力的目标。
不過,有的考生會發現,即便考上了 "985" 名校,在入學之前,可能也不确定自己在哪個校區,甚至哪個城市讀書。
"985" 名校是各地争搶的對象,幾乎每所 "985" 高校都已舉辦異地校區,為引入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大大拓展了自身的辦學空間。
但由于異地辦學在教學質量、學校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教育部多年來始終堅持不鼓勵不支持的方針。
随着高等教育規模日益膨脹,大學校園将湧入越來越多的學生,建設新校區是不少高校的緊迫需求。同時,高等教育基礎設施投資,又可以成為拉動投資和内需的有力工具。
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之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撰文指出,将統籌中央預算内投資、超長期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投資渠道,以學生宿舍建設、" 雙一流 " 高校新校區建設等為重點,提升高校辦學承載能力。
在一線城市難覓大面積土地興建校區的情況下,高校異地辦學政策會不會松動,将走向何處?
遍布各地的 "985" 高校
"985" 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普遍較大。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等招生計劃都在 8000 人左右,招生計劃較少的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也在 2000 人以上。
如此龐大的研究生規模,建立在多校區承載的基礎之上。
21 世紀經濟報道梳理 39 所 "985" 高校 2025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發現,多所高校介紹了其多校區辦學格局。
北京大學校本部教學區包括燕園校區、新燕園校區(北京昌平)、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北京大興)和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北京師範大學包括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北京校區又包括海澱校園、昌平校園、昌平校園育榮園區。
今年 9 月,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正式啓用,占地面積是老校區的 1.6 倍。在 2025 年招生簡章中,中國人民大學的辦學地點也增加至中關村校區、通州校區以及蘇州校區。
天津大學的建築工程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部和智能與計算學部部分團隊 2025 年拟申請海南招生專項指标,該專項錄取考生全培養過程需在海南完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多地辦學的典型,除了位于哈爾濱的校本部,哈工大還在威海、深圳建設了校區。此外,2025 年招收碩士生的基地還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蘇州研究院、重慶研究院。
2023 年 7 月,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迎來首批大學生,今年 9 月又迎來近 500 名研究生。2025 年,南京大學研究生擴招 500 人,領跑各 "985" 高校,正好符合蘇州校區的容量。
山東大學扎根齊魯大地,打造了服務山東 " 山大系 " 品牌。今年的招生簡章顯示,山東大學各研究生招生部門辦學地點分布濟南市各校區、威海校區、青島校區、濟寧醫學院。
在高校分支機構雲集的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是唯一一個辦學主體在本市的 "985" 高校,其在青島市設有 4 個校區,還在三亞設立海洋研究院招收研究生。
曾有學者統計,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共有 53 所 " 雙一流 " 建設高校進行了異地辦學,共設立了 166 個機構(包括研究院、研究生院、分校區等),其中 39 所 "985" 高校悉數在列。
無奈的多地奔波
對于考生來説,多校區辦學格局卻帶來一點煩惱。很多人不确定自己将在哪個校區就讀,或者住宿與教學的校區分離,需要兩頭奔波。
北京師範大學招生簡章寫道,物理與天文學院在北京校區培養的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校将在海澱校園和昌平校園育榮園區統籌安排住宿。兩個校園相距超過 20 公裏。
南京大學招生簡章寫道,報考蘇州校區各專業的考生,錄取後根據學院要求在蘇州或南京培養,相關事宜另行通知。也就是説,即便報考了蘇州校區,入學後仍有可能在古色古香的老校區讀書。
位于南京市的另一所 "985" 高校東南大學在無錫市建設了新校區。招生簡章寫道,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南京和無錫兩個校區招生和培養,名額分配待定。這意味着,同一個專業的同學,可能分守南京、無錫兩地。
廈門大學在廈門市和福建省内有多個校區,招生簡章寫道,化學化工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按所在的科研平台分别入住思明校區、翔安校區或漳州校區。招生簡章還寫道,學生入住校區會根據學校發展和校區規劃等情況調整。也就是説,同一個學院的學生不僅要多地分離,而且可能會動态分離。
龐大的山東大學的院系所整建制分布在多個校區,但也有特例,招生簡章寫道,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辦學地點在青島校區,部分學生在濟南培養。此外,招生簡章還寫道,因學校發展規劃、院系調整、住宿安排、培養實習等原因,校内部分招生部門的培養地點可能會發生變化。具體培養地點,以校内招生部門的教學安排為準。
