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比去張家界還能吸引韓國博主的,是造訪開在中國的朝鮮餐廳,歡迎閲讀。
實不相瞞,我也在鴨綠江邊上逛過
要是你問一個韓國人最想到中國的哪裏旅遊,我想你大概率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張家界。
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的關鍵詞,便能找到無數諸如 " 張家界遍地都是韓國人 "" 韓國人偏愛張家界 "" 張家界成了韓國人盡孝聖地 " 之類的新聞。
直到現在,你還是能看到不少韓國人到張家界旅遊——比如,最近造訪張家界的韓國知名諧星金元孝和李仲勳。估計在這樣的名人效應下,又會給張家界帶來一批不小的遊客量。
圖源:微博 @潇湘晨報
誠然,無論是曾經作為《阿凡達》的取景地而為全球電影觀眾所知,還是登上韓國綜藝成為知名追星打卡點,再到融入韓劇中變為韓國人盡孝的象征……張家界的确依靠當地的風光和多年來的積累,在一代,乃至多代韓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張家界就成了韓國人來中國旅行時必去的遊玩地點之一。
但如今,似乎有不少韓國博主正在為這份必玩清單添磚加瓦,其中堪稱流量密碼的一條就是:去朝鮮餐廳吃飯。
沒錯,聽起來蠻怪的,但就是韓國人到中國的朝鮮餐廳吃飯。
比如 YouTube 上的韓國旅行博主 yimnida,雖説他最近的視頻全都是在中國旅遊時拍攝的素材,可在最近連續四條視頻的封面上,都貼上了醒目的朝鮮國旗。而這些視頻的主線劇情,正是造訪朝鮮餐廳。
當然了,半島局勢一直很緊張——嚴格意義上來説,兩個國家甚至是敵對的。即便朝鮮餐廳開在中國,可無論是員工還是資金都來自朝鮮,因此也有不接待韓國顧客的規定。此類相關的新聞,在多年前就屢有報道。在工作人員看來,這屬于原則性問題。
而作為韓國人的 yimnida,同樣深知這一點——況且,他還自述曾被朝鮮餐廳拒絕過用餐。由于他覺得踏入朝鮮餐廳需要不小的勇氣,所以在這一次,他不光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還特地在附近的小賣部買了一瓶啤酒給自己壯膽。
踏入餐廳只是他度過的第一關,接下來要面對的還有點單的考驗。身為韓國人,想要成功在朝鮮餐廳裏吃上飯,最首要的一點就是 "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 ——千萬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特别是不能説韓文。一旦説了韓文,工作人員絕對會發現他的韓國人身份。
這裏解釋一下:朝鮮語與韓語基本是同源的,只是在日後的演化發展中各自以平壤和首爾地區為标準音,導致在諸多細微的發音與語法上有些許區别,并且在各類外來詞的用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朝鮮語和韓語的區别并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區别。兩國人民大致能聽懂對方在説什麼,也能聽出對方究竟來自哪裏。
孫淑蘭 . 韓國語與朝鮮語的區别 [ J ] . 考試周刊 ,2008, ( 第 20 期 ) .
舉個例子,這就像你在網上衝浪時,見到個電腦出問題的倒黴蛋,結果對方用偶像劇一般的口音抱怨道:" 真的很倒黴欸,我的網路訊号有夠差勁,幹嘛一直連不上伺服器啦,搞得我沒法玩《暴雪英霸》哦。" 雖然都是中文,但從各種細節和詞語上,你也應該能看出網友來自什麼省份了。
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省的譯名有着明顯差異
由于這些朝鮮餐廳開在中國,迎接的客人通常都是中國人,因此服務員們便用中文與客人交流。但 yimnida 在點單的過程中,表現出一副不會中文的模樣,而英語也帶着濃濃的口音,就導致服務員懷疑起了他的身份,并展開了一輪輪的攻防。
在第一輪的攻防中,朝鮮服務員先是用中文提問:" 你是哪國人?"yimnida 則全神貫注地指點着菜單,将這些提問全部防了出去。第一輪,打平。
緊接着,朝鮮服務員出其不意,突然用朝鮮語發問同樣的話:" 你是哪國人?"
