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考上“985”研究生,却不知要去哪个城市读书,欢迎阅读。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正式拉开序幕。39 所 "985" 名校,是众多考生努力的目标。
不过,有的考生会发现,即便考上了 "985" 名校,在入学之前,可能也不确定自己在哪个校区,甚至哪个城市读书。
"985" 名校是各地争抢的对象,几乎每所 "985" 高校都已举办异地校区,为引入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办学空间。
但由于异地办学在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教育部多年来始终坚持不鼓励不支持的方针。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膨胀,大学校园将涌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建设新校区是不少高校的紧迫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又可以成为拉动投资和内需的有力工具。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撰文指出,将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投资渠道,以学生宿舍建设、" 双一流 " 高校新校区建设等为重点,提升高校办学承载能力。
在一线城市难觅大面积土地兴建校区的情况下,高校异地办学政策会不会松动,将走向何处?
遍布各地的 "985" 高校
"985" 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普遍较大。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招生计划都在 8000 人左右,招生计划较少的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也在 2000 人以上。
如此庞大的研究生规模,建立在多校区承载的基础之上。
21 世纪经济报道梳理 39 所 "985" 高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现,多所高校介绍了其多校区办学格局。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学区包括燕园校区、新燕园校区(北京昌平)、軟體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兴)和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北京师范大学包括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北京校区又包括海淀校园、昌平校园、昌平校园育荣园区。
今年 9 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启用,占地面积是老校区的 1.6 倍。在 2025 年招生简章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地点也增加至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以及苏州校区。
天津大学的建筑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和智能与计算学部部分团队 2025 年拟申请海南招生专项指标,该专项录取考生全培养过程需在海南完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多地办学的典型,除了位于哈尔滨的校本部,哈工大还在威海、深圳建设了校区。此外,2025 年招收硕士生的基地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苏州研究院、重庆研究院。
2023 年 7 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迎来首批大學生,今年 9 月又迎来近 500 名研究生。2025 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扩招 500 人,领跑各 "985" 高校,正好符合苏州校区的容量。
山东大学扎根齐鲁大地,打造了服务山东 " 山大系 " 品牌。今年的招生简章显示,山东大学各研究生招生部門办学地点分布济南市各校区、威海校区、青岛校区、济宁医学院。
在高校分支机构云集的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是唯一一个办学主体在本市的 "985" 高校,其在青岛市设有 4 个校区,还在三亚设立海洋研究院招收研究生。
曾有学者统计,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共有 53 所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进行了异地办学,共设立了 166 个机构(包括研究院、研究生院、分校区等),其中 39 所 "985" 高校悉数在列。
无奈的多地奔波
对于考生来说,多校区办学格局却带来一点烦恼。很多人不确定自己将在哪个校区就读,或者住宿与教学的校区分离,需要两头奔波。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简章写道,物理与天文学院在北京校区培养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校将在海淀校园和昌平校园育荣园区统筹安排住宿。两个校园相距超过 20 公里。
南京大学招生简章写道,报考苏州校区各专业的考生,录取后根据学院要求在苏州或南京培养,相关事宜另行通知。也就是说,即便报考了苏州校区,入学后仍有可能在古色古香的老校区读书。
位于南京市的另一所 "985" 高校东南大学在无锡市建设了新校区。招生简章写道,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南京和无锡两个校区招生和培养,名额分配待定。这意味着,同一个专业的同学,可能分守南京、无锡两地。
厦门大学在厦门市和福建省内有多个校区,招生简章写道,化学化工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按所在的科研平台分别入住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或漳州校区。招生简章还写道,学生入住校区会根据学校发展和校区规划等情况调整。也就是说,同一个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多地分离,而且可能会动态分离。
庞大的山东大学的院系所整建制分布在多个校区,但也有特例,招生简章写道,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学地点在青岛校区,部分学生在济南培养。此外,招生简章还写道,因学校发展规划、院系调整、住宿安排、培养实习等原因,校内部分招生部門的培养地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具体培养地点,以校内招生部門的教学安排为准。
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地点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和西校区)、烟台研究院、三亚研究院、平谷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招生简章写道,2025 年度可能会有新的学院和专业加入烟台专项、海南专项或农业中关村专项,具体招生学院、专业和人数以复试前学院通知为准。
南开大学招生简章写道,因教学科研、资源调配等需要,部分学生培养所在校区、住宿所在校区可能与招生学院所在校区不一致,以实际安排为准。
浙江大学规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将根据各校区住宿资源、科研平台及教学计划等情况统筹安排。其中,部分学院(系)新生需要跨校区住宿。
中国海洋大学规定,由于发展规划等原因,部分部門的培养地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华南理工大学规定,全日制研究生由学校根据三个校区宿舍床位情况统筹安排住宿。
工程硕博士是近年来一个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训相结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 9 月 26 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第一批硕士生已经进入企业实习。
对于报考该项目的考生来说,将来进入哪个城市、哪个企业、哪个基地,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电子科技大学规定,部分录取到联合培养项目的研究生将根据培养需求确定住宿地点(包括其他城市)。
电子科技大学 2024 年招生时有 28 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分布在北京、宜宾、中山、东莞、湖州、衢州、重庆等地。有的项目提供研究生宿舍,有的还提供免费宿舍,但有的只提供 " 提供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阶段的生活保障 "。
同济大学规定,最终培养校区以录取通知书为准。采用工学交替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基地结合培养方案确定。
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异地办学存在先天性短板,特别是在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过往暴露出不少问题。
" 近年来,中西部、东北地区的部分高校到发达地区办分校或研究院,其目的是利用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获得更多办学资源。可是,这却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导致更多的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去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21 年 7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 " 十四五 " 时期高等学校設定工作的意见》,明确 " 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
2022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关停位于青岛、深圳等地的异地建设的研究生院。
但现在,高等教育布局出现了新情况。在 9 月 26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说,根据预测,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在 2032 年之前将持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学位需求还将持续扩大,要通过现有高校改扩建挖潜扩容和新設定高校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王光彦还说,要支持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拓展办学空间,适度新建若干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拓展办学空间,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大湾区建设等紧密相连。
今年 6 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接连释放雄安校区建设新进展。加上首批向雄安新区疏解的 4 所高校和今年年初 " 官宣 " 建设雄安校区的北京理工大学,目前共有 9 所北京高校将落户雄安新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说,支持一批在京高校疏解到雄安新区,有利于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北京、天津的高教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河北缺少优质高校,也没有很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辐射作用。"
但马亮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雄安新区承接在京高校资源,不能再犯过去高校异地办学的错误。有的高校完全可以整建制转移到雄安新区。
对于兴建新校区的资金来源,也将有统筹举措予以保障。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撰文近日指出,将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投资渠道,以学生宿舍建设、" 双一流 " 高校新校区建设等为重点,提升高校办学承载能力。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项目中,就有高校项目,有的单笔资金就近亿元。还有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已成功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资格,单笔资金亦高达几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