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培養地點包括校本部(東校區和西校區)、煙台研究院、三亞研究院、平谷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招生簡章寫道,2025 年度可能會有新的學院和專業加入煙台專項、海南專項或農業中關村專項,具體招生學院、專業和人數以復試前學院通知為準。
南開大學招生簡章寫道,因教學科研、資源調配等需要,部分學生培養所在校區、住宿所在校區可能與招生學院所在校區不一致,以實際安排為準。
浙江大學規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将根據各校區住宿資源、科研平台及教學計劃等情況統籌安排。其中,部分學院(系)新生需要跨校區住宿。
中國海洋大學規定,由于發展規劃等原因,部分部門的培養地點可能會發生變化。華南理工大學規定,全日制研究生由學校根據三個校區宿舍床位情況統籌安排住宿。
工程碩博士是近年來一個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在企業實訓相結合。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 9 月 26 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第一批碩士生已經進入企業實習。
對于報考該項目的考生來説,将來進入哪個城市、哪個企業、哪個基地,存在一定的未知數。
電子科技大學規定,部分錄取到聯合培養項目的研究生将根據培養需求确定住宿地點(包括其他城市)。
電子科技大學 2024 年招生時有 28 個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分布在北京、宜賓、中山、東莞、湖州、衢州、重慶等地。有的項目提供研究生宿舍,有的還提供免費宿舍,但有的只提供 " 提供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階段的生活保障 "。
同濟大學規定,最終培養校區以錄取通知書為準。采用工學交替培養的碩士研究生,產教融合基地結合培養方案确定。
擴大高等教育資源
異地辦學存在先天性短板,特别是在教學質量、學校管理等方面,過往暴露出不少問題。
" 近年來,中西部、東北地區的部分高校到發達地區辦分校或研究院,其目的是利用發達地區的區位優勢獲得更多辦學資源。可是,這卻加劇了高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布局,導致更多的欠發達地區的高校去發達地區發展高等教育。"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
2021 年 7 月,教育部發布《關于 " 十四五 " 時期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明确 " 不鼓勵、不支持高校跨省開展異地辦學,特别是嚴控部委所屬高校、中西部高校在東部地區跨省開展異地辦學,原則上不審批設立跨省異地校區 "。
2022 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紛紛關停位于青島、深圳等地的異地建設的研究生院。
但現在,高等教育布局出現了新情況。在 9 月 26 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王光彥説,根據預測,高等教育學齡人口在 2032 年之前将持續增加。未來一段時期,學位需求還将持續擴大,要通過現有高校改擴建挖潛擴容和新設定高校等多種方式,擴大高等教育資源。
王光彥還説,要支持 " 雙一流 " 建設高校拓展辦學空間,适度新建若幹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不斷加大優質資源供給力度。
" 雙一流 " 建設高校拓展辦學空間,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标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大灣區建設等緊密相連。
今年 6 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接連釋放雄安校區建設新進展。加上首批向雄安新區疏解的 4 所高校和今年年初 " 官宣 " 建設雄安校區的北京理工大學,目前共有 9 所北京高校将落户雄安新區。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説,支持一批在京高校疏解到雄安新區,有利于京津冀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 北京、天津的高教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河北缺少優質高校,也沒有很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輻射作用。"
但馬亮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雄安新區承接在京高校資源,不能再犯過去高校異地辦學的錯誤。有的高校完全可以整建制轉移到雄安新區。
對于興建新校區的資金來源,也将有統籌舉措予以保障。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撰文近日指出,将統籌中央預算内投資、超長期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投資渠道,以學生宿舍建設、" 雙一流 " 高校新校區建設等為重點,提升高校辦學承載能力。
超長期特别國債支持設備更新項目中,就有高校項目,有的單筆資金就近億元。還有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已成功獲得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資格,單筆資金亦高達幾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