雖説是 " 這下聽懂了 ",可為了能夠成功用餐,yimnida 依舊要裝傻充愣,于是 " 欸?" 了一下,假裝聽不懂。
但這聲 " 欸?" 實在是太有韓國味了,導致服務員對 yimnida 的懷疑再度加深,還将這聲 " 欸?" 復述了一遍。對 yimnida 來説,情況即将落入下風。
眼見得質疑越來越深,yimnida 一邊在嘴上不斷強調着 "English,English",一邊掏出了他準備好的決戰兵器:一張越南證件。此刻的他,不再是韓國人,而是越南人。
好吧,面對這種主動掏出證件的情況,朝鮮服務員也只好作罷,畢竟再問下去就不禮貌了。于是,在這場鑑定韓國博主是不是韓國人的攻防戰中,yimnida 取得了勝利,也得到了勝利的成果:成功在朝鮮餐廳裏吃上了一頓飯。但在整個吃飯過程中,他也只好悶頭幹吃,畢竟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用韓語進行點評。
雖然在就餐後,他對餐廳的鍋包肉贊譽有加,也對其他食物做出了或好或差或平庸的評價——但你知道的,在這頓飯中,美食似乎沒那麼重要。
從 YouTube 播放器自帶的進度條重放次數統計就能看出,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其實就是我上文描述的那一段 " 朝鮮服務員 VS 韓國博主 " 攻防戰。
美食哪裏都能吃到,各類探店視頻也多如牛毛,而在這部視頻中,吸引人的點就在于 " 明知朝鮮飯店禁止韓國人進入,但就是要想方設法混入其中 " 的 " 叛逆 " 精神。
當然,混入其中還不算最叛逆的。最叛逆的,要數當場説明自己的韓國人身份。比如在同一博主的另一部視頻中,他剛進店就用純正的家鄉話詢問是否有冷面,一時間令朝鮮服務員都有些手足無措。
接着,一位看似餐廳管理人員的人将他帶到了座位上,并與周圍的朝鮮服務員們溝通起具體的情況。
此處畫外音:韓國人啊?
在了解情況後,餐廳的管理人員便向這位博主表示了抱歉,在朝方的要求下無法為韓國人提供服務,因此禮貌地将博主請了出去。
很明顯的一件事是,這位博主當然知道朝鮮餐廳是不給韓國人提供服務的,但是他就要去,而且進門還要説韓文,這就很難不被工作人員注意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 " 潘多拉效應 ",指的就是 " 不禁不為 " 與 " 愈禁愈為 " 的現象。這誕生于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事物越是未知,就越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于是就有了做某件事的動力。
根據 visaindex 網站數據,韓國與日本和西班牙并列,擁有全球第二多的護照免籤目的地,僅次于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整個世界對他們來説看似已經暢通無阻,可朝鮮對他們來説,仍是神秘而未知的。
因此,不少韓國人對朝鮮的印象也停留在只言片語中,甚至評論區中還有人擔心在中國旅遊的韓國博主會有被朝鮮人綁架的風險。
即便陸上毗鄰,但出于各種政治上的因素與相關的管制,大部分韓國人都無法自陸上接近朝鮮。于是,前往中國的邊境城市,并從鴨綠江一岸望向另一岸,就成了韓國博主親眼看到朝鮮的旅遊首選。
而開在附近的朝鮮餐廳,正是這場旅遊的高潮。畢竟,裏面真的能見到朝鮮人,況且朝鮮餐廳還禁止韓國人用餐。這對韓國人來説,聽起來就是一場極大的 " 挑戰 "。
另一方面,這類因未知而產生探索欲的韓國博主,又确實能滿足不少人的獵奇心理。比如在某部視頻中,你還能看到大螢幕上播放着的朝鮮新聞。雖説各種朝鮮的官方新聞視頻能在互聯網上找到,但 " 一個韓國人在位于中國的朝鮮餐廳提心吊膽地看朝鮮新聞 " 才是更有節目效果的。
所以你才能看到,韓國博主到朝鮮餐廳這種有些 " 叛逆 " 的行為,能夠帶來多麼熱烈的讨論,也能看到在這樣的流量下,越來越多的韓國博主加入了這一行列之中。
同時,必然出現的,也有不少對這類視頻的擔憂——畢竟,有不少韓國博主即便表明了身份,也得到朝鮮餐廳服務了,只不過這種事情沒法拿到明面上來講罷了。
而真正需要擔憂的,還是部分為了獵奇心理而故意扭曲,乃至激化矛盾的情況——韓國博主在朝鮮餐廳故意挑釁,就是表征之一。
此前,在互聯網上也有無數類似的事件出現。本質上就是為獲取流量而不擇手段,從而人為地将問題滑坡至更高、更廣視角上的現象。前段時間,那些被批駁的 " 新黃色新聞 ",也正是網紅們為了獲取流量而不斷刺激網友的結果。
而把情況換到這次的 " 韓國博主 VS 朝鮮服務員 " 語境下,就要比 " 譁眾取寵 "" 販賣焦慮 " 更加嚴重。半島問題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是嚴肅的政治問題。若是将其無底線地娛樂化、解構化下去,注定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這一次還是挑釁朝鮮餐廳服務員,那下一次呢?
所以,保持這種 " 韓國人假裝是外國人 " 同時 " 餐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 的現狀,沒準也挺好。
死宅招誰惹誰了